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715773阅读:157来源:国知局
一种小型断路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断路器,特别涉及一种小型断路器。
【背景技术】
[0002]小型断路器是一种电路装置,其用于闭合或断开用于诸如室内、建筑物内和工厂内的器械等的小型电力设备的电路,以保护电路不受诸如过载和短路等的异常电流的影响。
[0003]在配电板中安装多个小型断路器,在配电板中使用多个小型断路器,相应地,一直需要具有小型尺寸和简单结构的分合闸机构和用于小型断路器的消弧机构。
[0004]传统的用于小型断路器的分合闸机构具有复杂的结构和麻烦的装配工艺。如中国专利CN102044384所公开的用于小型塑壳式断路器的开关机构,如图9所示,给出了开关组件的各个部件,以及相互之间的装配过程,其由五六个部件相互经各自配合而装配成为一个开关组件,而后再装入到小型塑壳中。
【实用新型内容】
[0005]为了克服分合闸机构结构复杂、装配繁琐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小型断路器。
[0006]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小型断路器,其包括:外壳、电磁脱扣装置、过载脱扣装置以及手柄,其提供一种手动操作所述小型断路器至分闸位置或合闸位置的方式;u型连杆,其一端连接到所述手柄;跳扣,其连接到所述U型连杆的另一端,并通过由所述U型连杆传输的机械力摆动;固定接触器,其电连接到电源或者电力电路的负载;活动接触器,其摆动至所述固定接触器的位置或与所述固定接触器分开的位置以便闭合或断开所述电路,所述活动接触器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跳扣以便与所述跳扣构成联动配合;铰接轴,贯穿活动接触器后套接在设置在外壳上的轴套上,三者相适配后,被构成为在所述活动接触器摆动以闭合或断开电路且在所述活动接触器不与所述固定接触器接触的期间,提供摆动的支点;储能弹簧,在所述小型断路器分闸过程中,提供活动接触器沿铰接轴摆动以断开所述电路的回复力;所述活动接触器包括锁扣、支架和动触头,所述支架通过铰接轴定位在外壳上,设有第一铰接轴,跳扣套接在第一铰接轴上,并以该铰接轴为中心,周向摆动;支架上设有第二铰接轴,锁扣套接在第二铰接轴上,锁扣具有一个与跳扣接触时构成互锁结构的伸出部,和一个与凸台接触时构成第一限位结构的凸展部,锁扣上设有复位件,具有驱动锁扣向凸台方向摆动的回复力;动触头与支架构成联动配合,由支架带动动触头沿铰接轴摆动。
[0007]所述铰接轴贯穿凸台后套接在设置在外壳上的轴套上,三者相适配。
[0008]所述第一铰接轴设置在支架上。
[0009]所述复位件为第一扭簧。
[0010]所述第一扭簧一端置于设在锁扣上表面的卡槽中,另一端卡置在锁扣摆动时与锁扣存在相对位移的部件上。
[0011]所述部件为设置在第二铰接轴的端表面的一字槽。
[0012]所述一字槽与所述卡槽构成一定夹角。
[0013]所述伸出部与凸台接触时构成第二限位结构。
[0014]在支架设有第三铰接轴,所述动触头套接在第三铰接轴上。
[0015]所述动触头与支架之间构成顺时针摆动时的锁止结构。
[0016]在第三铰接轴上套设第二扭簧,第二扭簧一端抵着凸台,一端连接动触头。
[0017]在凸台上设有凹槽,第二扭簧抵着凸台(627)的该端置于凹槽中。
[0018]所述储能弹簧一端抵着外壳,另一端抵着设置在支架侧壁上的凸块。
[0019]在支架表面设有一段弧槽,该弧槽与U型连杆贯穿跳扣的该端相适配。
[0020]所述外壳上设有供锁扣上的第一插接孔与其他部件连接以构成联动配合的弧形通槽。
[0021]所述电磁脱扣装置包括电磁线圈、置于电磁线圈中的顶杆以及设置在锁扣上的平面部,所述顶杆与平面部构成分闸位置,两者不接触的第一状态,和合闸位置,两者相接触的第二状态。
[0022]所述过载脱扣装置包括双金片和弯连杆,所述弯连杆一端可活动的插接在设置在锁扣上第二插接孔中,另一端置于双金片一侧。
[002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小型断路器的分合闸结构由跳扣、锁扣和支架作为主要构成部分,在装配时,可以先将三者套接好,再装入小型断路器中,也可以将支架、锁扣、跳扣依次直接装入小型断路器中,不管采用哪种安装方式,都是通过套接即可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安装非常方便;进一步的,仅仅采用跳扣、锁扣和支架,无需多余部件来实现这三者之间的连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和简单。
【附图说明】
[002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2是本实用新型外壳的示意图。
[0026]图3是本实用新型活动接触器的立体图。
[0027]图4是本实用新型支架和动触头的立体图。
[0028]图5是本实用新型支架和动触头的立体图。
[0029]图6是图3中A处的放大图。
[0030]图7是图5中B处的放大图。
[0031]1-外壳,11-弧形通槽,12-轴套,2-手柄,3- U型连杆,4_跳扣,5_固定接触器,6-活动接触器,61-锁扣,611-伸出部,612-凸展部,613-第一扭簧,614-卡槽,615-第一插接孔,616-平面部,617-第二插接孔,62-支架,621-第一铰接轴,622-第二铰接轴,6221- 一字槽,623-第三铰接轴,624-第二扭簧,625-弧槽,626-凸块,627-凸台,63-动触头,7-铰接轴,71-凹槽,8-储能弹簧,91-电磁线圈,92-顶杆,100-双金片,101-弯连杆。
【具体实施方式】
[0032]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0033]如图1和图3所示,一种小型断路器,其包括:外壳1、电磁脱扣装置、过载脱扣装置以及手柄2,其提供一种手动操作所述小型断路器至分闸位置或合闸位置的方式;U型连杆3,其一端连接到所述手柄2 ;跳扣4,其连接到所述U型连杆3的另一端,并通过由所述U型连杆3传输的机械力摆动;固定接触器5,其电连接到电源或者电力电路的负载;活动接触器6,其摆动至所述固定接触器5的位置或与所述固定接触器5分开的位置以便闭合或断开所述电路,所述活动接触器6的一端连接到所述跳扣4以便与所述跳扣4构成联动配合;铰接轴7,贯穿活动接触器6后套接在设置在外壳上的轴套12上,三者相适配后,被构成为在所述活动接触器6摆动以闭合或断开电路且在所述活动接触器6不与所述固定接触器5接触的期间,提供摆动的支点;储能弹簧8,在所述小型断路器分闸过程中,提供活动接触器6沿铰接轴7摆动以断开所述电路的回复力;所述活动接触器6包括锁扣61、支架62和动触头63,所述支架62通过铰接轴7定位在外壳I上,设有第一铰接轴621,跳扣4套接在第一铰接轴621上,并以该铰接轴为中心,周向摆动;支架上第二铰接轴622,锁扣61套接在第二铰接轴622上,锁扣61具有一个与跳扣4接触时构成互锁结构的伸出部611,和一个与凸台627接触时构成第一限位结构的凸展部612,锁扣61上设有复位件,具有驱动锁扣61向凸台627方向摆动的回复力;动触头63与支架62构成联动配合,由支架62带动动触头63沿铰接轴7摆动,该小型断路器的分合闸结构由跳扣4、锁扣61和支架62作为主要构成部分,在装配时,可以先将三者套接好,再装入小型断路器中,也可以将支架62、锁扣
61、跳扣4依次直接装入小型断路器中,不管采用哪种安装方式,都是通过套接即可实现两者之间的连接,安装非常方便;进一步的,仅仅采用跳扣4、锁扣61和支架62,无需多余部件来实现这三者之间的连接,使得结构更加紧凑和简单。
[0034]所述铰接轴7贯穿凸台627后套接在设置在外壳I上的轴套12上,三者相适配,如此使得,凸台627与铰接轴7之间的是同心轴配合,配合的相对最为稳定,当然在必要的情况下,也可以设置成偏心轴,即铰接轴7只要贯穿支架62可以实现以铰接轴7为支点,带动支架62的摆动即可,此时凸台627仅仅用作限位结构的一部分。
[0035]如图1和图6所示,在所述小型断路器至合闸过程中,手柄2摆动,通过U型连杆3带动跳扣4逆时针摆动,由于跳扣4与锁扣61的伸出部611是互锁的,所以跳扣4摆动的同时,带动锁扣61顺时针摆动,当锁扣61摆动到达锁扣61的凸展部612与凸台627接触的位置时,锁扣61继续摆动,带动凸台627旋转,又由于凸台627是设置在支架62上的,所以带动支架62摆动,由于动触头63与支架62之间构成顺时针摆动时的锁止结构,所以支架62可以带动动触头63摆动,最终使得动触头63与固定接触器5接触,小型断路器合闸得电。
[0036]如图5和图7所示,在支架62设有第三铰接轴623,所述动触头63套接在第三铰接轴623上,在第三铰接轴623上套设第二扭簧624,第二扭簧624 —端抵着凸台627,一端连接动触头63,为了使第二扭簧624固定的更加稳固,在凸台627上设置用于卡嵌第二扭簧624的凹槽,当小型断路器合闸时,即动触头63与固定接触器5相接触时,该第二扭簧624使得支架62可以相对动触头63顺时针摆动一定位置,以使得动触头63与固定接触器5贴合的更加紧密,也就是说,使得动触头63具有一定的超程;而在小型断路器分闸时,第二扭簧624的弹力会使得动触头63回复至动触头63与支架62的起始配合位置。
[0037]如图1所示,在所述小型断路器分闸过程中,手柄2摆动,通过U型连杆3带动跳扣4顺时针摆动,此时跳扣4与锁扣61解锁,一端抵着外壳I,另一端抵着在支架62侧壁的凸块626上的储能弹簧8释放弹力,使得支架62做逆时针摆动,支架62带动动触头63摆动,最终使得动触头63与固定接触器5分离,小型断路器分闸失电,在分闸过程中,支架62摆动到凸台627与锁扣61的凸展部612接触的位置时,支架62继续摆动,带动锁扣61随支架62同步摆动,即回复到初始状态。
[0038]如图4所示,在支架62表面设有一段弧槽625,该弧槽625与U型连杆3贯穿跳扣4的该端相适配,在小型断路器分闸时,U型连杆3带动跳扣4顺时针摆动,而该弧槽625的设置是作为对U型连杆3的一种限位,限制了 U型连杆3带动跳扣4过渡摆动,而导致跳扣4不能回位,该弧的末端是U型连杆3位移的限位位置,且此时跳扣4与锁扣61又已经处于解锁状态。
[0039]所述复位件一端置于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