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开式智能电压传感器手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03420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移开式智能电压传感器手车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力设备,更具体地说是一种配套应用在电压等级为40.5kV的铠装移 开式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中的移开式智能电压传感器手车装置。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中,电压等级为40.5kV的交流金属封闭开关设备是由四个部分构成,即控制 室、电缆室、断路器室和母线室,起着接受和分配电能的作用,并对电路实现控制和保护, 传统的电压互感器是被固定在电缆室或安装在落地式手车上,体积大、笨重,在维修操作等 方面都存在有一定的安全隐患,同时,连接附件的增加也势必造成设备成本的提高。
传统的电磁式电流互感器CT和电压互感器PT在电力系统中用于测量一次侧电流和电 压,为二次计量及保护设备提供电流及电压信号。电磁式互感器的工作基于电磁感应原理, CT的额定输出信号为1 A或5 A, PT的额定输出信号为100 V或100/々3V。电磁式互感器 的缺点是-
1、 绝缘难度大,特别是500kV以上,因绝缘而使得互感器的体积、质量及价格均提高;
2、 动态范围小,电流较大时,CT会出现饱和现象,饱和会影响二次保护设备正确识别 故障;
3、 互感器的输出信号不能直接与微机化计量及保护设备接口;
4、 易产生铁磁谐振等。
智能电压传感器无铁芯、绝缘结构简单可靠、体积小、质量小、线性度好、无饱和现象、 输出信号可直接与微机化计量及保护设备接口相连接,与传统电磁感应式电流互感器相比, 具有如下一系列优点
1、 优良的绝缘性能以及便宜的价格
电磁感应式电流互感器的高压母线与二次线圈之间通过铁芯耦合,它们之间的绝缘结构 复杂,其造价随电压等级呈指数关系上升。
2、 不含铁芯,消除了磁饱和和铁磁谐振等问题
电磁感应式电流互感器由于使用了铁芯,不可避免地存在磁饱和及铁磁共振和磁滞效应 等问题。
3、 抗电磁干扰性能好,低压边无开路高压危险 电磁感应式电流互感器二次回路不能开路,低压边存在开路危险。
4、 动态范围大,测量精度高5、 频率响应范围宽
6、 没有因存油而产生的易燃、易爆炸等危险
7、 体积小、重量轻、节约空间
8、 适应了电力计量和保护数字化、微机化和自动化发展的潮流。随着计算机和数字技 术的发展,电力计量与继电保护己日益实现自动化、微机化。电磁感应式电流互感器的5A 或1A输出规范必需采用光转换技术才能与计算机接口,而智能电压传感器为数字化设备, 可直接输出给计算机,避免中间环节。
9、 结构模块化,运行、维护方便,可靠性和经济性更高。
目前,智能式电压传感器都是固定设置在开关柜内部,这种形式显然不便于检修,无法 达到中置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避免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移开式智能电压传感器 手车装置,通过将智能电压传感器安装在可移动手车上,使其与传统的电压互感器柜在运行、 维护等方面更加方便、结构更加美观、体积更加小巧、防护等级更高。
本实用新型解决技术问题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移丌式智能电压传感器手车装置的结构特点是以上层筒和下层筒呈"工"字 型布置的智能电压传感器模块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前侧成一休化设置,并固定在可移 动的手车上;在上层筒中设置分压电阻,分压电阻的甜端设置导电连杆,分压电阻的后端设 置放电管,在所述下层筒中设置下铜导电棒;在所述上层简与下层筒之间,导电连杆与下导 电棒通过中部嵌装的导电铜棒电连接,所述呈"工"字布置的上层筒和下层筒以真空浇注的 环氧树脂模压成一体,在所述上层筒的甜端设置卜-层梅花触头在所述下层筒的甜端设置下 层梅花触头。
本实用新型移开式智能电压传感器手车装置的结构特点也在于
在所述导电连杆的前端设置上层触头座,所述上层梅花触头卡固在所述上层触头座中; 在下铜导电棒的前端设置下层触头座,下层梅花触头卡固在下层触头座中,形成在上层梅花 触头、上层触头座、导电连杆、导电铜棒、下铜导电棒、下层触头座和下层梅花触头之间的 串联导电回路。
在上层筒中的分压电阻的后端引出有三个测量端子。
在机架的前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导向弯板;机架左右两边各有一块侧封板;机架上部有 一块中封板。
4与已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体现在
1、 本实用新型采用能输出数字信号或者模拟被测量信号的智能电压传感器模块,较传 统的电磁式传感器PT体积更加小巧,结构美观,通过固定安装在可移动的手车上,极大地 方便了在电路中进行投切。
2、 本实用新型电压传感器模块,其导电部件镶嵌在模块中,电路连接因此更为简单可 靠;减少了用户维护保养的环节,同时便于开关设备需配置避雷器的适时投切。
3、 本实用新型可以小型化设置,可与柜宽为1200 mm 、 M00mm等柜型通用配套, 从而大大节省占地面积可空间,为用户减少投资。
4、 本实用新型移开式智能电压传感器手车装置,可为实现装置的成套数字化,便于批 量用于电力系统中,使用户在监视、控制更加便捷,运行维护更加方便,数据传输更加先进。
5、 本实用新型通过采用大量数字和先进通讯技术,便于监视和控制,可节省常规设备 需要配置的测量屏和保护屏,同时很方便的实现信息化管理,便于电力调度控制。
6、 本实用新型可保证联调在出厂前完成,现场调试工作量减少;
传统方案中, 一次设备和二次设备的电缆连接和调试只能到现场后完成,调试周期比较 长,新方案中一二次设备联调在厂内完成,到现场后调试工作量极小。能够显著地縮短投运 周期。
7、 本实用新型具有良好的电磁兼容性能,抗干扰能力强,抗震动能力强,功耗低,工 作温度范围宽。
8、 本实用新型应用智能型电压传感装置使得传统电力系统中保护控制下放成为可能, 从而能够显著减少保护小室和主控室的占地面积,这对一些需要尽量减少变电站土地的城市 变电站和地下变电站来说有明显的效益。
9、 本实用新型将智能型电压传感装置设计为上、下两层结构,可将开关柜内设计的避 雷器适时与智能型电压传感装置同时投切,不需要增加其它诸如隔离开关等设备,避免了成 本的增大,而且即使是避雷器因性能变坏爆炸,不会对智能型电压传感装置的损坏,可提高 开关柜的供电可靠性。


图1为本实用新型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正面结构示意图。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中标号l机架、2智能电压传感器模块、21上层筒、22下层筒、3分压电阻、4导电连杆、5放电管、6下铜导电棒、7导电铜棒、8触头座、9触头座、IO导向弯板、11可 移动手车、12侧封板、13中封板、14测量端子、15a上层梅花触头、15b下层梅花触头。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
,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实施例是以上层筒21和下层筒22呈"工"字型布置的智能电压传感器模 块2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前侧成一体化设置,并固定在可移动的手车11上;在上 层筒21中设置分压电阻3,分压电阻3的前端设置导电连杆4,分压电阻3的后端设置放 电管5,在下层筒22中设置下铜导电棒6;在上层筒21与下层筒22之间,导电连杆4与 下导电棒6通过中部嵌装的导电铜棒7电连接,呈"工"字布置的上层筒21和下层筒22 以真空浇注的环氧树脂模压成一体,在上层筒21的前端设置上层梅花触头15a;在下层筒 22的前端设置下层梅花触头15b。
具体实施中,相应的结构设置也包括-
在导电连杆4的前端设置上层触头座8,上层梅花触头15a卡固在上层触头座8中;在 下铜导电棒6的前端设置下层触头座9,下层梅花触头15b卡固在下层触头座9中,形成在 上层梅花触头15a、上层触头座8、导电连杆4、导电铜棒7、下铜导电棒6、下层触头座9 和下层梅花触头15b之间的串联导电回路;在上层筒21中的分压电阻3的后端引出有三个 测量端子14。
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中,在机架1的前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导向弯板10,导向弯 板IO用于在手车向柜内推进时,由导向弯板IO推动柜内的活门机构;机架1左右两边各有 一块侧封板12,机架1上部有一块中封板13,这种形式使丌关柜在运行中的防护等级更高; 当手车装置从试验位置向工作位置移动时,导向弯板10推动开关柜内活门机构从而打开开 关柜活门,直到上层梅花触头15a和下层梅花触头15b与丌关柜内的静触头完全接触。
本实用新型实现结构的模块化,安装方便、运行成本低、机械可靠性特别高、动态范围
大,观糧精度咼。
本实用新型可广泛在以计算机实现对电力设备的位置信号采集和监视、模拟量信号采集 与显示、远方/就地控制、信号与操作事件记录与上传、谐波分析、在线监测、基于网络通 讯的软件联锁等各种方式中进行应用。将传统的二次测控功能与监控有机结合在一起,联合 组屏设计、优化控制回路,构成智能的控制功能,构成保护及智能一体化控制柜。
权利要求1、一种移开式智能电压传感器手车装置,其特征是以上层筒(21)和下层筒(22)呈“工”字型布置的智能电压传感器模块(2)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机架(1)的前侧成一体化设置,并固定在可移动的手车(11)上;在所述上层筒(21)中设置分压电阻(3),分压电阻(3)的前端设置导电连杆(4),分压电阻(3)的后端设置放电管(5),在所述下层筒(22)中设置下铜导电棒(6);在所述上层筒(21)与下层筒(22)之间,导电连杆(4)与下导电棒(6)通过中部嵌装的导电铜棒(7)电连接,所述呈“工”字布置的上层筒(21)和下层筒(22)以真空浇注的环氧树脂模压成一体,在所述上层筒(21)的前端设置上层梅花触头(15a);在所述下层筒(22)的前端设置下层梅花触头(15b)。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移开式智能电压传感器手车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导电连杆 (4)的前端设置上层触头座(8),所述上层梅花触头(15a)卡固在所述上层触头座(8)中;在所述下铜导电棒(6)的前端设置下层触头座(9),所述下层梅花触头(15b)卡固 在所述下层触头座(9)中,形成在上层梅花触头(15a)、上层触头座(8)、导电连杆(4)、 导电铜棒(7)、下铜导电棒(6)、下层触头座(9)和下层梅花触头(15b)之间的串联导 电回路。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移丌式智能电压传感器手车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上层 筒(21)中的分压电阻(3)的后端引出有三个测量端子(14)。
4、 根据权利要求l所述的移开式智能电压传感器手车装置,其特征是在所述机架(1) 的前部左右两边各有一个导向弯板(10);机架(1)左右两边各有一块侧封板(12);机架(1)上部有一块中封板(13)。
专利摘要一种移开式智能电压传感器手车装置,其特征是以上层筒和下层简呈“工”字型布置的智能电压传感器模块通过螺杆固定安装在机架的前侧成一体化设置,并固定在可移动的手车上;在上层筒中设置分压电阻,分压电阻的前端设置导电连杆,分压电阻的后端设置放电管,在下层筒中设置下铜导电棒;在上层筒与下层筒之间,导电连杆与下导电棒通过中部嵌装的导电铜棒电连接,上层筒和下层筒以真空浇注的环氧树脂模压成一体,在上层筒和下层筒的前端分别设置上层梅花触头和下层梅花触头。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体现了移开式电压传感器装置整体上的集合效果,并且安装方便、性能稳定,机械可靠性高,检修、维护、管理方便。
文档编号H02B11/167GK201402936SQ20092014338
公开日2010年2月10日 申请日期2009年3月18日 优先权日2009年3月18日
发明者丁克立, 周明华, 陈爱军 申请人:丁克立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