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机械电子监控系统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31775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工程机械电子监控系统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路,特别是一种工程机械电子监控系统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工程机械电子监控系统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大多数是如图1的上半部分,由 4个三极管分别连接伺服电机的两端,在电机换向时,由于Tl或T2或T3或T4从饱和导通 到截止需要一定的时间,往往造成Tl和T2,T3和T4瞬间均导通,使得电源电压全部加在导 通的Tl和T2,或导通的T3和T4上,造成严重发热甚至烧毁功率三极管。

发明内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工程机械电子监控系统伺服电机的控 制电路,它不但可控制电机转速,更为重要的是能够防止电机换向时三极管间的瞬间短路, 保护电源和功率三极管。 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它包括伺服电机M1,伺服电机M1的一端分别与三极管T1、T2 的集电极连接,其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3、 T4的集电极;T1、 T3的发射极相互连接,T2、 T4的 发射极相互连接;T1、 T2的基极分别连接T5、 T6的集电极,T5、 T6发射极相互连接;T3、 T4 基极分别连接T7、 T8的集电极,T7、 T8发射极相互连接;在T2、 T4的发射极之间还连接有 控制电路。 所述的控制电路由功率常效应管Nl、三极管T9组成,N1的漏极与T2、T4的发射极 之间连接,Nl的栅极与T9的集电极相连,Nl的源极和地相连。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控制电路,可有效防止三极管在电机换向时发生瞬间短
路,在伺服电机换向时首先使T9导通,从而使功率场效应管N1截止,然后再使驱动电机的
功率三极管换向,在此期间,即使出现单边导通也不会造成电源和功率三极管烧毁,因为它
们和地没有通路,待换向完成后再使功率场效应管N1导通,这样就保护了功率三极管和电
源,并可通过改变加到N1的占空比控制电机的转速。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它包括伺服电机M1,伺服电机M1的一端DC1分别与三极管 T1、T2的集电极连接,其另一端DC2连接三极管T3、T4的集电极;T1、T3的发射极相互连接, T2、T4的发射极相互连接;T1的基极串联电阻R4连接T5的集电极,T2的基极并联电阻R3 连接T6的集电极,T5、 T6发射极相互连接;T3的基极串联电阻R5连接T7的集电极,T4的 基极并联电阻R6连接T8的集电极,T7、T8发射极相互连接;所述的控制电路由功率常效应 管Nl、三极管T9组成,Nl的漏极与T2、 T4的发射极之间连接,其栅极与T9的集电极相连, Nl的源极和地连接。
权利要求一种工程机械电子监控系统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它包括伺服电机M1,伺服电机M1的一端分别与三极管T1、T2的集电极连接,其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3、T4的集电极;三极管T1、T3的发射极相互连接,三极管T2、T4的发射极相互连接;三极管T1、T2的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T5、T6的集电极,三极管T5、T6发射极相互连接;三极管T3、T4基极分别连接三极管T7、T8的集电极,三极管T7、T8发射极相互连接;其特征在于在三极管T2、T4的发射极之间还连接有控制电路。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程机械电子监控系统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 所述的控制电路由功率常效应管Nl、三极管T9组成,功率常效应管Nl的漏极与三极管T2、 T4的发射极之间连接,功率常效应管Nl的栅极与三极管T9的集电极相连,功率常效应管 Nl的源极和地相连。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工程机械电子监控系统伺服电机的控制电路,它包括伺服电机M1,伺服电机M1的一端分别与三极管T1、T2的集电极连接,其另一端连接三极管T3、T4的集电极;T1、T3的发射极相互连接,T2、T4的发射极相互连接;T1、T2的基极分别连接T5、T6的集电极,T5、T6发射极相互连接;T3、T4基极分别连接T7、T8的集电极,T7、T8发射极相互连接;在T2、T4的发射极之间还连接有控制电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防止三极管在电机换向时发生瞬间短路,这样就保护了功率三极管和电源,并可通过改变加到N1的占空比控制电机的转速。
文档编号H02H7/08GK201518413SQ200920306720
公开日2010年6月30日 申请日期2009年7月23日 优先权日2009年7月23日
发明者刘朝富, 李林, 王特治, 祝琳 申请人:贵阳仪器仪表工业公司永青示波器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