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4131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



背景技术:

光伏组件,也叫太阳能电池板,是太阳能发电系统中的核心部分,其作用是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随着新能源的发展,光伏组件的使用变的越来越广泛。在光伏发电系统中,为了便于摆放,安装光伏组件,一般都要将光伏组件安装在专门的支架上。

现有支架一般包括立柱、固定支架等组件,立柱固定于底面上,安固定支架可安装于立柱上,光伏组件可固定于固定支架上。现有固定支架通常为固定结构,即一体成型或经焊接制成,安装和拆卸较为不便,且采用焊接等连接工艺将会使成本增加,采用一体成型的结构会使制造难度加大。

在所述背景技术部分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实用新型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它可以包括不构成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已知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便于安装和拆卸的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

本实用新型的额外方面和优点将部分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并且部分地将从描述中变得显然,或者可以通过本实用新型的实践而习得。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一种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包括横梁、框架和多个支梁,所述横梁具有第一连接耳和第二连接耳,所述第一连接耳用于与光伏跟踪支架的支座铰接,所述第二连接耳用于与光伏跟踪支架的支杆铰接;所述横梁位于所述框架内,且所述横梁的两端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所述框架上设有多排卡槽;所述多个支梁并排设置且一一对应的与所述多排卡槽卡合,各个所述支梁上均形成有连接板,各个所述连接板均与所述框架固定连接,光伏组件能与所述多个支梁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框架包括两个边杆和两个端杆,所述两个边杆平行设于所述横梁的两侧,所述两个边杆上均设有多排所述卡槽,且所述两个边杆上的所述卡槽一一相对设置;所述两个端杆设于所述横梁的两端,且分别与所述横梁的两端连接,所述两个端杆的两端分别与所述两个边杆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两个边杆的横截面均为U形结构,且所述两个边杆的U型结构的开口一端背向设置,所述端杆的两端分别抵靠所述边杆并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横梁的两端均固定有法兰板,所述法兰板与所述端杆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横梁为空心柱状结构。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连接耳位于所述横梁中间,所述第一连接耳有两个且对称位于所述第二连接耳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横梁的两端靠近所述法兰板的位置形成有第一肋板,且所述第一肋板与所述法兰板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横梁上靠近所述第二连接耳的位置形成有第二肋板,且所述第二肋板与所述第二连接耳固定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第二肋板有两个,且所述两个第二肋板对称设于所述第二连接耳两侧。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方式,所述横梁、框架和支梁的材质均为不锈钢、碳素钢或铝合金。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备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中的至少之一:

由于多个支梁可一一对应的与多排卡槽卡合,从而通过多个卡槽对多个支梁分别进行定位,便于安装;

支梁上的连接板可与框架固定连接,从而将支梁固定于框架上,使支梁更加稳固,有利于保证光伏组件的稳固;

多个支梁均可对光伏组件进行支撑,可分散受力,便于安装尺寸较大的光伏组件;

在使用时,可将第一连接耳与支座的第一连接部铰接,将连接件与第二连接部铰接,将支杆与第二连接耳铰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可驱动与连接件滑动连接的支杆推动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转动;通过第二驱动组件驱动支座转动,从而可通过两个自由度的转动调节光伏组件的倾角,以适应不同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实现对阳光的跟踪,以提高发电效率。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详细描述其示例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它特征及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的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图;

图3是图1中B部的放大图;

图4是光伏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横梁;101、第一连接耳、102、第二连接耳;103、法兰板;104、第一肋板;105、第二肋板;2、框架;21、边杆;22、端杆;3、支梁、31、连接板;4、立柱;5、支座;51、第一连接部;52、第二连接部;6、连接件;7、支杆;8、第一驱动组件;9、第二驱动组件;10、光伏组件。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将参考附图更全面地描述示例实施方式。然而,示例实施方式能够以多种形式实施,且不应被理解为限于在此阐述的实施方式;相反,提供这些实施方式使得本实用新型将全面和完整,并将示例实施方式的构思全面地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类似的结构,因而将省略它们的详细描述。

虽然本说明书中使用相对性的用语,例如“上”“下”来描述图标的一个组件对于另一组件的相对关系,但是这些术语用于本说明书中仅出于方便,例如根据附图中所述的示例的方向。能理解的是,如果将图标的装置翻转使其上下颠倒,则所叙述在“上”的组件将会成为在“下”的组件。当某结构在其它结构“上”时,有可能是指某结构一体形成于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或指某结构通过另一结构“间接”设置在其它结构上。

用语“一个”、“该”、“所述”用以表示存在一个或多个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包括”和“具有”用以表示开放式的包括在内的意思并且是指除了列出的要素/组成部分/等之外还可存在另外的要素/组成部分/等;用语“第一”、“第二”等仅作为标记使用,不是对其对象的数量限制。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用于光伏支架,可将光伏组件安装于该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上。如图1~图3,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可以包括横梁1、框架2、支梁3。

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梁1可为空心或实心的柱状结构,该横梁1的横截面(即径向截面)可为圆形、矩形等多种形状,使得横梁1可为圆柱体或棱柱等结构;且横梁1可为不锈钢、碳素钢或铝合金等材质,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该横梁1可具有凸出于横梁1的第一连接耳101和第二连接耳102,第一连接耳101可为一平板结构,其可通过焊接、卡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垂直固定于横梁1的侧面上,且该第一连接耳101可与光伏跟踪支架的支座铰接;第二连接耳102也可为一平板结构,其可通过焊接、卡接或螺纹连接等方式垂直固定于横梁1的侧面,且该第二连接耳102可与光伏跟踪支架的支杆铰接,通过该支杆可推动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相对支座转动;第一连接耳101和第二连接耳102间可具有一定的夹角;第一连接耳101和第二连接耳102也可与横梁1一体成型。

横梁1的两端均可固定一法兰板103,该法兰板103可为与横梁1的轴线垂直的圆盘结构,其上可开设多个法兰孔;横梁1的端部可垂直贴合法兰板103,且两个法兰板103分别对应设于横梁1的两端,并可与法兰板103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也可使用螺栓、螺钉等将法兰板103与横梁1固定与横梁1的端部;当然,法兰板103还可以与横梁1一体成型。

第一连接耳101可有两个,且两个第一连接耳101可设于横梁1的同侧,且两个第一连接耳101相对于横梁1的中间横截面对称设置,以保证受力平衡。第二连接耳102可有一个,该第二连接耳102可位于横梁1中间位置,多个第一连接耳101可对称设于第二连接耳102两侧。

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第一连接耳101还可以是一个、三个、四个或者更多个,且若采用多个第一连接耳101,则多个第一连接耳101沿横梁1的轴向平行分布。

在本实施方式中,框架2可以包括边杆21和端杆22,其中:

边杆21可以有两个,两个边杆21可平行设于横梁1的两侧且相互对称;两个边杆21的横截面均可为U型结构,该U型结构一端具有开口,另一端封闭,且两个边杆21的U型结构的开口端背向设置,即两个边杆21U型结构的开口端的均朝向远离横梁1的方向设置;两个边杆21上均形成有卡槽,且两个边杆21上的卡槽一一相对;

端杆22可有两个,且两个端杆22可设于横梁1的两端并与横梁1端部的法兰板103贴合,可使用螺栓、螺钉等螺纹连接件将法兰板103与端杆22可拆卸的固定连接;当然,在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式中,两个端杆22还可分别与横梁1的两端的法兰板103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此外,任一端杆22的两端分别抵靠两个边杆21,并可通过螺栓、螺钉等螺纹连接件将端杆22与边杆21固定连接,或者也可采用焊接等连接方式将端杆22和边杆21固定连接,从而围成框架2;

上述的边杆21和端杆22均可为不锈钢、碳素钢或铝合金等材质,但不以此为限,还可以采用其它材料;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边杆21和端杆22仅为示例性说明,还可以采用其它形式的结构,只要能形成框架2即可,对框架2的具体结构在此不作特殊限定。

在本实施方式中,支梁3可以有多排,且多排支梁3可沿横梁1的轴向均匀分布;任一支梁3均可同时与两个边杆21上的相对的两个卡槽卡合,从而对支梁3进行定位;该卡槽的形状和尺寸可与支梁3的侧面相匹配,举例而言,若支梁3为圆柱形结构,该卡槽的表面可为与该圆柱形结构匹配的弧面,以便使支梁3与卡槽更好地贴合;

支梁3的两侧均可形成连接板31,该连接板31可为一凸出于支梁3的平板结构,当支梁3与上述卡槽卡合时,该连接板31可搭接于边杆21的表面上;可采用螺栓、螺钉等螺纹连接件将连接板31与边杆21固定连接,从而将支梁3固定在框架2上,且由于采用了螺纹连接件,从而有利于支梁3的安装和拆卸,进而便于整个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的安装和拆卸;使用时,可将光伏组件置于支梁3上并固定连接,从而通过多个支梁3对光伏组件进行支撑。

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梁1的两端靠近法兰板103的位置形成有第一肋板104,该第一肋板104可为凸出于横梁1的平板结构,且第一肋板104可与法兰板103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从而可防止法兰板103偏斜;此外,横梁1两端均可形成多个第一肋板104,例如两个、三个或四个等,且多个第一肋板104可环绕横梁1设置。

在本实施方式中,横梁1上靠近第二连接耳105的位置形成有第二肋板105,该第二肋板105可为凸出于本体1的平板结构,且第二肋板105可与第二连接耳102通过焊接、卡接等方式固定连接,从而可防止第二连接耳105偏斜。其中,第二肋板105可设置两个,且两个第二肋板105对称设于第二连接耳102两侧,以保证受力平衡。

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的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用于光伏支架,如图4,本实施方式所述的光伏支架可以包括立柱4、支座5、固定支架、连接件6、支杆7、第一驱动组件8和第二驱动组件9,其中:

立柱4可通过地脚螺栓等连接件固定在地面上,或者可将立柱4的底部嵌入地面并通过混凝土浇筑固定,还可通过其它方式将立柱4固定于地面上。

支座5设于立柱4顶部,且支座5可具有第一连接部81和第二连接部82。

上述固定支架可为上述任一实施方式所述的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该固定支架的横梁1的第一连接耳101与支座5的第一连接部51铰接,光伏组件10能固定连接于该固定支架上,从而可使光伏组件10可随固定支架相对支座5转动。当然,固定支架的结构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光伏支架双轴跟踪系统组件固定支架,其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连接件6可为一滑套,该滑套可与上述支座5的第二连接部52铰接,从而不仅可随支座5转动还可相对支座5转动。

支杆7可与连接件6滑动连接,支杆7可穿过上述滑套并可沿其相对滑套滑动,且支杆7的一端与横梁1的第二连接耳102铰接,使得当支杆7沿滑套滑动时,可使固定支架相对支座5转动。

第一驱动组件8可包括一减速器和电机,该减速器可固定于立柱4顶部,可由该电机通过减速器驱动上述支座5转动;第一驱动组件8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在此不再赘述。

第二驱动组件9可与支杆7连接,用于驱动支杆7相对连接件6直线滑动,以使固定支架相对上述支座5转动。第二驱动组件2包括一电机和传动组件,该电机可为伺服电机;该传动组件可包括相互匹配的丝杠螺母,上述支杆7可与螺母连接或与该螺母一体成型,该电机可与丝杠连接,可驱动丝杠转动,当丝杠转动时,可带动螺母和支杆7沿丝杠直线移动,从而实现支杆7相对上述滑套的滑动。第二驱动组件9还可以采用其它机构,在此不再赘述,可参考现有技术的电动推杆的原理。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光伏跟踪支架可用于光伏跟踪系统,该光伏跟踪系统还可包括控制组件和感应组件,该感应组件用于感应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的变化,该控制组件用于控制上述第一驱动组件8和第二驱动组件9,具体可参考现有的光伏跟踪系统,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实用新型的固定支架中,由于多个支梁3可一一对应的与多排卡槽卡合,从而通过多个卡槽对多个支梁分别进行定位,便于安装;支梁3上的连接板31可与框架2固定连接,从而将支梁3固定于框架上,使支梁3更加稳固,有利于保证光伏组件的稳固;多个支梁3均可对光伏组件10进行支撑,可分散受力,便于安装尺寸较大的光伏组件;

本实用新型的光伏跟踪支架,在使用时,可将第一连接耳101与支座5的第一连接部51铰接,将连接件6与第二连接部52铰接,将支杆7与第二连接耳102铰接;通过第一驱动组件8可驱动与连接件6滑动连接的支杆7推动固定支架转动;通过第二驱动组件9驱动支座5转动,从而可通过两个自由度的转动调节光伏组件的倾角,以适应不同的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实现对阳光的跟踪,以提高发电效率。

应可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不将其应用限制到本说明书提出的部件的详细结构和布置方式。本实用新型能够具有其他实施方式,并且能够以多种方式实现并且执行。前述变形形式和修改形式落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应可理解的是,本说明书公开和限定的本实用新型延伸到文中和/或附图中提到或明显的两个或两个以上单独特征的所有可替代组合。所有这些不同的组合构成本实用新型的多个可替代方面。本说明书所述的实施方式说明了已知用于实现本实用新型的最佳方式,并且将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利用本实用新型。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