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文档序号:12131440阅读:308来源:国知局
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与流程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以静止无功补偿器(staticvarcompensator,SVC)和静止同步补偿器(staticsynchronouscompensator,STATCOM)为代表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它们可在电力系统出现故障后动态地提供电压支撑,确保母线电压的稳定,提高电力系统电压稳定水平,防止出现电压崩溃而导致电力负荷损失以及大面积的恶性停电事故。但由于动态无功补偿装置造价昂贵,配置成本太高,不利于在电网中大量配置,因此需要合理的确定无功补偿装置的安装位置,在保证电压稳性的基础上,同时提高系统运行的经济性。如若充分发挥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作用,必须要对装置进行优化配置,即装置合理的安装地点和安装容量。近些年来,动态无功装置的优化配置得到广泛的研究,并有不少研究成果。目前,在国内外用静态的分析方法研究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优化配置占据了主流。从方法上可大致分为以下2类:①基于模态分析的方法,如先导节点法、灵敏度法、参与因子法等;②基于潮流计算的方法,如以提高功率裕度为目标的方法。由于电力系统发生暂态电压失稳与电力系统的负荷特性的息息相关,电力系统负荷主要包括感应电动机负荷和恒阻抗负荷、恒电流负荷以及恒功率负荷。目前,随着电力网络中感应电动机负荷比重的日益增加,由感应电动机负荷动态特性导致的暂态电压失稳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当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时,感应电动机负荷在负荷中所占比例越大,系统越有可能发生电压失稳等问题。而上述分析方法无法准确描述感应电动机负荷特性的动态响应过程,也无法反应节点负荷中感应电动机所占比例。此外,上述分析方法也没有从确保暂态电压稳定的角度考虑动态无功装置的优化配置问题。针对上述的问题,目前尚未提出有效的解决方案。技术实现要素: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及装置,以至少解决相关技术中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评估效果差的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故障集,其中,上述目标故障集中任意一个故障发生在电网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时,上述电网的暂态电压失稳;对上述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一仿真数据;根据仿真得到的上述第一仿真数据,计算上述电网中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其中,上述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用于指示对应的节点是否是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根据计算出的上述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上述候选节点。进一步地,根据计算出的上述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上述候选节点包括:判断上述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是否大于0;若是,则将上述各节点中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大于0的节点作为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上述候选节点。进一步地,在根据计算出的上述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上述候选节点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候选节点上安装上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之后,再次对上述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二仿真数据;根据仿真得到的上述第二仿真数据,计算上述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根据计算得到的上述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确定上述候选节点中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节点。进一步地,根据计算得到的上述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确定上述候选节点中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节点包括:从上述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中找出最大优化效果指标值;确定上述最大优化效果指标值对应的目标节点;将上述目标节点作为上述候选节点中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节点。进一步地,在根据计算出的上述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上述候选节点之后,上述方法还包括:在上述候选节点上安装上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之后,再次对上述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三仿真数据;根据仿真得到的上述第三仿真数据,判断安装上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上述候选节点上的电压是否满足电压恢复条件;若是,则输出安装点集合,其中,在上述安装点集合中以上述候选节点为安装点元素。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装置,包括: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故障集,其中,上述目标故障集中任意一个故障发生在电网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时,上述电网的暂态电压失稳;第一仿真单元,用于对上述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一仿真数据;第一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仿真得到的上述第一仿真数据,计算上述电网中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其中,上述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用于指示对应的节点是否是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第一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计算出的上述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上述候选节点。进一步地,上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上述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是否大于0;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是的情况下,将上述各节点中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大于0的节点作为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上述候选节点。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二仿真单元,用于在根据计算出的上述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上述候选节点之后,在上述候选节点上安装上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之后,再次对上述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二仿真数据;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仿真得到的上述第二仿真数据,计算上述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上述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确定上述候选节点中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节点。进一步地,上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查找模块,用于从上述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中找出最大优化效果指标值;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上述最大优化效果指标值对应的目标节点;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将上述目标节点作为上述候选节点中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节点。进一步地,上述装置还包括:第三仿真单元,用于在根据计算出的上述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上述候选节点之后,在上述候选节点上安装上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之后,再次对上述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三仿真数据;判断单元,用于根据仿真得到的上述第三仿真数据,判断安装上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上述候选节点上的电压是否满足电压恢复条件;输出单元,用于在是的情况下,输出安装点集合,其中,在上述安装点集合中以上述候选节点为安装点元素。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故障集,其中,上述目标故障集中任意一个故障发生在电网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时,上述电网的暂态电压失稳;对上述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一仿真数据;根据仿真得到的上述第一仿真数据,计算上述电网中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其中,上述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用于指示对应的节点是否是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根据计算出的上述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上述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上述候选节点,达到了提高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评估效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不仅可以有效地反映不同负荷模型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还能反映节点负荷中感应电动机负荷所占的比例大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评估效果差的技术问题。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配置STATCOM装置前后系统电压稳定的效果图;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际电网的地理接线的示意图;图5是图4的实际电网中某一节点出现故障后采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配置STATCOM装置前后系统电压稳定的效果图;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装置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
技术领域
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本发明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这里描述的本发明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实施例1根据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实施例,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的流程图示出的步骤可以在诸如一组计算机可执行指令的计算机系统中执行,并且,虽然在流程图中示出了逻辑顺序,但是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1所示,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S102,获取目标故障集,其中,目标故障集中任意一个故障发生在电网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时,电网的暂态电压失稳;步骤S104,对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一仿真数据;步骤S106,根据仿真得到的第一仿真数据,计算电网中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其中,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用于指示对应的节点是否是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步骤S108,根据计算出的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也即,在目标电网区域中,先获取目标电网中任意节点上的故障,得到目标电网节点上的故障集{F1,F2,...,FN},当节点发生故障时,目标电网的暂态电压失稳。为了实现电网上电压保持稳定,需要对发生故障的故障集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一仿真数据,该仿真数据用于计算电网中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根据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对应的节点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由于采用了节点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作为暂态电压薄弱节点的评判指标,还可以排列出系统电压薄弱节点顺序,筛选出适合于配置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集,该指标在系统故障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反映不同负荷模型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还能反映节点负荷中感应电动机负荷所占的比例大小,在充分考虑感应电动机负荷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电压稳定性评估。随着电力网络中感应电动机负荷比重的日益增加,由感应电动机负荷动态特性导致的暂态电压失稳的可能性也随之加大。当系统发生严重故障时,感应电动机负荷在负荷中所占比例越大,系统越有可能发生电压失稳等问题。而上述分析方法可以描述感应电动机负荷特性的动态响应过程。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包括:获取目标故障集,其中,目标故障集中任意一个故障发生在电网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时,电网的暂态电压失稳;对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一仿真数据;根据仿真得到的第一仿真数据,计算电网中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其中,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用于指示对应的节点是否是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根据计算出的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达到了提高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评估效果的目的,从而实现了不仅可以有效地反映不同负荷模型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还能反映节点负荷中感应电动机负荷所占的比例大小的技术效果,进而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对电力系统的电压稳定性评估效果差的技术问题。可选地,根据计算出的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包括:判断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是否大于0;若是,则将各节点中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大于0的节点作为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也即,将计算出的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与0相比,在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大于0的情况下,将该节点作为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可选地,在根据计算出的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之后,方法还包括:在候选节点上安装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之后,再次对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二仿真数据;根据仿真得到的第二仿真数据,计算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根据计算得到的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确定候选节点中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节点。为了进一步地确定候选节点中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节点为最佳安装的节点,可以在确定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之后,在候选节点上安装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此后再次对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相应的第二仿真数据,进而计算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可选地,根据计算得到的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确定候选节点中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节点包括:从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中找出最大优化效果指标值;确定最大优化效果指标值对应的目标节点;将目标节点作为候选节点中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节点。也即,确定候选节点中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节点可以是先从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中找出最大优化效果指标值,然后找到最大优化效果指标值对应的目标节点,将该目标节点作为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节点。需要说明的是,可以将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进行降序排列,将最大值点作为最佳的动态无功装置安装地点。可选地,在根据计算出的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之后,方法还包括:在候选节点上安装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之后,再次对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三仿真数据;根据仿真得到的第三仿真数据,判断安装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上的电压是否满足电压恢复条件;若是,则输出安装点集合,其中,在安装点集合中以候选节点为安装点元素。也即,在候选节点上安装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之后,再次对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三仿真数据;根据第三仿真数据计算后并确定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然后判断安装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上的电压是否满足电压恢复条件,在候选节点上的电压满足电压恢复条件的情况下,输出安装点集合。在候选节点上的电压不满足的情况下,则在候选节点集中选择下一个候选节点进行判断。例如,图2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的流程图;如图2所示,(1)确定研究网络的运行方式,利用电力系统综合分析软件电力系统综合分析平台(PSD-BPA)对电力系统进行时域扫描,搜索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暂态电压失稳隐患。根据故障后各节点电压降之和确定威胁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的关键故障集{F1,F2,...,FN};(2)根据关键故障集{F1,F2,...,FN},依次对集合内的故障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各故障情况下系统运行各时段的动态仿真数据和极限切除时间{T1,T2,...,TN};(3)计算得到节点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式中,ΔYit为节点i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WFl是故障F的权重,j=(1,2,...,N)为考察的不同故障情况,N是总故障数;Qi(t)和Ui(t)分别是某一故障后节点i在t时刻负荷吸收的无功功率(标幺值)和电压(标幺值);Qi(t0)和Ui(t0)分别是故障瞬间节点负荷吸收的无功功率(标幺值)和电压(标幺值);对于没有负荷的节点,取Q(t)=Q(t0)=1。(4)根据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大小,对研究区域节点暂态电压稳定性强弱排序,确定准稳态分析方法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较弱的节点集合,ΔYi大于0的点确定为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即图2中的STATCOM)的待选节点,待选节点集{B1,B2,...,BM};待选节点配置容量,待选节点电压等级为500kV配置容量为±200Mvar,待选节点电压等级220kV配置容量为±100Mvar(5)分别在各待选节点安装STATCOM,对关键故障集{F1,F2,...,FN}再次进行时域仿真,根据仿真结果计算各方案中故障的极限切除时间延长值{ΔT1,ΔT2,...,ΔTN}。(6)计算在第i个待选节点配置STATCOM的总体优化效果Ei:式中,WFj是故障F的权重,j=(1,2,...,N)为考察的不同故障情况,N是总故障数;ΔTj是极限切除时间延长值;(7)将Ei按大小降序排列形成优化配置点集{C1,C2,...,CM},最大值点C1即为最佳的动态无功装置安装地点;(8)在C1点安装STATCOM,对关键故障集{F1,F2,...,FN}内的故障进行仿真,如果满足在任意故障状态下区域内所有节点在暂态电压恢复第一个时间段内电压水平均达到≥0.75pu以上这个电压恢复条件,则认为该配置点为最优配置方式下的配置点;如若不满足该条件,则保持C1配置点的配置状态,再选择C2点安装STATCOM,对关键故障集{F1,F2,...,FN}内的故障再次进行仿真,校验故障状态下是否满足区域内所有节点在暂态电压恢复第一个时间段内电压水平均达到≥0.75pu以上的条件,以此类推直至所有节点的电压满足条件,得到最优配置方式下的配置点集。(9)得到优化配置点集,确定无功补偿的最优方案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得到的实施效果可以参见图3,图3是根据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配置STATCOM装置前后系统电压稳定的效果图。具体的,以某实际电网为例介绍本方法,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实际电网的地理接线的示意图,如图4所示,该区域电网是以1个500kV枢纽站点为中心的220kV片区,包括一个500kV平衡站点B1,9个220kV的PQ节点P1-P9,每个节点的系统参数如表1所示;发电站G1的发电功率为600+j204MVA;电力系统在夏季最大运行方式下研究。表1节点参数图节点名变压器额定总容量有功负荷无功负荷P1630/28563081P2720/300627125P3600/26039178P4960/320646129P5720/24019739P6690/345564100P7720/2405311P8720/33019539P9720/24040882(1)确定研究网络的运行方式,利用电力系统综合分析软件电力系统综合分析平台(PSD-BPA)对电力系统进行时域扫描,搜索电力系统中存在的暂态电压失稳隐患。根据故障后各节点电压降之和确定威胁电力系统暂态电压稳定的关键故障集{F1,F2,...,FN};(2)根据关键故障集{F1,F2,...,FN},依次对集合内的故障进行仿真计算,得到各故障情况下系统运行各时段的动态仿真数据和极限切除时间{T1,T2,...,TN};(3)计算得到节点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式中,ΔYit为节点i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WFl是故障F的权重,j=(1,2,...,N)为考察的不同故障情况,N是总故障数;Qi(t)和Ui(t)分别是某一故障后节点i在t时刻负荷吸收的无功功率(标幺值)和电压(标幺值);Qi(t0)和Ui(t0)分别是故障瞬间节点负荷吸收的无功功率(标幺值)和电压(标幺值);对于没有负荷的节点,取Q(t)=Q(t0)=1。取t=0.5s,P1-P9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计算结果如表2所示:表2节点名等效导纳变化量P12.5675P21.5139P3-0.6527P40.7086P50.8567P61.5722P7-0.4396P8-0.7891P90.0784(4)根据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大小,按从大到小对研究区域内节点排序,确定准稳态分析方法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较弱的节点集合,取ΔYi大于0的前4个节点作为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STATCOM的待选节点,待选节点集{P1,P2,P5,P6};(5)本次安装的待选节点电压等级均为220kV,则配置容量均选为±100Mvar。分别在各节点安装好STATCOM后,再次对关键故障集{F1,F2,F3,F4}进行仿真。(6)根据仿真结果得到各方案中关键故障的极限切除时间延长值{ΔT1,ΔT2,ΔT3,ΔT4},计算总体优化效果Ei指标。在第i个待选节点配置STATCOM的总体优化效果Ei:式中,WFj是故障的权重,j=(1,2,3,4)为考察的不同故障情况;ΔTj是极限切除时间延长值;因为极限切除时间延长值是电力系统节点电压支撑效果的衡量指标,因此该值越大,即总体优化效果Ei指标值越大,表明支撑效果越好。根据Ei指标值大小对待安装节点排序,指标值最大者即为最佳安装点C1,按照降序排列形成优化配置点集{C1,C2,C3,C4};总体优化效果指标计算结果如表3所示:表3配置点总体优化效果指标P10.038P20.036P50.02P60.028(7)按照降序排列形成的优化配置点集{P1,P2,P6,P5},P1为选出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最优配置点。(8)在P1点安装STATCOM,对关键故障集{F1,F2,F3,F4}内的故障进行仿真,如果满足在任意故障状态下区域内所有节点在暂态电压恢复第一个时间段内电压水平均达到≥0.75pu以上这个电压恢复条件,则认为该配置点为最优配置方式下的配置点;如若不满足该条件,则保持P1配置点的配置状态,再选择P2点安装STATCOM,对关键故障集{F1,F2,F3,F4}内的故障再次进行仿真,校验故障状态下是否满足区域内所有节点在暂态电压恢复第一个时间段内电压水平均达到≥0.75pu以上的条件,以此类推直至所有节点的电压满足条件,得到最优配置方式下的配置点集。(9)对于本案例,在P1点安装STATCOM,对关键故障集{F1,F2,F3,F4}内的故障进行仿真,计算结果满足在任意故障状态下区域内所有节点在暂态电压恢复第一个时间段内电压水平均达到≥0.75pu以上的条件,因此该配置点为最优配置方式下的最终配置点。(10)若选择≥0.75作为安装STATCOM的节点,对关键故障集{F1,F2,F3,F4}内的故障重复进行仿真,计算结果不满足电压恢复条件,需再次选择安装点进行安装补偿。(11)比较步骤(9)和(10)可以得到,在同样的配置容量下,经由本发明确定的配置方法下,无功补偿装置对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的补偿更有利。图5是图4的实际电网中某一节点P1出现故障后采用本发明一种可选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方法配置STATCOM装置前后系统电压稳定的效果图,如图5所示,P1节点在同一个故障情况下,安装STATCOM前与按本发明方法安装STATCOM后的电压变化曲线图。从图5中可以看出,安装STATCOM前该节点出现了电压失稳,无法保持稳定;安装STATCOM后节点电压恢复稳定,这验证了使用本发明确定的优化配置方法对动态电压支撑的有效性。通过上述实施方式,基于节点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ΔY作为暂态电压薄弱节点的评判指标,排列出系统电压薄弱节点顺序,筛选出适合于配置无功补偿装置的待选点集,该指标从感应电动机一阶等效模型出发,推导计及负荷无功功率变化和电压偏移程度,对于不同负荷模型,指标大小差异明显。在系统故障过程中不仅可以有效地反映不同负荷模型对暂态电压稳定性的影响程度,还能反映节点负荷中感应电动机负荷所占的比例大小,在充分计及感应电动机负荷特性的基础上进行电压稳定性评估。因此,根据故障后各节点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的大小排序,快速筛选出对系统暂态电压稳定性影响较大的节点并对其进行控制,更加考虑了感应电动机负荷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其次,又以极限切除时间作为评判电压支撑效果的指标,以暂态电压为研究目标优化了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配置点,形成了基于电压稳定强弱和动态补偿效果的综合量化分析指标,解决系统的暂态电压稳定问题,更准确的找出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优配置方案,提高了系统运行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实施例2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装置,如图6所示,图6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可选的动态无功补偿装置安装点的配置装置的示意图,该装置包括:获取单元20,用于获取目标故障集,其中,目标故障集中任意一个故障发生在电网中任意一个节点上时,电网的暂态电压失稳;第一仿真单元40,用于对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一仿真数据;第一计算单元60,用于根据仿真得到的第一仿真数据,计算电网中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其中,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用于指示对应的节点是否是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第一确定单元80,用于根据计算出的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可选地,第一确定单元包括:判断模块,用于判断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是否大于0;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是的情况下,将各节点中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大于0的节点作为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可选地,装置还包括:第二仿真单元,用于在根据计算出的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之后,在候选节点上安装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之后,再次对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二仿真数据;第二计算单元,用于根据仿真得到的第二仿真数据,计算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第二确定单元,用于根据计算得到的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确定候选节点中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节点。可选地,第二确定单元包括:查找模块,用于从候选节点中各节点的优化效果指标值中找出最大优化效果指标值;第二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最大优化效果指标值对应的目标节点;第三确定模块,用于将目标节点作为候选节点中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最佳节点。可选地,装置还包括:第三仿真单元,用于在根据计算出的各节点的等效导纳变化量指标,确定安装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之后,在候选节点上安装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之后,再次对目标故障集中的故障进行时域仿真,得到对应的第三仿真数据;判断单元,用于根据仿真得到的第三仿真数据,判断安装上动态无功补偿装置的候选节点上的电压是否满足电压恢复条件;输出单元,用于在是的情况下,输出安装点集合,其中,在安装点集合中以候选节点为安装点元素。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2中装置部分的各实施方式与实施例1中方法部分的实施方式是相对应的,在此不再赘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在本发明的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技术内容,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其中,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可以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单元或模块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Access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