离子发生装置和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732324阅读:220来源:国知局
离子发生装置和电气设备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离子发生装置和电气设备,特别是涉及具备感应电极和放电电极的离子发生装置和使用该离子发生装置的电气设备。
【背景技术】
[0002]以往为了进行室内空气的净化、杀菌或者除臭等而使用离子发生装置。离子发生装置多数通过电晕放电产生正离子和负离子。
[0003]在特开2013—11396号公报(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如下放电单元,其具备进行放电的放电针和远离放电针配置的相对极,通过对放电针施加电压而在和相对极之间发生放电。该放电单元还具备清扫构件,上述清扫构件清扫与放电针接触而附着于放电针前端的附着物。
[0004]现有技术文献
[0005]专利文献
[0006]专利文献1:特开2013 —11396号公报

【发明内容】

[0007]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0008]离子发生装置在被施加高电压的放电电极的前端和感应电极之间发生电晕放电,产生离子。当在不洁空气中或高湿度环境下长期使用离子发生装置时,空气中的灰尘等杂质随时间流逝而附着于放电电极的前端部,离子发生量减少。因此,要求离子发生装置减少附着物向放电电极的附着量并维持离子发生量。
[0009]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其主要目的是提供能够使附着物易于从放电电极脱离且有效地产生离子的离子发生装置和使用该离子发生装置的电气设备。
[0010]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
[0011]本发明的离子发生装置具备:感应电极;以及放电电极,其用于在和感应电极之间产生离子。放电电极具有多个线状的导电体以及捆束导电体的根的接合部。感应电极配置于导电体的根侧。
[0012]优选导电体的外径为5μηι以上且30μηι以下。优选导电体从接合部突出的长度为3mm以上。
[0013]优选离子发生装置还具备盖构件。放电电极贯通形成于盖构件的孔而从盖构件突出。导电体从接合部突出的长度是从盖构件突出的放电电极的长度的一半以下。
[0014]优选感应电极具有包围放电电极的环状的形状。
[0015]优选离子发生装置还具备绝缘材料。感应电极被绝缘材料密封。放电电极从绝缘材料突出。优选导电体从接合部突出的长度是从绝缘材料突出的放电电极的长度的一半以下。
[0016]本发明的电气设备具备:上述中的任一方面的离子发生装置;以及送风部,其用于送出由离子发生装置产生的离子。
[0017]发明效果
[0018]根据本发明的离子发生装置,能够稳定且有效地产生离子。
【附图说明】
[0019]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立体图。
[0020]图2是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俯视图。
[0021]图3是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截面图。
[0022]图4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拆下了盖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
[0023]图5是表示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构成的电路图。
[0024]图6是表示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放电电极的刷的长度在放电电极的突出长度中所占的比例的图。
[0025]图7是表示对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通电且刷前端部打开的状态的图。
[0026]图8是表示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从放电电极朝向感应电极的电力线的图。
[0027]图9是表示实施方式2的离子发生装置的截面图。
[0028]图10是表示实施方式3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立体图。
[0029]图11是表示使用离子发生装置的离子送出装置的构成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基于【附图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此外,在以下的附图中针对同一或相当的部分附上同一附图标记而不重复其说明。
[0031](实施方式1)
[0032]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1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俯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的截面图。图4是表示从图1所示的离子发生装置拆下盖构件的状态的立体图。首先,参照图1?图4详细地说明实施方式1的离子发生装置的结构。
[0033]实施方式1的离子发生装置具备2个放电电极1、2、环状的感应电极3、4以及2个长方形的印刷基板5、6。感应电极3是用于在和放电电极1之间形成电场的电极。感应电极4是用于在和放电电极2之间形成电场的电极。放电电极1是用于在和感应电极3之间产生负离子的电极。放电电极2是用于在和感应电极4之间产生正离子的电极。
[0034]印刷基板5、6空出规定的间隔在图3中的上下平行地配置。感应电极3使用印刷基板5的配线层形成于印刷基板5的长边方向的一方端部的表面。在感应电极3的内侧开口形成将印刷基板5贯通的孔5a。感应电极4使用印刷基板5的配线层形成于印刷基板5的长边方向的另一方端部的表面。在感应电极4的内侧开口形成将印刷基板5贯通的孔5b。感应电极
3、4通过印刷基板5的配线层以低成本形成,由此降低离子发生装置的制造成本。
[0035]放电电极1、2分别与印刷基板5、6垂直地设置。放电电极1的基端部插嵌入印刷基板6的孔,其前端部贯通印刷基板5的孔5a的中心。放电电极2的基端部插嵌入印刷基板6的孔,其前端部贯通印刷基板5的孔5b的中心。放电电极1、2各自的基端部由焊锡固定于印刷基板6。
[0036]感应电极3、4形成于印刷基板5。放电电极1、2固定于与印刷基板5独立的印刷基板
6。因此,在印刷基板5、6上已堆积尘埃的状态下离子发生装置被置于高湿度环境下的情况下,也能够抑制放电电极1、2和感应电极3、4之间的电流的漏电,能够稳定地产生离子。
[0037]放电电极1、2各自的前端部形成为刷状。放电电极1具有设于其前端部的多个线状的导电体7以及捆束多个导电体7的根的接合部7a。放电电极2具有设于其前端部的多个线状的导电体8以及捆束多个导电体8的根的接合部8a。
[0038]放电电极1、2的导电体7、8由导电性材料形成。导电体7、8例如也可以是由金属、碳纤维、导电性纤维或者导电性树脂制成的。导电体7、8的每1个的外径为5μπι以上30μπι以下。将导电体7、8的粗细程度设为5μπι以上,由此确保导电体7、8的机械强度并且抑制导电体7、8的电气损耗。将导电体7、8的粗细程度设为30μπι以下,由此形成如头发那样挠曲的导电体7、8,易于发生后文详述的导电体7、8的扩展和摇动。导电体7、8既可以是外径为7μπι的碳纤维,或者也可以是外径为12μπι或25μπι的由SUS制成的导电性纤维。
[0039 ]当导电体7、8从接合部7a、8a突出的长度过短时,导电体7、8不易挠曲,因此导电体
7、8的扩展和摇动变小,无法充分地得到本实施方式的离子发生装置的效果。因此,导电体
7、8从接合部7a、8a突出的长度设为3mm以上。也可以是,导电体7、8相对于接合部7a、8a突出4.5mm以上。
[0040]另外,该离子发生装置具备:比印刷基板5、6大一些的具有长方形开口部的长方体状的箱体10、关闭箱体10的开口部的盖构件11、电路基板16、电路部件17以及变压器18。
[0041]箱体10由绝缘性树脂形成。箱体10的下部形成为比上部小一些,在箱体10的内壁,在箱体10的上部与下部的边界形成有台阶。另外,箱体10的下部被隔板10a在长边方向上一分为二。变压器18收纳于隔板10a的一方侧的底部。电路基板16以关闭隔板10a的另一方侧的空间的方式设于隔板10a和台阶上。电路部件17搭载于电路基板16的下面,收纳于隔板10a的另一方侧的空间。
[0042]印刷基板5、6水平地收纳于箱体10的上部。电路基板16和变压器18以及印刷基板
5、6由配线电连接。在箱体10内的高电压部填充有树脂等绝缘材料19。绝缘材料19填充到印刷基板6的下面。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变压器18的初级侧连接着的电路部件17无需通过绝缘材料19绝缘,因此在隔板10a的另一方侧的空间内没有填充绝缘材料19。
[0043]盖构件11由绝缘性树脂形成。在箱体10的内壁的上端部形成有槽,在盖构件1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突出设置有卡止部,上述卡止部插入箱体10的槽。印刷基板5、6被盖构件11覆盖,由此抑制尘埃向印刷基板5、6上的堆积。
[0044]在盖构件11的下面,在与孔5a和放电电极1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中空圆筒状的凸缘11a。在盖构件11的下面,在与孔5b和放电电极2对应的位置形成有中空圆筒状的凸缘lib。凸缘lla、llb形成为在印刷基板5、6的厚度方向上延伸。凸缘lla、llb的内径分别大于放电电极1、2的外径。在盖构件11上,在凸缘11a、lib的内侧形成有将盖构件11在厚度方向上贯通的孔。放电电极1、2分别贯通凸缘lla、llb。放电电极1、2分别贯通在盖构件11上形成的孔,并从盖构件11突出。放电电极1、2的前端部的导电体7、8在盖构件11之上突出,因此,在尘埃堆积于盖构件11上的情况下,导电体7、8也不会被尘埃埋住而妨碍放电。
[0045]凸缘1 la、1 lb的外径分别小于印刷基板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