晶片升起组件及用于从晶片升起组件上取放晶片的机械手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9709852阅读:来源:国知局
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0036]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0037]下面参考图1-图4描述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晶片升起组件100。
[0038]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晶片升起组件100,包括卡盘1、第一升针21、第二升针22、第三升针23、第四升针24、第五升针25以及第六升针26。
[0039]卡盘I用于支撑晶片300,卡盘I上设有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第四通孔14、第五通孔15以及第六通孔16,这六个通孔在卡盘I上彼此间隔开,具体地,参照图1,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第四通孔14位于一个第一矩形的四个角上,该第一矩形的中心与卡盘I的中心重合,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第四通孔14优选位于一个正方形的四个角上,此时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第四通孔14采用正方形排列,分布在以卡盘I的中心为中心的四个象限内,可选地,第一通孔11、第二通孔12、第三通孔13、第四通孔14距离卡盘I的边沿均为I厘米,从而晶片300稍微发生偏移时,顶针也可以支撑在晶片300的下方,从而不容易出现掉片的情况。其中,由于晶片300为圆形,卡盘I也可以设置为圆形且与晶片300的直径相等,以更好地对晶片300进行支撑,但不限于此。
[0040]如图1和图2所示,第五通孔15和第六通孔16位于上述第一矩形的一组平行边的中垂线上,第五通孔15和第六通孔16位于第一矩形外面(即第五通孔15和第六通孔16位于第一矩形的四条边所围成的区域之外),且第五通孔15和第六通孔16相对于第一矩形的中心彼此对称。可以理解,第一通孔11至第六通孔16在卡盘I上的布置位置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计,本发明对此不作特殊限定。
[0041]第一升针21至第六升针26与第一通孔11至第六通孔16 —一对应,第一升针21至第六升针26相对于卡盘1可移动、且分别穿过对应的第一通孔11至第六通孔16以升起支撑在卡盘1上的晶片300,也就是说,第一升针21对应配合在第一通孔11内,第二升针22对应配合在第二通孔12内,第三升针23对应配合在第三通孔13内,第四升针24对应配合在第四通孔14内,第五升针25对应配合在第五通孔15内,第六升针26对应配合在第六通孔16内,且这六个升针在对应的通孔内相对于卡盘1均可以移动,工艺完成后,六个升针向上升起,从而将卡盘1上的晶片300顶起,如图4a和图4b所示。
[0042]在升针过程中,即使有粘片发生(例如由于静电去除不彻底),均布的顶针可以分散作用力,能平稳地将晶片300顶起,退一步讲,如果发生其中一个升针没有升起,只有剩下的五个升针能升起,这五个升针也能将晶片300顶起,由于晶片300的重心始终落在升针组成的多边形内,从而晶片300不会因为重力作用而发生偏移。
[0043]由此,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晶片升起组件100,避免了在升针过程中粘片,或者有一个升针没有升起,其余的升针也可以将晶片300平稳地顶起,而不会出现晶片300倾斜的情况,从而解决了粘片后易产生晶片300倾斜、在机械手3取片过程中损坏晶片300的问题。
[0044]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卡盘1上还设有第七通孔(图未示出)和第八通孔(图未示出),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位于第一矩形的另一组平行边的中垂线上,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位于第一矩形外面(即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位于第一矩形的四条边所围成的区域之外),且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相对于第一矩形的中心彼此对称,晶片升起组件100还包括与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一一对应的第七升针和第八升针,其中第七升针对应配合在第七通孔内,第八升针对应配合在第八通孔内,且第七升针和第八升针相对于卡盘1可移动以与第一升针21至第六升针26共同升起支撑在卡盘1上的晶片300。由此,通过在卡盘1上设置第七升针和第八升针,可以进一步分散作用力,从而能更加平稳地将卡盘1上的晶片300顶起。可以理解,升针的数量以及在卡盘1上的布置方式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
[0045]优选地,第五通孔15至第八通孔位于一个第二矩形的四个角上,第二矩形的中心与卡盘的中心重合,从而可以进一步平稳地顶起卡盘1上的晶片300。
[0046]可选地,第七通孔和第八通孔距离卡盘1的边沿为2-3厘米,其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的卡盘1和晶片300的尺寸具体设计,以更好地满足实际要求。可以理解,第五通孔15和第六通孔16距离卡盘1的边沿也可以为2-3厘米。
[0047]如图2-图4所示,根据本发明第二方面实施例的机械手3,机械手3用于从根据本发明上述第一方面实施例的晶片升起组件100的卡盘1上取放晶片300。
[0048]具体地,参照图2,机械手3具有彼此间隔开的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的形状、尺寸等均相等,且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相互平行,在取放晶片300时,第一指31位于第一通孔11和第二通孔12之间的连线与第五通孔15和第六通孔16之间的连线之间,第二指32位于第三通孔13和第四通孔14之间的连线与第五通孔15和第六通孔16之间的连线之间,从而机械手3与升起的升针之间不会发生干涉,不易出现机械手3将升针撞断的情况,而且,由于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分别位于卡盘1中心的两侧,这样可以更加平稳地托住晶片300,不容易出现掉片的现象。可以理解,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的形状和尺寸等还可以不相等,其具体形状以及具体尺寸可以根据实际要求具体设计,以更平稳地将卡盘1上的晶片300取走。
[0049]可选地,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的长度均大于晶片300的直径的三分之二,增加了机械手3与晶片300之间的接触面积,从而机械手3可以更加平稳地将晶片300从卡盘1上取走,且晶片300不容易从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的自由端滑出。
[0050]例如在取放晶片300时,如图2所示,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的自由端(例如,图2中的上端)位于第二通孔12和第三通孔13之间的连线与第五通孔15之间,也就是说,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的自由端超出第二通孔12和第三通孔13之间的连线,此时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的自由端远远超出晶片300的中心,从而可以使晶片300稳稳地落在机械手3上,且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的固定端(例如,图2中的下端,即与下文中提到的掌部33相连的一端)位于卡盘1的外沿外面,其中,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的固定端优选与卡盘1的外沿间隔开,即机械手3的掌部33远离卡盘1上的升针,且由于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被设计成细长型,例如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的宽度均为2厘米,从而防止了当机械手3发生小的误差时不至于将其附近的升针撞断,晶片300也不会由于重力作用而发生偏移。
[0051]参照图2和图3,机械手3包括掌部33,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均连接在掌部33上且位于掌部33的同一侧,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的上表面均低于掌部33的上表面,掌部33位于卡盘1的外沿外面,其中,第一指31和第二指32与掌部33的连接处具有过渡面35,过渡面35形成为从卡盘1的外沿朝向卡盘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