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减速式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67431阅读:438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齿轮减速式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齿轮減速式马达,其具有内摆线型減速器和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外壳。
背景技术
例如,一种齿轮減速式马达(即具有減速器的电动机)用作汽车座椅升降器的驱动源。基于PCT/EP2005/003716的PCT申请的、公开号为N0.2007-533282A的日本未审公开专利申请中披露了一种致动器,所述致动器包括设置在驱动马达输出轴上的蜗杆、与蜗杆啮合的正齿轮以及偏心支承销,所述偏心支承销与正齿轮整体形成并且具有与正齿轮的轴线相偏离的轴线。偏心支承销接合在摇摆板的支承开口中。摇摆板具有间隙配合至中间板上的径向凹槽中的旋转臂。当正齿轮通过蜗杆旋转时,摇摆板和与摇摆板整体形成的齿轮围绕正齿轮的轴线转动,而不绕该轴线旋转。摇摆板的齿轮围绕正齿轮的轴线转动,同时与从动轮的内齿啮合。因此,当齿轮围绕正齿轮的轴线周转ー圈时,齿轮和内齿的相互啮合部运动并完成一圈周转,从而通过齿轮齿数和内齿齿数之间的差而使得从动轮旋转。因此,从动轮的转数比正齿轮的转数少。公开号为N0.2007/0161451A1的美国专利申请中披露了ー种齿轮减速式马达,所述齿轮减速式马达包括设置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的蜗杆、与蜗杆哨合的蜗轮、与蜗轮能够旋转地连接的偏心中空轴以及偏心齿轮,所述偏心齿轮安装在偏心中空轴上以便能够在与输出元件的内齿相啮合的同时围绕偏心元件转动。当蜗轮旋转以使偏心齿轮围绕偏心中空轴转动时,偏心齿轮和输出元件的内齿的相互啮合部运动以完成一圈周转,从而通过输出元件的内齿齿数与偏心齿轮的齿数的齿数差而使输出元件旋转。因此,输出元件的转数比蜗轮的转数少。通过联接元件防止偏心齿轮旋转。

发明内容
然而,在上文描述的在前的现有技术的致动器中,在较大的外力通过从动轮(SP,输出侧)输入至摇摆板的齿轮时,旋转カ通过从动轮作用在摇摆板的齿轮上,并且旋转カ通过摇摆板的齿轮和摇摆板的旋转臂传递至中间板。为此,中间板直接固定到汽车座椅的框架上。另ー方面,在上文描述的在后的现有技术的齿轮减速式马达中,旋转力作用在输出元件上,并且旋转カ从输出元件传递至偏心齿轮,随后通过偏心齿轮的凸部传递给联接元件。为此,联接元件直接固定到汽车座椅的框架上。在这两种现有技术中,中间板和联接元件由具有较高强度的钢板制成。因此,与中间板和联接元件由树脂材料制成的情况相比,这些现有技术中所用部件的重量和数目增カロ,从而提高了成本。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ー种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齿轮减速式马达。在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齿轮減速式马达,包括:
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延伸穿过该壳体的圆柱形孔;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壳盖,所述壳盖具有延伸穿过该壳盖的圆柱形孔,所述壳盖与壳体配合以形成外壳;输出轴,所述输出轴穿过壳体的圆柱形孔和壳盖的圆柱形孔而由壳体和壳盖能够旋转地支撑,所述输出轴的至少ー个轴向端部从外壳向外伸出;电动机,该电动机安装到壳体上;蜗杆,其与电动机相连;蜗轮,所述蜗轮与蜗杆啮合且能够旋转地支撑在输出轴的另一轴向端部侧上;偏心轴部,所述偏心轴部的中心轴线相对于输出轴的中心轴线偏心,所述偏心轴部与蜗轮整体形成;齿轮板,所述齿轮板具有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偏心轴部上的外齿轮,所述外齿轮与偏心轴同轴设置并且与所述齿轮板整体形成;与输出轴整体形成的内齿轮,所述内齿轮具有比外齿轮的齿数多的齿数并与外齿轮啮合;设置在齿轮板和蜗轮之间的大致圆盘形的导向板,所述导向板引导齿轮板,从而允许齿轮板的中心轴线围绕输出轴的中心轴线转动并且防止齿轮板围绕齿轮板的中心轴线旋转;形成在壳体和壳盖中的ー个的表面上的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所述表面与壳体和壳盖中的另ー个的表面相对,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相对于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ー个的圆柱形孔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用于引导导向板以便使所述导向板相对于该对第一凹陷导向部沿输出轴的径向方向能够滑动;形成在导向板上的ー对第一突出导向部,所述ー对第一突出导向部能够滑动地接合在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中; 沿导向板的径向方向形成在导向板上的ー对第二凹陷导向部,所述ー对第二凹陷导向部相对于所述ー对第一突出导向部在导向板的周向上偏离90度角定位;形成在齿轮板上的ー对第二突出导向部,所述第二突出导向部能够滑动地接合在所述ー对第二凹陷导向部中;形成在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ー个的表面上的一对外凸装配部,所述ー对外凸装配部相对于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ー个的圆柱形孔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所述ー对外凸装配部沿着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ー个的圆柱形孔的径向方向延伸;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中的每ー凹陷导向部均为沿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ー个的周向方向定位在所述ー对外凸装配部中的各外凸装配部的中心位置的凹陷部;形成在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另ー个的表面上的一对内凹装配部,所述ー对内凹装配部装配至所述ー对外凸装配部;壳体和壳盖均形成有至少三个安装孔,所述至少三个安装孔用于接收螺栓以将外壳连接到ー构件上,该齿轮減速式马达安装于所述构件上,壳体的安装孔围绕壳体的圆柱形孔与壳盖的安装孔围绕壳盖的圆柱形孔以彼此轴向对准的方式定位;和大致圆柱形的轴环,所述轴环插入并且延伸贯穿在轴向上彼此对准的壳体的安装孔和壳盖的安装孔。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根据第一方面的齿轮减速式马达,其中,壳体和壳盖的在轴向上彼此对准的至少ー对安装孔紧邻装配部沿预定方向定位在装配部的前侧上,在所述装配部处所述一对内凹装配部之一和所述ー对外凸装配部之一彼此装配在一起,当外部载荷通过输出轴、内齿轮和外齿轮施加在导向板上时,导向板在所述预定方向上旋转。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根据第一方面的齿轮减速式马达,其中,每个轴环在其一个轴向端部间隙配合至形成有所述ー对外凸装配部的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ー个的各安装孔中,每个轴环在其另ー轴向端部压配合至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另ー个的各安装孔中。在本发明的齿轮减速式马达中,通过输出轴反向输入的外部载荷由壳体和壳盖分担,并且分担的载荷通过轴环和螺栓独立地传递至安装该齿轮減速式马达的构件。因此,尽管使用树脂材料,但可以确保均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壳体和壳盖的強度。因此,不必像现有技术中那样,使用直接固定到安装该齿轮減速式马达的构件上的钢板作为导向板。因此,可以減少部件数量,从而减轻齿轮減速式马达的重量,降低其成本。另外,在本发明的齿轮减速式马达中,通过输出轴反向输入的外部载荷传递至壳体的安装部和壳盖的安装部,随后通过轴环和螺栓传递至安装该齿轮減速式马达的构件,所述轴环和螺栓邻近安装部沿所述预定方向定位在安装部的前侧上。因此,只有少量外部载荷传递至壳体和壳盖的除了设置在壳体和壳盖的安装部与用于轴环和螺栓的安装孔之间的部分以外的剰余部分,所述轴环和螺栓邻近安装部沿预定方向形成在安装部的前侧上。因此,可以确保壳体和壳盖的強度。另外,在本发明的齿轮减速式马达中,轴环间隙配合至壳体和壳盖中具有外凸装配部的那ー个上,外部载荷直接传递至所述外凸装配部。利用该结构,从初始阶段开始,从导向板的第一导向突出部传递至外凸装配部的外部载荷作用在所述外凸装配部和内凹装配部上。因此,外部载荷可以通过壳体和壳盖可靠地传递至安装该齿轮減速式马达的构件。也就是说,外部载荷由壳体和壳盖以良好平衡的方式分担,并且传递至安装有该齿轮減速式马达的构件。由于外部载荷没有集中传递至壳体和壳盖之一,因此可以提高外壳的强度。通过下文參考附图进行描述,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特征将变得能够理解。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的分解透视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的前视图。图3A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沿图2所示直线A-A截取的剖视图。图3B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从图3A所示箭头C的方向观察时的局部前视图。图3C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从图3A所示箭头D的方向观察时的局部后视图。图3D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从图3A所示箭头E的方向观察时的局部前视图。图3E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从图3A所示箭头F的方向观察时的局部后视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沿图2所示直线B-B截取的剖视图。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的透视图,其显示了导向板、壳体和壳盖之间的关系。图6A是壳体的前视图,其显不了与壳盖相对的内表面。图6B是壳盖的后视图,其显不了与壳体相对的内表面。图7是显示了应用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的座椅升降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下面将參考附图解释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为便于理解,下文使用表示方向的术语,例如“上”、“向上”、“下”、“向下”等,但仅仅表示附图中所观察的方向。[构造]首先,參考图7,简单地解释应用了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的座椅升降器。如图7所示,包括椅垫Ia和椅背Ib的座椅I设置有座椅升降器2,所述座椅升降器用于调节椅垫Ia的高度。座椅升降器2包括下轨道3、能够滑动地设置在下轨道3上的上轨道4和连杆5、6,每个连杆具有能够旋转地连接至上轨道4的下端部和能够旋转地连接至椅垫Ia的上端部。扇形齿轮7能够旋转地支撑在椅垫Ia上。扇形齿轮7通过连接杆8与从连杆5延伸出的一延伸部相连,所述延伸部从连杆5的上部伸出以便形成L形。如下文所述,形成在扇形齿轮7的弧形部上的齿7a与齿轮减速式马达9的输出轴的小齿轮25啮

ロ o接下来,解释齿轮减速式马达9的构造。如图1所不,齿轮减速式马达9包括彼此配合以形成外壳的壳体10和壳盖11。壳体10包括延伸穿过壳体10的圆柱形孔10d。类似地,壳盖11包括延伸穿过壳盖11的圆柱形孔lld。圆柱形孔IOd和圆柱形孔Ild彼此轴向地布置。圆柱形孔IOd和圆柱形孔Ild与输出轴12在轴向上对准并且用作轴支撑孔,所述输出轴12穿过上述轴支撑孔由壳体10和壳盖11能够旋转地支撑。输出轴12的一个轴向端部从壳盖11伸出,小齿轮25设置在所述ー个轴向端部上。使用两个螺栓13将电动机14固定安装到壳体10上。螺栓13插入电动机14的四个安装孔中的两个安装孔中以及壳体10的两个安装孔中,所述电动机的四个安装孔以彼此成对角地相对的关系形成在电动机14的大致矩形的安装部上,所述壳体的两个安装孔与电动机14的所述两个安装孔相对应地形成。蜗杆15连接至电动机14的旋转轴。具体地,蜗杆15通过轴承16a、16b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壳体上。蜗杆15的一个轴向端部和电动机14的旋转轴通过轴构件17彼此相连。轴构件17装配到安装孔(未显示)中,所述安装孔延伸穿过蜗杆15的所述ー个轴向端部的中心部和电动机14的旋转轴的中心部并且在轴向上彼此对准。蜗轮18能够旋转地支撑在输出轴12的另ー轴向端部侧上并且与蜗杆15啮合。蜗轮18联接到偏心构件19以形成整体部件。具体地,由金属材料制成的偏心构件19能够旋转地设置在输出轴12的所述另ー轴向端部上。如图3A所示,偏心构件19具有插入孔19d,输出轴12插入所述插入孔19d中。插入孔19d被形成为与输出轴12同轴。偏心构件19包括大直径部1%和中直径部19c,它们被形成为与插入孔19d同轴。偏心构件19还包括偏心轴部19a,所述偏心轴部连接到大直径部19b并且偏心于插入孔19d的中心轴线(S卩,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由树脂材料制成的蜗轮18模制在偏心轴部19a的一部分、大直径部1%、中直径部19c上。偏心轴部19a的剩余部分插入外齿轮20的中心孔中,所述外齿轮与偏心轴部19a同轴地形成。外齿轮20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偏心轴部19a上。外齿轮20通过半冲裁的方式与大致环形的齿轮板20a整体地形成。齿轮板20a具有与外齿轮20的中心孔同轴地形成的中心孔。利用该结构,当蜗轮18在输出轴12上旋转吋,外齿轮20围绕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转动。也就是说,外齿轮20的中心轴线画个圆圈,该圆圈的中心与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对准并且该圆圈的半径在偏心轴部19a的中心轴线和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之间延伸。输出轴12具有与输出轴12整体形成的内齿轮21。内齿轮21的齿数比外齿轮20的齿数多一或两个。内齿轮21和外齿轮20在周向位置彼此啮合以形成相互啮合部。由于偏心轴部19a围绕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转动,因此在蜗轮18旋转时,相互啮合部沿内齿轮21和外齿轮20的周向方向移动。导向板22设置在齿轮板20a和蜗轮18之间。导向板22用于引导外齿轮20,从而使得外齿轮20能够围绕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转动并且不能围绕外齿轮20的中心轴线在与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内旋转。也就是说,导向板22用于引导齿轮板20a,从而使得齿轮板20a的中心轴线围绕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转动并且防止齿轮板20a围绕齿轮板20a的中心轴线在与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内旋转。导向板22、壳体10和壳盖11之间具有下列关系。如图5所不,壳盖11在与壳体10的表面(即,前表面)相对的表面(即,后表面)上具有一对第一凹陷导向部11a, 11a。第一凹陷导向部11a、Ila相对于圆柱形孔Ild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地定位并且沿圆柱形孔Ild的径向方向延伸。导向板22具有带中心孔22c的大致圆盘的形状。中心孔22具有允许偏心轴部19a在其中围绕输出轴12转动的直径。ー对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从导向板22的外周沿导向板22的径向向外伸出。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形成为在径向上彼此相对。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接合于第一凹陷导向部lla、lla中,从而能够沿圆柱形孔Ild的径向方向滑动。ー对第二凹陷导向部22b、22b也形成为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相对于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沿导向板22的周向方向偏离90度角定位。第二凹陷导向部22b、22b从导向板22的外周沿导向板22的径向向内内凹。如图1所示,形成在齿轮板20a的外周上的ー对第二突出导向部20b、20b沿导向板22的径向能够滑动地接合在第二凹陷导向部22b、22b中。第二突出导向部20b、20b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并且沿齿轮板20a的轴向方向朝导向板22 (S卩,向后)伸出。利用该结构,导向板22能够相对于壳盖11向图1中的左方以及右方移动,并且齿轮板20a能够相对于导向板22向图1中的上方以及下方移动。因此,允许与齿轮板20a整体形成的外齿轮20围绕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转动,并且防止所述外齿轮围绕外齿轮20的中心轴线在与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垂直的平面内旋转。如图5所不,壳盖11在与壳体10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还具有一对外凸装配部llb、llb。外凸装配部11b,Ilb相对于圆柱形孔Ild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对地定位并且沿着圆柱形孔Ild的径向方向延伸。外凸装配部IlbUlb在平面图中具有大致U形形状,从而围绕第一凹陷导向部lla、lla。另ー方面,壳体10在与壳盖11的表面相对的表面上具有一对内凹装配部10a、10a。内凹装配部10a、10a沿壳体10的圆柱形孔IOd的径向方向向外延伸。外凸装配部I lb、I Ib安装到内凹装配部10a、10a中,从而使得旋转カ能够在壳体10和壳盖11之间传递。如图4所不,壳盖11在姆个第一凹陷导向部lla、lla的底面上还具有凹槽llc、llc,导向板22的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接合在所述第一凹陷导向部11a、Ila中。凹槽IlcUlc形成在底面的沿圆柱形孔Ild的周向方向彼此相対的周缘(即,底面的上边缘以及下边缘)上。每个凹槽llc、llc由如图4所示截面中的弧形表面限定,并且用于防止底面和上下侧面彼此相交位置处的第一凹陷导向部IlaUla的角部上的应カ集中。另ー方面,壳体10具有形成在内凹装配部10a、10a的底面上的ー对突起10b、10b。每个突起10b、10b沿圆柱形孔IOd的周向方向定位在姆个内凹装配部10a、10a的底面的中心位置。突起10b、10b接合在壳盖11的第一凹陷导向部IlaUla中,从而使得导向板22的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设置在突起10b、10b和第一凹陷导向部IlaUla的底面之间。如图5所示,突起10b、10b具有大致U形的形状。姆个第一凹陷导向部lla、lla均为在沿着壳盖11的周向方向(即,沿着圆柱形孔Ild的周向方向)延伸的每个外凸装配部IlbUlb的中心位置处形成的凹陷部。壳体10具有围绕圆柱形孔IOd (即,围绕输出轴12)形成的三个安装孔10e。壳盖11具有围绕圆柱形孔Ild (即,围绕输出轴12)形成且与上述三个安装孔IOe轴向对准的三个安装孔He。螺栓(未显示)插入安装孔IOeUle中以便将外壳连接到设置于椅垫Ia上的椅垫侧支臂(未显示)上。壳体10和壳盖11的彼此轴向对准的三对安装孔IOeUle中的至少ー对安装孔IOeUle邻近装配部且沿预定方向定位在装配部的前侧上,在所述装配部处内凹装配部10a、IOa之一与外凸装配部IlbUlb之一彼此装配,当外部载荷沿壳盖11的周向方向施加到壳盖11上时,导向板22在所述预定方向中旋转。在此所使用的术语“外部载荷”是指一旦车辆发生碰撞而将乘客压在椅背Ib上吋,由于冲击通过扇形齿轮7施加至小齿轮25而产生的使输出轴12旋转的旋转力。具体地,可以将成对的安装孔IOeUle的位置确定为使外部载荷对壳盖11和壳体10的強度的不利影响最小化。优选地,至少ー对安装孔IOeUle邻近安装部适当地定位在一圓圈的圆周上,所述圆圈的直径大体上等于在径向方向上相対的内凹装配部10a、10a的径向外端之间的距离(S卩,在直径上相対的外凸装配部IlbUlb的径向外端之间的距离)。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B所示,在径向方向上彼此相対的两个安装孔IleUle邻近外凸装配部IlbUlb定位在相对于外凸装配部I lb、I Ib沿顺时针方向偏离角度a的角位置处。类似地,与在径向方向上相対的两个安装孔IleUle轴向对准的两个安装孔10e、10e邻近内凹装配部10a、IOa定位在相对于内凹装配部10a、IOa沿顺时针方向偏离且与在径向方向上相対的两个安装孔IleUle的角位置相对应的角位置处。如图1和图3A-图3E所示,大致圆柱形的轴环23插入彼此轴向对准的壳体10的安装孔IOe和壳盖11的安装孔Ile中。轴环23延伸贯穿安装孔IOe和安装孔lie。如图3A-图3E所示,轴环23具有与轴向对准的安装孔IOeUle的总轴向长度大体上相等的轴向长度。轴环23压配合到壳体10的安装孔IOe中,但间隙配合到壳盖11的安装孔lie中。利用该结构,当外部载荷从导向板22通过接合在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中的外凸装配部llb、llb施加至壳盖11并通过内部装配有外凸装配部IlbUlb的内凹装配部10a、10a施加至壳体10时,外部载荷不仅从壳盖11而且从壳体10通过轴环23和螺栓(未显示)传递至椅垫la。因此,外部载荷由壳体10和壳盖11以良好平衡的方式分担。如图1所示,轴环23包括形成在轴环23的外周位置处的狭缝23a和形成在轴环23的两个轴向端部上且位于狭缝23a的径向相对侧的切ロ 23b。狭缝23a沿轴环23的轴向在轴环23的整个长度上延伸。另ー方面,如图3A、图3B和图3D所示,第一定位突起I If 形成在壳盖11的每个安装孔Ile的内周的轴向端部侧上(即,前端部侧上)。每个安装孔Ile的内周上的第一定位突起Ilf定位在壳盖11径向的内侧上。第一定位突起Ilf从每个安装孔IIe的内周沿每个安装孔Ile的径向向内方向延伸。第一定位突起Ilf接合在轴环23的狭缝23a中,从而使轴环23沿其周向方向定位。另外,如图3A、图3C和3E所示,第二定位突起IOf形成在壳体10的每个安装孔IOe的内周的轴向端部侧上(即,后端部侧上)。每个安装孔IOe的内周上的第二定位突起IOf定位在壳体10径向的外侧上。第二定位突起IOf从每个安装孔IOe的内周沿每个安装孔IOe的径向向内方向延伸。第二定位突起IOf接合在轴环23的切ロ 23b之一中,从而使轴环23沿其轴向定位。在壳体10和壳盖11彼此装配在一起之后,轴环23插入壳盖11的每个安装孔Ile和壳体10的每个安装孔IOe中,直到第二定位突起IOf以第一定位突起I If 接合在狭缝23a的状态下接合在切ロ 23b之一中。在图1中,附图标记24表示用于将壳体10和壳盖11彼此临时装配在一起的螺栓,附图标记26表示0形环。如图1所示,壳盖11在其外周上沿周向方向具有内凹定位部Hg。内凹定位部Ilg定位成与每个外凸装配部IlbUlb成90度角。壳体10在其外周上沿周向方向具有外凸定位部10g。外凸定位部IOg装配到内凹定位部Ilg中。外凸定位部IOg和内凹定位部Ilg彼此配合以使壳体10和壳盖11在垂直于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的平面内在相反方向上相对定位。[功能]下面将解释齿轮减速式马达9的基本功能。当电动机14旋转从而使蜗杆15旋转吋,与蜗杆15啮合的蜗轮18围绕输出轴12旋转。然后,与蜗轮18整体形成的偏心轴部19a旋转,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偏心轴部19a上的外齿轮20围绕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转动,而不围绕外齿轮20的中心轴线旋转。外齿轮20和内齿轮21之间的相互啮合部沿周向方向运动以完成ー圈转动。齿数比外齿轮20的齿数多一个或两个齿的内齿轮21沿相同方向旋转ー个齿或两个齿,从而用于降低外齿轮20的转速。内齿轮21的旋转输出为输出轴12和小齿轮25的旋转。因此,如图7所示的座椅I向上或向下移动。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9中,当外部载荷通过输出轴12反向输入吋,外部载荷从具有一体式外齿轮20的齿轮板20a传递至导向板22,随后通过第一凹陷导向部IlaUla从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传递至外凸装配部llb、llb。外部载荷随后从外凸装配部llb、llb传递至内凹装配部10a、10a。因此,外部载荷由壳盖11和壳体10分担,并通过轴环23和螺栓(未显示)传递给椅垫Ia的椅垫侧支臂(未显示)。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9中,由于通过输出轴12反向输入的外部载荷由壳盖11和壳体10分担,并且通过轴环23和螺栓(未显示)分别传递至椅垫Ia的椅垫侧支臂,因此即使壳盖11和壳体10都由 树脂制成,也能够确保壳盖11和壳体10的強度。因此,不必如现有技术中描述的那样使用直接固定到椅垫侧支臂上的钢板作为导向板22。因此,可以减少部件数量,从而使得齿轮减速式马达9能够减轻重量和降低成本。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9中,当外部载荷通过输出轴12反向输入时,夕卜部载荷通过第一凹陷导向部lla、lla从导向板22的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传递至安装部,在安装部处外凸装配部IlbUlb和内凹装配部IlaUla彼此装配在一起。外部载荷随后通过螺栓(未显示)和轴环23传递至椅垫Ia的椅垫侧支臂,所述螺栓和轴环邻近安装部沿预定方向(即,沿壳盖11和壳体10的预定周向方向)定位在安装部的前侧上。也就是说,如图6B所示,螺栓和轴环23定位在相对于安装部沿顺时针方向偏离角a的角位置处。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9中,通过输出轴12反向输入的外部载荷传递至壳盖11的安装部和壳体10的安装部,并在随后通过螺栓(未显示)和轴环23传递给椅垫Ia的椅垫侧支臂,所述螺栓和轴环邻近安装部沿壳盖11和壳体10的预定周向方向设置在安装部的前侧上。因此,少量外部载荷传递至壳盖11和壳体10的除了定位在安装部和在径向方向相対的安装孔IleUle和10e、10e之间的部分外的剩余部分上。因此,可以确保壳体10和壳盖11的強度。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9中,轴环23间隙配合至壳盖11的安装孔IleUle中。利用该结构,当外部载荷通过输出轴12反向输入时,外部载荷通过导向板22的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和第一凹陷导向部IlaUla传递至壳盖11的外凸装配部lib、lib。随后,外部载荷在初始阶段通过壳体10的内凹装配部10a、IOa从外凸装配部IlbUlb传递至壳体10和壳盖11。然后,外部载荷通过轴环23和螺栓(未显示)从壳体10和壳盖11传递至椅垫Ia的椅垫侧支臂。因此,外部载荷能够由壳体10和壳盖11以良好平衡的方式分担并且传递至椅垫侧支臂。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齿轮减速式马达9中,轴环23间隙配合至具有外凸装配部IlbUlb的壳盖11的安装孔IleUle中,反向输入的外部载荷传递至所述外凸装配部IlbUlb0利用该结构,在初始阶段,反向输入的外部载荷通过导向板22的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和第一凹陷导向部I la、I Ia传递至外凸装配部lib、Ilb和内凹装配部10a、10a。因此,外部载荷可以通过壳体10和壳盖11可靠地传递至椅垫Ia的椅垫侧支臂。也就是说,外部载荷由壳体10和壳盖11以良好平衡的方式分担,并在随后传递至椅垫侧支臂。外部载荷能够在不集中于壳体10和壳盖11之一的情况下进行传递。因此,齿轮減速式马达9能够提高外壳的强度。本发明不限于齿轮減速式马达用作座椅升降器的驱动源的上述实施例。另外,壳体10中能够形成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和围绕所述第一凹陷导向部的一对外凸装配部,导向板22的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接合在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中。壳盖11中能够形成ー对内凹装配部,所述ー对外凸装配部装配在所述ー对内凹装配部中。在这种情况下,轴环23压配合到壳盖11的安装孔IleUle中。另外,在上述实施例中,安装孔10e、lie邻近壳体10的安装部和壳盖11的安装部沿预定方向形成在所述安装部的前侧上,其中当外部载荷沿壳体10和壳盖11的周向方向施加至所述安装部时,导向板22在所述预定方向中旋转。同时,在图7中,一旦车辆发生碰撞而将乘客压在椅背上时,椅垫Ia沿汽车的向后的方向移动,从而使得连杆5相对于椅垫Ia沿逆时针方向旋转并且使载荷施加在小齿轮9a上从而使小齿轮沿顺时针方向旋转。因此,安装孔IOeUle沿顺时针方向形成在安装部的前侧上。相反地,图1和图2显示了从与图7相反一侧观察时的齿轮减速式马达9。因此,在图1和图2中,导向板22旋转的预定方向是逆时针方向,安装孔IOeUle相对于安装部沿逆时针方向偏置。本申请以提交于2011年10月31日的在先日本专利申请N0.2011-239136为基础。该日本专利申请N0.2011-239136的全部内容在此全文引入作为參考。尽管上文已经參考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及该实施例的变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和变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上文的教导可以对如上所述的实施例和变型进行进ー步变化。本发明的范围根据权利要求限定。
权利要求
1.一种齿轮減速式马达,包括: 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壳体(10),所述壳体具有延伸穿过该壳体的圆柱形孔(IOd); 由树脂材料制成的壳盖(11),所述壳盖具有延伸穿过该壳盖的圆柱形孔(lld),所述壳盖与所述壳体配合以形成外壳; 穿过壳体的圆柱形孔(IOd)和壳盖的圆柱形孔(Ild)而由壳体(10)和壳盖(11)能够旋转地支撑的输出轴(12 ),所述输出轴的至少ー个轴向端部从外壳向外伸出; 电动机(14),其安装到壳体(10)上; 蜗杆(15),其连接到所述电动机(14); 蜗轮(18),该蜗轮(18)与蜗杆啮合并能够旋转地支撑在输出轴(12)的另ー轴向端部侧上; 偏心轴部(19a),所述偏心轴部的中心轴线相对于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偏心,所述偏心轴部与所述蜗轮(18)整体形成; 齿轮板(20a),所述齿轮板具有能够旋转地支撑在偏心轴部(19a)上的外齿轮(20),所述外齿轮(20)与所述偏心轴部(19a)同轴设置并且与齿轮板(20a)整体地形成; 与输出轴(12)整体形成的内齿轮(21),所述内齿轮具有比外齿轮(20)的齿数多的齿数并与外齿轮(20)啮合; 设置在齿轮板(20a)和所述蜗轮(18)之间的大致圆盘形的导向板(22),所述导向板(22)引导齿轮板(20a),从 而允许齿轮板的中心轴线围绕输出轴(12)的中心轴线转动并且防止齿轮板围绕齿轮板的中心轴线旋转; 形成在所述壳体和壳盖中的ー个的表面上的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11a,11a),所述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ー个的所述表面与所述壳体和壳盖中的另ー个的表面相対,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ー个的所述圆柱形孔(Ild)彼此径向相対,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用于引导导向板(22)从而使所述导向板能够相对于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沿输出轴(12)的径向方向滑动; 形成在导向板(22)上的ー对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所述ー对第一突出导向部能够滑动地接合在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11a,Ila)中; 沿导向板的径向方向形成在导向板(22)上的ー对第ニ凹陷导向部(22b),所述ー对第ニ凹陷导向部相对于所述ー对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沿导向板的周向方向偏离90度角定位; 形成在齿轮板(20a)上的ー对第二突出导向部(20b),所述第二突出导向部能够滑动地接合在所述ー对第二凹陷导向部(22b)中; 形成在所述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ー个的表面上的一对外凸装配部(11b,11b),所述ー对外凸装配部相对于所述壳体和壳盖中的一个的圆柱形孔(Ild)彼此径向相对,所述ー对外凸装配部沿着所述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ー个的圆柱形孔(Ild)的径向方向延伸; 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Ila,IIa)中的每个第一凹陷导向部均为凹陷部,所述凹陷部沿所述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ー个的周向方向定位于所述一对外凸装配部(11b,Ilb)中的各外凸装配部的中心位置; 形成在所述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另ー个的表面上的一对内凹装配部(10a,10a),所述一对内凹装配部装配到所述ー对外凸装配部(11b,lib)中;所述壳体和壳盖均形成有用于接收螺栓以将外壳连接到安装该齿轮減速式马达的构件上的至少三个安装孔(10e,lie),壳体的各安装孔围绕壳体的圆柱形孔(IOd)且壳盖的各安装孔围绕壳盖的圆柱形孔(lld),且壳体的安装孔与壳盖的安装孔以彼此轴向对准的方式定位;和 大致圆柱形的轴环(23),所述轴环插入并延伸贯穿彼此轴向对准的壳体(10)的各安装孔(IOe)和壳盖(11)的各安装孔(lie)。
2.按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减速式马达,其中,壳体和壳盖的彼此轴向对准的至少ー对安装孔(10e,lie)邻近一安装部沿预定方向定位在该安装部的前侧上,在所述安装部处,所述ー对内凹装配部(10a,IOa)中的ー个内凹装配部与所述ー对外凸装配部(I Ib,I Ib )中的一个外凸装配部彼此装配,当外部载荷通过输出轴(12)、内齿轮和外齿轮(20)施加在导向板(22)上时,所述导向板(22)沿所述预定方向旋转。
3.按权利要求1 或2所述的齿轮减速式马达,其中,每个轴环(23)在其一个轴向端部侧间隙配合至形成有所述ー对外凸装配部(I Ib,I Ib )的所述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ー个的各安装孔中,每个轴环在其另ー轴向端部侧压配合到壳体和壳盖中的所述另ー个的各安装孔中。
4.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减速式马达,其中,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11a,Ila)中的每个第一凹陷导向部在第一凹陷导向部的底面上均具有凹槽(11c,11c),所述底面与导向板(22)的所述ー对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中的每个第一突出导向部相接触。
5.按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减速式马达,其中,所述ー对内凹装配部(10a,IOa)中的每个内凹装配部均包括接合在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11a,Ila)的各第一凹陷导向部中的突起(IOb),所述突起(IOb )形成在所述ー对内凹装配部(10a, IOa)中的每个内凹装配部的底面的中心位置。
6.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减速式马达,其中,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11a,Ila)中的每个第一凹陷导向部在第一凹陷导向部的底面上均具有凹槽(11c,11c),所述底面与导向板(22)的所述ー对第一突出导向部(22a,22a)中的每个第一突出导向部相接触。
7.按权利要求3所述的齿轮减速式马达,其中,所述ー对内凹装配部(10a,IOa)中的每个内凹装配部均包括接合在所述ー对第一凹陷导向部(11a,Ila)的各第一凹陷导向部中的突起(10b),所述突起(IOb)形成在所述ー对内凹装配部(10a, IOa)中的每个内凹装配部的底面的中心位置。
全文摘要
一种齿轮减速式马达,包括壳体;与壳体配合以形成外壳的壳盖,壳体和壳盖均包括螺栓插入其中以将外壳连接到安装该齿轮减速式马达的构件上的至少三个安装孔,壳体的各安装孔围绕壳体的圆柱形孔而壳盖的各安装孔围绕壳盖的圆柱形孔以彼此轴向对准的方式形成;以及大致圆柱形的轴环,所述轴环插入且延伸贯穿彼此轴向对准的壳体安装孔和壳盖安装孔。
文档编号H02K7/116GK103095041SQ201210429408
公开日2013年5月8日 申请日期2012年10月31日 优先权日2011年10月31日
发明者大石训久 申请人:富士机工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