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源换流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08735阅读:39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换流器,尤其涉及一种DC-DC电源换流器。



背景技术:

光伏发电为代表的新能源发电的输出为直流电,且输出直流电压较低,目前对光伏发电的利用一般采用两种方式:其一,通过逆变器能换流器将光伏发出的直流电转换为交流电使用;其二,通过包括直流-直流升压电路的电源换流器,将光伏发出的较低电压的直流电升压后,提供较高的直流电压供大直流负载供电使用。但是,目前常见的电源换流器中的直流-直流升压电路损耗大,导致其电能变换效率低。因而,研制能够提高电能变换效率的电源换流器,显得必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背景技术中所提问题,提供一种省略现有技术中直流-直流升压电路,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使用时电能变换效率较高的电源换流器。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换流器,其结构特点是:包括有源钳位变换电路、变压器T和电解电容CU;上述的变压器T设有1个初级绕组和2个以上的次级绕组;有源钳位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串接;变压器T的每个次级绕组的输出端分别各串接配设有1个单相整流电路;各单相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U并联构成上述电源换流器的电源输出端;有源钳位变换电路的输入端构成上述电源换流器的电源输入端。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有源钳位变换电路包括电感L1、电感L2、电容C1、开关管K1和开关管K2;有源钳位变换电路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感L1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与开关管K2的输出端共同构成有源钳位变换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与开关管K1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管K1的输出端、电感L2的一端以及开关管K2的输入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与电感L1的另一端和电感L2的另一端因共线而形成的公共接点一起,构成有源钳位变换电路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开关管K1和K2均采用三极管,以三极管的集电极做为其输入端,以三极管的发射极做为其输出端。

进一步的方案是:上述的变压器T的次级绕组设有2个,分别为第一次级绕组TY1和第二次级绕组TY2;

第一次级绕组TY1配设的单相整流电路包括电容C11、二极管D11和二极管D12;第一次级绕组TY1的负极接线端与电容C1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1的正极以及二极管D12的负极共线;第一次级绕组TY1的正极接线端和二极管D12正极的公共接点与二极管D11的负极共同构成第一次级绕组TY1配设的单相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第二次级绕组TY2配设的单相整流电路包括电容C21、二极管D21和二极管D22;第二次级绕组TY2的正极接线端与电容C2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2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1的正极以及二极管D22的负极共线;第二次级绕组TY2的负极接线端和二极管D22正极的公共接点与二极管D21的负极共同构成第二次级绕组TY2配设的单相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本实用新型具有积极的效果:(1)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换流器,其通过采用有源钳位变换电路进行直流-交流变换,变换后的交流电连接至变压器,变压器设有2个以上的二次侧绕组,各二次侧绕组分别配设单相整流电路后,再并联向大的直流负载供电;从而省略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电源输出侧电源换流器中常用的因损耗大而导致电能变换效率低的直流-直流升压电路,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使用时的电能变换效率。(2)本实用新型的电源换流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实现方便;能够有效适用于输出直流电压水平较低的包括光伏的新能源发电装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电路结构示意图,图中还显示了其在使用时与光伏电源及负载的电连接关系。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实施例1)

见图1,本实施例的电源换流器,其主要由有源钳位变换电路、变压器T、变压器T次级绕组配设的单相整流电路以及电解电容CU组成。变压器T设有1个初级绕组和2个以上的次级绕组,变压器T的每个次级绕组的输出端分别各串接1个配设的单相整流电路;有源钳位变换电路的输出端与变压器T的初级绕组串接;各单相整流电路的输出端与电解电容CU并联构成电源换流器的电源输出端;有源钳位变换电路的输入端即为电源换流器的电源输入端。

本实施例中,以变压器T设有第一次级绕组TY1和第二次级绕组TY2共2个次级绕组进行具体说明。

有源钳位变换电路主要由电感L1、电感L2、电容C1、开关管K1和开关管K2组成;有源钳位变换电路设有输入端和输出端;电感L1的一端与电容C1的一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与开关管K2的输出端共同构成有源钳位变换电路的输入端;电容C1的另一端与开关管K1的输入端电连接;开关管K1的输出端、电感L2的一端以及开关管K2的输入端因共线而形成一个公共接点,该公共接点与电感L1的另一端和电感L2的另一端因共线而形成的公共接点一起,构成有源钳位变换电路的输出端。

本实施例中,开关管K1和K2优选采用三极管,以三极管的集电极做为输入端,发射极做为输出端。开关管K1和K2也可采用MOS管。

变压器T第一次级绕组TY1配设的单相整流电路由电容C11、二极管D11和二极管D12组成;变压器T第一次级绕组TY1的负极接线端与电容C1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1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11的正极以及二极管D12的负极共线;变压器T第一次级绕组TY1的正极接线端与二极管D12正极的公共接点以及二极管D11的负极共同构成变压器T第一次级绕组TY1配设的单相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变压器T第二次级绕组TY2配设的单相整流电路由电容C21、二极管D21和二极管D22组成;变压器T第二次级绕组TY2的正极接线端与电容C21的一端电连接;电容C21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21的正极以及二极管D22的负极共线;变压器T第二次级绕组TY2的负极接线端与二极管D22正极的公共接点以及二极管D21的负极共同构成变压器T第二次级绕组TY2配设的单相整流电路的输出端。

变压器T第一次级绕组TY1配设的单相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D11的负极、变压器T第二次级绕组TY2配设的单相整流电路中的二极管D21的负极与电解电容CU的正极并联;变压器T第一次级绕组TY1的正极接线端与二极管D12正极的公共接点、变压器T第二次级绕组TY2的负极接线端与二极管D22正极的公共接点与电解电容CU的负极并联。

显然,当变压器T设有3个次级绕组时,只需在图1所示的基础上,在增加的变压器T的第三次级绕组再配设一套由电容和2个二极管构成的单相整流电路,与前述2个单相整流电路继续并联即可;当变压器T设有4个次级绕组时,依此类推。

使用时,电源换流器的电源输入端与光伏电源的输出端电连接;电源换流器的电源输出端向外输出直流电源,给大的直流负载R供电。

本实施例的电源换流器,其通过采用有源钳位变换电路进行直流-交流变换,变换后的交流电连接至变压器T,变压器T设有2个以上的二次侧绕组,各二次侧绕组分别配设单相整流电路后,再并联向大的直流负载供电;从而省略了现有技术中光伏电源输出侧电源换流器中常用的因损耗大而导致电能变换效率低的直流-直流升压电路,从而能够有效提高使用时的电能变换效率;且其结构简单、成本较低、实现方便;能够有效适用于输出直流电压水平较低的包括光伏的新能源发电装置。

以上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有关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还可以做出各种变换和变化而得到相对应的等同的技术方案,因此所有等同的技术方案均应该归入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