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08004阅读:133来源:国知局
一种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太阳能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
【背景技术】
[0002]随着世界经济的复苏,光伏产业正在走向日益成熟稳定的阶段,对目前的工艺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电池片的转换效率是提升光伏产业的竞争力的重要途径。
[0003]实用新型

【发明内容】

[0004]发明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提高了电池片的转换效率,并减少了正电极贵重金属Ag浆料单耗。
[0005]技术方案:一种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正面、晶体硅片和电池片背面,所述电池片正面设有等间距均匀分布的点栅线、连接点栅线的平行细栅线、和垂直于细栅线的主栅线。
[0006]所述点栅线局部或全部穿透SiNx与硅基体形成欧姆接触,所述细栅线不穿透SiNx与硅基体接触。
[0007]所述细栅线的高度为10-50um,宽度为25_50um。
[0008]所述点栅线的高度为15-30um。
[0009]所述点栅线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十字形、工字型及其他规则或不规则形状。
[0010]所述每条细栅线上相邻点栅线的间距为0.5-1.5mm。
[0011]所述点栅线的制作材质为具有局部穿透SiNx特性的银浆;所述细栅线的制作材质为非烧穿性银浆、铜、镍、锡或上述金属的结合。
[0012]所述点栅线的形成方式为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
[0013]所述细栅线的形成方式为丝网印刷、喷墨打印、热焊或电镀。
[0014]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片,将以前的细栅线结构改成点线结合的结构,利用点形成良好欧姆接触,降低接触电阻,利用细栅线收集电流,有效提高了电池片的转换效率;通过降低细栅线的高度,有效减少了 Ag浆料的印刷单耗。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2为图1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0017]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次印刷电极图形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次印刷电极图形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同变换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0020]如图1和图2所示的太阳能电池片正面电极结构包括若干条等间距均匀分布的点栅线、连接点栅线的平行细栅线和垂直于细栅线的主栅线,所述每条点栅线仅与一条细栅线连接;所述点栅线的高度为15_30um,点栅线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十字形、工字型;所述细栅线的高度为10-50um,宽度为25-50um ;所述每条细栅线上连接的点栅线数量相近,为100-300条,且每条细栅线上相邻点栅线的间距为0.5-1.5mm。
[0021]所述太阳能电池片通过两次印刷将不同的电极图形印到电池片正面,先将镀膜后的硅片印刷上如图3所示的点栅线,然后烘干;再将上述硅片印刷上如图4所示的细栅线和主栅线,然后烧结。其中两次印刷采用的浆料不同,第一次采用烧穿性的Ag浆料,点栅线处的浆料局部或全部烧穿SiNx层,与硅基体形成良好的欧姆接触;第二次采用的是非烧穿性的银浆、铜、镍或上述金属的结合,细栅线处的浆料没有烧穿SiNx层,仅起到收集电子导入到主栅线上的作用。
[0022]所述点栅线的形成方式为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所述细栅线的形成方式为丝网印刷、喷墨打印、热焊或电镀等。
【主权项】
1.一种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正面、晶体硅片和电池片背面,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片正面设有等间距均匀分布的点栅线、连接点栅线的平行细栅线和垂直于细栅线的主栅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栅线局部或全部穿透SiNx与娃基体形成欧姆接触,所述细栅线不穿透SiNx与娃基体接触。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栅线的高度为10-50um,宽度为25-50u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栅线的高度为15-30um。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栅线的形状为矩形、圆形、椭圆形、十字形、工字型。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每条细栅线上相邻点栅线的间距为0.5-1.5mm。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栅线的制作材质为具有局部穿透SiNx特性的银浆;所述细栅线的制作材质为非烧穿性银浆、铜、镍、锡或上述金属的结合。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点栅线的形成方式为丝网印刷或喷墨打印。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其特征在于,所述细栅线的形成方式为丝网印刷、喷墨打印、热焊或电镀。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点、线结合新电极结构的太阳能电池片,包括电池片正面、晶体硅片和电池片背面,所述电池片正面设有等间距均匀分布的点栅线、连接点栅线的平行细栅线和垂直于细栅线的主栅线。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太阳能电池片,将以前的细栅线结构改成点线结合的结构,利用点形成良好欧姆接触,降低接触电阻,利用细栅线收集电流,有效提高了电池片的转换效率;通过降低细栅线的高度,有效减少了Ag浆料的印刷单耗。
【IPC分类】H01L31-0224
【公开号】CN204315583
【申请号】CN201520003886
【发明人】周兴强, 於龙, 徐东升, 吴而义, 李华, 范琼, 刘林华
【申请人】无锡德鑫太阳能电力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6日
【申请日】2015年1月5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