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波管散热片以及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581734阅读:238来源:国知局
行波管散热片以及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行波管零部件,具体地,涉及一种行波管散热片以及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较耦合腔行波管具有体积小、重量轻和可靠性高等一系列优点。在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中,螺旋线慢波段是决定整个行波管电参数的关键部件,同时螺旋线慢波段也是行波管中最易损的部件,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的尺寸小,导致其在工作中发热严重以致容易被烧坏,从而需要借助辅助的散热结构进行散热。
[0003]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的慢波段一般都将螺旋线、夹持杆和管壳紧密贴合,以保证螺旋线上的热量尽快的传递出去,而仅仅通过螺旋线慢波段本身的热传递是完全不够的,传统的径向散热片如图1和图2所示(图2是图1的左视图),通过增大散热面积来加快慢波段热量的传递,但是这样就增加了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的体积,不利于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的小型化。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行波管散热片以及包括该行波管散热片的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该行波管散热片能够加快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中慢波段的散热速率,同时能够使得该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体积较小。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波管散热片,该行波管散热片包括基部和顶部,顶部包括多个齿条,齿条间隔设置于基部的顶部;其中,行波管散热片为铜片。
[0006]优选地,顶部包括至少两个齿条单元,齿条单元包括多个齿条且齿条单元间隔设置于基部的顶部。
[0007]优选地,相邻的两个齿条单元之间的距离为3.4-3.6mm,相邻的两个齿条之间的距离为 0.8-1.2mm。
[0008]优选地,齿条包括多个第一齿条和至少一个第二齿条;第二齿条位于基部的顶部的两端的其中的至少一端上,第一齿条位于基部的顶部的中部或者基部的顶部的两端的其中的另一端上,并且第二齿条的高度大于第一齿条的高度。
[0009]优选地,第一齿条的高度为16-20mm,并且/或者第二齿条的高度为24_28mm。
[001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该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包括两个收集极、慢波段、底座和上述的行波管散热片;底座的顶表面上设有至少一个嵌插槽,两个收集极安装于底座的顶表面的长度方向上的两端,慢波段连接于两个收集极之间,基部嵌插于嵌插槽内且齿条紧贴慢波段的外周壁。
[0011]优选地,慢波段包括至少两个慢波段单元和位于两个慢波段单元之间的过渡段,慢波段单元的外周壁上缠绕有螺旋线,齿条与螺旋线相贴合。
[0012]优选地,慢波段还包括至少一个能量输出窗,能量输出窗设于慢波段的两端的其中的至少一端上。
[0013]优选地,慢波段的底部与底座的顶表面之间形成有间隙。
[0014]优选地,收集极和/或行波管散热片通过焊料固接于底座的顶表面上。
[0015]根据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波管散热片包括齿条,该齿条能够与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中的慢波段的螺旋线紧密贴合。该行波管散热片为铜片,借助铜片的优异的传热性能能够使得工作中的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的热量能够从行波管散热片上散发出去,同时该行波管散热片紧密贴合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中的慢波段的外周壁,占据的空间小,符合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小型化的要求。
[0016]本实用新型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0017]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但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0018]图1是现有技术中径向散热片的机构示意图;
[0019]图2是图1的左视图;
[0020]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行波管散热片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提供的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是图4中A-A面的剖视图;
[0023]图6是图4中B-B面的剖视图。
[0024]附图标记说明
[0025]1-基部2-第一齿条
[0026]3-第二齿条4-收集极
[0027]5-底座6_嵌插槽
[0028]7-慢波段单元8-过渡段
[0029]9-能量输出窗
【具体实施方式】
[0030]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
[0031]在本实用新型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顶部、顶表面、外周壁”等包含在术语中的方位词仅代表该术语在常规使用状态下的方位,或为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的俗称,而不应视为对该术语的限制。
[0032]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行波管散热片,该行波管散热片如图3所示,包括基部I和顶部,顶部包括多个齿条,齿条间隔设置于基部I的顶部;其中,行波管散热片为铜片。
[0033]现有技术中的径向散热片的结构如图1所示,图2是图1的左视图,该散热片的是使用是通过将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中的慢波段贯穿该径向散热片中通孔以增大慢波段的散热面积以提高散热效率,但是在提高散热效率的同时也增大了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的体积。而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行波管散热片包括齿条,该齿条能够与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中的慢波段的螺旋线紧密贴合。该行波管散热片为铜片,借助铜片的优异的传热性能能够使得工作中的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的热量能够从行波管散热片上散发出去,同时该行波管散热片紧密贴合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中的慢波段的外周壁,占据的空间小,符合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小型化的要求。
[0034]在本实施方式中,行波管散热片的具体结构可以根据行波管散热片的具体结构进行设计,但为了节省原料,同时提高散热效率,优选地,顶部包括至少两个齿条单元,齿条单元包括多个齿条且齿条单元间隔设置于基部I的顶部。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率,优选地,相邻的两个齿条单元之间的距离为3.4-3.6mm,相邻的两个齿条之间的距离为0.8-1.2mm。
[0035]考虑到螺旋线行波管散热装置的慢波段上还设有其他结构,如能量输出窗9,为了使得这些结构上的热量也能够快速散去,优选地,齿条包括多个第一齿条2和至少一个第二齿条3 ;第二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