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使用的电机水冷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554362阅读:17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机水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使用的电机水冷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电机的冷却方式包括自然冷却、强迫风冷、自通风、水冷,与其他冷却方式相比,在相同的功率等级下,使用水冷方式冷却的电机具有体积小,重量轻的有点,材料的利用率更高,目前的水冷行业中,通常在内筒外圆周焊接水道,工序复杂,焊缝多,焊接工艺要求高,后期使用中容易出现问题,目前已有多种解决方案,申请号为201620132023.2的专利中提供了一种在电机壳体外设置凹槽,在电机外口设置外壳体,提高冷却效果,便于安装、清洗、维修和更换,但在电机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振动,该文件中外壳体和壳体之间通过凹槽开口处互相啮合,随着电机的使用,互相啮合处容易出现磨损,磨损过多后难免会影响冷却效果,且该结构在安装时旋入的安装方式也可能会出现一定磨损,在每次拆装过程中,都加速了电机外壳体和内壳体件的磨损,影响电机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问题,提供了一种可调节使用的电机水冷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可调节使用的电机水冷装置,包括内壳体和外壳体,内壳体包括顶沿、底沿和外侧面,其中外侧面上与底沿相接处设有环形凹槽,内壳体外侧面设有螺旋形的水道筋;外壳体为由两个壳体组成,分别由侧面装设于内壳体外侧,其中外壳体底端与内壳体底沿连接处的螺杆与外侧面平行设置,外壳体顶端与内壳体顶沿连接处与外侧面垂直设置,外壳体内壁固定设有橡胶层,外壳体紧压内壳体外侧面上的水道筋时与内壳体固定安装,此时外壳体顶端内侧面与内壳体顶沿外侧面间由一定距离,由相应厚度的橡胶垫填充;外壳体两端设有通孔一和通孔二,在通孔一和通孔二对应面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三。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壳体的底沿上与外壳体底端相对应的固定处设有径向固定孔,当水道筋外侧磨损后,外壳体可向内移动固定。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三内设有可拆装的塞盖。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壳体的结构相同,安装于内壳体外侧后完全相匹配,内壁的橡胶层保证结合后内腔的密封性。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底端设有与内壳体侧面上的环形凹槽相匹配的凸起。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三的横截面积是通孔一和通孔二横截面积的和,通孔一和通孔二的横截面积相同。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一、通孔二和通孔三根据需要连接进水管或出水管。

其中环形凹槽和凸起的匹配起到了增强密封效果的作用。

在使用时,将外壳体向内挤压水道筋,然后固定于内壳体上,将通孔一设为进水口,通孔二设为出水口,内壳体的水道筋与外壳体内壁形成水道,通入冷却水,实现冷却;当电机发热严重时,将通孔一和通孔二设为进水口,通孔三设为出水口,通入冷却水,实现冷却;在长时间使用后,内壳体水道筋有一定磨损,继续向内紧压外壳体,将外壳体固定在内壳体上,外壳体顶端与内壳体顶沿之间设置相应厚度的橡胶垫。

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能够适用于电机在不同的使用状况下不同的冷却需求,利用橡胶层设置能有效防止电机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磨损,在磨损后仍能保持相应的水道,保证水冷的稳定持续性,同时还保证了冷却效果,方便拆装,在拆装过程中不会磨损外壳体和内壳体,便于清洗和更换,相比现有技术适用性更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中所示,一种可调节使用的电机水冷装置,包括内壳体1和外壳体2,内壳体1包括顶沿、底沿和外侧面,其中外侧面上与底沿相接处设有环形凹槽13,内壳体1外侧面设有螺旋形的水道筋11;外壳体2为由两个壳体组成,分别由侧面装设于内壳体1外侧,其中外壳体2底端与内壳体1底沿连接处的螺杆4与外侧面平行设置,外壳体2顶端与内壳体1顶沿连接处与外侧面垂直设置,外壳体2内壁固定设有橡胶层25,外壳体2紧压内壳体1外侧面上的水道筋11时与内壳体1固定安装,此时外壳体2顶端内侧面与内壳体1顶沿外侧面间由一定距离,由相应厚度的橡胶垫3填充;外壳体2两端设有通孔一21和通孔二23,在通孔一21和通孔二23对应面的中间位置设有通孔三22。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内壳体1的底沿上与外壳体2底端相对应的固定处设有径向固定孔,当水道筋11外侧磨损后,外壳体2可向内移动固定。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三22内设有可拆装的塞盖24。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两个壳体的结构相同,安装于内壳体1外侧后完全相匹配,内壁的橡胶层25保证结合后内腔的密封性。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外壳体2底端设有与内壳体1侧面上的环形凹槽13相匹配的凸起26。

作为对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通孔三22的横截面积是通孔一21和通孔二23横截面积的和,通孔一21和通孔二23的横截面积相同。

在使用时,通常设置模式一,将外壳体2向内挤压水道筋11,然后固定于内壳体1上,将通孔一21设为进水口,通孔二23设为出水口,内壳体1的水道筋11与外壳体2内壁形成水道12,通入冷却水,实现冷却;

当电机发热严重时,设置模式二,将通孔一21和通孔二23设为进水口,通孔三22设为出水口,通入冷却水,实现冷却;

在长时间使用后,内壳体1水道筋11有一定磨损,继续向内紧压外壳体2,将外壳体2固定在内壳体1上,外壳体2顶端与内壳体1顶沿之间设置相应厚度的橡胶垫3。

该结构能够适用于电机在不同的使用状况下不同的冷却需求,在模式一和模式二之间切换,利用橡胶层25设置能有效防止电机使用过程中造成的磨损,在磨损后向内挤压壳体,仍能保持相应的水道12,保证水冷的稳定持续性,同时还保证了冷却效果,方便拆装,在拆装过程中不会磨损外壳体2和内壳体1,便于清洗和更换,相比现有技术适用性更广。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