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传感器固定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848581阅读:193来源:国知局
一种传感器固定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固定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0002]中国专利CN201422761Y公开了一种微动开关式的防干烧装置,包括安装杯、微动开关和开关托板,微动开关设置与安装杯内,安装杯穿设于开关托板上,且安装杯与开关托板之间设有复位弹簧,开关托板固定在安装底板上,使用时安装杯下行使微动开关接通安装底板上的加热电路,加热电路上串联有热敏组件,安装杯被释放时则断开加热电路。
[0003]现有的传感器结构存在较多的缺陷,传感器内的各工作部件与安装杯一体固定连接,在内锅的压力驱动下,产生上下动作实现无锅和检测,工作部件与底板电路之间不断地产生位置变化,为保证触发动作的准确性和稳定性,工作部件之间的装配精度要求较高,导致装配和维修较为困难;随着工作部件的动作次数增加,部件之间的连接结构出现松脱和形变差也逐渐增加,工作部件与电路之间的引线随之不断地弯曲和延伸,引线与焊点容易产生弯折断裂和脱焊的现象,导致传感器出现较高的不良品率问题。因此,有技术还有待于改进和发展。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结构合理、装配精确、稳定可靠的传感器固定安装结构。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6]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传感器固定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设有与其相对独立动作的上盖组件,所述底座上端口内设有固定板,固定板下方的底座内设有防干烧装置,所述固定板的中心部设有插槽,插槽上设有可上下活动的感温片;
[0007]所述插槽前侧设有与感温片对应设置的感温通孔和熔断通孔,防干烧装置的触发部件分别穿过感温通孔、熔断通孔后与感温片配合设置;
[0008]所述插槽一侧的固定板上设有动作槽,动作槽下方的底座内设有热敏组件,热敏组件与底座活动连接,且热敏组件的上端穿过动作槽后与上盖组件对应设置。
[0009]进一步地,所述防干烧装置上设有陶瓷杆和熔断芯,陶瓷杆上端穿过感温通孔后与感温片配合设置,熔断芯上端穿过熔断通孔后与感温片配合设置。
[0010]进一步地,所述熔断芯上端扣设有“ Ω ”形的感温板,熔断通孔一侧的固定板上设有插座,熔断通孔另一侧的固定板上设有的限位扣板,感温板的固定端卡接在插座上,感温板的活动端搭接在限位扣板上,限位扣板下方的固定板上开有可容纳感温板活动端穿过的缺口。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的上端口上设有限位板,热敏组件上端穿过动作槽与限位板配合连接,热敏组件与底座之间设有板簧,热敏组件下方的底座内设有微动开关,热敏组件下端与微动开关联动设置。
[0012]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上设有控制上盖组件下行行程的限位块。
[0013]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传感器工作原件固定设于底座内,防干烧装置的导热原件和热敏组件一体装配在固定板上,上盖组件在下压行程中依次激活热敏组件和防干烧装置,整体工作定位准确、动作灵敏,装配快捷,有效提高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使用寿命和维护便捷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0015]图中:
[0016]1、底座;2、上盖组件;3、固定板;11、陶瓷杆;
[0017]12、熔断芯;13、感温板;14、限位板;15、板簧;
[0018]16、热敏组件;31、插槽;32、感温片;33、感温通孔;
[0019]34、熔断通孔;35、动作槽;36、插座;37、限位扣板;
[0020]38、缺口 ;39、限位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0022]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传感器固定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所述底座I上端设有与其相对独立动作的上盖组件2,所述底座I上端口内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下方的底座I内设有防干烧装置,所述固定板3的中心部设有插槽31,插槽31上设有可上下活动的感温片32 ;所述感温片32上设有U形弹簧,U形弹簧横向设置且其下端折弯后插入插槽31内,上盖组件2下压与感温片32抵触并促使U形弹簧变形,进而感温片32向下位移后触发防干烧装置工作。
[0023]所述插槽31前侧设有与感温片32对应设置的感温通孔33和熔断通孔34,防干烧装置的触发部件分别穿过感温通孔33、熔断通孔34后与感温片32配合设置;所述防干烧装置上设有陶瓷杆11和熔断芯12,陶瓷杆11上端穿过感温通孔33后与感温片32配合设置,熔断芯12上端穿过熔断通孔34后与感温片32配合设置;所述感温片32向下移动抵触熔断芯12,感温片32带动熔断芯12向下位移进入激活防干烧装置进入保护模式,此时感温片32与陶瓷杆11抵触从而将上盖组件的温度传导给防干烧装置。
[0024]所述插槽31 —侧的固定板3上设有动作槽35,动作槽35下方的底座I内设有热敏组件16,热敏组件16与底座I活动连接,且热敏组件16的上端穿过动作槽35后与上盖组件2对应设置;所述底座I的上端口上设有限位板14,热敏组件16上端穿过动作槽35与限位板14配合连接,热敏组件16与底座I之间设有板簧15,热敏组件16下方的底座I内设有微动开关,热敏组件16下端与微动开关联动设置;装配时,热敏组件16上端抵设于限位板14下方,板簧15与底座I连接且其一端抵设于热敏组件16的下端,进而使热敏组件16可上下活动地设置于底座I内,热敏组件16的上端触发为通过限位板14控制,固定板3固定在底座I上端口使感温片32和热敏组件16的高度位置相对固定,上盖组件2在下压行程中分成两个阶段,初始行程中上盖组件2与感温片32和热敏组件16接触并带动二者下压,直至热敏组件16激活微动开关则初始行程结束;而后上盖组件2继续下压时感温片32与感温板13、陶瓷杆12抵触。
[0025]上述熔断芯12上端扣设有“ Ω ”形的感温板13,熔断通孔34 —侧的固定板3上设有插座36,熔断通孔34另一侧的固定板3上设有的限位扣板37,感温板13的固定端卡接在插座36上,感温板13的活动端搭接在限位扣板37上,限位扣板37下方的固定板3上开有可容纳感温板13活动端穿过的缺口 38 ;感温片32下压接触感温板13后,感温板13以插座36为中心向下翻转,限位扣板37 —侧的感温板13活动端穿过缺口 38,进而使熔断芯12向下位移以激活防干烧装置,此时感温片32抵触陶瓷杆12上端面进而开启温控保护模式。
[0026]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控制上盖组件2下行行程的限位块39,限位块39用于控制上盖组件2的下压极限位置,避免上盖组件2过度下压造成固定板3上各部件的定位精度。
[0027]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主权项】
1.一种传感器固定安装结构,包括底座(I),所述底座(I)上端设有与其相对独立动作的上盖组件(2),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上端口内设有固定板(3),固定板(3)下方的底座(I)内设有防干烧装置,所述固定板(3)的中心部设有插槽(31),插槽(31)上设有可上下活动的感温片(32); 所述插槽(31)前侧设有与感温片(32)对应设置的感温通孔(33)和熔断通孔(34),防干烧装置的触发部件分别穿过感温通孔(33)、熔断通孔(34)后与感温片(32)配合设置; 所述插槽(31) —侧的固定板(3)上设有动作槽(35),动作槽(35)下方的底座(I)内设有热敏组件(16),热敏组件(16)与底座(I)活动连接,且热敏组件(16)的上端穿过动作槽(35)后与上盖组件(2)对应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固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干烧装置上设有陶瓷杆(11)和熔断芯(12),陶瓷杆(11)上端穿过感温通孔(33)后与感温片(32)配合设置,熔断芯(12)上端穿过熔断通孔(34)后与感温片(32)配合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感器固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熔断芯(12)上端扣设有“Ω”形的感温板(13),熔断通孔(34) —侧的固定板(3)上设有插座(36),熔断通孔(34)另一侧的固定板(3)上设有的限位扣板(37),感温板(13)的固定端卡接在插座(36)上,感温板(13)的活动端搭接在限位扣板(37)上,限位扣板(37)下方的固定板(3)上开有可容纳感温板(13)活动端穿过的缺口(38)。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固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I)的上端口上设有限位板(14),热敏组件(16)上端穿过动作槽(35)与限位板(14)配合连接,热敏组件(16)与底座(I)之间设有板簧(15),热敏组件(16)下方的底座(I)内设有微动开关,热敏组件(16)下端与微动开关联动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感器固定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3)上设有控制上盖组件(2)下行行程的限位块(39)。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温控传感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传感器固定安装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端口内设有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中心部设有插槽,插槽上设有可上下活动的感温片;所述插槽前侧设有与感温片对应设置的感温通孔和熔断通孔,防干烧装置的触发部件分别穿过感温通孔、熔断通孔后与感温片配合设置;所述插槽一侧的固定板上设有动作槽,动作槽下方的底座内设有热敏组件,热敏组件的上端穿过动作槽后与上盖组件对应设置。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防干烧装置的导热原件和热敏组件一体装配在固定板上,整体工作定位准确、动作灵敏,装配快捷,有效提高传感器的工作稳定性、使用寿命和维护便捷性。
【IPC分类】H01H37-76, H01H37-46
【公开号】CN204558365
【申请号】CN201520272385
【发明人】刘利, 龙克文
【申请人】佛山市川东磁电股份有限公司, 佛山市高明区杨和金属材料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
【公开日】2015年8月12日
【申请日】2015年4月30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