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8963571阅读:145来源:国知局
卡连接器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卡连接器。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由于电子卡形式存储媒体具有轻薄短小、高存储量、耐震、可多次重复记忆等优异特性,因此被广泛的运用在信息家电、个人计算机或可携带式数字产品上。电子卡与电子产品连接时,必须通过卡连接器作为传输媒介,以便于计算机主机的读取与存储。
[0003]现有技术中的卡连接器一般包括有退卡机构,其中一类退卡机构包括有推杆及退卡件,退卡件中部枢接于绝缘本体后端,退卡件的一端与推杆卡扣,使用者通过推拉推杆实现连动退卡件以枢接点为圆心转动,进而通过退卡件的退卡端抵顶电子卡或者卡托实现退卡动作。然而现有技术中的退卡件在旋转退卡后由于自身重力或者其他原因,退卡端会出现下沉的可能,如此会使得退卡件与金属外壳出现配接不紧密,出现异响,甚至会使得退卡件与推杆之间的卡扣脱离,从而产生不良。
[0004]因此却有必须设计一种具有稳定结构的退卡机构的卡连接器。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所述卡连接器的退卡机构结构稳定。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包括绝缘本体、固定于绝缘本体上的若干导电端子,及退卡机构,所述退卡机构包括有推杆及与所述推杆配合的退卡件,所述推杆可滑动的固定于绝缘本体一侧,所述退卡件枢接于绝缘本体后端,所述退卡件靠近绝缘本体一侧的端缘与推杆卡接,所述退卡件上设有支撑部,所述绝缘本体上形成有滑移部,所述支撑部对应抵持于滑移部上并且可于滑移部上滑动。
[0007]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为由退卡件向下冲压凸设形成的凸包结构。
[0008]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为由退卡件边缘向下冲压折弯形成。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为与退卡件固定的绝缘块。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端板,所述滑移部的上表面位于端板的上表面与底板的上表面之间。
[0011]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滑移部包括有由所述端板向下凹陷形成的承载滑移部及由所述承载滑移部向插卡端水平延伸凸出端板形成的延伸滑移部。
[00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与导电端子固定的底板、位于底板一侧的侧板及与所述底板远离插卡端的一端连接的端板,所述端板靠近推杆一侧向下凹陷形成有用于承载退卡件的承载部,所述承载滑移部由承载部进一步向下凹陷形成。
[00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有固定导电端子的底板,所述滑移部为底板的一部分,且所述滑移部上表面与底板上表面齐平。
[0014]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支撑部位于退卡件的退卡端至退卡件与绝缘本体的枢接点之间的任意位置包括退卡端。
[0015]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卡连接器进一步包括有盖设于绝缘本体上的金属外壳,所述退卡件靠近推杆一端的上表面向上凸设形成有与所述金属外壳干涉的凸包。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卡连接器的退卡件上设置支撑部,绝缘本体上对应形成滑移部,通过所述支撑部对应于滑移部上滑行,从而防止退卡机构作动时退卡件的退卡端下沉,进而提高退卡机构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其收容有电子卡。
[0018]图2为图1所述卡连接器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中展示了金属外壳、电子卡及卡托与绝缘本体分离后的立体图。
[0019]图3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去除卡托后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部分导电端子、退卡机构及金属外壳与绝缘本体分离后的立体图。
[0020]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去除卡托后自另一角度看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退卡机构及金属外壳与绝缘本体分离后的立体图。
[0021]图5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去除卡托和金属外壳后的部分立体分解图,其展示了绝缘本体分离后的立体图。
[0022]图6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去除卡托及金属外壳后的俯视图。
[0023]图7为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去除卡托及金属外壳后的前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为了表述方便,下文将卡连接器100的插卡端视为前端,其另一端视为后端。
[0025]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卡连接器100,其包括绝缘本体1、固定于绝缘本体一侧的退卡机构2、固定于绝缘本体I内的若干导电端子3及盖设于绝缘本体I上的金属外壳4。本实用新型还展示了与所述卡连接器100匹配使用的对应插设于绝缘本体I与金属外壳4之间用于承载电子卡的卡托5及插设于所述卡托5内的第一电子卡6、第二电子卡7及第三电子卡8。
[0026]请参阅图3和图4所示,所述绝缘本体I包括有底板11、位于底板11两侧的两个侧板12,及位于底板11后端且与底板11连接的端板13,并形成有用于收容卡托5的收容空间(未标示)。所述底板11包括有位于前端的前端板111及位于后端的后端板112。本实施例中,所述前端板111与后端板112于插卡方向上完全断开,所述后端板112与端板13一体连接。本实用新型卡连接器100还包括有若干金属板9,所述前端板111与后端板112两侧均通过金属板9与侧板12连接固定。
[0027]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所述侧板12包括有底壁121及由底壁121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的侧壁122,所述底壁121与侧壁122之间于收容空间侧形成台阶状用于承载卡托5。所述侧板12于插卡方向上靠近中间位置处形成有缺口 120,所述缺口 120将侧板12断成两段。所述金属板9对应缺口 120位置形成有一配合缺口 91,所述配合缺口与缺口 120连通,且所述配合缺口 91于卡连接器的宽度方向上宽于缺口 120。所述缺口 120及配合缺口 91的设置可降低卡连接器的插卡前端与插卡后端之间于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刚性。另外,本实用新型中,将所述底板11设计成包括前端板111及后端板112的这种两段式结构,并通过金属板9将所述前端板111、后端板112及侧板12连接固定在一起,在保证卡连接器100具有较薄的厚度的同时可进一步降低卡连接器100于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刚性,同时亦可保证绝缘本体I的各板块之间的稳定性及整体完整性。通过缺口 120及配合缺口 91的设计,从而可使得卡连接器100在固定至对接电路板(未图示)是具有更好的贴板性,保证卡连接器100的各焊接部与电路板的稳定固持,以实现吸收电路板一定的翘曲。
[0028]当然在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壁121于侧壁122亦可设计成与卡连接器宽度方向上具有相同的宽度,在此实施例中,所述底壁121部分应该被认定为侧板12下表面向上与底板11具有相同厚度的部分结构。
[0029]当然在又一实施例中,所述底壁121亦可以设计成直接是底板11的一部分,在此实施例中,所述侧壁122即为由底板11两侧的上表面向上延伸形成(此实施例中的底壁121即为侧壁122正下方的部分底板11结构),再次实施例中即不许设置用于连接底板11与侧板12的金属板9。在此实施例中,于侧板12上设置将侧板12断成前后两端的缺口 120同样具有降低卡连接器100于垂直于底板11方向上的刚性的效果。本实施例中由于需要插设卡托5,同时需要兼顾将卡连接器100设计的更薄,是以优选方案将侧板12与底板11通过金属板9连接,因金属板9较底板11具有更好的强度,在需要同等的最低强度要求下能够设计的更薄,同时具有耐摩擦、不宜损坏等优点。
[0030]所述端板13靠近一侧处向下凹陷形成有用于承载退卡机构2的承载部131。所述承载部131上表面向上凸设有用于枢接退卡机构2的转轴132。所述绝缘本体I的端板13位置还形成有一滑移部14,所述滑移部14的上表面位于承载部131的上表面与底板11的上表面之间(对应本实用新型中,于卡链接器100的厚度方向上,所述滑移部14的厚度大于底板11的厚度且小于承载部131的厚度)。所述滑移部14用于承载支撑退卡机构2。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滑移部14包括由所述承载部131向下凹陷形成的承载滑移部141及由所述承载滑移部141向收容空间侧水平延伸形成的延伸滑移部142。
[0031]请参阅图2至图5所示,所述退卡机构2包括有可前后滑动的固设于绝缘本体I一侧的推杆21及退卡件22。所述退卡件22上形成有枢接孔221,所述退卡件22通过枢接孔221对应枢接于端板13的转轴132上。所述推杆21的一端形成有卡口 211,所述退卡件22靠近侧板12端卡接于所述卡口 211。本实用新型中的退卡机构3的作动原理为习知技术,在此不再赘述。所述退卡件22对应滑移部14位置处向下凸设形成有支撑部222(如图4所示)。
[0032]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部222由退卡件22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