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屋面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507975发布日期:2019-04-24 00:12阅读:1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屋面光伏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光伏系统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屋面光伏支架。



背景技术:

太阳能作为一种清洁能源,其开采利用正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如何高效的采集和利用太阳能对于环境的保护有着相当深渊的意义。为了大量采集太阳能,通常需要将光伏支架固定在屋顶等空旷的地方,在屋面光伏支架上固定安装各种太阳能光伏组件以便更好的采集太阳能。

将太阳能技术与房屋建筑结合在一起,不仅实现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更重要的是能促进节能减排。目前光电技术正向生产厂房推进,厂房屋面一般面积大,结构简单,更有利于实现太阳能光伏建筑一体化。现有的光伏支架在与金属屋面连接时,为了不破坏屋面板的整体性,利用夹具夹紧于金属屋面凸棱上后,将较长的横梁与多个夹具固定在一起,之后将太阳能板放置于横梁上,并利用螺栓将压块与在横梁内滑动的垫块固定,使得垫块抵触于横梁导轨的内侧壁上,光伏板压紧于压块与横梁之间,实现光伏板与金属屋面的安装。但是这样的方式需要大面积的使用横梁、压块与垫块,铝合金的用量较大,导致生产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屋面光伏支架,具有节省生产成本的效果。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屋面光伏支架,包括用于与金属屋顶凸棱连接的夹具以及设置于夹具上并用于固定光伏板的卡扣装置,所述卡扣装置包括固定于夹具顶部的连接板、垂直并固定于连接板中部的定位板以及设置于定位板远离连接板一端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与连接板相互平行,且所述限位板与连接板之间形成用于固定光伏板的限位槽,在所述限位板与定位板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限位板固定于定位板上的固定组件。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夹具直接与金属屋顶凸棱连接后,将光伏板放置于限位槽内,并使得光伏板抵触于定位板的侧壁,从而使得控制固定组件将限位板固定于定位板上后,光伏板受到限位板的限制,其顶面与底面分别抵触于限位板以及连接板上,从而将光伏板压紧于限位槽内,实现光伏板的安装,整体结构简单,并且省去了横梁、压块以及垫块,减少了铝合金的用量,实现节省生产成本的效果。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组件包括穿设过限位板并与定位板螺纹连接的螺杆以及与螺杆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所述紧固螺母设置于螺杆伸出限位板外的一端上,且锁紧时,所述紧固螺母抵触于限位板远离定位板的表面上。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螺杆,使得螺杆穿过限位板并与定位板螺纹连接后固定于定位板上,从而在光伏板放置于限位槽内后,调整限位板位于螺杆上的高度,使得限位板能够将光伏板压紧于限位槽内,之后通过紧固螺母锁紧于螺杆穿出限位板外的一端上,使紧固螺母抵触于限位板的表面上,实现将限位板固定于定位板上的效果,并且压紧光伏板,完成安装。同时,可根据光伏板的厚度大小调整限位板在螺杆上的高度,从而使得限位槽的大小适应于光伏板的厚度,提高其适用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连接板的表面上设置有波浪状的防滑条纹。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防滑条纹,能够增大光伏板抵触于连接板表面上是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光伏板安装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限位板与连接板的大小一致,所述限位槽设置于定位板的两侧上。

如此设置,通过将限位板与连接板的大小设置为一致,使得限位板固定于定位板上后,定位板将限位板与连接板隔离呈两限位槽,能够通过两侧的限位槽对应安装上光伏板,便于各个光伏支架之间的连接。

进一步设置:所述夹具包括与连接板固定连接的安装板、固定于安装板远离连接板表面上的固定夹板以及与固定夹板固定连接的弹性夹板,所述固定夹板与弹性夹板之间形成用于夹紧金属屋顶凸棱的定位槽,所述定位槽的大小小于金属屋顶凸棱的大小。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安装板使得夹具与连接板固定,使得固定夹板与弹性夹板配合后将金属屋顶凸棱夹紧于定位槽内,弹性夹板具有弹性,能够拨动弹性夹板使得定位槽的大小暂时变大,便于夹具安装于金属屋顶凸棱上,提高操作的便捷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固定夹板与弹性夹板远离定位槽的一端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螺纹孔上穿设有固定螺栓,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螺纹孔的一端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螺纹孔,能够穿过固定螺栓,并利用定位螺母与固定螺栓螺纹连接后锁紧,使得固定螺栓的螺帽抵触于固定夹板的表面上,定位螺母抵触于弹性夹板的表面上,实现将弹性夹板固定于固定夹板上的效果,从而将金属屋顶凸棱锁紧于定位槽内,提高连接后的稳固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槽的槽壁上设置有防滑部。

如此设置,通过设置的防滑部,提高金属屋顶凸棱与定位槽槽壁抵触后的摩擦力,从而提高夹具夹紧金属屋顶凸棱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槽自其中部向槽口以及安装板的两端的横截面面积的大小逐渐减小设置。

如此设置,在金属屋顶凸棱限位于定位槽内后,能够防止金属屋顶凸棱在竖直方向上脱离定位槽,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

进一步设置:所述定位槽设置为具有开口的椭圆形,金属屋顶凸棱对应设置为椭圆状,且所述定位槽的槽口设置于定位槽远离安装板的一端上。

如此设置,椭圆状具有中间凸两端扁的形状,能够在安装后限制金属屋顶凸棱在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防止脱离定位槽,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相对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设置的连接板与限位板形成限位槽,能够将光伏板限位于限位槽内,实现光伏板的安装,整体结构简单,并且省去了横梁、压块以及垫块,减少了铝合金的用量,实现节省生产成本的效果;

2、通过设置的螺杆以及紧固螺母,能够根据光伏板的厚度调整限位板在螺杆上的位置,从而调整限位槽的大小使其适应于光伏板的厚度大小,并将光伏板压紧于限位槽内,具有提高其适用性的效果;

3、通过将定位槽自其中部向槽口以及安装板的两端的横截面面积的大小逐渐减小设置,能够防止安装后金属屋顶凸棱在竖直方向上脱离定位槽,从而通过固定螺栓与定位螺母固定后,稳定夹紧于固定夹板与弹性夹板之间的定位槽内,具有提高安装后的稳定性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屋面光伏支架与光伏板安装于金属屋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是屋面光伏支架正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屋面光伏支架仰视方向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夹具;11、安装板;12、固定夹板;13、弹性夹板;14、定位槽;141、防滑部;2、卡扣装置;21、连接板;211、防滑条纹;212、空腔;213、让位槽;22、定位板;221、空槽;23、限位板;3、限位槽;4、固定组件;41、螺杆;42、紧固螺母;5、螺纹孔;6、固定螺栓;7、定位螺母;8、限位螺栓;81、限位螺母;9、光伏板;10、金属屋顶凸棱。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至图4对屋面光伏支架做进一步说明。

一种屋面光伏支架,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用于与金属屋顶凸棱10连接的夹具1以及设置于夹具1上并用于固定光伏板9的卡扣装置2,夹具1与卡扣装置2均有铝合金材料制成。各个光伏板9之间利用多个屋面光伏支架进行固定,其中一个光伏板9的一侧边利用两个对称的屋面光伏支架安装于金属屋顶上,提高整体安装后的稳定性,并且能够省去横梁、压块以及垫块,减少铝合金的用量,有效节省生产成本。

如图3所示,卡扣装置2包括固定于夹具1顶部的连接板21、垂直并固定于连接板21中部的定位板22以及设置于定位板22远离连接板21一端上的限位板23,其中,连接板21的表面上固定设置有波浪状的防滑条纹211,以提高光伏板9与连接板21接触时的摩擦力。另外,在限位板23与定位板22之间设置有用于将限位板23固定于定位板22上的固定组件4,且固定后,限位板23与连接板21相互平行。具体的,结合图1所示,将限位板23的大小与连接板21的大设为一致,从而能够通过定位板22隔离形成两侧相互背离的限位槽3,两限位槽3的槽口方向相反,从而能够分别用于安装光伏板9,安装过程不必采用横梁、压块以及垫块,减少铝合金的使用,有效节省成本。同时,为了减轻重量并且减少铝合金的用量,可在连接板21上开设有贯穿连接板21的空腔212,其中定位板22上亦可开设有空槽221,空槽221对称于固定组件4设置于定位板22长度方向的两侧上,空腔212与空槽221的大小可根据实际需求设置,以保证连接板21与定位板22的结构强度。

如图2和图3所示,固定组件4包括穿设过限位板23并与定位板22螺纹连接的螺杆41以及与螺杆41螺纹连接的紧固螺母42,其中,紧固螺母42设置于螺杆41伸出限位板23外的一端上。螺杆41伸出定位板22外的长度提供限位板23在螺杆41上升降的高度范围,从而能够根据光伏板9的厚度调节限位槽3的大小,提高适用性;调整后锁紧紧固螺母42,使得紧固螺母42抵触于限位板23远离定位板22的表面上,光伏板9的顶面与底面分别抵触于限位板23与连接板21的表面上,从而将光伏板9固定于限位槽3内,安装十分便捷,并且安装后稳固性强。

如图3和图4所示,夹具1包括与连接板21固定连接的安装板11、固定于安装板11远离连接板21表面上的固定夹板12以及与固定夹板12卡合的弹性夹板13,其中,固定夹板12与弹性夹板13靠近安装板11的一端具有贴合面,另一端形成用于夹紧金属屋顶凸棱10的定位槽14。在固定夹板12与弹性夹板13远离定位槽14的一端的贴合面上均开设有螺纹孔5,螺纹孔5上穿设有固定螺栓6,固定螺栓6穿过螺纹孔5的一端上螺纹连接有定位螺母7,从而将弹性夹板13固定于固定夹板12上,提高安装后的稳固性。

如图3和图4所示,安装板11与连接板21之间采用限位螺栓8与限位螺母81的配合进行固定,具体的,限位螺栓8穿设过连接板21以及安装板11后与限位螺母81螺纹连接,限位螺母81设置于限位螺栓8穿设过安装板11后的一端上。其中,连接板21上开设有供限位螺栓8的螺帽藏匿的让位槽213,以保证连接板21表面的平整性,结合图2所示,便于光伏板9安装。同时,为提高连接板21与安装板11固定后的稳定性,将限位螺栓8与限位螺母81分别对称设置于安装板11与连接板21上,让位槽213一一对应设置。

如图2和图3所示,定位槽14的槽壁上设置有防滑部141,以提高金属屋顶凸棱10与定位槽14抵触后的摩擦力,提高夹紧后的牢固性。进一步的,将定位槽14的大小小于金属屋顶凸棱10设置,能够在夹紧后金属屋顶凸棱10牢牢贴合于定位槽14的槽壁上,提高连接的稳定性。定位槽14自其中部向槽口以及安装板11的两端的横截面面积的大小逐渐减小设置,金属屋顶凸棱10设置为对应形状。具体的,金属屋顶凸棱10设置为椭圆状,定位槽14对应设置为具有开口的椭圆形,且定位槽14的槽口远离安装板11的一端设置,从而能够限制金属屋顶凸棱10在夹持后于竖直方向上在定位槽14内的滑动,提高安装后的稳固性。

工作原理:安装时,通过固定夹板12与弹性夹板13的配合夹紧于金属屋顶凸棱10上,随后通过固定螺栓6与定位螺母7将弹性夹板13固定于固定夹板12上,完成夹具1在金属屋顶上的安装。之后通过限位螺栓8与限位螺母81的配合,将连接板21固定于安装上,实现卡扣装置2与夹具1的固定以组成光伏支架。接着将光伏板9放置于限位槽3内,并将光伏板9抵触于定位板22的侧面上,随后调整限位板23在螺杆41上的高度,以使得限位槽3的大小适应于光伏板9的厚度,从而通过紧固螺母42锁紧,使得光伏板9的顶面与底面分别抵触于限位板23与连接板21上,即完成光伏板9安装于光伏支架上的过程。最后,通过利用各个光伏支架与光伏板9的结合,组成一个光伏系统,即完成在金属屋顶面上安装光伏系统的过程,便于回收太阳能进行利用。通过上述方案,在安装时省去了横梁、压块以及垫块,减少了铝合金的用量,实现节省生产成本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