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压器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8698466阅读:来源:国知局
对设置,每一个磁芯540的第二侧柱5402与另一个磁芯540的第二侧柱5402相对设置,且每一个第一侧柱5401设置于该贯穿通道T内,以架构于组合成为变压器5,其中磁芯组54为U-U磁芯组,但不以此为限。故此,本实用新型蜂巢式绕线及第一线饼是以空气作为主要的绝缘隔离,并进一步以第一隔板增加沿面距离,使得安全距离提高,不仅易于散热,更可大幅提升安全性。
[0053]于一些实施例中,绕线架50更具有第二延伸部502,且第二延伸部502与第一延伸部501相对地自该绕线基座500的二侧延伸而出。此外,变压器5进一步包括第二线饼55,且该第二线饼55设置于第二延伸部502。当然,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想,变压器5亦可包括第二侧板56,第二侧板56设置于第二线饼55及绕线架50之间且具有第二环形凸出部561,其中第二环形凸出部561套设于第二延伸部502并与第二延伸部502、第一延伸部501及第一环形凸出部531共同定义该贯穿通道T。于此情况下,第一线饼52实质上套设于第一环形凸出部531,且第二线饼55实质上套设于第二环形凸出部561。
[0054]请参阅图5,其显示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蜂巢式绕线及第一线饼与第二线饼间的间隔距离的示意图。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蜂巢式绕线51与第一线饼52及第二线饼55之间分别具有间隔距离D,其中该间隔距离D可依变压器实际的设计需求变更之,举例而言,当间隔距离D下降时,变压器的漏感随之降低。且于一些实施例中,蜂巢式绕线51可为次级绕组,且第一线饼52及第二线饼55可为初级绕组,但不以此为限。故此,由于本实用新型变压器的结构采三明治绕法,可有效降低漏感,并易于调整蜂巢式绕线及线饼间的距离以设计耐压及变压器特性。
[0055]请再参阅图3及图4。于一些实施例中,本实用新型变压器5的第一侧板53的第一环形凸出部531及第二侧板56的第二环形凸出部561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榫532及至少一第二卡榫,以分别辅助第一线饼52及第二线饼55定位。需要特别说明的是,由于第一侧板53及第二侧板56具有相仿的外观及结构,故此于图中省略绘出第二卡榫,然该第二卡榫可参考第一卡榫532而无疑义地推得。进一步地,变压器5的绕线架50可包括至少一基座卡榫503,该基座卡榫503设置于绕线基座500的侧边,以辅助蜂巢式绕线51定位。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机构上的各卡榫设计,可简单保持蜂巢式绕线及线饼间的距离,以确保产品特性,并应用于全自动化绕线及组装,进而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0056]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想,蜂巢式绕线51的线径较佳为0.23毫米(mm),且蜂巢式绕线51的匝数较佳至少为2000匝以上,由于蜂巢式绕法制成的蜂巢式绕线51可轻易绕制成柱状并大幅节省体积,使得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5可应用于高耐压,例如7500伏特以上。相较于传统变压器的应用范围约落在2000伏特至5000伏特之间,本实用新型的变压器5大幅提升耐压特性。
[0057]请参阅图6,其显示本实用新型另一较佳实施例的变压器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另提出一种变压器6,该变压器6包括绕线架60、蜂巢式绕线61、第一线饼62、第二线饼63及磁芯组64。其中,绕线架60具有绕线基座600、第一延伸部601及第二延伸部602,第一延伸部601及第二延伸部602相对地自绕线基座600的二侧延伸而出,且第一延伸部601及第二延伸部602共同定义一贯穿通道T。蜂巢式绕线61绕设于绕线基座600,第一线饼62设置于第一延伸部601,以及第二线饼63设置于第二延伸部602。磁芯组64包括二磁芯640,其中每一个磁芯640具有第一侧柱6401及第二侧柱6402,每一个磁芯640的第一侧柱6401与另一个磁芯640的第一侧柱6401相对设置,每一个磁芯640的第二侧柱6402与另一个磁芯640的第二侧柱6402相对设置,且每一个第一侧柱6401穿设于该贯穿通道T。相较于前述实施例的变压器5,此实施例示出一种采用无侧板绕线架的变压器6,得以应用于不同需求的产品。
[0058]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变压器,借由蜂巢式绕线及线饼的引入,并以空气作为主要的绝缘隔离,可达到易于散热并增进安全性,并应用于全自动化绕线及组装,进而实现全自动化生产等功效。另一方面,通过机构上的各卡榫设计,可简单保持蜂巢式绕线及线饼间的距离,以确保产品特性。同时,由于变压器的结构采三明治绕法,可有效降低漏感,并易于调整蜂巢式绕线及线饼间的距离以设计耐压及变压器特性。
[0059]纵使本实用新型已由上述的实施例详细叙述而可由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任施匠思而为诸般修饰,然皆不脱如附权利要求所欲保护的范围。
【主权项】
1.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绕线架,具有一绕线基座及一第一延伸部; 一蜂巢式绕线,绕设于该绕线基座; 一第一线饼,设置于该第一延伸部; 一第一侧板,设置于该第一线饼及该绕线架之间,且具有一第一环形凸出部,其中该第一环形凸出部套设于该第一延伸部并与该第一延伸部共同定义一贯穿通道; 一磁芯组,包括二磁芯,其中每一该磁芯具有一第一侧柱及一第二侧柱,每一该磁芯的该第一侧柱与另一该磁芯的该第一侧柱相对设置,每一该磁芯的该第二侧柱与另一该磁芯的该第二侧柱相对设置,且每一该第一侧柱穿设于该贯穿通道。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绕线架还具有一第二延伸部,且该第二延伸部与该第一延伸部相对地自该绕线基座的二侧延伸而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线饼,其中该第二线饼设置于该第二延伸部。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一第二侧板,该第二侧板设置于该第二线饼及该绕线架之间,且具有一第二环形凸出部,其中该第二环形凸出部套设于该第二延伸部并与该第二延伸部、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一环形凸出部共同定义该贯穿通道。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线饼套设于该第一环形凸出部,且该第二线饼套设于该第二环形凸出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第一环形凸出部及该第二环形凸出部分别具有至少一第一卡榫及至少一第二卡榫,以分别辅助该第一线饼及该第二线饼定位。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蜂巢式绕线为次级绕组,且该第一线饼及该第二线饼为初级绕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绕线架还包括至少一基座卡榫,设置于该绕线基座的侧边,以辅助该蜂巢式绕线定位。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压器,其特征在于,该蜂巢式绕线的线径为0.23毫米,且该蜂巢式绕线的匝数至少为2000。
10.一种变压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绕线架,具有一绕线基座、一第一延伸部及一第二延伸部,其中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相对地自该绕线基座的二侧延伸而出,且该第一延伸部及该第二延伸部共同定义一贯穿通道; 一蜂巢式绕线,绕设于该绕线基座; 一第一线饼,设置于该第一延伸部; 一第二线饼,设置于该第二延伸部;以及 一磁芯组,包括二磁芯,其中每一该磁芯具有一第一侧柱及一第二侧柱,每一该磁芯的该第一侧柱与另一该磁芯的该第一侧柱相对设置,每一该磁芯的该第二侧柱与另一该磁芯的该第二侧柱相对设置,且每一该第一侧柱穿设于该贯穿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变压器,包括绕线架、蜂巢式绕线、第一线饼、第一侧板及一磁芯组。其中,绕线架具有绕线基座及第一延伸部。蜂巢式绕线绕设于绕线基座,第一线饼设置于第一延伸部。第一侧板设置于第一线饼及绕线架之间且具有第一环形凸出部,其中第一环形凸出部套设于第一延伸部并与第一延伸部共同定义贯穿通道。磁芯组包括二磁芯,每一磁芯具有第一侧柱及第二侧柱,且每一磁芯的第一侧柱穿设于贯穿通道。借此,本实用新型借由空气作为主要的绝缘隔离,可增进散热性及安全性,并实现全自动化生产。
【IPC分类】H01F27-24, H01F27-30
【公开号】CN204407161
【申请号】CN201520086196
【发明人】锺熙国, 洪楀量
【申请人】台达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公开日】2015年6月17日
【申请日】2015年2月6日
当前第2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