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马达散热模组的冷却流道构造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334475阅读:29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线性马达散热模组的冷却流道构造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线性马达结构,尤指一种提高热传导效率的线性马达散热模组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马达乃是用以将电能转换为动能的技术,而动能的表现则可由力量与转速予以呈现,而完美的马达是将所输入的电能完全转换为向外输出的动能,但是实际上,该等能量转换无法达到百分之百,因此,在热力学第一定律下,未以动能形态被转换的,即会以其他型态输出,其中,有部份更会以热能形态被消耗,此是马达技术中所必然存在的发热问题。
但是,马达的运转效率与温度间确存在着反向关系,当马达于温度越高的环境下运转,则所受的磁阻效应即越大,造成马达的运转效能因而降低,因此,如何降低马达运转时的温度,是维持马达运转效率的一项重要课题。是以,现有技术中遂有如中国台湾第091102088号「线性马达的冷却装置」般,通过由散热鳍片、散热管等用以进行热传递的散热模组,将马达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经由热传递向外散逸,得以降低马达的温度,从而确保马达的运作效能。而进一步就上述专利前案所揭相类似的现有技术来看,其乃是以散热管内部管孔提供冷却流体流动的冷却流道,使冷却流体于该等冷却流道中流动,期以提高散热模组所能达成的散热效率,而由傅立叶定律可知,热传导效率乃是与热传导度及热传导所穿透的面积间具有正向关系,因此,上述发明专利前案利用高导热构件传递热能的技术,即属利用物质的高热传导度物性,提高散热的效能。虽然通过选择高热传导系数物质的技术手段,确可达到提高热传导效率的目的,但是其恐有成本过高的缺失且亦难以被广泛地应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改进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提高热传导效率的线性马达散热模组的冷却流道构造。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线性马达散热模组的冷却流道构造,所述冷却流道是呈中空孔状而供作为该散热模组的冷却流体的流动通道,并使该冷却流道的孔壁向内突设有若干个彼此分隔开来的齿关。各所述齿突是沿所附着的所述冷却流道孔壁的孔轴延伸而成。所述冷却流道是由至少一冷却管的内部管孔所构成。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增加热能传导面积,从而提高热传导的效率。


图I是一线性马达散热模组的示意图。图2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冷却流道的一剖视图。图3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中冷却流道的另一剖视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兹即举以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示作进一步说明。首先,现有的线性马达散热模组10 —般乃是如图I所示般,是由一适当形状的散热鳍件20以及一设于该散热鳍件20上的冷却管30所组成,从而可通过该散热鳍件20吸收线性马达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并通过热幅射散逸至大气,以及经由该冷却管30将热传导至在由该冷却管30内部管孔所形成的冷却流道31中流动的冷却流体,使热能得以通过冷却流体的流动快速地被带离。进一步来说,于本较佳实施例中,该冷却流道31乃是由该冷却管30的内部管孔所·构成的一连续弯折延伸的流动通道,但是其孔壁则是设有若干个彼此相隔开来的齿突32,并使各该齿突32分别沿着该冷却管30的管孔孔轴延伸地,自该管孔孔壁向内突伸,藉以形成如图2与图3所示般的齿状,从而,当冷却流体于该冷却流道31中流动时,其与该冷却管30间接触的面积即得以因此而获得大幅的增加,如此一来,可有效地带离线性马达运作时所产生的热能,相较于传统未具有齿状突出的现有冷却流道平滑内壁的构造而言,本发明可在相同条件下进一步降低线性马达铁心的温度达到摄式3度至5度的显著功效,对于线性马达运作效能的维持与提高而言,本发明较现有技术具有显著的进步。而除上述实施例所说明的以外,申请人需要特别加以指出的是,上述的具体实施例乃仅是本发明的一具体例示而已,并不以上述已揭的构造为限,再举例言之,如该冷却流道的形成并非必须是由具体的管体所构成,其亦可于如上述散热鳍件20内部钻设的孔所构成,而无需以附着于管体上为必要。
权利要求
1.一种线性马达散热模组的冷却流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是呈中空孔状而供作为该散热模组的冷却流体的流动通道,并使该冷却流道的孔壁向内突设有若干个彼此分隔开来的齿突。
2.如权利要求I所述线性马达散热模组的冷却流道构造,其特征在于,各所述齿突是沿所附着的流道孔壁的孔轴延伸而成。
3.如权利要求I或2所述线性马达散热模组的冷却流道构造,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流道是由至少一冷却管的内部管孔所构成。
全文摘要
本发明提供一种线性马达散热模组的冷却流道构造,所述冷却流道是呈中空孔状而供作为该散热模组的冷却流体的流动通道,并使该冷却流道的孔壁向内突设有若干个彼此分隔开来的齿突。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增加热能传导面积,从而提高热传导的效率。
文档编号H02K9/19GK102832745SQ20111016217
公开日2012年12月19日 申请日期2011年6月16日 优先权日2011年6月16日
发明者邓朝钦, 萧舜兴 申请人:大银微系统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