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引线穿过系统的楔形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933149发布日期:2019-06-15 01:05阅读:77来源:国知局
用于引线穿过系统的楔形件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用于一种引线穿过系统的楔形件,其中,该楔形件能够在非压缩状态与压缩状态之间移动。



背景技术:

本发明主要用于引线穿过系统,该引线穿过系统包括框架、多个模块、支承板和楔形件。模块、支承板和楔形件布置在框架的内部。模块由可压缩材料制成并且每个模块用于接纳线缆、管道或电线。支承板的功能是阻止模块在使用中离开框架。楔形件是下述压缩装置:该压缩装置对模块进行压缩以使每个模块向内对线缆、管道或电线进行密封并且向外对其他模块、支承板和/或框架进行密封。

这种引线穿过系统使用在许多不同的环境中,比如机柜、设备遮盖物、接线盒和机器以及船舶的甲板和舱壁。这种引线穿过系统使用在不同的工业环境中,比如汽车、电信、发电和配电以及航海和近海产业。这种引线穿过系统必须密封防流体、防气体、防火、防啮齿动物、防白蚁、防灰尘、防潮等。

在根据现有技术(wo96/11353)的一个楔形件中,该楔形件借助于两个螺钉——其中每个螺钉具有带有相反螺距的螺纹——在非压缩状态与压缩状态之间移动。所述螺钉连接至两个楔形元件,在使所述螺钉沿第一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两个楔形元件朝向彼此移动,并且在使所述螺钉沿相反的方向转动的情况下所述两个楔形元件移动远离彼此。螺钉的螺纹与位于楔形元件内部的套筒的螺纹啮合,由此,楔形元件中的一个楔形元件的套筒的螺纹与螺钉的第一螺距的螺纹啮合,并且另一楔形元件的套筒的螺纹与螺钉的相反螺距的螺纹啮合。两个另外的楔形元件布置在两个第一楔形元件的相对两侧的倾斜表面上,由此所述两个另外的楔形元件将根据两个第一楔形元件的运动而朝向彼此移动以及移动远离彼此。当所述两个另外的楔形元件移动远离彼此时,楔形件的厚度增加,从而在该楔形件布置在框架内部时产生压缩力。

为了使楔形件在非压缩状态与压缩状态之间移动,两个螺钉都必须被转动,并且这通常是交替进行的。如果螺钉不是被交替转动,则存在下述风险:连接至螺钉的楔形元件将会歪斜并且可能锁住楔形元件的进一步运动。在这种引线穿过系统中,至关重要的是,由楔形件所提供的压缩力达到预定值。如果压缩力低于所述预定值,则存在不具有紧密密封的明显风险。在现有技术的楔形件中,在螺钉被拧出时产生压缩力,由此增大了螺钉头部与楔形件之间的距离。所述距离是所施加的压缩力的指示。因此,当螺钉头部与楔形件之间的距离达到特定值时,达到了预定力。为了确定已经施加了足够的压缩力,必须对所述距离进行测量。这种测量通常很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考虑到上述内容,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引线穿过系统的楔形件,其中,该楔形件在关于对楔形件的启用和停用方面更容易操作。此外,这在更容易实现所需压缩力且确定是否已经实现所需压缩力的情况下是有益的。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楔形件,该楔形件包括四个楔形元件。第一楔形元件和第二楔形元件布置成能够朝向彼此移动以及移动远离彼此。第三楔形元件和第四楔形元件布置在第一楔形元件和第二楔形元件的相对侧部上且沿着倾斜表面抵接第一楔形元件和第二楔形元件。楔形元件和倾斜表面布置成使得在第一楔形元件和第二楔形元件朝向彼此移动时第三楔形元件和第四楔形元件将移动远离彼此、并且布置成使得在第一楔形元件和第二楔形元件移动远离彼此时第三楔形元件和第四楔形元件朝向彼此移动。楔形件还包括支架,该支架位于第一楔形元件的外侧。支架接纳插座,该插座布置成能够相对于支架旋转。压缩螺钉通过一个端部而连接至第二楔形元件,并且压缩螺钉穿过第一楔形元件的开口。压缩螺钉的头部被接纳在支架的插座内。

通过阅读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的下面的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目的和优点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是明显的。

附图说明

下面将通过示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描述。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引线穿过系统的正视图,其中,本发明的楔形件可以使用在该引线穿过系统中;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楔形件处于非压缩状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3是图2的楔形件处于压缩状态的立体图;

图4是图2和图3的楔形件的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图4的部件的侧视图;

图6是沿着图5中的线b-b截取的横截面图,并且其中,所述部件处于非压缩状态;

图7是与图6相对应的横截面图,但是其中,所述部件处于压缩状态;

图8是图2的楔形件的支架的立体图;

图9是图8的支架的侧视图;以及

图10是沿着图9中的线a-a截取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在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纵向”、“横向”等与楔形件的压缩螺钉相关。

本发明的楔形件旨在使用在如图1所例举的引线穿过系统中。该引线穿过系统的不同部件的准确形状可以变化。在根据现有技术的所示实施方式中,框架101接纳多个模块102。框架101被布置在过渡部——比如墙壁、屋顶或地板——中,并且每个模块102用于接纳线缆、电线或管道。为了有助于将模块102在框架101的内部保持就位,在框架101内部在每排模块102之间布置有多个支承板103。支承板103布置成能够在框架101内部沿纵向方向移动,即沿如图1中所示的上下方向移动。在框架101的一个内端部处布置有根据现有技术的楔形件104,其中,支承板103位于楔形件104与相邻排的模块102之间。现有技术的楔形件104是压缩单元,并且楔形件104可以借助于螺钉105在框架101的内部伸展。楔形件104的伸展将作用在框架101内部的模块102上,由此,模块102将根据相应的模块102的布置而压靠于彼此、压靠支承板103、压靠框架101的内侧和/或压靠被容纳在模块102内的任何线缆等。

本发明的楔形件将用于替换引线穿过系统——比如图1中所示的引线穿过系统——中的现有技术的楔形件104。本发明的楔形件包括第一楔形元件1、第二楔形元件2、第三楔形元件3和第四楔形元件4。楔形元件1至4由橡胶或塑性材料制成。楔形件还包括压缩螺钉7、支架5和插座6。第三楔形元件3和第四楔形元件4以与第一楔形元件1和第二楔形元件2相互作用的方式朝向彼此移动以及移动远离彼此。前配装件11被嵌置在第一楔形元件1的橡胶或塑性材料中,并且后配装件12被嵌置在第二楔形元件2的橡胶或塑性材料中。

压缩螺钉7被接纳在两个套筒8、9中。第一套筒8被接纳在第一元件1中并且第一套筒8固定至前配装件11。第二套筒9被接纳在第二楔形元件2中并且第二套筒9固定至后配装件12。压缩螺钉7的杆部穿过第一套筒8。压缩螺钉7的端部被接纳在第二套筒9内。前配装件11和后配装件12通常由金属比如钢制成。前配装件11和后配装件12各自具有u形横截面,其中,所述u形的底部各自朝向第一楔形元件1和第二楔形元件2的外侧定向。每个配装件11、12大致沿着相应的楔形元件1、2的全部横向地延伸。压缩螺钉7具有第一螺纹部和第二螺纹部,第一螺纹部与套筒8、9中的一个套筒的螺纹相互作用,第二螺纹部与套筒8、9中的另一套筒的螺纹相互作用。螺钉7的螺纹部中的一个螺纹部是右旋式螺纹,而另一螺纹部是左旋式螺纹。根据压缩螺钉7的旋转方向,第一楔形元件1和第二楔形元件2将朝向彼此移动或者移动远离彼此。

支架5借助于螺钉13固定至前配装件11。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认识到的是,支架5可以以其他方式进行固定、比如通过卡扣式紧固件或者通过粘合剂而进行固定。插座6被接纳在支架5中。在所示出的实施方式中,通过提起支架5的可拆卸部件14而将插座6布置在支架5中。插座6具有周向凹槽16,该周向凹槽16布置在插座6的筒形部分15与头部17之间。支架5与支架5的可拆卸部件14一起形成向内突出的环,并且其中,该环要被接纳在插座6的周向凹槽16中。为了将插座6布置在支架5中,支架5的可拆卸部件14首先被提起,并且然后插座6被向下推动到在提起支架5的可拆卸部件14之后所形成的间隙中。插座6被向下推动到支架5中,使得环的位于支架5中的部分将被接纳在插座6的周向凹槽16内。支架5的可拆卸部件14然后被布置在支架5中,由此,环的位于支架5的可拆卸部件14中的部分将被布置在插座6的周向凹槽16中。插座6的周向凹槽16与支架5的环之间的关系定成使得:插座6被阻止相对于支架5纵向地移动、但是相对于支架5自由旋转。支架5由合适的材料比如塑料或铝制成。

支架5的可拆卸部件14借助于凹槽与支架5和支架5的可拆卸部件14的突出部分进行配合而从支架5的一侧向下滑落在支架5中就位。

压缩螺钉7被接纳在第一楔形元件1的通孔中。压缩螺钉7还被接纳在插座6的通孔中。压缩螺钉7的头部10被接纳在插座6的头部17中,使得压缩螺钉7的头部10可以相对于插座6纵向地移动、但不会相对于插座6旋转。插座6的突出在支架5外侧的头部17具有带有六边形横截面的内开口,该六边形横截面适于压缩螺钉7的头部的形状。插座6的头部17的内开口的其他形状以及压缩螺钉7的头部10的其他形状是可能的。然而,所述形状应当彼此适于使得:压缩螺钉7的头部10应被阻止进行旋转、但是能够相对于插座6纵向地移动。插座6的通孔在筒形部分15和凹槽16的区域中具有圆形的横截面形状。由此在插座6的通孔中在具有圆形横截面的部分与具有六边形横截面的部分之间形成有边缘,其中,该边缘限制压缩螺钉7的头部10向内进行纵向运动。位于插座6的通孔的筒形部分与六边形部分之间的边缘为压缩螺钉7的头部10提供了明显的止挡部。通过旋转插座6而使压缩螺钉7旋转,例如通过利用扳手旋转插座6而使压缩螺钉7旋转。压缩螺钉7的内端部被接纳在固定至后配装件12的套筒9中。

由于套筒8和套筒9分别固定至第一楔形元件1的前配装件11和第二楔形元件2的后配装件12,因此,在压缩螺钉7进行旋转时,第一楔形元件1和第二楔形元件2将朝向彼此移动或者移动远离彼此。第一楔形元件1和第二楔形元件2是朝向彼此移动还是移动远离彼此取决于插座6旋转的方向并且因此取决于压缩螺钉7旋转的方向。压缩螺钉7的螺距的方向定成使得:通过向外旋拧压缩螺钉7,楔形件将朝向压缩状态移动。

第一楔形元件1和第二楔形元件2布置成彼此成直线并且第一楔形元件1和第二楔形元件2能够朝向彼此移动以及移动远离彼此。第三楔形元件3和第四楔形元件4布置在彼此之上并且第三楔形元件3和第四楔形元件4能够朝向彼此移动以及移动远离彼此。第三楔形元件3和第四楔形元件4布置在第一楔形元件1与第二楔形元件2之间。第一楔形元件1沿着倾斜表面抵接第三楔形元件3和第四楔形元件4。第二楔形元件2沿着倾斜表面抵接第三楔形元件3和第四楔形元件4。楔形元件1、2、3、4以及它们的配合的倾斜表面布置成使得:当第一楔形元件1和第二楔形元件2朝向彼此移动时,第三楔形元件3和第四楔形元件4移动远离彼此。相应地,当第一楔形元件1和第二楔形元件2移动远离彼此时,第三楔形元件3和第四楔形元件4朝向彼此移动。

在使用中,楔形件能够在两个极限位置之间移动。在第一极限位置中,如图2所示,第三楔形元件3的上表面与第一楔形元件1的上表面和第二楔形元件2的上表面大致齐平,并且第四楔形元件4的下表面与第一楔形元件1的下表面和第二楔形元件2的下表面大致齐平。楔形件的该第一极限位置可以被称为非压缩状态或扁平位置,这是因为楔形件在处于该位置时最薄。在第二极限位置中,如图3所示,第一楔形元件1和第二楔形元件2移动成尽可能靠近彼此,由此,第三楔形元件3和第四楔形元件4移动成尽可能远离彼此。在所述第二极限位置中,第一楔形元件1和第二楔形元件2将通常彼此抵接,从而提供明显的止挡部。在第二极限位置中,楔形件尽可能厚。第二极限位置可以被称为完全压缩状态。楔形件可以采取介于极限位置之间的任何位置,但是在使用中,楔形件通常布置处于所述极限位置中的一个极限位置。楔形件被布置处于第一极限位置以用于插入到框架中,并且楔形件被布置处于第二极限位置以便在框架内部提供预定的压缩。

在楔形件的与如在图3中所示出的第二极限位置相对应的压缩状态下,压缩螺钉7的头部10的外端部要与插座6的头部17的外端部齐平。当压缩螺钉7的头部10的外端部与插座6的头部17的外端部齐平时,实现了所需的压缩力。因此,这给出了恰当压缩的指示,其中,该指示既是视觉指示也是触觉指示。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