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多层结构低位设备的配电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77277阅读:172来源:国知局
一种高效多层结构低位设备的配电系统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配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效多层结构低位设备的配电系统。



背景技术:

在现代经济发达国家的工业建筑中,在原有企业的老厂区内进行技术改造以节省建设用地的方式在呈增长趋势。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的中国,人均耕地却是世界上最少国家之一,节省建设用地在当前则显得尤为突出。因此,发展多层结构的工业建筑在我国势在必行,而城市中多层结构的住宅、商业建筑的发展尤为如此。伴随着这些建筑的发展,为其及其设备的配电则是一个不可或缺的环节, 因此针对这种情况,本发明作为一种高效多层结构低位设备的配电系统,将会拥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与本发明相接近的技术方案则是传统常规用的配电模式,即所需配电设备的电源接入线缆是通过本层拉线敷设引入。在设备所在当前设备层设置配电分柜,分柜则由所在建筑单元的总配电柜提供电力。当设备层建筑面积较大,且所需配电设备数量较多时,通常在设备相对集中位置敷设桥架,即:本层桥架—>引线管—>至设备处,管线根据敷设要求明敷或暗敷。

如图1所示,如果采用明敷,管线的纵向段将会明露在设备所在空间上方,占据空间,影响观感;此外在有净高要求的厂区以及美观需求的住宅、商业建筑等,则几乎不具备实行的条件。如果采取暗敷,则需在墙体以及地面切割开槽,少量尚可如此,但就大批量的设备如此配电,则需花费大量的人力以及物力,同时传统切割开槽还会产生大量的噪音以及粉尘等施工污染,进而对周边的居民生活环境造成极大的干扰,易引发双方的矛盾纠纷以及投诉事件。为此我国对城市建设中的施工污染加强了监管,因此施工单位则需采取相应措施来降低对环境的影响,而这无疑又增加了额外的成本。此外对于老厂房的技术升级和改造,从成本控制以及施工条件上,暗敷已非可行且佳的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数据中心分布式电源模块,利用下层结构空间敷设配电管路,解决了现有配电技术的不足,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设备层1和配电层2,所述设备层1和配电层2通过楼板3隔开,所述设备层1设置有用电设备4和配电柜5,所述配电层2敷设有线缆桥架6,所述楼板3在配电柜5下方设置有第一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31引设支路桥架61与线缆桥架6连接,所述楼板3在用电设备4下方设置有第二通孔32,所述线缆桥架6上引设线管62穿过第二通孔32连接至用电设备4。

优选的,所述楼板3下方依次敷设有钢筋笼7和压型钢板8。

优选的,所述线管62穿设在钢筋笼7的网格中。

优选的,所述楼板3采用混凝土浇筑。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优化了从配电柜到用电设备空间内的管路敷设,利用位于下方的配电层空间作为设备层配电管路的走线区域,解决了现有配电技术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几点益处:

(1)助于减少线路管径敷设时的切割开槽工作,提高了配电效率,降低了施工难度及工作量,节省了人工、材料,从而有利于控制和降低成本;

(2)降低了因切割产生的大量噪音、粉尘对自然环境的污染,对人文环境的干扰;

(3)减少管径线路的明露,增加了施工完成品的隐蔽性,提高了美观性,这对于视觉感官要求较高的住宅建筑、商业建筑的配电工作来说尤为适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未优化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A点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关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的施工环节流程图;

图中,

1、设备层;

2、配电层;

3、楼板,31、第一通孔,32、第二通孔;

4、用电设备;

5、配电柜;

6、线缆桥架,61、支路桥架,62、线管;

7、钢筋笼;

8、压型钢板。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如图2-3所示可知,本实用新型包括有:设备层1和配电层2,所述设备层1和配电层2通过楼板3隔开,所述设备层1设置有用电设备4和配电柜5,所述配电层2敷设有线缆桥架6,所述楼板3在配电柜5下方设置有第一通孔31,所述第一通孔31引设支路桥架61与线缆桥架6连接,所述楼板3在用电设备4下方设置有第二通孔32,所述线缆桥架6上引设线管62穿过第二通孔32连接至用电设备4;其中第二通孔32也可以设置在用电设备4附近易于接线的位置。

本实施中优选的,所述楼板3下方依次敷设有钢筋笼7和压型钢板8。

本实施中优选的,所述线管62穿设在钢筋笼7的网格中。

本实施中优选的,所述楼板3采用混凝土浇筑。

实施例二,如图4所示可知,设备层1和配电层2的位置关系,用电设备4与线缆桥架6的位置关系和连接关系与实施例一完全相同,不同的是配电柜5与线缆桥架6的位置关系。配电柜5设置在配电层2中,线缆桥架6通过从下侧引出的支路桥架61与设置在线缆桥架6下方的配电柜5连接,而不需要在楼板3内开设穿引支路桥架61的第一通孔31,避免了前期施工的预留孔位的问题。

如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施工流程图:

(1)建设前期,首先确认图纸及施工方案;

(2)确认楼面是否为完成面,选用不用方案;

(3)楼面为完成面,采用在既定预留位置处采用水钻铣洞的方式,以减少扬尘的产生及降低对楼面的破损,须做好铣洞时溢出的水的问题,及避免铣洞产生的坠落物所造成的各种隐患的发生;

(4)楼面为非完成面,在楼板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预留穿楼板洞第一通孔,将线管固定在已敷设在压型钢板上的钢筋笼的网格中,套管上端用胶带缠绕封堵,以避免混凝土的灌入堵塞;对于配电柜下方的第一通孔,亦采取第一通孔同样的方式,事先根据支路桥架的规格做好相应套管的预制、预留,固定在钢筋笼网格中,并在第一通孔开口处做好遮盖固定的防护工作;

(5)敷设线缆桥架至下一层横向桥架,并引上相应管路至用电设备处;

(6)线缆敷设至设备、挂回路标牌;

(7)对第一通孔和第二通孔做防水防火封堵工作;

(8)对设备进行清洁、检查、送电。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专利申请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专利申请。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专利申请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专利申请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专利请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