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30089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输变电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我国交流特高压工程大规模建设,变电站所使用的软母线通常为扩径耐热铝合金绞线,截面积达到了1600mm2

金具压接的过程中采用人力搬动压钳,压接过程中,往往需要两个工人共同抬起压钳并移动。特高压变电站软母线压接任务多,单根导线压接模数少则5-6模,多则11-12模,移动时两人协同很难保证压钳与金具轴线始终垂直,即难以保证金具压接的直线度,从而影响导线压接质量。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移动压钳导致的难以保证金具直线度的问题。

一个方面,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该装置包括:底座、承载体和两个支撑机构;其中,底座与承载体可滑动地连接,所述承载体用于安装压钳;底座设置有刻度,承载体设置有指针,并且,指针对应于刻度设置,刻度和指针用于示出压钳的位移;各支撑机构分别设置于底座的两侧,各支撑机构均用于支撑导线。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中,承载体包括:底板和至少两个第一紧固件;其中,底板与底座可滑动地连接,底板开设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用于安装压钳;各第一紧固件分别穿设于底板的两侧且用于抵压于压钳的外壁,各第一紧固件均用于将压钳固定于第一凹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中,每个支撑机构均包括:支撑体和夹持体;其中,支撑体的第一端与底座相连接,支撑体的第二端与夹持体相连接,夹持体用于夹持导线。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中,夹持体包括:第一夹持半环和第二夹持半环;其中,第一夹持半环与支撑杆的第二端相连接,第二夹持半环与第一夹持半环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夹持半环与第二夹持半环围设成用于导线穿设的通道。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中,支撑体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其中,第一支撑杆与底座相连接,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可滑动地连接,并且,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第二支撑杆与夹持体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中,第一支撑杆沿长度方向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支撑杆的侧面凸设有螺杆,螺杆可滑动地置于第二凹槽内,螺杆设置有螺栓,螺栓用于在第一支撑杆滑至第二支撑杆的预设位置处时固定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

进一步地,上述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中,承载体设置有滚动轮,底座设置有第三凹槽,滚动轮用于使承载体沿第三凹槽滑动。

本发明将压钳安装于承载体,底座与承载体可滑动地连接,承载体可以带动压钳在底座上直线滑动,可以保证压钳与金具轴线始终垂直,即可以保证金具压接的直线度,提高了导线的压接质量,避免了采用人工移动压钳无法保证金具压接的直线度的问题。此外,通过底座的刻度和承载体的指针的相互配合,可以清楚的知道承载体的位移,即可以准确的将承载体移动到压接位置,使导线压接的位置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了导线的压接质量。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发明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的A-A截面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中,承载体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的B-B截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中,支撑机构的正视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中,支撑机构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

参见图1,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用于导线压钳的承托装置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该装置包括:底座1、承载体2和两个支撑机构3。

其中,底座1可以与承载体2可滑动地连接,压钳4可以安装于承载体2,承载体2可以带动压钳4在底座1上直线滑动。具体实施时,底座1可以设置有导轨,承载体2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滑块,滑块可以嵌设于导轨内。底座1可以设置有刻度9,承载体2可以设置有指针10,指针10对应于刻度9设置,通过刻度9和指针10的相互配合可以示出压钳4在压接过程中的位移。各支撑机构3分别设置于底座1的两侧,导线5可以放置于各支撑机构3上,从而使导线5得到支撑。具体实施时,各支撑体31可以分别设置于底座1的前方(图1所示的左侧)和后方(图1所示的右侧)。

压接操作前,先将底座1放置于压接区平整的地面,并清理底座1导轨内的杂物,再将承载体2与底座1进行组装,并检验承载体2在底座1的导轨中移动顺滑无卡滞。压接操作开始时,先将压钳4安装于承载体2,并使金具11的轴向与导轨平行。再将导线5置于支撑机构3上,将待压接部分放入金具11中,开启泵站,使压钳4开始压接。上一模压好后,移动承载体2,参照承载体2上的指针10和底座1的刻度9,将承载体2移动到下一模位置继续压接。整个压接操作完成后,将导线5从支撑机构3和模具上取出,检查压接质量,至此完成整个压接工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施例中,压钳4安装于承载体2,并且,底座1与承载体2可滑动地连接,承载体2可以带动压钳4在底座1上直线滑动,可以保证压钳4与金具11轴线始终垂直,即可以保证金具11压接的直线度,提高了导线5的压接质量,避免了采用人工移动压钳4无法保证金具11压接的直线度的问题。此外,通过底座1的刻度9和承载体2的指针10的相互配合,可以清楚的知道承载体2的位移,即可以准确的将承载体2移动到待压接位置,使导线5压接的位置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了导线5的压接质量。

参见图2和图3,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承载体2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承载体2可以包括:底板21和至少两个第一紧固件22。其中,底板21与底座1可以为可滑动地连接。底板21可以开设有第一凹槽211,进而可以将压钳4放置于第一凹槽内。具体实施时,由于压钳4为圆柱形,所以第一凹槽211也可以为圆形。各第一紧固件22可以分别穿设于底板21的两侧,并且,各第一紧固件22的穿设端均可以抵压于压钳4的外壁,从而将压钳4固定于第一凹槽211内。具体实施时,各第一紧固件22可以分别穿设于底板21的左侧(图2所示的左侧)和右侧(图2所示的右侧)。

本实施例中,使用第一紧固件22穿设于底板21的两侧,并使第一紧固件22的穿设端抵压于压钳4的外壁,无需复杂的结构就实现了压钳4的位置固定,操作简单,易于实现。

参见图4至图6,图中示出了本实施例提供的支撑机构3的优选结构。如图所示,每个支撑机构3均可以包括:支撑体31和夹持体32。其中,支撑体31的第一端(图4所示的下端)可以与底座1相连接,具体实施时,支撑体31的第一端与底座1可以为螺栓连接。支撑体31的第二端(图4所示的上端)可以与夹持体32相连接,具体实施时,支撑体31的第二端与夹持体32可以为焊接,也可以为螺栓连接,也可以为其他的连接形式,具体的连接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本实施例对其不做任何限定。夹持体32可以用于夹持导线5,具体实施时,夹持体32可以有多种规格,以适用于不同截面面积的导线4。

本实施例中,支撑体31为夹持体32提供了一定的高度,既可以实现导线与导线的压接,又可以实现导线与金具11的压接,使用范围更广泛。

上述实施例中,夹持体32可以包括:第一夹持半环321和第二夹持半环322。其中,第一夹持半环321可以与支撑杆的第二端相连接,具体实施时,第一夹持半环321与支撑杆的第二端可以为焊接,也可以为螺栓连接,也可以为其他的连接形式,具体的连接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本实施例对其不做任何限定。第二夹持半环322与第一夹持半环321可以为可拆卸地连接,第一夹持半环321与第二夹持半环322可以围设成导线5穿设的通道。具体实施时,第二夹持半环322与第一夹持半环321可以为螺栓连接,通过调节螺栓7进而调节通道的大小,从而实现对导线5的夹紧。

上述实施例中,支撑体31可以包括:第一支撑杆311和第二支撑杆312。其中,第一支撑杆311可以与底座1相连接,具体实施时,第一支撑杆311与底座1可以为焊接,也可以为螺栓连接,也可以为其他的连接形式,具体的连接形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来选择,本实施例对其不做任何限定。第一支撑杆311与第二支撑杆312可以为可滑动地连接,并且,第一支撑杆311与第二支撑杆312可以通过第二紧固件固定连接,进而可以调节第一支撑杆311和第二支撑杆312的相对位置,并使第一支撑杆311和第二支撑杆312固定。第二支撑杆312可以与夹持体32相连接,具体实施时,第二支撑杆312可以与第一夹持半环321相连接。通过调节第一支撑杆311和第二支撑杆312之间的位置,可以调节夹持体32的高度,进而调节导线5的高度,以满足不同的压接要求,适用范围更广。

上述实施例中,第一支撑杆311沿长度方向可以设置有第二凹槽,第二支撑杆312的侧面可以凸设有螺杆6,螺杆6可以在第二凹槽内上下滑动,螺杆6的端部可以设置有螺栓7。当第一支撑杆311滑至第二支撑杆312的预设位置处时,可以通过拧紧螺栓7使第一支撑杆311和第二支撑杆312固定,结构简单,易于操作。需要说明的是,预设位置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确定,本实施例对其不做任何限定。

上述各实施例中,承载体2的底部可以设置有滚动轮8,底座1可以设置有第三凹槽,滚动轮8可以置于第三凹槽内,以使承载体2沿第三凹槽滑动。当然,具体实施时,底座1也可以设置有两个第一挡板12,滚动轮8之间可以设置两个第二挡板13,两个第二挡板13置于两个第一挡板12之间,进而通过两个第一挡板12实现对承载体2的限位,使承载体2沿直线滑动。

本实施例中,承载体2的底部安装有滑动轮,使压钳4的移动更加省力、方便。

综上,本实施例中压钳安装于承载体,底座与承载体可滑动地连接,承载体可以带动压钳在底座上直线滑动,可以保证压钳与金具轴线始终垂直,即可以保证金具压接的直线度,提高了导线的压接质量,避免了采用人工移动压钳无法保证金具压接的直线度的问题。此外,通过底座的刻度和承载体的指针的相互配合,可以清楚的知道承载体的位移,即可以准确的将承载体移动到压接位置,使导线压接的位置更加准确,进一步提高了导线的压接质量。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发明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发明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发明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