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机骨架油封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02716发布日期:2018-12-18 21:52阅读:553来源:国知局
一种电机骨架油封防护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机结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电机骨架油封防护结构。



背景技术:

电机骨架油封是对电机进行防护的重要部件,可以限制轴承中的润滑油漏出,也可以防止泥沙、灰尘、水汽等自外侵入轴承中,然而,人们只关注到了骨架油封能起到的作用,而忽略了骨架油封本身,由于其裸露在外,灰尘日益积累,则会渐渐降低其防护能力,甚者影响到电机的使用,到时再进行拆卸更换或维修,则会影响生产效率和增加成本。故希望从骨架油封本身出发,提出一种防护结构,进一步提高电机的效率和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机骨架油封防护结构,解决裸露的骨架油封易积灰尘而失效的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电机骨架油封防护结构,其包括电机端盖、转轴和骨架油封,骨架油封设置于电机端盖内,转轴穿过骨架油封并伸出电机端盖的外端面,其中,骨架油封的外侧依次间隙设置有第一挡板和第二挡板,第一挡板套设并固定于转轴上,电机端盖的轴孔自骨架油封的外端面处设置为外扩形锥面,第一挡板的外缘与电机端盖间隙设置,且对应设置为锥形部,第二挡板固定于电机端盖的外端面上并对第一挡板形成遮盖,第二挡板上对应转轴开设有让位孔。

特别的,第一挡板的外侧突出有安装部,安装部为外收形锥面,安装部上开设有若干便于安装的斜入螺栓孔,转轴上对应斜入螺栓孔开设有斜螺纹孔。由于第一挡板位于电机端盖内部,拆装存在困难,故将安装部设置为锥形,使得锥面朝外,另外锥形设计能使得灰尘等及时远离轴缝。

特别的,第二挡板上的让位孔与转轴之间的间隙为3mm~5mm。允许灰尘等从间隙进入,但会被第一挡板甩离,避免进入骨架油封处。

特别的,电机端盖上与第二挡板的连接处开设有集尘槽。被第一挡板甩离的灰尘会堆积在集尘槽中,卸下第二挡板即可简单清理。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电机骨架油封防护结构主要通过在裸露的骨架油封外设置两个挡板,并改变电机端盖的结构,使得电机端盖与两个挡板配合作用,有效阻挡灰尘、水汽等,将骨架油封有效防护起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该结构在清理时更加方便、省力。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骨架油封防护结构的半剖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电机骨架油封防护结构的外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和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电机骨架油封防护结构,其包括电机端盖1、转轴2和骨架油封3,骨架油封3设置于电机端盖1内,转轴2穿过骨架油封3并伸出电机端盖1的外端面,骨架油封3的外侧依次间隙设置有第一挡板4和第二挡板5。

第一挡板4套设并固定于转轴2上,电机端盖1的轴孔自骨架油封3的外端面处设置为外扩形锥面,外扩形锥面可以使得灰尘或水汽不容易进入骨架油封3,而是向外端移动。第一挡板4的外缘与电机端盖1间隙设置,且对应设置为锥形部41,第一挡板4的外侧突出有安装部42,安装部42为外收形锥面,安装部42上开设有若干便于安装的斜入螺栓孔43,转轴2上对应斜入螺栓孔43开设有斜螺纹孔21。由于第一挡板4位于电机端盖1内部,拆装存在困难,故将安装部42设置为锥形,使得锥面朝外,固定螺栓随着斜面倾斜进入并固定于转轴2上,这样方便第一挡板4的拆卸,不至于难以下手,另外锥形设计配合后述的让位孔51,能使得从缝隙中进入的灰尘或水汽等及时远离第一挡板4和转轴2间轴缝,避免从轴缝中进入骨架油封3处。这里的第一挡板4是主要的防护部件,用于将灰尘或水汽等直接离心甩开,使其没有进入骨架油封3的机会。

第二挡板5固定于电机端盖1的外端面上并对第一挡板4形成遮盖,第二挡板5上对应转轴2开设有让位孔51,第二挡板5上的让位孔51与转轴2之间的间隙为3mm~5mm。这里的第二挡板5的作用是阻隔大部分的灰尘或水汽等,而让位孔51与转轴2间的间隙不用太小,这样也能减小因为与转轴2配合的加工要求,因为小部分灰尘或水汽等从间隙进入后,仍然会被第一挡板4甩开至电机端盖1的外扩形锥面的端口处,无法进入骨架油封3处。

特别的,电机端盖1上与第二挡板5的连接处开设有集尘槽11。集尘槽11能很好的收集灰尘或水汽等,被第一挡板4甩离的灰尘会堆积在集尘槽11中,卸下第二挡板5即可简单清理。

综上,本实施例提供的电机骨架油封防护结构,主要通过在裸露的骨架油封外设置两个挡板,并改变电机端盖的结构,使得电机端盖与两个挡板配合作用,有效阻挡灰尘、水汽等,将骨架油封有效防护起来,延长了其使用寿命,同时该结构在清理时更加方便、省力。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