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26179阅读:294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涡流缓速器的感应转子,尤其涉及一种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感应转子,包括一个与轴连接的中间旋转部件、一个中间旋转部件连接的固定环、通过若干固定臂支撑在固定环上的感应盘,与固定臂在所述感应片表面延伸部分连接的环状颊板,环状颊板与感应盘之间设置有通风道。整个感应盘、固定环、固定臂和颊板通常仅由一个铸铁模块构成。运行装有此类感应转子的减速器时,其涡旋电流所产生的热量主要依靠以下方式散发出去1、沿固定臂至环状颊板的热传导;2、从感应盘、固定臂和环状颊板的热辐射;3、 环状颊板与感应盘之间的通风道形成的对流。而涡旋电流所产生的热量更主要是依靠环状颊板与感应盘之间的通风道形成的对流来实现,因此通风道内的通风效果将直接影响到感应转子的散热效果。在已知的制造方式中,通风道的内部边界面没有明显的凹凸不平,因此感应盘的冷却效果不明显。在运行的过程中,感应盘的温度会达到或甚至超过700°C,而环状颊板的温度仍保持在500°C以下。实际上,该感应盘的温度升高时,装备该感应盘的减速器可能产生的减速力矩就会明显地缩小。如当感应盘的温度从环境温度上升至700°C左右时,在给定的转速和耗电功率数值下,该力矩可能从数值C下降到C/3。所以,有效地冷却感应盘就十分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车用电涡流缓速器的感应转子中感应盘散热效果不理想而提出一种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该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能提高感应盘的散热效果,降低感应盘的温度,增加该感应盘产生的热力矩值。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通过固定臂与固定环连接的感应盘和至少一个与设置在感应盘距离磁隙最远的表面上的通风叶片连接的环状颊板, 部分通风叶片向固定环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的固定臂,所述通风叶片与感应盘距离磁隙最远的表面、环状颊板距离磁隙最近的表面共同界定出通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道的内部表面至少一面有条纹或波纹状突起,这些条纹或波纹状突起朝向空气在通风道内的流动方向的侧面方向。在所述感应盘距离磁隙最远的表面上设置有条纹或波纹状突起,该条纹或波纹状突起为具有连续的同心的环形的条纹或波纹状突起。在通风叶片所述上设置有条纹或波纹状突起,该条纹或波纹状突起沿通风叶片的径向延伸。在所述环状颊板距离磁隙最近的表面上设置有条纹或波纹状突起,该条纹或波纹状突起具有连续的同心的环形的条纹或波纹状突起。所述条纹或波纹状突起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顶角为直角。所述波纹状突起成正弦排列。所述条纹或波纹状突起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条纹或波纹状突起的高度比例为 1 5 15。所述条纹或波纹状突起的高度在3 5mm之间所述感应盘的内缘侧边为轮齿形状。在所述环状颊板距离磁隙最远的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同心的条纹或波状突起。由于采用了如上的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中感应盘的散热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温度得到明显的下降,感应盘产生的热力矩值得到增加。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II-II方向的剖视图。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2的通风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的通风道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参见图1,一种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包括一个感应转子组件1,感应转子组件1具有一个由铁磁材料制成的感应盘2,该感应盘2与待减速的传动轴3联动, 比如车辆的传动轴,并且该感应盘2是安装在减速器定子4的前面,或者更确切而言,挡在组成该减速器定子4的正负感应极交替的环圈5前面,在感应盘2与环圈5之间存在一个磁隙E,使感应盘2形成产生涡旋电流的基座,通过感应盘2来实现传动轴3的制动。由于感应盘2会产生涡旋电流,因此感应盘2会存在一个温升的现象。减速器的整个感应转子组件1除了上面所述的感应盘2外,还包括沿X轴周围布置的中间旋转部件6,该中间旋转部件6通过螺栓固定在需减速的传动轴3上的一个连轴节、轴套或托盘上。除了感应盘2和中间旋转部件6以外,每个感应转子组件1还包括一个平均直径小于感应盘2的内径的固定环7,在固定环7上均布有如干孔8,孔8可以是螺纹孔页可以是非螺纹孔,以便于固定环7与中间旋转部件6通过螺栓(图中未示出)连接。若干通风叶片9间隔设置在感应盘2距离磁隙E最远的表面P上并突出感应盘2 距离磁隙E最远的表面P,通风叶片9由感应盘2的外缘成弧状向X轴方向延伸至感应盘2 的内缘并倾向于感应盘2的转动方向R的后侧。这些通风叶片9中至少有些通风叶片9 (尤其是两个或三个中有一个)由感应盘2的内缘继续向沿X轴方向延伸,以形成连接感应盘和固定环7的固定臂10。该固定臂10最好轴向弯曲,就像图2所示的制造方式那样,向感应转子组件1内部轴向插入固定环7中,这样可以由此缩小感应转子组件1中央部分的轴向尺寸。当然,固定臂10也可以是直的,它们的中线在同一横向平面内几乎是连续的。每个感应转子组件1的固定臂10的数量最好等于八,并且通风叶片9的总数为十六或二十四。环状颊板11与感应盘2平行延伸并连接于通风叶片9,以便在这些通风叶片9、感应盘2距离磁隙E最远的表面P、环状颊板11距离磁隙E最近的表面共同界定出形成通风气流的通风道12。针对减速器运行时通过涡旋电流使感应盘2内产生的热量散发不好的现状,本实用新型在通风道12的内部表面至少一面制作有条纹或波纹状突起,这些条纹或波纹状突起沿这些通风道12内的空气流动方向的侧方向延伸。经验显示,采取这样的措施可明显改善感应盘2的冷却效果,同时仅增加了可以忽略不计的感应转子组件1牵引所需的力矩,所以仅增加了很少的“通风损失”。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这些条纹或波纹状突起,使参与热交换的热表面面积增大,同时使通过通风道 12的空气产生湍流,使空气能带走更多的热量。在本实施例中,在感应盘2距离磁隙E最远的表面P上制作条纹突起,这些条纹突起为与X轴同心且间隔排列的环形条纹突起13,环形条纹突起13直接凸出在感应盘2距离磁隙E最远的表面P上。环形条纹突起13的直截面为等腰三角形,顶角最好是直角或者几乎是直角。沿通风道12内的空气流动方向计算,两条环形条纹突起13的距离D与环形条纹突起13高度H 之间的比值为1 5 15之间。纯粹作为说明,高度H最好约为3到5毫米,而距离D,最好约为30到40毫米。同样为了改善感应盘2与通风道12内环境空气之间的热交换,在感应盘2内缘侧边最好设置成轮齿形状18,这些轮齿形状18尤其由与X轴平行的小平面组成,并且互相之间几乎直角倾斜。实施例2该实施例的结构基本上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在感应盘2距离磁隙E最远的表面 P上制作波纹状突起14,这些波纹状突起14不再是锐角的条纹,而是以X轴为中心的圆圈方向延伸,它们的侧面或截面沿轴向平面为曲折或正弦形状。实施例3该实施例的结构基本上与实施例1相同,只是感应盘2距离磁隙E最远的表面P 上制作截面为三角形的锐角条纹15,这些锐角条纹15是连续的,形成类似锯齿状。这些锐角条纹15是环形的,与X轴同心。此外,不只在感应盘2距离磁隙E最远的表面P上制作截面为三角形的锐角条纹 15,还分别在环形颊板11距离磁隙E最近的表面和通风叶片9的侧面制作类似锐角条纹15 的锐角条纹16和锐角条纹17。环形颊板11距离磁隙E最近的表面上的锐角条纹16与锐角条纹15 —样,也是环形的,并与X轴同心。至于锐角条纹17,它们的顶端由通风叶片9的侧面径向向外延伸,如图1中用点划线表示了一些锐角条纹17所示。参见图4,同一条通风道12内的两条通风叶片9相对的侧面上的锐角条纹17、环形颊板11距离磁隙E最近的表面上的锐角条纹16以及感应盘2距离磁隙E最远的表面P 上的锐角条纹15数量是相同的,而其它们的顶端逐步延长,划分了相关通风道12内空气流通的全部各种连续节流结构。为了改善环形颊板11的冷却效果,在它的自由外表面,也就是说环形颊板11距离感应盘2最远的表面,制作不太突出的条纹19,其主要目的是打破可能在此表面上形成的限制层,而这些条纹19的凸出部分不足以形成能够专门牵制空气的障碍物,并制造湍流。 这些条纹19由同心凹槽组成,它们很浅,是半圆形每个凹槽的半径约2毫米。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权利要求1.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通过固定臂与固定环连接的感应盘和至少一个与设置在感应盘距离磁隙最远的表面上的通风叶片连接的环状颊板,部分通风叶片向固定环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的固定臂,所述通风叶片与感应盘距离磁隙最远的表面、环状颊板距离磁隙最近的表面共同界定出通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道的内部表面至少一面有条纹或波纹状突起,这些条纹或波纹状突起朝向空气在通风道内的流动方向的侧面方向。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感应盘距离磁隙最远的表面上设置有条纹或波纹状突起,该条纹或波纹状突起为具有连续的同心的环形的条纹或波纹状突起。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通风叶片所述上设置有条纹或波纹状突起,该条纹或波纹状突起沿通风叶片的径向延伸。
4.如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状颊板距离磁隙最近的表面上设置有条纹或波纹状突起,该条纹或波纹状突起具有连续的同心的环形的条纹或波纹状突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纹或波纹状突起的截面为三角形,所述三角形的顶角为直角。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波纹状突起成正弦排列。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纹或波纹状突起之间的距离与所述条纹或波纹状突起的高度比例为1 5 15。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条纹或波纹状突起的高度在3 5mm之间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感应盘的内缘侧边为轮齿形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环状颊板距离磁隙最远的表面上设置有环形同心的条纹或波状突起。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一种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的改进结构,包括至少一个通过固定臂与固定环连接的感应盘和至少一个与设置在感应盘距离磁隙最远的表面上的通风叶片连接的环状颊板,部分通风叶片向固定环方向延伸形成所述的固定臂,所述通风叶片与感应盘距离磁隙最远的表面、环状颊板距离磁隙最近的表面共同界定出通风道,其特征在于,在所述通风道的内部表面至少一面有条纹或波纹状突起,这些条纹或波纹状突起朝向空气在通风道内的流动方向的侧面方向。本实用新型的电涡流缓速器感应转子中感应盘的散热效果得到明显的改善,温度得到明显的下降,感应盘产生的热力矩值得到增加。
文档编号H02K49/04GK202004622SQ20102066168
公开日2011年10月5日 申请日期2010年12月15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15日
发明者李飞 申请人:泰乐玛汽车制动系统(上海)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