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导线握弯定型机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93948阅读:21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配电台区下引线制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配电台区下引线制作过程中导线握弯定型机。



背景技术:

传统的配电台区下引线为工作人员工地高空现场制作,随着导线线径加粗和导线绝缘化要求以及工艺标准的提高,地面人工制作费时费力,并且很难加工。高空现场对导线握弯绑扎的操作难度和危险系数更是成倍的增加,导线定型器很好的解决了以上难题。

现有的导线定型器,需要三个人协作分两步在两个机械设备上完成,费工费力,不能适应工业化装配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导线握弯定型中费工费力的问题,而提供的一种导线握弯定型机。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包括操作平台,定托槽,右沟槽,左沟槽,握动轮,顶沟槽,顶动轮,定型轮,气缸,控制开关;

操作平台为方形,底部设有四个支架,上部一边边缘内侧设有定托槽,定托槽内侧为凹弧形导线保护面;定托槽内侧中央设有纵向顶沟槽,顶沟槽下方设有顶动臂,顶动臂上依次设有顶动轮和定型轮;顶沟槽靠近定托槽端左侧设有横向左沟槽,左沟槽与顶沟槽靠近定托槽末端距离大于顶动轮直径,左沟槽下方设有左动臂,左动臂上设有握动轮;顶沟槽右侧设有与左沟槽相对称横向右沟槽,右沟槽下方设有右动臂,右动臂上设有握动轮;顶动轮和定型轮之间的距离大于握动轮的直径;气缸为左动臂,右动臂和顶动臂的提供动力,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动臂运动。

进一步,凹弧形导线保护面与顶动轮,握动轮,定型轮在同一水平面,方便导线握弯定型操作。

进一步,通过脚控开关控制气缸为动臂提供动力驱动。

进一步,握动轮和顶动轮的底面半径介于35到95毫米。

进一步,所述的定型轮直径大于顶动轮。

使用时,将导线水平竖直放置在两个握动轮和顶动轮之间,打开控制开关,在气缸的推动下,首先顶动臂带动顶动轮和定型轮沿着顶沟槽向定托槽移动,当顶动轮和定型轮将导线推动到定托槽,并将导线卡到定托槽和顶动轮之间,左动臂带动握动轮沿着左沟槽向中间移动,右动臂带动握动轮沿着右沟槽向中间移动,导线握弯完成。松开控制开关,握动轮,顶动轮和定型轮回到原位,随后取出握弯定型好的导线。

本实用新型操作简单,工作效率高,从原来两到三人缩减到现在一个人就可以快速完成;通过握动轮,顶动轮和定型轮完美的配合,产品工艺质量好。

附图说明

1、操作平台;2、定托槽;3、右沟槽;4、左沟槽;5、握动轮;6、顶动槽;7、顶动轮;8、定型轮;9、导线;

图1: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技术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图所示:包括包括操作平台1,定托槽2,右沟槽3,左沟槽4,握动轮5,顶沟槽6,顶动轮7,定型轮8,气缸,控制开关;

操作平台1为方形,底部设有四个支架,上部一边边缘内侧设有定托槽2,定托槽2内侧为凹弧形导线保护面;定托槽2内侧中央设有纵向顶沟槽6,顶沟槽6下方设有顶动臂,顶动臂上依次设有顶动轮7和定型轮8;顶沟槽6靠近定托槽2端左侧设有横向左沟槽4,左沟槽4与顶沟槽6靠近定托槽2末端距离大于顶动轮7直径,左沟槽4下方设有左动臂,左动臂上设有握动轮5;顶沟槽6右侧设有与左沟槽4相对称横向右沟槽3,右沟槽3下方设有右动臂,右动臂上设有握动轮5;顶动轮7和定型轮8之间的距离大于握动轮5的直径;气缸为左动臂,右动臂和顶动臂的提供动力,通过控制开关控制动臂运动。

进一步,通过脚控开关控制气缸为动臂提供动力驱动。

进一步,握动轮5和顶动轮7的底面半径介于35到95毫米。

进一步,所述的定型轮8直径大于顶动轮7。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