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自动剥线机送线轮压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625461阅读:3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全自动剥线机送线轮压紧机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机械设备领域,主要用于加工电缆线束,具体涉及一种全自动剥线机送线轮压紧机构。
【背景技术】
[0002]剥线机完成电线的送、切、剥都是依靠主轮、电线和辅轮之间的摩擦力来完成的。摩擦力的大小决定了电线的送线、剥头、剥尾的效果,线的长短和刀的运动由电脑来控制。电脑剥线机是集机电一体化产品,广泛适用电子行业、汽摩配行业、电器、电机等行业的导线的定长切断,剥皮加工,最多可以剥九层,采用高速微处理器或者PLC控制,与先进的运动控制技术相结合的新一代线束加工设备。剥线机设备属于高速电线束加工设备,生产力高、更换时间短、用户易操作和高效的处理能力,如切割、剥皮、半剥等。
[0003]传统剥线机送线轮压紧机构操作过程繁琐,每次更换电线加工要手动调节压线手把,将电线放在进线轮主轮与辅助轮直接压紧,压紧力是通过旋钮实现,主轮与辅助轮之间的间隙是通过旋钮完成的,测试方法是:一手按住进线主轮,另一手把夹在进线主轮和进线辅轮之间的线材稍用力拉,拉不出来了,说明进线主轮和辅轮已经调节好了。这种老式的剥线机送线轮压紧机构操作繁琐、耗时,要求操作人员有一定的工作经验。
[0004]上述传统剥线机的压紧机构,通常采用手动进行调节进线轮和出线轮的压紧力和压线间隙,但是手动调节会出现压紧力大小不均以及压线间隙大小不一致带来的送线、剥线长度不准、电线表面压伤的缺陷。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了一种全自动剥线机送线轮压紧机构。
[0006]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主要技术方案是:一种全自动剥线机送线轮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电机、左电机支架、右电机和右电机支架,所述左电机和右电机分别安装于左电机支架和右电机支架的一侧,左电机支架另一侧的上、下两个安装孔中分别设有铜套一和铜套二,右电机支架另一侧的上、下两个安装孔中分别设有铜套三和铜套四,所述铜套一和铜套三内安装有导轮升降丝杆且伸出铜套三的一端还安装有锥齿轮一,所述铜套二和铜套四内安装有导轮预紧力丝杆且伸出铜套二的一端还安装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与左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的锥齿轮三相互啮合,所述锥齿轮一与右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的锥齿轮四相互啮合,所述导轮升降丝杆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导轮预紧力丝杆的中间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预紧力左螺母座和预紧力右螺母座,所述预紧力左螺母座和左滑块之间的导轮预紧力丝杆上套有导轮升降预紧力左螺母,所述预紧力右螺母座和右滑块之间的导轮预紧力丝杆上套有导轮升降预紧力右螺母,所述导轮升降预紧力左螺母和导轮升降预紧力右螺母外各套有一根压簧。
[0007]在上述压紧机构中,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与压簧之间各设有一个挡圈。
[0008]采用本实用新型带来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压紧机构,能轻松实现线束的压紧、间隙的调整,而且精度高,操作简单。
【附图说明】
[0009]以下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说明:
[00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0011]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与导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与导轮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0014]其中部件名称对应的标号如下:
[0015]锥齿轮三1、左电机支架2、左电机3、右电机支架4、右电机5、导轮升降丝杆6、预紧力右螺母座7、左滑块8、右滑块9、压簧10、弹簧片11、齿轮箱12、上导轮13、下导轮14、线束15、铜套一 16、导轮预紧力丝杆17、锥齿轮一 18、挡圈19、铜套二 20、铜套三21、铜套四22、锥齿轮四23、锥齿轮二 24、导轮升降预紧力左螺母25、导轮升降预紧力右螺母26、预紧力左螺母座27。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如图1-2所示,一种全自动剥线机送线轮压紧机构,包括左电机3、左电机支架2、右电机5和右电机支架4,所述左电机3和右电机5分别安装于左电机支架2和右电机支架4的同一侧,左电机支架2另一侧的上、下两个安装孔中分别设有铜套一 16和铜套二 20,右电机支架4另一侧的上、下两个安装孔中分别设有铜套三21和铜套四22,所述铜套一 16和铜套三21内安装有导轮升降丝杆6且伸出铜套三21的一端还安装有锥齿轮一 18,所述铜套二 20和铜套四22内安装有导轮预紧力丝杆17且伸出铜套二 20的一端还安装有锥齿轮二 24,所述锥齿轮二 24与左电机3的电机轴相连的锥齿轮三I相互啮合,所述锥齿轮一18与右电机5的电机轴相连的锥齿轮四23相互嗤合,所述导轮升降丝杆6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左滑块8和右滑块9,所述导轮预紧力丝杆17的中间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预紧力左螺母座27和预紧力右螺母座7,所述预紧力左螺母座27和左滑块8之间的导轮预紧力丝杆17上套有导轮升降预紧力左螺母25,所述预紧力右螺母座7和右滑块9之间的导轮预紧力丝杆17上套有导轮升降预紧力右螺母26,所述导轮升降预紧力左螺母25和导轮升降预紧力右螺母26外各套有一根压簧10,所述左滑块8和右滑块9与压簧10之间各设有一个挡圈19。
[0017]如图3-4所示,左滑块8和右滑块9与挡圈19之间各设有一个U型口的弹簧片11,弹簧片11的下端连接齿轮箱12,齿轮箱12中的齿轮轴与上导轮13相连,上导轮13的正下方还安装有下导轮14,上导轮13和下导轮14之间为线束15。
[0018]当上导轮13和下导轮14之间的线束15过松时,启动左电机3和右电机5正转,通过齿轮咬合分别带动导轮升降丝杆6和导轮预紧力丝杆17正转,使得左滑块8和右滑块9向中间移动,迫使两对弹簧片11向中间偏移,最终使得上导轮13向下偏移,从而减小上导轮13和下导轮14之间的间隙,压紧线束15 ;当上导轮13和下导轮14之间的线束15过紧时,左电机3和右电机5反转,通过齿轮咬合分别带动导轮升降丝杆6和导轮预紧力丝杆17反转,使得左滑块8和右滑块9向两端移动,迫使两对弹簧片11向两端偏移,最终使得上导轮13向上偏移,从而增加上导轮13和下导轮14之间的间隙,避免线束15过紧。
[0019]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主权项】
1.一种全自动剥线机送线轮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左电机、左电机支架、右电机和右电机支架,所述左电机和右电机分别安装于左电机支架和右电机支架的一侧,左电机支架另一侧的上、下两个安装孔中分别设有铜套一和铜套二,右电机支架另一侧的上、下两个安装孔中分别设有铜套三和铜套四,所述铜套一和铜套三内安装有导轮升降丝杆且伸出铜套三的一端还安装有锥齿轮一,所述铜套二和铜套四内安装有导轮预紧力丝杆且伸出铜套二的一端还安装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与左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的锥齿轮三相互啮合,所述锥齿轮一与右电机的电机轴相连的锥齿轮四相互啮合,所述导轮升降丝杆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导轮预紧力丝杆的中间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预紧力左螺母座和预紧力右螺母座,所述预紧力左螺母座和左滑块之间的导轮预紧力丝杆上套有导轮升降预紧力左螺母,所述预紧力右螺母座和右滑块之间的导轮预紧力丝杆上套有导轮升降预紧力右螺母,所述导轮升降预紧力左螺母和导轮升降预紧力右螺母外各套有一根压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自动剥线机送线轮压紧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滑块和右滑块与压簧之间各设有一个挡圈。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全自动剥线机送线轮压紧机构,包括左电机、右电机,所述左电机和右电机分别安装于左电机支架和右电机支架的一侧,左电机支架和右电机支架间安装有导轮升降丝杆和导轮预紧力丝杆,所述导轮升降丝杆的两边分别设有一个左滑块和右滑块,所述导轮预紧力丝杆的中间两侧分别设有一个预紧力左螺母座和预紧力右螺母座,所述预紧力左螺母座和左滑块之间的导轮预紧力丝杆上套有导轮升降预紧力左螺母,所述预紧力右螺母座和右滑块之间的导轮预紧力丝杆上套有导轮升降预紧力右螺母,所述导轮升降预紧力左螺母和导轮升降预紧力右螺母外各套有一根压簧。本实用新型能轻松实现线束的压紧、间隙的调整,而且精度高,操作简单。
【IPC分类】H01R43-28, H02G1-12
【公开号】CN204333579
【申请号】CN201520063650
【发明人】倪君权, 郝敬军
【申请人】嘉兴君权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5月13日
【申请日】2015年1月29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