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无线充壳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610166发布日期:2019-05-07 21:01阅读:152来源:国知局
一种无线充壳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手机配件,具体涉及无线充电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充电技术在手机中的普及,无线充电器需求越来越大,市场需求应该在100亿级的项目,市场潜力巨大。但是,目前无线充电器加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降低无线充电器的加工成本。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无线充壳体,其边侧开设有插接口,所述无线充壳体一体成型,其上表面的边缘处成型有环形槽,其下表面成型有空腔。

环形槽内配合无线充电器的顶盖,空腔内安装电路板。

无线充壳体相当于无线充电器的外壳,无线充壳体一体成型有环形槽和空腔,节约环形槽的加工工序和空腔的加工工序,有利于无线充电器加工成本的降低。

所述无线充壳体由一个圆柱形坯料经锻压而成型。经锻压成型的无线充壳体,CNC加工设备对其空腔的内部结构进行切削加工,车床对其外轮廓进行切削加工。最后,由CNC加工设备以切削的方式加工所述插接口。

无线充壳体的锻坯精度可以达到+0.03/-0.03mm。锻坯可以实现无线充壳体的大部分产品结构,CNC加工时间少,量产性高、成本低,尺寸精度稳定,适合大批量量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从上方观察一种无线充壳体所得的立体图;

图2为从下方观察一种无线充壳体所得的立体图。

图中符号说明:

10、环形槽;

20、空腔;

30、连接柱;31、连接孔;

40、插接口;41、安装块。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图2,一种无线充壳体,呈盘形状,一体成型,其上表面的边缘处成型有环形槽10,其下表面成型有空腔20。

结合图1、图2,所述空腔20内成型有若干连接柱30,任一连接柱设有连接孔31,连接孔向上贯穿无线充壳体的上表面。无线充电器的顶盖的边缘设有环形凸部,环形凸部卡合在所述环形槽中,顶盖设有若干安装孔,若干安装孔与若干连接孔31一一对应,螺纹紧固件配合在安装孔和相应的连接孔中,实现顶盖与无线充壳体的连接。

结合图1、图2,无线充壳体的边侧开设有插接口40,用于安装USB 设备。所述插接口与空腔20连通,插接口的两侧设有安装块41,安装块位于空腔20内,安装块与空腔20的顶壁具有间隙。安装USB设备时,USB 设备的主体位于空腔内,USB设备的端部配合在插接口40内。若USB设备主体的两侧设有连接部件,则连接部件通过螺纹紧固件直接固定在所述安装块41上。若USB设备主体未设有连接部件,则一固定片由下而上抵压在 USB设备主体,所述固定片的两端通过螺纹紧固件连接在所述安装块41上,以实现USB设备主体的固定。若USB设备主体的顶部与空腔顶壁之间具有间隙,则可以在安装块41与空腔顶壁之间插设胀紧板,以稳定USB设备主体。

所述无线充壳体的加工工艺流程如下:

第一,一个圆柱形坯料经锻压而成型无线充壳体的雏形,其中,锻压设备设有锻压模具,模具的成型腔仿形于无线充壳体。无线充壳体雏形的上表面成型有环形槽10,下表面成型有空腔20,空腔内成型有若干连接柱 30,任一连接柱设有连接孔31,连接孔向上贯穿无线充壳体的上表面。锻坯精度达到:+0.03/-0.03mm。

第二,CNC加工设备对无线充壳体雏形的空腔20的侧壁和所述连接孔 31进行切削加工,以提高无线充壳体的尺寸精度。

第三,车床对无线充壳体雏形的外轮廓进行切削加工,形成半成品。

第四,CNC加工设备加工半成品边侧的插接口,半成品成为无线充壳体成品。

以上内容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