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智能时控装置的新型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268770阅读:221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一种带智能时控装置的新型马达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特别涉及一种带智能时控装置的新型马达。
背景技术
现有的高效马达,进行组装时,主要事先依序组装该定子、扣环及套环,并将该转子的轴心穿伸该套环及扣环后,再与该轴承进行结合,其中利用该扣环具有数个切口的设计,使得该轴心能够借助施力而迫入且穿伸该扣环的中心孔,以供该扣环可顺利卡入该扣环槽中,借此,该现有马达于实际运作过程中,即可借助该扣环有效防止该转子脱离该壳体,但是组装起来比较麻烦,制造工序复杂、增加了成本,另外,这些高效马达大多在易燃、易爆连续作业的环境中使用,使用中易发生故障,使连续生产的作业链终断,即便是几分钟,造成的损失将是电机本身售价的十几倍,甚至几十倍,如果因故障引发周围环境爆炸,则后果更不堪设想,而且发生故障后还要人力专门进行检查排除故障,想要关闭设备还必须到设备本体开关进行关闭,而且都必须要有人在旁边看护设备的运行停止,不能预设时间,在其时间段内运行或停止,给人们带来了不便,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新颖,制作维修简便,连接简单,组装方便,能预先设定时间,在某一预定时间自动运行或停止,节省劳动力,结构合理,安装更加灵活,使用方便的带智能时控装置的新型马达。为实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智能时控装置的新型马达,包括基座、定位件、定子、转子,所述基座内设置轴管,所述轴管内设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件设置在轴管内,所述定位件包括限位部、支撑部,所述限位部设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之间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至少一扣持片,所述支撑部设于限位部第二表面,所述支撑部与轴承的第一端面抵触连接,所述定子设组装孔,所述定子通过组装孔套设在轴管外表面,所述转子设置在定子外侧,所述转子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放置于轴承的第一通孔内,所述转动轴与第一通孔的大小相切合,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限位槽,用于通过限位部设置的扣持片扣入限位槽,将各部件卡紧;所述基座内还设置有智能时控装置,所述智能时控装置包括验证模块、时间检测模块、锁定模块、处理模块和驱动控制模块,所述验证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验证模块用于接收并验证外部主控制端的输入信息,在输入信息有效时,发送开启信号以开启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驱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驱动控制信号,以驱动控制马达电机各单元的运作;所述验证模块与时间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时间检测模块与锁定模块连接,所述锁定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所述扣持片设有一活动端;所述定位件由扣持片活动端的端缘至轴承的第一通孔内孔壁设有径向距离;所述限位部的第二表面与轴承的第一端面之间设有第一轴向距离;所述径向距离不大于第一轴向距离;[0006]所述支撑部由限位部的第二表面一体成型,所述支撑部为单一环状体,或由数个凸块排列而成。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利用定位件的支撑部撑起该限位部与该轴承之间的第一轴向距离,并配合该径向距离不大于该第一轴向距离的设计,提供扣持片足够的变形空间,不需要增加该轴承的轴向高度,可节省该轴承的用料,进而降低生产成本;不仅引导该转动轴更容易穿伸于该通孔,也不需要变更该轴承本身的结构,可避免造成该轴承的结构复杂化,以简化该轴承的制造工序;能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的驱动、起重机械、及电动工具等方面,而且基座上加装时控装置,能预先设置时间,在设定时间内自动运行或停止,不必专人在设备旁边看管造作,节省了劳动力。

图I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最佳实施例。如图I所示,该带智能时控装置的新型马达结构新颖,制作维修简便,连接简单,组装方便,能预先设定时间,在某一预定时间自动运行或停止,节省劳动力,结构合理,安装更加灵活,使用方便。该带智能时控装置的新型马达,包括基座3、定位件、定子12、转子14,所述基座3内设置轴管9,所述轴管9内设轴承4,所述轴管9 一端形成封闭端,另一端形成开放端,以供组装该轴承及定位件等相关构件;所述轴承4包括第一端面17、第二端面5,所述第一端面17、第二端面5之间设有第一通孔7,所述轴承4的第一端面17朝向该轴管9的开放端,所述轴承4的第二端面5朝向所述轴管9的封闭端;所述定位件设置在轴管9内,所述定位件包括限位部16、支撑部15,所述限位部16设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之间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至少一扣持片,如,第二通孔的内孔壁设置四个扣持片,各扣持片朝向第二通孔的中央径向延伸,各扣持片均具有一活动端,使各该扣持片的活动端的端缘共同构成一轴孔,且各相邻的扣持片之间均形成有沟槽,所述沟槽朝向限位部的外周缘方向径向延伸,所述定位件由扣持片活动端的端缘至轴承的第一通孔内孔壁形成径向距离;所述支撑部15设于限位部第二表面,所述支撑部15与轴承的第一端面抵触连接,并远离该第二通孔,该支撑部15由第二表面一体形成,且支撑部15可为单一环状体,或是由数个凸块排列而成,且较佳可排列围成环圈状;所述定子12设组装孔13,所述定子12通过组装孔13套设在轴管9外表面,所述转子14设置在定子12外侧,所述转子14设置转动轴6,所述转动轴6放置于轴承4的第一通孔7内,所述转动轴6与第一通孔7的大小相切合,所述转动轴6上设有限位槽18,通过限位部16设置的扣持片扣入限位槽18,将各部件卡紧;所述定位件置于轴管9内时,所述支撑部15抵接该轴承4的第一端面17,借此,使得定位件的限位部不与该轴承4接触,且限位部16的第二表面与轴承4的第一端面17之间具有一第一轴向距离,所述径向距离不大于第一轴向距离,各该沟槽之间所形成的扣持片在受到该转动轴6迫压而向下弯曲变形的过程中,具有足够的变形空间,以供转动轴6顺利穿伸定位件的轴孔而结合该轴承4的第一通孔,并使各扣持片于弹性复位后可伸入至转动轴的限位槽内,进而达到防止该转子14脱离该基座的功能;所述基座内还设置有智能时控装置,所述智能时控装置包括验证模块I、时间检测 模块2、锁定模块8、处理模块11和驱动控制模块19,所述验证模块I分别与处理模块11、时间检测模块2连接,所述处理模块11与驱动控制模块19连接,所述时间检测模块2与锁定模块8连接,所述锁定模块8与处理模块11连接;在使用时,为马达通上电源,在外部主控制端输入控制信号,所述验证模块I接收并验证外部输入的控制信息,在输入信息有效时,发送开启信号以开启处理模块11,然后时间检测模块2自行检测输入的控制信息的有效时间,当外部时间到预设时间时,发送时满信号到锁定模块8,所述锁定模块8根据时满信号,生成锁定信号,发送到处理模块11以锁定处理模块11,所述处理模块11就输入控制信号给驱动控制模块19,所述驱动控制模块19就立刻接通或切断电机电路;在未锁定状态下,所述处理模块11接收并处理所述控制信号,生成驱动控制信号,发送到驱动控制模块19,所述驱动控制模块19根据驱动控制信号,以驱动控制马达电机各单元的运作。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限于此。在不偏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条件下,所属技术领域人员可做出适当变更调整,而这些变更调整也应纳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1.一种带智能时控装置的新型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定位件、定子、转子,所述基座内设置轴管,所述轴管内设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件设置在轴管内,所述定位件包括限位部、支撑部,所述限位部设第一表面、第二表面,所述第一表面、第二表面之间设置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至少一扣持片,所述支撑部设于限位部第二表面,所述支撑部与轴承的第一端面抵触连接,所述定子设组装孔,所述定子通过组装孔套设在轴管外表面,所述转子设置在定子外侧,所述转子设置转动轴,所述转动轴放置于轴承的第一通孔内,所述转动轴与第一通孔的大小相切合,所述转动轴上设有限位槽,用于通过限位部设置的扣持片扣入限位槽,将各部件卡紧;所述基座内还设置有智能时控装置,所述智能时控装置包括验证模块、时间检测模块、锁定模块、处理模块和驱动控制模块,所述验证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所述验证模块用于接收并验证外部主控制端的输入信息,在输入信息有效时,发送开启信号以开启处理模块,所述处理模块与驱动控制模块连接,所述驱动控制模块用于根据驱动控制信号,以驱动控制马达电机各单元的运作;所述验证模块与时间检测模块连接,所述时间检测模块与锁定模块连接,所述锁定模块与处理模块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I所述的带智能时控装置的新型马达,其特征在于所述扣持片设有一活 动端;所述定位件由扣持片活动端的端缘至轴承的第一通孔内孔壁设有径向距离;所述限位部的第二表面与轴承的第一端面之间设有第一轴向距离;所述径向距离不大于第一轴向距离。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智能时控装置的新型马达,包括基座、定位件、定子、转子,所述基座内设置轴管,所述轴管内设轴承,所述轴承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所述第一端面、第二端面之间设有第一通孔,所述定位件包括限位部、支撑部,所述第二通孔内壁设置至少一扣持片,所述定子设组装孔,所述基座内还设置有智能时控装置,所述智能时控装置包括验证模块、时间检测模块、锁定模块、处理模块和驱动控制模块,结构新颖,制作维修简便,连接简单,组装方便,能预先设定时间,在某一预定时间自动运行或停止,节省劳动力,结构合理,安装更加灵活,广泛应用于交通工具的驱动、起重机械、及电动工具等方面。
文档编号H02K5/16GK202772713SQ20122037586
公开日2013年3月6日 申请日期2012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2年8月1日
发明者孔富资 申请人:澜樱创新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