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应用于清花设备的新电动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28058阅读:18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机器设备的电动机,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清花设备的新电动机。



背景技术:

清花机是纺织厂必用的设备之一,其主要作用是原料处理或破籽除杂,目前使用的清花机为全开放式或半开放式生产设备,生产过程中棉花到处飞,噪音过大使得工作环境差,严重损害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同时目前,清花设备3KW电动机烧毁较多,烧毁原因为过热,据监测电动机运行时温度较高,如果出现电机夹花就容易烧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应用于清花设备的新电动机,解决了在清花机电机内部设置了抽风机和过滤网,防止生产过程中夹花,且清花设备3KW电动机烧毁较多,烧毁原因为过热,据监测电动机运行时温度较高,如果出现电机夹花就容易烧毁。本实用新型在内部设置降温装置,来降低运行的速度过快导致的温度过高,还在内部加设了变频器底部加设了减震板来解决噪音大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清花设备的新电动机,包括转轴、定量注油装置、前端盖、减震板、基座、转子、定子、过滤网、变频器、抽风机、电机外壳和降温装置,所述电机外壳内部设置有抽风机,所述抽风机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一侧设置有转子,所述转子底端设置有定子,所述转子的顶端设置有变频器,所述变频器的一侧设置有降温装置,所述降温装置为散热器,所述前端盖的内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定量注油装置,所述定量注油装置为防尘油杯,所述电机外壳底端设置有减震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清花设备的新电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震板的底端设置有基座。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解决了在清花机电机内部设置了抽风机和过滤网,防止生产过程中夹花,且清花设备3KW电动机烧毁较多,烧毁原因为过热,据监测电动机运行时温度较高,如果出现电机夹花就容易烧毁。本实用新型在内部设置降温装置,来降低运行的速度过快导致的温度过高,还在内部加设了变频器底部加设了减震板来解决噪音大的问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剖面图;

图中:1、转轴;2、定量注油装置;3、前端盖;4、减震板;5、基座;6、转子;7、定子;8、过滤网;9、变频器;10、抽风机;11、电机外壳;12、降温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清花设备的新电动机,包括包括转轴1、定量注油装置2、前端盖3、减震板4、基座5、转子6、定子7、过滤网8、变频器9、抽风机10、电机外壳11和降温装置12,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外壳11内部设置有抽风机10,所述抽风机10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8,所述过滤网8一侧设置有转子6,所述转子6底端设置有定子7,所述转子6的顶端设置有变频器9,所述变频器9的一侧设置有降温装置12,所述降温装置12为散热器,所述前端盖3的内部设置有转轴1,所述转轴1的一侧设置有定量注油装置2,所述定量注油装置2为防尘油杯,所述电机外壳11底端设置有减震板4。

所述减震板4的底端设置有基座5,基座上的减震板和机器内部的变频器的加装,解决了噪音大的问题。

具体的,使用时,在清花机电机内部设置了抽风机和过滤网,过滤网可以阻隔棉花的花屑进入抽风机,防止生产过程中电机夹花而烧毁,且清花设备3KW电动机过热也会让机器存在问题,所以在电机内部加装了降温设置,来降低运行的速度过快导致的温度过高,还在内部加设了变频器,变频器可以控制频率也可调节,还在底部加设了减震板就解决噪音大的问题。

该种速冷振动型的铝型加工装置,通过电机外壳内部设置有抽风机,抽风机的一侧设置有过滤网,过滤网一侧设置有转子,转子底端设置有定子,转子的顶端设置有变频器,变频器的一侧设置有降温装置,降温装置为散热器,前端盖的内部设置有转轴,转轴的一侧设置有定量注油装置,定量注油装置为防尘油杯,电机外壳底端设置有减震板。清花机电机内部设置了抽风机和过滤网,过滤网可以阻隔棉花的花屑进入抽风机,防止生产过程中电机夹花而烧毁,且清花设备3KW电动机过热也会让机器存在问题,所以在电机内部加装了降温设置,来降低运行的速度过快导致的温度过高,还在内部加设了变频器,变频器可以控制频率也可调节,还在底部加设了减震板就解决噪音大的问题。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