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电子元器件的分布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925119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源电子元器件的分布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子元器件的分布结构,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电源电子元器件的分布结构。



背景技术:

电源是各行各业中都需要用到的部件,现在市面上的某些电源其运用环境受到电源体积大小的影响,有些电源其电子元器件分布无规则,且不能充分运用PCB板的各个地方,使得电源太大。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源电子元器件的分布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源电子元器件的分布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熔断器,所述熔断器设置在电源PCB板右下角,所述熔断器后方设有X电容,所述X电容左侧设有Y电容,所述Y电容下方两引脚之间设有整流桥堆,所述Y电容前方设有第一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下方设有第一电阻,所述Y电容后方设有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下方设有第二电阻,所述第二感应线圈左侧设有第一电容,所述第一电容前方设有变压器,所述变压器下方设有第二电容、第三电容、第三电阻、第四电阻、第一二极管和第二二极管,所述变压器左侧设有第四电容,所述第四电容下方设有第五电阻,所述第四电容后方设有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并排设置,所述第六电阻左侧设有第八电阻,所述第八电阻后方设有第五电容,所述第五电容右侧设有IC芯片,所述第五电容后方设有第九电阻,所述第九电阻右侧设有第十电阻。

优选为,第四电容横卧设置。

优选为,火线输入端和零线输入端之间并联设置有X电容和Y电容,所述火线输入端与Y电容正极之间设有熔断器,所述X电容与Y电容的正极、X电容与Y电容的负极分别与整流桥堆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所述X电容与Y电容的正极和整流桥堆输入端之间设有第一感应线圈,所述第一感应线圈上并联有第一电阻,所述X电容与Y电容的负极和整流桥堆输入端之间设有第二感应线圈,所述第二感应线圈上并联有第二电阻,所述整流桥堆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容的正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正极分别与IC芯片的DRAIN端、第十电阻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与第九电阻串联,所述第九电阻另一端分别与IC芯片VCC端、第二电容的正极、第三电阻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负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的正极与变压器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与IC芯片的SOURCE端相连接,所述SOURCE端与变压器之间设有第六电阻和第七电阻,所述第六电阻与第七电阻并排设置,所述第六电阻与变压器连接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正极、第二二极管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负极与第四电阻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正极、LED电源输出端负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的另一端与LED电源输出端正极相连接,所述LED电源输出端正极、负极之间并联设置有第四电容、第五电阻,所述第二二极管接地,所述IC芯片SGND端接地,所述IC芯片AND端与第八电阻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另一端接地,所述IC芯片VC端与第五电容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负极接地。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电源电子元器件在PCB板与大型电子元器件之间设置小型电子元器件的设计,使得电源整体体积变小,适用于某些体积较小地方使用,大大扩大了本产品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源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电源电子元器件的分布结构,包括熔断器1,所述熔断器1设置在电源PCB板右下角,所述熔断器1后方设有X电容2,所述X电容2左侧设有Y电容3,所述Y电容3下方两引脚之间设有整流桥堆4,所述Y电容3前方设有第一感应线圈5,所述第一感应线圈5下方设有第一电阻6,所述Y电容3后方设有第二感应线圈7,所述第二感应线圈7下方设有第二电阻8,所述第二感应线圈7左侧设有第一电容9,所述第一电容9前方设有变压器10,所述变压器10下方设有第二电容11、第三电容12、第三电阻13、第四电阻14、第一二极管15和第二二极管16,所述变压器10左侧设有第四电容17,所述第四电容17下方设有第五电阻18,所述第四电容17后方设有第六电阻19和第七电阻20,所述第六电阻19和第七电阻20并排设置,所述第六电阻19左侧设有第八电阻21,所述第八电阻21后方设有第五电容22,所述第五电容22右侧设有IC芯片23,所述第五电容22后方设有第九电阻24,所述第九电阻24右侧设有第十电阻25,第四电容17横卧设置。

一种电源电路,包括火线输入端与零线输入端,所述火线输入端和零线输入端之间并联设置有X电容2和Y电容3,所述火线输入端与Y电容3正极之间设有熔断器1,所述X电容2与Y电容3的正极、X电容2与Y电容3的负极分别与整流桥堆4的两个输入端相连接,所述X电容2与Y电容3的正极和整流桥堆4输入端之间设有第一感应线圈5,所述第一感应线圈5上并联有第一电阻6,所述X电容2与Y电容3的负极和整流桥堆4输入端之间设有第二感应线圈7,所述第二感应线圈7上并联有第二电阻8,所述整流桥堆4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电容9的正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9的正极分别与IC芯片23的DRAIN端、第十电阻25相连接,所述第一电容9的负极接地,所述第十电阻25与第九电阻24串联,所述第九电阻24另一端分别与IC芯片23VCC端、第二电容11的正极、第三电阻13相连接,所述第二电容11负极接地,所述第三电阻13另一端与第一二极管15的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一二极管15的正极与变压器10相连接,所述变压器10的另一端与IC芯片23的SOURCE端相连接,所述SOURCE端与变压器10之间设有第六电阻19和第七电阻20,所述第六电阻19与第七电阻20并排设置,所述第六电阻19与变压器10连接端接地,所述第六电阻19另一端分别与第三电容12正极、第二二极管16负极相连接,所述第三电容12负极与第四电阻14相连接,所述第四电阻14另一端分别与第二二极管16正极、LED电源输出端负极相连接,所述变压器10的另一端与LED电源输出端正极相连接,所述LED电源输出端正极、负极之间并联设置有第四电容17、第五电阻18,所述第二二极管16接地,所述IC芯片23SGND端接地,所述IC芯片23AND端与第八电阻21相连接,所述第八电阻21另一端接地,所述IC芯片23VC端与第五电容22正极相连接,所述第五电容22负极接地。

本实施例电源电子元器件在PCB板与大型电子元器件之间设置小型电子元器件的设计,使得电源整体体积变小,适用于某些体积较小地方使用,大大扩大了本产品的使用范围。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