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却模块及应用该冷却模块的水冷式马达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0855阅读:137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冷却模块及应用该冷却模块的水冷式马达系统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ー种冷却模块及应用该冷却模块的水冷式马达系统,且特別是涉及一种具有流道的冷却模块及应用该冷却模块的水冷式马达系统。
背景技术
马达的用途相当广泛。以电动车领域为例,电动车是将电池的电能传至马达使其转动,经由传动系统将动能传至车轮以驱动车辆行驶。近年来电动车动能需求提升,马达线圈的输入电流逐渐増大,产生的热量也随之增加。此热量若不适时带走,过高的温度将造成马达元件的损坏。传统上,请參照图1(现有技木),其绘示传统冷却装置的示意图。马达包括冷却装置10及马达组件(未绘示)。冷却装置10连接于马达组件,以将马达组件的产热散逸至外界。冷却装置10包括外壳12及冷却流道14。外壳12具有相対的第一端面16与第二端面18。冷却流道14位于外壳12内,其绕着外壳12的轴线AXl沿着外売12的圆周方向延伸一圏,其宽度W略小于第一端面16与第二端面18间的距离,ー冷却流体流经冷却流道 14的过程中达到带走马达产热的目的。然而,相比较于冷却流道14的中间部位,冷却流道14中邻近第一端面16及第ニ 端面18的部位其阻力相对较大,在冷却流体沿着冷却流道14环绕外壳12 —整圈的过程中,冷却流体于冷却流道14中邻近第一端面16及第ニ端面18的部位流动较缓慢甚至形成滞留区,因而导致该部位的冷却效果较差。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冷却模块及应用该冷却模块的水冷式马达系统,冷却模块内的冷却流体流经冷却模块中邻近第一侧部及第ニ侧部的部位,以带走冷却模块中邻近第一侧部的部位及第ニ侧部的部位的热量,提升冷却模块的冷却效率。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提出ー种冷却模块。冷却模块适用于ー水冷式马达系统。冷却模块包括一本体及一第一流道組。本体包括相対的一第一侧部与一第二側部。第一流道组位于本体内,第一流道组包括一第一流道及一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 ニ端,第一端邻近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的其中一者,第二端邻近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的另一者。第二流道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第三端连接于第一流道的第二端,第四端邻近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的该其中一者。本发明还提出ー种水冷式马达系统。水冷式马达系统包括一冷却模块及一马达组件。冷却模块包括一本体及一第一流道組。本体包括相対的一第一侧部与一第二側部。第一流道组位于本体内,第一流道组包括一第一流道及一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第一端邻近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的其中一者,第二端邻近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的另ー者。第二流道具有一第三端及一第四端,第三端连接于第一流道的第二端,第四端邻近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的该其中一者。马达组件设于本体内,用以输出ー动力。
为了对本发明的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了解,下文特举至少ー实施例,并配合所附附图,作详细说明如下


图1为传统冷却装置的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水冷式马达系统的立体图;图3为图2的本体的中间机壳的立体图;图4为本实施例的流道的立体图;图5为图4的流道的展开图;图6为本发明一实施状态的流道的示意图;图7为本发明一实施状态的流路控制方法;图8为本发明另ー实施状态的流路控制方法;图9为本发明ー实施状态的冷却模块的本体的剖视图;图10为本发明一实施状态的流道的展开图;图11为本发明另ー实施状态的流道的展开图;图12为本发明又一实施状态的流道的展开图;图13为本发明再一实施状态的流道的展开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10 冷却装置12 外壳14 冷却流道16 第一端面18 第二端面100 水冷式马达系统102 第一侧部102a 侧面104:第二侧部106:中间机壳108、308 本体108c 周缘面IlOUlO'、110〃、410、510、610 第一流道组112、412、512、612 第一流道lUa、612a 第一子流道112al、412al、512al、612al 第一端112b、612b 第二子流道112bl、412a2、512a2、612bl 第二端114、414、514、614 第二流道114a、414a、514a、614a 第三端114b、414b、514b、614b 第四端
116>416 第三流
116a 弟五立而
116b:第六端
118第一通ロ
120第二通ロ
122一端
124另ー兄而
132泵
134方向控制阀
136第一管件
138第二管件
140冷却模块
142上方部分
144下方部分
146中间部分
148容置空间
210第二流道组
226第三通ロ
228第四通ロ
330分隔件
308d:第一内侧壁
308e 第二内侧壁
AXl、ΑΧ2 轴线
Dl 环绕方向
F 冷却流体
Ll 第一界线
L2 第二界线
W:宽度
具体实施例方式本文所指称之“连接”非限于直接连接,也可指间接连接。即,两个元件可直接连接,或两个元件之间通过至少一元件间接连接。本文所指称之“邻近”可指两个元件之间彼此接近但不接触或两个元件之间直接接触。请參照图2、图3及图4,图2绘示依照本发明ー实施例的水冷式马达系统的立体图,图3绘示图2中本体的中间机壳的立体图,图4绘示本实施例的流道组的立体图。如图 2所示,水冷式马达系统100包括冷却模块140及马达组件(未绘示)。马达组件设于冷却模块140内,其至少包括转子、定子及线圈,其用以输出动力。 马达组件在运转过程中产生热量,冷却模块140可将马达组件的产热快速地传输至外界。冷却模块140包括本体108、数个第一流道组110、第三流道116、第一通ロ 118及
6第二通ロ 120。其中相邻的两个第一流道组110通过第三流道116相连接,如图4所示。第一流道组110及第三流道116可以是任意数目,本发明实施例不作任何限制。本体108包括第一侧部102、第二侧部104及中间机壳106。第一侧部102例如是右机壳,而第二侧部104例如是左机売。在另ー实施例中,第一侧部102及第ニ侧部104可分别为中间机壳106的相对两侧面或端面。第一流道组110及第三流道116可位于第一侧部102 (右机壳)、第二侧部104 (左机売)与中间机壳106中至少ー者内。例如,第一流道组110可同时位于第一侧部102、第 ニ侧部104与中间机壳106,详细地说,请參照图5,其绘示图4的流道的展开图。第一流道组110的上方部分142 (即第一界线Ll以上的部分)及第三流道116的至少一部分可位于第一侧部102内,第一流道组110的下方部分144(即第二界线L2以下的部分)可位于第 ニ侧部104内,而第一流道组110的中间部分146(即第一界线Ll与第二界线L2之间的部分)及第三流道116的其余部分可位于中间机壳106内。在一实施例中,当中间机壳106 内不包含流道吋,本体108也可省略中间机壳106。请回到图3,本体具有环壁,以定义一容置空间,上述转子、定子及线圈可位于容置空间。例如,本体108的中间机壳106例如是环壁,其绕着ー轴线AX2环绕一周以定义出容置空间148,上述转子、定子及线圈位于容置空间148内。第一流道组110往本体108的第一侧部102的方向及往第二侧部104的方向来回延伸且沿环绕方向Dl延伸,其中环绕方向Dl绕着轴线AX2环绕的方向。进ー步地说,如图 4所示,第一流道组110延伸至邻近于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一者,然后折返至邻近于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另ー者,如此ー来,冷却流体流经单个第一流道组110 的过程中,可同时带走第一流道组110中邻近第一侧部102及第ニ侧部104的热量,用于提升冷却模块140的冷却效率。此外,第一流道组110在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间来回延伸的过程中,第一流道组110可沿本体108的环绕方向Dl (如图3所示)延伸一周、半周或任意长度。本实施例的第一流道组110以沿本体108的环绕方向Dl延伸约一周为例说明。本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相邻两个第一流道组110通过第三流道116连接,使全部的第一流道组Iio及第三流道116构成ー链形结构。第一流道组的延伸路径呈Π字型。例如,第一流道组110包括第一流道112及第二流道114。第一流道112包括第一子流道11 及第ニ子流道112b且具有第一端112al 与第二端112bl,第一端112al是第一子流道11 的一端,而第二端112bl是第ニ子流道 112b的一端。其中,第一子流道11 及第二流道114的延伸方向大致上平行,而第ニ子流道112b与第一子流道11 的延伸方向大致上垂直,如此第一流道112与第二流道114构成倒置的π字型流道。第一流道112的第一端112al邻近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一者,第一流道112的第二端112bl邻近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的另ー者,第二流道114的第三端 114a连接于第一流道112的第二端112bl,第二流道114的第四端114b邻近第一侧部102 与第二侧部104之该者。例如,第一流道112的第一子流道11 的第一端112al邻近第一侧部102,第一流道112的第二子流道112b的第二端112bl邻近第二侧部104,而第二流道 114的第四端114b邻近第一侧部102。第二流道114具有第三端11 及第四端114b。第ニ子流道112b沿本体108的环绕方向Dl延伸且以其第一流道112的第二端112bl连接于第二流道114的第三端114a,即第二流道114的第三端11 邻近第二侧部104。在其它实施状态中,第一子流道11 的第一端112al邻近于第二侧部104、第二子流道112b的第二端112bl邻近第一侧部102,而第二流道114的第四端114b邻近第二侧部104。第三流道116连接相邻的第一流道组110中第二流道114的第四端114b与相邻的第一流道组Iio中第一子流道11 的第一端11加1。例如,第三流道116具有相対的第五端116a及第六端116b,第五端116a连接相邻的第二流道114的第四端114b,第六端11 连接相邻的第一子流道11 的第一端11加1。本实施例中,第三流道116沿本体108的环绕方向Dl连接第二流道114的第四端114b与第一子流道11 的第一端11加1。相邻两个第一流道组大致上对称,使冷却流体在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间每来回一次的压カ降大致上相等。以第一流道组110为例说明,相邻ニ第一流道组110 相对第三流道116大致上对称,因此冷却流体在每个第一流道112的第一端112al与第二流道114的第四端114b之间的压力降大致上相等。此外,不只是压力降变化较均勻,通过此对称特征,冷却流体的流速变化及温度变化也会较均勻。如图5所示,第一通ロ 118位于此些第一流道组110中位于一端122(即链形结构的一端)的第一流道组110’。第二通ロ 120位于此些第一流道组110中位于另一端124(即链形结构的另一端)的第一流道组110”连接。例如,第一通ロ 118及第二通ロ 120从第一侧部102的侧面10 露出。如图2所示,冷却模块140还包括第一管件136及第ニ管件 138,第一管件136及第ニ管件138分别连接第一通ロ 118及第二通ロ 120,使冷却流体F可通过第一管件136或第二管件138进入至流道组内。其它实施状态中,第一通ロ 118及第二通ロ 120可从本体108的周缘面108c (周缘面108c绘示于图2、露出,以使第一管件136及第ニ管件138从本体108的周缘面108c 分別连接于第一通ロ 118及第二通ロ 120。上述本体108的周缘面108c可以是第一侧部 102、中间机壳106与第二侧部104其中一者的周缘面。第一通ロ 118可作为出水ロ与入水ロ之一者,而第二通ロ 120可作为入水ロ与出水口之另ー者。例如,可通过方向控制阀来切換第一通ロ 118或第二通ロ 120作为入水 ロ。如图2所示,冷却模块140还包括方向控制阀134,其连接第一流道组110的第一管件 136(或第一通ロ 118)、第二管件138(或第二通ロ 120)及泵132。方向控制阀1;34可切換从泵132输出的冷却流体F由第一通ロ 118或第二通ロ 120进入至第一流道组110内。在其它实施状态中,冷却模块140也可省略方向控制阀134,以使冷却流体F単独由第一通ロ 118与第二通ロ 120之一者进入第一流道组110内。虽然上述实施例以单组出入水口为例说明,然而于ー实施状态的冷却模块也可包括多组独立的流道組。举例来说,请參照图6,其绘示依照本发明ー实施状态的流道的示意图。该实施状态的冷却模块包括数个第一流道组110、数个第二流道组210、第一通ロ 118、 第二通ロ 120、第三通ロ 2 及第四通ロ 228。第二流道组210与第一流道组110相隔离。 第一通ロ 118可作为出水ロ与入水ロ之一者,而第二通ロ 120可作为入水ロ与出水ロ之另一者,相似地,第三通ロ 2 可作为出水ロ与入水ロ之一者,而第四通ロ 2 可作为入水ロ 与出水ロ之另ー者。第二流道组210的结构相似于第一流道组110,容此不再赘述。请继续參照图6,第一通ロ 118位于此些第一流道组110中位于ー端的第一流道组110’,而第二通ロ 120位于此些第一流道组110中位于另一端的第一流道组110”。第三通ロ 2 位于此些第二流道组210中位于ー端的第二流道组210’,而第四通ロ 2 位于此些第二流道组210中位于另一端的第二流道组210”。其中,第二通ロ 120邻近于第四通ロ 228,第一通ロ 118邻近于第三通ロ 226。相比较于单组流道组(例如是图4的第一流道组110),多组流道组的实施状态中, 冷却流体的出ロ温度较低。例如,图6的ニ组流道组(例如第一流道组110及第二流道组 210)中,流体于第一通ロ 118与第二通ロ 120的温差低于图4的单组流道组中流体于第一通ロ 118与第二通ロ 120的温差,流体于第三通ロ 2 与第四通ロ 2 的温差低于图4的单组流道组中流体于第一通ロ 118与第二通ロ 120的温差。此外,在其它实施状态中,方向控制阀134可连接第一流道组110、第二流道组210 及泵132 (绘示于图7),以将从泵132输出的冷却流体F传输至第一流道组110或第二流道组210内。例如,请參照图7,其绘示本发明ー实施状态的流路控制方法。方向控制阀134 连接第一通ロ 118、第三通ロ 2 及泵132,方向控制阀1;34可切換冷却流体F由第一通ロ 118进入第一流道组110内或由第三通ロ 2 进入第二流道组210内。又例如,图7的方向控制阀134可以是三相阀,三相阀可切換冷却流体F同时进入第一流道组110及第二流道组210内或单独进入第一流道组110与第二流道组210之一者。再例如,在另ー实施状态中,请參照图8,其绘示本发明另一实施状态的流路控制方法。该另ー实施状态的冷却模块包括两个方向控制阀134,其中ー个方向控制阀134连接第一流道组110的第一通ロ 118、第二通ロ 120及泵132,以将从泵132输出的冷却流体F 传输至第一流道组110,而另外ー个方向控制阀134连接第二流道组210的第三通ロ 226、 第四通ロ 2 及泵132,以将从泵132输出的冷却流体F传输至第二流道组210。此外,在ー实施状态中,冷却流体可在第一流道组与第三流道中至少ー者内迂回流动。例如,请參照图9,其绘示ー实施状态的冷却模块的本体的剖视图。本体308还包括数个分隔件330且具有对应第一流道组110的相対的第一内侧壁308d与第二内侧壁308e。 该些分隔件330设于第一内侧壁308d与第二内侧壁308e,以改变流经第一流道组110内的冷却流体F的流向。本实施例中,该些分隔件330之二者分别设于第一内侧壁308d及第ニ 内侧壁308e上且沿着第一流道组110的延伸方向错开ー距离。通过该些分隔件330的配置,流经第一流道组110内的冷却流体F的流动路径呈迂回状,如图9所示。虽然第一流道组110的延伸路径以Π字型为例说明,然而本发明不以此为限。第一流道组110的延伸路径也可为锯齿形。请參照图10,其绘示依照本发明ー实施状态的第一流道组的展开图。每个第一流道组410包括第一流道412及第二流道414。第一流道412 具有相対的第一端412al与第二端41加2。第一流道412的第一端412al邻近于第一侧部 102与第二侧部104之一者,而第一流道412的第二端412a2邻近于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的另ー者配置。第二流道414具有相対的第三端41 与第四端414b,第二流道414 的第三端41 连接于第一流道412的第二端41加2,第二流道414的第四端414b邻近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该者,即第四端414b与第一流道412的第一端412al邻近相同的端面(第一侧部102或第二侧部104)。该些第一流道组410中,第一流道组410的第二流道414的第四端414b连接于相邻的第一流道组410的第一流道412的第一端41加1,使该些第一流道组410构成ー链形结构。
此外,在另ー实施状态的冷却模块可仅包括单个第一流道組。单个第一流道组延伸至邻近于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一者,然后折返至邻近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另ー者,同吋,单个第一流道组沿本体108的环绕方向Dl延伸一周。如此ー来, 冷却流体流经单个第一流道组的过程中,可往邻近第一侧部102的方向及往邻近第二侧部 104的方向流动,以带走单个第一流道组中邻近第一侧部102的部位及第ニ侧部104的部位的热量,提升冷却模块的冷却效率。以锯齿形的单个第一流道组举例说明,请參照图11, 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另ー实施状态的第一流道组的展开图。单个第一流道组510包括第一流道512及第二流道514,第一流道512具有相対的第一端512al与第二端51加2。第一流道 512的第一端512al邻近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一者,而第一流道512的第二端 512a2邻近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的另ー者。第二流道514具有相対的第三端51 与第四端514b,第二流道514的第三端51 连接于第一流道512的第二端51加2,第二流道514的第四端514b邻近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该者,即第四端514b与第一流道512的第一端512al邻近相同的端面(第一侧部102或第二侧部104)。此外,在又ー实施状态中,请參照图12,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又ー实施状态的第一流道组的展开图。冷却模块包括数个第一流道组410及数个第三流道416。每个第三流道416 沿本体108的环绕方向Dl连接相邻的第一流道组410中第二流道414的第四端414b与相邻的第一流道组410中第一流道412的第一端41加1。此外,在再ー实施状态中,请參照图13,其绘示依照本发明再ー实施状态的第一流道组的展开图。冷却模块包括数个第一流道组610。第一流道组610包括第一流道612及第二流道614。第一流道612包括第一子流道61 及第ニ子流道612b且具有相対的第一端612al及第ニ端61沘1,第一端612al是第一子流道61 的一端,而第二端612bl是第 ニ子流道612b的一端,第二流道614具有相対的第三端61 及第四端614b。第一子流道 612a的第一端612al邻近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一者,第二子流道612b的第二端 612bl邻近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另ー者,第二流道614的第四端614b邻近第一侧部102与第二侧部104之该者,即第四端614b与第一流道612的第一端612al邻近相同的端面(第一侧部102或第二侧部104)。该些第一流道组610中,第二子流道612b沿本体 108的环绕方向Dl延伸并以其第二端612bl连接于第二流道614的第三端614a,而第一流道组610的第二流道614的第四端614b连接于相邻的第一流道组610的第一流道612的第一端61加1,使该些第一流道组610构成ー链形结构。本发明上述实施例的冷却模块及应用其的水冷式马达系统,冷却模块内的冷却流体可带走冷却模块中邻近第一侧部的部位及第ニ侧部的部位的热量,提升冷却模块的冷却效率。综上所述,虽然结合以上实施例揭露了本发明,然而其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中熟悉此技术者,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可作各种的更动与润饰。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附上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为准。
权利要求
1.ー种冷却模块,适用于一水冷式马达系统,该冷却模块包括 本体,包括相対的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以及第一流道組,位于该本体内,该第一流道组包括第一流道,具有第一端及第ニ端,该第一端邻近于该第一侧部与该第二侧部的其中一者,该第二端邻近于该第一侧部与该第二侧部的另ー者;及第二流道,具有第三端及第四端,该第三端连接于该第一流道的该第二端,该第四端邻近于该第一侧部与该第二侧部的该其中一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一流道組,各该第一流道组的该第二流道的该第四端连接于相邻的该第一流道组中该第一流道的该第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三流道,各该第三流道沿该本体的环绕方向连接相邻的该第一流道组中该第二流道的该第四端与相邻的该第一流道组中该第一流道的该第一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中该第一流道包括 第一子流道,该第一端是该第一子流道的一端;第二子流道,该第二端是该第二子流道的一端,该第ニ子流道连接于该第二流道的该弟-三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一流道組,各该第一流道组的该第二流道的该第四端连接于相邻的该第一流道组中该第一子流道的该第一端。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冷却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三流道,各该第三流道连接相邻的该第一流道组中该第二流道的该第四端与相邻的该第一流道组中该第一子流道的该第一端。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模块,还包括第一通ロ,位于该些第一流道组中位于ー端的该第一流道组;以及第二通ロ,位于该些第一流道组中位于另一端的该第一流道組。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却模块,还包括 多个第二流道組,与该些第一流道组隔离。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冷却模块,还包括第一通ロ,位于该些第一流道组中位于ー端的该第一流道组; 第二通ロ,位于该些第一流道组中位于另一端的该第一流道組; 第三通ロ,位于该些第二流道组中位于ー端的该第二流道组;以及第四通ロ,位于该些第二流道组中位于另一端的该第二流道組。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冷却模块,其中该第一通ロ与该第二通ロ之一者邻近于该第三通ロ与该第四通ロ之一者。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却模块,其中该本体包括分隔件,该本体具有相対的一第一内侧壁与一第二内侧壁,该分隔件设于该第一内侧壁与该第二内侧壁之一者,以改变流经该第一流道组的冷却流体的流向。
12.—种水冷式马达系统,包括冷却模块,包括本体,包括相対的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 第一流道組,位于该本体内,该第一流道组包括第一流道,具有第一端及第ニ端,该第一端邻近于该第一侧部与该第二侧部的其中一者,该第二端邻近于该第一侧部与该第二侧部的另ー者;及第二流道,具有第三端及第四端,该第三端连接于该第一流道的该第二端,该第四端邻近于该第一侧部与该第二侧部的该其中一者;以及马达组件,设于该本体内,用以输出ー动カ。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冷式马达系统,其中该冷却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一流道組,各该第一流道组的该第二流道的该第四端连接于相邻的该第一流道组中该第一流道的该第一端。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冷式马达系统,其中该冷却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三流道,各该第三流道沿该本体的环绕方向连接相邻的该第一流道组中该第二流道的该第四端与相邻的该第一流道组中该第一流道的该第一端。
15.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冷式马达系统,其中该第一流道包括 第一子流道,该第一端是该第一子流道的一端;第二子流道,该第二端是该第二子流道的一端,该第ニ子流道连接于该第二流道的该弟-三端。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式马达系统,还包括多个第一流道組,各该第一流道组的该第二流道的该第四端连接于相邻的该第一流道组中该第一子流道的该第一端。
17.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水冷式马达系统,其中该冷却模块还包括多个第三流道,各该第三流道连接相邻的该第一流道组中该第二流道的该第四端与相邻的该第一流道组中该第一子流道的该第一端。
18.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冷式马达系统,其中该冷却模块还包括 第一通ロ,与该些第一流道组中位于ー端的该第一流道组连接;以及第二通ロ,与该些第一流道组中位于另一端的该第一流道组连接。
19.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水冷式马达系统,其中该冷却模块还包括 多个第二流道組,与该些第一流道组隔离。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水冷式马达系统,其中该冷却模块还包括 第一通ロ,与该些第一流道组中位于ー端的该第一流道组连接; 第二通ロ,与该些第一流道组中位于另一端的该第一流道组连接; 第三通ロ,与该些第二流道组中位于ー端的该第二流道组连接;以及第四通ロ,与该些第二流道组中位于另一端的该第二流道组连接。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水冷式马达系统,其中该第二通ロ邻近于该第三通ロ与该第四通ロ之一者。
22.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水冷式马达系统,其中该本体包括分隔件,该本体具有相对的第一内侧壁与第二内侧壁,该分隔件设于该第一内侧壁与该第二内侧壁之一者,以改变流经该第一流道组的冷却流体的流向。
全文摘要
本发明公开一种冷却模块及应用其的水冷式马达系统。冷却模块包括本体及第一流道组。本体包括相对的第一侧部与第二侧部。第一流道组位于本体内,第一流道组包括第一流道及第二流道。第一流道具有第一端及第二端,第一端邻近第一侧部,第二端邻近第二侧部。第二流道具有第三端及第四端,第三端连接于第一流道的第二端,第四端邻近第一侧部,由此本发明可提升该冷却模块的冷却效率。
文档编号H02K9/19GK102545476SQ20111004876
公开日2012年7月4日 申请日期2011年3月1日 优先权日2010年12月31日
发明者张欣宏, 林国桢, 郑丽茹, 魏增德 申请人:财团法人工业技术研究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