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03830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尤指一种辅助定子进行绕线
作业时径向方向更稳固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现行定子分为三极柱、四极柱、六极柱、八极柱、十二极柱等等,随着定子极柱数增加,传统利用人工对定子进行绕线作业则无法符合现行市场节省成本及高生产效率的需求。 请参阅图l,为现有技术中定子绕线设备示意图,由于人工绕线无法适应生产市场需求,故熟悉该项技艺的人员开发了一定子绕线设备5以符合现行市场的需求,所述定子绕线设备5包含有一绕线主轴51、一旋转盘52、一绕线抵顶元件53、一定子固定件54、一绕线臂55及一底座56,所述旋转盘52套设于所述绕线主轴51上,所述绕线抵顶元件53插接于所述绕线主轴51的一端,当进行绕线作业时,所述定子固定件54相对于所述绕线主轴51作轴向往复运动,同时套设于该定子固定件54上的一定子6则随同一起作往复运动,当该定子6外缘接触所述绕线抵顶元件53时即为所述往复运动的终点,当到达往复运动终点时所述定子固定件54即向远离所述绕线抵顶元件53的方向移动些许距离(即操作者预设的距离),再反向向靠近所述绕线抵顶元件53的方向移动,如此作往复运动,所述绕线抵顶组件53是用以辅助固定所述定子6的径向使用的,但当所述定子6作绕线作业时则仅于往复运动的终点处受到绕线抵顶元件53径向辅助固定,且所述定子6作往复运动时,所述定子6外缘易与该绕线抵顶元件53碰撞,造成所述定子6外缘可能受损,产生不良品。故现有技术具有下列缺点[0004] 1.径向固定不好;[0005] 2.易产生不良品。

实用新型内容因此,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以提升
定子绕线作业的稳定性及避免不良品产生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所述辅助
固定装置包含至少一抵顶元件、至少一固定元件、至少一支撑柱体、至少一弹性元件,所
述抵顶元件具有一抵顶面及位于所述抵顶面相反侧的一支撑面;所述固定元件具有一凹
槽,该凹槽具有一开放侧及一封闭侧,所述抵顶元件呈可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开放侧,所述封
闭侧具有一第一贯穿孔;所述支撑柱体一端抵接于所述抵顶元件的支撑面,其另一端插设
于所述固定原件的第一贯穿孔;所述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体;当一定子作绕线作业
时,通过所述辅助固定装置可令所述定子作业时径向固定更为稳固不摇晃,达到提升产品
优的良率;故本实用新型具有下列优点 1.可提升产品的优良率;[0009] 2.保持定子绕线作业径向稳定度。

图1为现有技术中定子绕线设备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立体分解图;[0012]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立体组合图;[0013]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与绕线设备搭配操作示意图[0014]图5A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操作示意图;[0015]图5B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操作示意图。[0016]主要附图标记说明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1抵顶元件ll抵顶面111弧状沟槽llll孔洞1112支撑面112固定元件12凹槽121开放侧1211封闭侧1212第一贯穿孔1213定位部122第二贯穿孔1221支撑柱体13弹性元件14定子2固定装置3绕线设备4绕线元件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实用新型上述目的及其结构与功能上的特性更加清楚明白,下面将依据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予以说明。 请参阅图2、3、4、5A,分别是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的立体分解、组合及操作示意图。如图2、3、4、5A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1包含至少一抵顶元件11、至少一固定元件12、至少一支撑柱体13、至少一弹性元件14。所述抵顶元件11具有一抵顶面111及位于所述抵顶面111相反侧的一支撑面112,该抵顶面111具有至少一弧状沟槽llll,所述支撑面112具有至少一孔洞1112 ;所述固定组件12具有一凹槽121,该凹槽121具有一开放侧1211及一封闭侧1212,所述抵顶元件11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开放侧1211,所述封闭侧1212还具有一第一贯穿孔1213,所述固定元件12具有一定位部122,所述定位部122是由所述固定元件12的一端向与所述开放侧1211相反的方向延伸所构形,所述定位部122具有一第二贯穿孔1221,所述第二贯穿孔1221与前述第一贯穿孔1213相通连;所述支撑柱体13 —端抵接于所述抵顶元件11的支撑面112并穿设于孔洞1112,另一端插设于所述固定元件12的第一贯穿孔1213 ;所述弹性元件14可为弹簧,并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体13外部。当一定子2进行绕线作业时弹性元件14可采用轴向套设方式固定于一固定装置3。所述定子2径向穿过本实用新型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1从而可保持作业时径向的稳定度,避免在进行绕线作业时造成不良品的产生。[0029] 请参阅图2、4、5A、5B,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1在
4使用时是由所述抵顶元件11的抵顶面111的弧状沟槽1111接触至少一定子2的外缘,当进行绕线作业时该绕线设备4的绕线元件41是相对该定子2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并于该定子2的至少一极柱21上缠绕线圈,该绕线设备4的固定装置3是相对于该绕线设备4做前后往复运动并且该定子2同时也一同进行往复运动,其主要目的是为使所述定子2的各极柱21上均匀缠绕线圈,并所述定子2进行往复运动时该定子2将推动所述抵顶元件11同时一起往复运动。当所述抵顶元件11进行往复运动时,将会推动插设于所述抵顶元件11的支撑面112的支撑柱体13向与该抵顶元件11相反的方向移动,并同时压縮套设于该支撑柱体13外部的弹性元件14,所述支撑住体13伸入所述固定元件12的第一贯穿孔1213及第二贯穿孔1221内;当所述抵顶元件ll退回到原点时(即未受定子2推动作用前的位置),该受压縮的弹性元件14恢复原先工作长度,所述支撑柱体13则会退出所述第一贯穿孔1213及第二贯穿孔1221恢复到未受往复推动作用前的位置;即所述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1与绕线设备4等元件搭配操作以便辅助该定子2径向上的稳定性,并且使其具有缓冲作用可避免定子2于生产过程损坏而产生不良品。 应当指出,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若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想所作的改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范围内,例如仅对于构形或布置型态加以变换,而对于各种变换、修饰与应用所产生的等效作用均应包含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一种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含至少一抵顶元件,其具有一抵顶面及位于所述抵顶面相反侧的一支撑面;至少一固定元件,其具有一凹槽,并所述凹槽具有一开放侧及一封闭侧,所述抵顶元件呈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开放侧,所述封闭侧具有一第一贯穿孔;至少一支撑柱体,所述支撑柱体一端抵接于所述抵顶元件的支撑面,另一端插设于所述固定元件的第一贯穿孔;及至少一弹性元件,其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体。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元件为弹簧。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元件还具有一定位部,所述定位部是由所述固定元件的一端向与所述开放侧相反的方向延伸所构形,所述定位部具有一第二贯穿孔,所述第二贯穿孔与所述第一贯穿孔相连通。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元件的支撑面具有至少一孔洞,所述孔洞可供所述支撑柱体插设。
5.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抵顶面具有至少一弧状沟槽。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定子绕线设备的辅助固定装置,该装置包含至少一抵顶元件、至少一固定元件、至少一支撑柱体、至少一弹性元件,所述抵顶元件具有一抵顶面及位于所述抵顶面相反侧的一支撑面;所述固定元件具有一凹槽,该凹槽具有一开放侧及一封闭侧,所述抵顶元件呈可滑动地设于所述开放侧,所述封闭侧具有一第一贯穿孔;所述支撑柱体一端抵接于所述抵顶元件的支撑面,另一端插设于所述固定元件的第一贯穿孔;所述弹性元件套设于所述支撑柱体。当一定子作绕线作业时,通过所述辅助固定装置可令所述定子作业时径向固定更为稳固不摇晃,达到提升产品制作的优良率。
文档编号H02K15/08GK201490852SQ20092015669
公开日2010年5月26日 申请日期2009年6月19日 优先权日2009年6月19日
发明者吴仁捷 申请人: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