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电池充电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04870阅读:576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电池充电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充电技术领域,具体的是指一种汽车电池充电器。



背景技术:

现有对汽车电池充电用的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是开关稳压电源的一种,但它只适合于相对固定的负载,对任意可变负载,其负载调整率很差,即当负载变化时输出电压较大范围的变化,稳压效果极不理想,不能适应输入环境恶劣的负载,并且现有的汽车充电器体积较大,电路集成高较低,可靠性和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出了一种体积较小,集成度高和安全可靠的汽车电池充电器。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

一种汽车电池充电器,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前盖和后盖,所述电路板设置在前盖和后盖之间,所述前盖和后盖结合处还设有连接圈,还包括一连接交流电与电路板的输入电源线以及连接电路板与汽车电池的输出电源线,所述电路板上设置有交流EMC滤波模块、滤波整流模块、MOS管控制模块、充电模块、反激主控IC模块、电流电压反馈回路、电池电流电压检测模块、MCU控制模块和显示屏模块,所述交流EMC滤波模块的输入端外接220V交流市电,所述交流EMC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滤波整流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滤波整流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变压器连接充电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汽车电池进行充电,同时汽车电池的电流电压信号会传递至电池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电池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MCU控制模块、电流电压反馈回路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流电压反馈回路、显示屏模块连接,电流电压反馈回路的输出端与反激主控I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激主控IC模块的输出端与MOS管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流电压反馈回路和电池电流电压检测模块还设有多组保护电路,所述多组保护电路包括输入过流保护电路、 输出过流保护电路、 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和过热保护电路。

更具体的,所述反激主控IC模块采用型号为UC3842、UC3844或UC3845芯片中的一种。

更具体的, 所述MCU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HT46F49芯片。

更具体的,所述MCU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UC3844芯片。

更具体的,所述输入过流保护电路包括取样电阻R20,所述取样电阻R20一端连接变压器的原边,另一端连接UC3844芯片的引脚3。

更具体的,所述输出过流保护电路通过将输出电流依次连接电阻R8和电阻R9,LM324误差放大器、 PC817光电耦合器最终引入至UC3844芯片的引脚2和引脚7之间。

更具体的,所述输出过压保护电路通过将输出电压经过R41与R44分压送到LM324运算放大器9脚,LM324通过对引脚9与10脚比较,其输出端连接PC817光电耦合器、最终引入至UC3844芯片的引脚2和引脚7之间。

更具体的,过热保护电路包括一个热敏电阻NCT1,其一端连接到HT46F49 引脚7。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由单端反激式开关电源技术方案,主要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和保护电路三部分组成;主电路采用的是单端反激式电路,它是升降压变换器的推演并加隔离变压器而得,此电路的优点是:电路简单,能高效提供直流输出, 且它是所有电路拓扑中输入电压范围最宽的,特别有利于输入环境恶劣的负载;

控制电路是开关电源的核心部分, 控制的好坏直接影响电路的整体性能, 在这个电路中优选采用的是以 UC3844为核心的峰值电流型双闭环控制模式,即在输出电压闭环的控制系统中增加直接或间接的电流反馈控制,电流模式控制可以使系统的稳定性增强,稳定域扩大,改善系统的动态性能,消除了输出电压中由输入电压引入的低频纹波;本实用新型还含有多种保护电路,包括输入过流保护、 输出过流保护、 输出过压保护和过热保护,大大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工作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板上的功能模块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多组保护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给出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图3,一种汽车电池充电器,包括壳体和电路板,所述壳体包括前盖1和后盖3,所述电路板4设置在前盖1和后盖3之间,所述前盖1和后盖3结合处还设有连接圈2,还包括一连接交流电与电路板4的输入电源线5以及连接电路板4与汽车电池的输出电源线6,所述电路板4上设置有交流EMC滤波模块、滤波整流模块、MOS管控制模块、充电模块、反激主控IC模块、电流电压反馈回路、电池电流电压检测模块、MCU控制模块和显示屏模块,所述交流EMC滤波模块的输入端外接220V交流市电,所述交流EMC滤波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滤波整流模块的输入端,所述滤波整流模块的输出端通过变压器连接充电模块的输入端,所述充电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汽车电池进行充电,同时汽车电池的电流电压信号会传递至电池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入端,所述电池电流电压检测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MCU控制模块、电流电压反馈回路连接,所述MCU控制模块的输出端分别与电流电压反馈回路、显示屏模块连接,电流电压反馈回路的输出端与反激主控IC模块的输入端连接,所述反激主控IC模块的输出端与MOS管控制模块连接,所述电流电压反馈回路和电池电流电压检测模块还设有多组保护电路,所述多组保护电路包括输入过流保护电路、 输出过流保护电路、 输出过压保护电路和过热保护电路。

所述反激主控IC模块采用型号为UC3844,所述MCU控制模块采用型号为HT46F49芯片。

所述输入过流保护电路包括取样电阻R20,所述取样电阻R20一端连接变压器的原边的输入电压,另一端连接UC3842芯片的引脚3,当 R20 上的电压超过 1V,会关断 PWM 的输出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所述输出过流保护电路通过将输出电流依次连接电阻R8和电阻R9,LM324误差放大器、 PC817光电耦合器最终引入至UC3842芯片的引脚2,原理是:输出电流依次通过R8,R9,经LM324误差放大器的反相端,再经 PC817 光隔离放大后使 VF 电压升高,从而使 PWM 占空比减小,实现输出限流;

所述输出过压保护电路通过将输出电压经过R41与R44分压送到LM324运算放大器9脚,LM324通过对引脚9与10脚比较,其输出端连接PC817光电耦合器、最终引入至UC3844芯片的引脚2和引脚7之间,原理:所述输出电压分压后送到误差放大器的反相端,和电压基准比较从而来控制UC3842的 VF 点电压,进而控制 UC3842 的输出占空比,达到输出电压稳压的作用,同时由HT46F49 MCU 来控制输出电流与输出电压的比较;

过热保护是将一个热敏电阻NCT1接到HT46F49 引脚7 来实现的, 当过热时热敏电阻NCT1两端电压降低,HT46F49检测电压变化后,输出信号到LM324误差放大器的反相端,再经PC817光隔离后反馈到输入端UC3842, 从而关闭 PWM 输出实现保护作用。

操作说明:

将输出电源线端头固连的红黑夹子对应夹紧汽车电池正负极,输入电源线端头连接AC220V交流电压,显示屏将会显示当前电池的电压;

按键选择电池类型,分别有2种电压选择,DC6V,DC12V;

本产品提供四段充电模式,从9V-11V为修复模式0.8A电流充电,11V-12.8V为3.8A电流充电,12.8-14V为3.0A电流充电,14-14.5V为0.8A电流充电, 14.5-15V为0.1A涓流充电模式,电池电压高于15V将会自动跳出充电模式。

分段充电电流模式,可有效保护电池。

虽然以上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这些仅是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是由所附权利要求书限定的。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实质的前提下,可以对这些实施方式做出多种变更或修改,但这些变更和修改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