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安装的隔热母线槽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40211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便于安装的隔热母线槽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隔热母线槽。



背景技术:

母线槽是由金属板(钢板或铝板)为保护外壳、导电排、绝缘材料及有关附件组成的母线系统,它可制成每隔一段距离设有插接分线盒的插接型封闭母线,也可制成中间不带分线盒的馈电型封闭式母线。在高层建筑的供电系统中,动力和照明线路往往分开设置,母线槽作为供电主干线在电气竖井内沿墙垂直安装一趟或多趟。

随着现代化工程设施和装备的涌现,各行各业的用电量迅增,尤其是众多的高层建筑和大型厂房车间的出现,作为输电导线的传统电缆在大电流输送系统中已不能满足要求,多路电缆的并联使用给现场安装施工连接带来了诸多不便。插接式母线槽作为一种新型配电导线应运而生,与传统的电缆相比,在大电流输送时充分体现出它的优越性,同时由于采用了新技术、新工艺,大大降低的母线槽两端部连接处及分线口插接处的接触电阻和温升,并在母线槽中使用了高质量的绝缘材料,从而提高了母线槽的安全可靠性,使整个系统更加完善。

现有技术的母线槽由于结构设计不够科学合理,安装十分不便,一旦遇到非直线安装环境,往往需要两个过多个母线槽配合才能顺利安装,而且母线槽之间的安装容易出现防护空白区,导致电线直接暴露在外,无法得到应有的保护,长时间使用,很容易造成电线老化,出现用电安全事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的技术缺陷,提供一种便 于安装的隔热母线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母线槽的固定立边设置多处安装槽,在实际安装使用时,一旦需要进行非直线安装,可在安装槽处与其他母线槽进行无缝对接安装,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母线槽在非直线安装环境下,母线槽直接容易出现防护空白区,导致电线暴露在外,无法保护的问题,该母线槽安装更加方便,提高了安装效率,增加了用电安全。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于安装的隔热母线槽,包括槽体本身,其特征在于:

所述槽体两侧设置固定立边,槽体内部设置分线板,两个相邻分线板之间构成分线夹层,通过固定立边将槽体固定安装,通过分线夹层安装布线,通过分线板与分线夹层便于将多股电线分流,避免配电安装后,如果用电量过大,电线与电线之间的温度过高,常常出现母线槽内电线烧毁,造成短路甚至引发火灾的危险,进一步提高了母线槽的安全性能;

所述固定立边侧部设置多处安装槽,安装槽内部设置插槽和插件,在安装布线时,遇到墙角或其他非直线的安装环境下,可实现与其他母线槽无缝对接,从而解决现有技术的母线槽在非直线安装环境下,母线槽直接容易出现防护空白区,导致电线暴露在外,无法保护的问题,当不需要进行非直线安装时,通过插件插入插槽,保证母线槽固定里边的密封性,避免落灰或产生静电。

所述固定立边侧壁设置多个固定螺口,便于通过螺钉安装固定;

所述固定立边一端端头设置连接卡件,另一端端头设置连接卡槽,在实际安装使用时,便于安装固定;

所述分线板设置多个散热孔,通过散热孔方便散热;

所述分线板一侧侧壁设置多个隔热条,既能起到分隔电线与电线之间的热量传递的作用,避免将安装后的电线分开理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隔热母线槽,与现有技术相比,该母线槽的固定立边设置多处安装槽,在实际安装使用时,一旦需要进行非直线安装,可在安装槽处与其他母线槽进行无缝对接安装,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母线槽在非直线安装环境下,母线槽直接容易出现防护空白区,导致电线暴露在外,无法保护的问题,该母线槽安装更加方便,提高了安装 效率,增加了用电安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左结构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右结构侧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安装槽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分线板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2、3、4所示,一种便于安装的隔热母线槽,所述母线槽通过成型机一次成型,包括槽体1本身;

所述槽体1两侧设置固定立边2,槽体1内部设置分线板3,两个相邻分线板3之间构成分线夹层4;

所述固定立边2侧部设置多处安装槽20,安装槽20内部设置插槽201和插件202;

所述固定立边2侧壁设置多个固定螺口21;

所述固定立边2一端端头设置连接卡件22,另一端端头设置连接卡槽23;

所述分线板3设置多个散热孔31;

所述分线板3一侧侧壁设置多个隔热条32。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