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带带扣组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470112阅读:335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安全带带扣组件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的安全带系统。特别涉及一种安全带带扣组件。
背景技术
在车辆系统中,安全带被装备于座椅上用于保护乘员安全。安全带系统通常包括固定于座椅上的带扣、安全带及设于安全带上的舌板。舌板与带扣相互扣合从而对乘员起到保护作用。现有的一种安全带系统还包括带扣驱动器。该驱动器工作时驱动带扣相对于乘员移动。比如,当乘员坐在座椅并准备系安全带时,该驱动器会将带扣向上向前推送,以使带扣更加易于被乘员抓取。在系好安全带后,带扣在驱动器的驱动下退回至某一位置,使安全带以合适的松紧度约束乘员的身体。由于驱动器驱动带扣移动时,改变了安全带约束乘员的有效长度,因此,安全带带扣驱动器通常用于安全带张紧器。
由于带扣驱动器的核心部件是电机,因此,安全带带扣驱动器的寿命长短取决于其使用的电机的寿命。图4为一种现有的带扣驱动器所使用的电机,该电机为使用两个电刷的永磁直流(PMDC)电机,线圈Cl’缠绕转子铁芯的齿Tl和T2并端接到换向片SI和S2,线圈C2’缠绕转子铁芯的齿T2和T3并端接到换向片S2和S3,其他线圈依此类推。所述两个电刷将这些线圈分成两个并联支路,在这种情况下,如果电机绕组的某个线圈(例如Cl’)出现了断路,将会导致其中一个支路断路,从而导致电机内只有一个支路在工作,电机性能下降,甚至无法工作。因此,函需提供具有更长寿命的安全带带扣组件。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安全带带扣组件,包括一带扣及驱动该带扣移动的一驱动器,该驱动器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及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定子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固定到转轴的换向器、转子铁芯及其绕组,所述绕组缠绕转子铁芯的齿并电性连接到换向器的换向片上,所述电机的绕组包括若干线圈组,每个线圈组包括至少两个线圈,每个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都缠绕到相同的齿并连接到相同的一对换向片。
优选地,每一线圈组包括相对更靠近转子轴心的第一线圈和相对远离转子轴心的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相间隔。
优选地,所述绕组包括内层绕组和外层绕组,所述内层绕组比外层绕组更靠近转子铁芯的中心,所有线圈组的第一线圈共同构成内层绕组,所有线圈组的第二线圈共同构成外层绕组。
优选地,所述内层绕组和外层绕组相互间隔。
优选地,所述外层绕组的线圈两两相交,内层绕组的线圈也两两相交。
优选地,所述电机的磁极数为2,转子的绕线槽数为5,换向器的换向片的数量为5。
优选地,所述驱动器包括一端与带扣固定的线缆、套设于线缆上的护套、与线缆的另一端固定的一螺母,所述电机包括一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具有与螺母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输出轴旋转时,所述输出轴驱动螺母带动线缆的所述另一端移动。
上述安全带带扣组件中,电机的绕组的每个线圈组包括至少两个线圈,每个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都缠绕到相同的齿并电性连接到相同的一对换向片,即每个线圈组中的各个线圈呈并联,因此,即使某个线圈出现了断路,该线圈组的其他线圈还能继续工作,且电机的性能不会有明显下降,从而确保电机的正常工作,提高了安全带带扣组件的寿命。
为了能更进一步了解本发明的特征以及技术内容,请参阅以下有关本发明的详细说明与附图,然而所附图仅提供参考与说明用,并非用来对本发明加以限制。


图1是本发明一较佳实施例的安全带带扣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安全带带扣组件的电机的转子铁芯及其绕组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绕组的一个线圈组的电路连接关系示意图。
图4是现有的一种安全带带扣组件所使用的电机绕组的局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
详细描述,将使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他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所示为用于一车辆的座椅的安全带带扣组件100。该安全带带扣组件100包括用于与安全带的舌板(图未示)相卡扣的一带扣10,及驱动该带扣10移动的一驱动器。所述驱动器包括与带扣10连接的一线缆12、套设于线缆12上对线缆12起导向作用的护套14、与线缆12连接的螺母20、一电机24及其输出轴26。所述护套14呈弯曲状。优选地,所述线缆12为金属线缆,其具有一定的强度、硬度及挠性。所述线缆12的一末端与螺母20连接固定,另一端穿过护套14后与带扣10连接固定。所述线缆12可于护套14内相对护套滑动。所述输出轴26穿过螺母20的螺纹孔,输出轴26上设有与螺母20的内螺纹相匹配的外螺纹。
当电机24驱动输出轴26旋转时,输出轴26驱动螺母20沿输出轴26直线移动。螺母20移动时,带动线缆12与螺母20连接的端部移动,从而线缆12的另一端带动带扣10移动。比如,当乘员坐上座椅准备系安全带时,电机24驱动螺母20沿输出轴26向左移动,从而带动线缆12的端部向左移动,使线缆12的另一端部,即与带扣10连接的端部,在护套14的导向下向上移动,从而将带扣10向上推送,方便乘员抓取带扣10。当乘员系好安全带后,电机24驱动螺母20向右移动,从而使带扣10向下移动,消除安全带的松驰部分,从而为乘员提供合适的约束力。
所述电机24是永磁直流(PMDC)电机,其包括定子和可转动地安装到定子内的转子。定子上设有永久磁极。转子包括转轴、固定到转轴的换向器、转子铁芯242及其绕组244。
图2是电机24的转子铁芯242及其绕组244的示意图。如图2所示,转子铁芯242具有5个齿T1-T5,相邻的两个齿之间形成绕线槽243用于收容绕组244。本实施例的电机24的磁极数为2,转子的绕线槽数为5,换向器的换向片的数量为5。可以理解地,本发明的电机的磁极数、转子的绕线槽数、以及换向片的数量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绕组244包括5个线圈组Cf C5。每个线圈组Cn包括一第一线圈Cnl和一第二线圈Cn2。每个线圈组Cn中的两个线圈Cnl,Cn2都缠绕相同的齿,并直接电且机械连接到相同的一对换向片。
图3表示了其中一个线圈组Cl的电路连接关系的示意图。线圈Cll和C12都是缠绕齿Tl和T2,并与换向片SI和S2电连接,从而实现并联。如此,即使某个线圈(例如第一线圈Cll)出现断路,该线圈组Cl中的另一线圈(例如第二线圈C12)还能继续工作,因此,电机24的性能几乎不受影响,从而提高了安全带带扣组件100的可靠性。
再次参考图2,本实施例中,绕组的所有第一线圈ClfC51共同位于转子铁芯242的内层,即更靠近转子铁芯242的轴心。所有第一线圈ClfC51共同构成内层绕组。绕组244的所有第二线圈C12 C52共同位于转子铁芯242的外层,即相对第一线圈C11 C51更靠近转子铁心242的外围。所有第二线圈C12飞52共同构成外层绕组。相邻的第一线圈0 Γ051两两相交,相邻的第二线圈C12飞52也两两相交。
在绕线时,先绕制内层绕组,即第一线圈Clf C51,完成所有第一线圈Clf C51的绕制后,接着绕制外层绕组,即第二线圈C12 C52。第一线圈Clf C51和第二线圈C12 C52可由一根导线缠绕而成。
由于本发明的电机24的绕组的每一线圈组Cn包括第一线圈Cnl和第二线圈Cn2,且第一线圈Cnl和第二线圈Cn2呈并联,因此,即使某个线圈Cnl或Cn2出现了断路,该线圈组Cn的另一线圈还能够继续工作,且电机24的性能不会有明显的下降,从而确保电机24能够正常工作,提高了安全带带扣组件100的寿命。
以上所述,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可以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如:使每个线圈组包括2个以上的线圈,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可以预见,当每个线圈组包括N (N>2)个线圈时,其同样能实现所述技术效果,因此,所有这 些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发明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安全带带扣组件,包括一带扣及驱动该带扣移动的一驱动器,该驱动器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及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定子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固定到转轴的换向器、转子铁芯及其绕组,所述绕组缠绕转子铁芯的齿并电性连接到换向器的换向片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绕组包括若干线圈组,每个线圈组包括至少两个线圈,每个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都缠绕到相同的齿并直接连接到相同的一对换向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带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线圈组包括相对更靠近转子轴心的第一线圈和相对远离转子轴心的第二线圈,第一线圈和第二线圈相间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安全带带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绕组包括内层绕组和外层绕组,所述内层绕组比外层绕组更靠近转子铁芯的中心,所有线圈组的第一线圈共同构成内层绕组,所有线圈组的第二线圈共同构成外层绕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带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层绕组和外层绕组相互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全带带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绕组的线圈两两相交,内层绕组的线圈也两两相交。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安全带带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的磁极数为2,转子的绕线槽数为5,换向器的换向片的数量为5。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安全带带扣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器包括一端与带扣固定的线缆、套设于线缆上的护套、与线缆的另一端固定的一螺母,所述电机包括一输出轴,所述输出轴具有与螺母相匹配的外螺纹,所述电机驱动所述输出轴旋转时,所述输出轴驱动螺母带动线缆的所述另一端移动。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全带带扣组件,包括一带扣及驱动该带扣移动的一驱动器,该驱动器包括一电机,所述电机包括定子及可转动地安装到所述定子内的转子,所述转子包括转轴、固定到转轴的换向器、转子铁芯及其绕组,所述绕组缠绕转子铁芯的齿并电性连接到换向器的换向片上,所述电机的绕组包括若干线圈组,每个线圈组包括至少两个线圈,每个线圈组中的所有线圈都缠绕到相同的齿并连接到相同的一对换向片。
文档编号H02K13/00GK103213558SQ20121056798
公开日2013年7月24日 申请日期2012年12月24日 优先权日2012年1月20日
发明者张恒峰, 马恒昌, 黃明康 申请人: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