充电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06590发布日期:2019-05-21 20:54阅读:135来源:国知局
充电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充电桩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充电桩装置。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机器人已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在我国,机器人已作为国家重点发展的领域,未来发展前景广阔。

机器人常见的动力来源都是内部装置的可充电电池提供,当电池电量较低时需要进行充电,目前机器人充电的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是人工操作充电,即将机器人移动到电源处,接上充电口充电,充满后再人工分离;另一种是自主充电,利用配套的充电桩,机器人进行自主充电。

然而,市场上充电桩上的充电座的导电部分都是直接裸露在外,容易被触碰到,造成触电及其他危险事故的发生,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充电桩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充电桩由于导电体裸露在外而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的技术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上用于供外部设备充电的充电组件,所述充电桩装置还包括用于避免所述充电组件裸露在外的滑盖组件,所述滑盖组件滑动封盖于所述充电组件上。

进一步地,所述充电组件包括:

支撑框,设置于所述充电桩本体上;

支撑轴,安装于所述支撑框上;

导电组件,转动安装于所述支撑轴上;

驱动组件,设于所述支撑框上,且用于当所述滑盖组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所述滑盖组件与所述驱动组件接触并带动所述驱动组件移动,以驱动所述导电组件绕所述支撑轴转动使得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外部设备接触;以及,

控制器,用于当所述滑盖组件滑动至第二位置时,控制所述导电组件处于电性导通状态以使所述导电组件与所述外部设备接触并电性导通。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上的连接板、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的导电触头、以及与所述连接板连接并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的连接块,所述驱动组件与所述连接块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导电组件还包括支板、以及用于弹性推动所述连接块绕所述支撑轴转动以使所述导电触头复位的扭簧,所述扭簧的一端安装于所述支板上,所述扭簧的另一端安装于所述连接板上,且所述扭簧套设于所述支撑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驱动组件包括牵引绳,所述牵引绳一端套设于所述连接块上,所述牵引绳另一端设有用于当所述滑盖组件滑动至第一位置时,与所述驱动组件接触并带动所述驱动组件移动的挡位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滑盖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支撑框上的滑轨、滑动安装于所述滑轨上的滑板、以及固定设置于所述滑板上的滑盖,所述滑板上设有用于供所述牵引绳穿过并与所述挡位结构相互配合的挡环,所述滑盖组件还包括用于推动所述滑板反向滑动以复位的复位机构,所述复位机构一端与所述滑板连接,所述复位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复位机构包括连杆组件以及拉簧,所述连杆组件一端与所述滑板铰接,所述连杆组件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铰接,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连杆组件连接,所述拉簧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连杆组件包括第一拉杆与第二拉杆,所述第一拉杆一端与所述滑板铰接,所述第一拉杆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拉杆的一端铰接,所述第二拉杆的另一端与所述支撑框铰接,所述拉簧一端与所述第一拉杆或者所述第二拉杆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滑盖组件还包括若干用于限制所述滑板滑动行程的限位挡块,各所述限位挡块分别设置于所述支撑框上并分布于所述滑板的两端。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装置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充电桩装置,通过在充电桩本体上设有充电组件,这样,当充电组件与电极组件接触时,从而可实现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此外,通过设置滑盖组件,从而可将滑盖组件封盖于充电组件上,进而避免了充电组件裸露在外,降低了在充电过程中引发触电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充电桩装置的安全性能。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实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施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电极组件与充电组件连接的立体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充电桩装置滑盖组件处于封闭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充电组件及滑盖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滑板与驱动组件的连接结构分解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滑盖组件滑动至指定位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提出的电极组件的结构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提出的充电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图中各附图标记:

1-充电桩本体;

2-充电组件;21-支撑框;22-支撑轴;23-导电组件;24-驱动组件;25-控制器;231-连接板;232-导电触头;233-连接块;234-支板;235-扭簧;241-牵引绳;242-挡位结构;

3-滑盖组件;31-滑轨;32-滑板;33-挡环;34-连杆组件;341-第一拉杆;342-第二拉杆;343-拉簧;35-限位挡块;

4-电极组件;41-固定架;42-壳体;43-导通组件;431-导电片;432-支柱;433-压簧;434-压板;

5-伸缩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当一个元件被称为是“连接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左、右、上、下等方位用语,仅是互为相对概念或是以产品的正常使用状态为参考的,而不应该认为是具有限制性的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实现进行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提出了一种充电桩装置,包括充电桩本体1,在该充电桩本体1上设有充电组件2,该充电组件2可供外部设备进行充电,在该充电组件2上设有一滑盖组件3,该滑盖组件3滑动封盖于上述充电组件2上。这样,通过在充电桩本体1上设有充电组件2,从而可实现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此外,通过设置滑盖组件3,从而可将滑盖组件3封盖于充电组件2上,进而避免了充电组件2裸露在外,降低了由于接触到充电组件2引发触电的安全隐患,提高了充电桩装置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时,此时,外部设备推动滑盖组件3朝向充电桩本体1方向滑动,裸露出充电组件2,使得该充电组件2与上述电极组件4电性连接,实现对外部设备的充电;当外部设备电充满后,此时,外部设备与上述滑盖组件3相分离,此时滑盖组件3会沿原始路径返回,将充电组件2封盖,保证避免上述充电组件2裸露在外。

优选地,上述外部设备可以为机器人,又或者其他移动设备,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充电组件2包括支撑框21和支撑轴22,该支撑框21安装于上述充电桩本体1上,该支撑轴22安装于上述支撑框21上,在该支撑框21上还设有导电组件23和驱动组件24,该导电组件23转动安装于上述支撑轴22上,此外,上述充电组件2还包括一控制器25,该控制器25安装于上述支撑框21上。这样,通过设置导电组件23,从而可用于与上述电极组件4电性连接,以使得外部设备能够充电;通过设置驱动组件24,此时,当滑盖组件3滑动至第一位置时,该滑盖组件3可与上述驱动组件24接触,此时该滑盖组件3带动驱动组件24移动,从而驱动组件24驱动上述导电组件2绕上述支撑轴22转动以使得导电组件2与外部设备相接触,当转动到合适位置,实现导电组件23与上述电极组件4相导通;通过设置控制器25,从而可用于监测滑盖组件3在上述支撑框21上移动的位置,当滑盖组件3移动至第二位置时,此时该控制器25可控制上述导电组件23处于电性导通,实现对外部设备的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第一位置为滑盖组件3与上述驱动组件24相接触的位置;上述第二位置为滑盖组件3滑动至上述控制器25的位置。

在本实用新型中,上述控制器25包括传感器和控制芯片,这样,通过传感器丛而可实时监测滑盖组件3于支撑框21上的移动的位置,从而该传感器将上述监测的信息传递至控制芯片,该控制芯片从而控制导电组件23,实现对外部设备的充电。

在本实用新型中,该充电组件2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外部设备的电量低于设定值时,此时,外部设备可自动寻找充电桩,并向充电桩装置的位置靠近,当外部设备与充电桩装置上的滑盖组件3接触时,此时外部设备可推动上述滑盖组件3移动,当滑盖组件3移动一定距离并与上述驱动组件24相接触时,从而上述滑盖组件3可带动驱动组件24移动,驱动组件24进而拉动上述导电组件23沿支撑轴22转动,使得上述导电组件23与上述电极组件4相导通,虽然导电组件23与上述电极组件4相接触,但此时导电组件23不带电,因此,无法实现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当人体不小心触碰到导电组件23时,此时也不会发生触电的风险,这时,外部设备会继续推动上述滑盖组件3滑动,当控制器25监测到上述滑盖组件3滑动至指定位置时,此时该控制器25可将监测的信号反馈至外部控制系统,该外部控制系统控制上述导电组件23带电,实现对外部设备的充电。通过这样设置,从而进一步提高了充电桩装置的安全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通过使用滑盖组件3,从而可将上述导电组件2封盖,避免了导电组件2裸露在外;通过使用控制器25来监测滑盖组件3的移动位置,使得仅当滑盖组件3滑动至指定位置时,导电组件2此时才带电,进而实现对外部设备进行充电。这样,通过设置两道防线,从而大大提高了充电桩装置的安全性能,避免了在充电过程中引起触电的现象发生。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导电组件23包括连接板231,该连接板231安装于上述支撑框21上,在该连接板231上安装有导电触头232,此外,上述导电组件23还包括连接块233,该连接块233设于上述连接板231上并套设于上述支撑轴22上,即上述连接块233一端设于上述连接板231上,上述连接块233另一端套设于上述支撑轴22上,即在上述连接块233的另一端开设有通孔(附图未作出),该支撑轴22可穿过上述通孔以实现对连接块233的支撑,且上述驱动组件24与该连接块233连接。这样,该驱动组件24可带动连接块233沿着支撑轴22转动,连接块233带动连接板231转动,连接板231进而带动上述导电触头232转动,以实现后续的导电触头232与上述电极组件4相导通。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上述滑盖组件3滑动的指定位置为上述导电触头232处于垂直状态时滑盖组件3所处的位置,这样,通过导电触头232处于垂直状态,从而使得导电触头232与上述电极组件4的接触处于更加稳定的状态,以有利于外部设备的后续充电。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导电组件23还包括支板234和扭簧235,该扭簧235的一端安装于上述支板234上,该扭簧235的另一端安装于上述连接板231上,且上述扭簧235套设于上述支撑轴22上。这样,通过设置扭簧235,从而可推动上述连接板231以使得上述连接板231复位。

在本实用新型中,当需要充电时,连接板231在驱动组件24的带动下会发生转动,此时该连接板231挤压扭簧235,当充电完成时,此时连接板231在扭簧235的作用下,会沿转动的方向恢复至初始状态,实现连接板231的自动复位,高效便捷。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驱动组件24包括牵引绳241,该牵引绳241一端套设于上述连接块233上,该牵引绳241的另一端设有挡位结构242。这样,通过设置挡位结构242,当滑盖组件3滑动至第一位置时,此时该滑盖组件3可与上述挡位结构242接触,使得滑盖组件3可带动上述牵引绳241滑动,牵引绳241则会拉动上述连接块233转动。优选地,在本实施例中,上述牵引绳241为钢丝绳,从而使得牵引绳241具有一定的强度和硬度,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上述牵引绳241也可选用其他材质,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优选地,上述挡位结构242为绳结,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上述挡位结构242也可设为挡块等,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与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滑盖组件3包括滑轨31,该滑轨31设置于上述支撑框21上,在滑轨31上滑动安装有滑板32,在滑板32上固定安装有滑盖(附图未作出),此外,在上述滑板上还设有挡环33,该挡环33可供上述牵引绳241穿过并与上述挡位结构242接触,另外,上述滑盖组件3还包括复位机构,该复位机构的一端与上述滑板32铰接,该复位机构的另一端与上述支撑框21铰接。这样,通过设置滑轨31,从而滑板32可带动滑盖33沿上述滑轨31滑动,通过设置复位机构,从而该复位机构可推动上述滑板32反向滑动以实现复位。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与图4,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复位机构包括连杆组件34及拉簧343,该连杆组件34一端与上述滑板32铰接,该连杆组件34另一端与上述支撑框21铰接,此外,上述拉簧343一端与上述连杆组件34连接,上述拉簧343的另一端与上述支撑框21连接。这样,通过设置连杆组件34及拉簧343,此时,拉簧343可拉动上述连杆组件34运动,连杆组件34进而推动上述滑板32反向滑动以使得滑板32复位。

在本实施例中,当外部设备需要充电时,此时外部设备可推动上述滑盖及滑板32沿着滑轨31滑动,当滑板32上的挡环33与上述牵引绳241上的挡位结构242接触时,此时挡环33推动上述挡位结构242滑动,挡位结构242带动牵引绳241运动,牵引绳241进而拉动连接块233转动,连接块233带动上述导电触头232转动,从而导电触头232与上述电极组件4电性连接,实现充电;当外部设备不需要充电时,此时外部设备与上述滑盖脱离,则滑板32在连接杆组件34及拉簧343的作用下推动滑板朝向上述导电组件23方向移动,以使得滑板32快速恢复到之前的初始状态。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连杆组件34包括第一拉杆341与第二拉杆342,该第一拉杆341的一端与上述滑板32铰接,该第一拉杆341的另一端与上述第二拉杆342的一端铰接,该上述第二拉杆342的另一端与上述支撑框21铰接,上述拉簧343一端与第二拉杆342连接,该拉簧343的另一端与上述支撑框21连接。这样,通过拉簧343从而可拉动第二拉杆342运动,第二拉杆342带动第一拉杆341运动,第一拉杆341进而推动滑板32朝向上述导电组件23方向移动,从而快速的使得上述滑板32恢复到原始状态。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拉杆也可以设置为多个,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优选地,上述挡环33设置为U型,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挡环33也可设置为其他形状,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3与图5,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滑盖组件3还包括若干限位挡块35,各限位挡块35分别设置于上述支撑框21上,且各限位挡块35分布于上述滑板32的两端。这样,通过设置限位挡块35,从而可用于限定上述滑板32的滑动行程,避免滑板32滑出滑轨31。

优选地,上述限位挡块35设置为四块,且各限位挡块35分别分布于上述滑轨31的四个边角位置处,这样,可较好的抵挡上述滑盖,进而防止滑盖滑出滑轨31。当然,在本实施例中,上述限位挡块35的数量也可设为其他多个,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充电桩装置还包括用于与上述充电组件23电性连接的电极组件4,该电极组件4安装于上述外部设备上。具体地,上述电极组件4包括固定架41,该固定架41安装于上述外部设备上,在该固定架41上设有壳体42,在该壳体42内设有导通组件43,且在上述壳体42上开设有供上述导电触头232伸入并与上述导通组件43连接的滑道口(附图未作出)。通过设置滑道口,当导电触头232转动至滑道口位置时,此时该导电触头232可伸入上述滑道口中并与上述导通组件43相导通。

进一步地,请参阅图6,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装置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上述导通组件43包括导电片431,该导电片431设置于上述壳体42内,在该壳体42内还设有用于支撑上述导电片431的支柱432,在该支柱432上还设有压簧433,该压簧433套设于上述支柱432上并抵顶上述导电片431,此外,在上述固定架41上还设有压板434,该压板434固定设于上述固定架41上,且在上述压板434上开设有供上述支柱432穿过的贯穿孔(附图未作出)。这样,通过设置压簧433,从而该压簧433可推顶上述导电片431与上述导电触头232保持抵接,使得导电片431与上述导电触头232始终处于导通状态,防止了导电片431与上述导电触头232因接触不良而无法实现充电的现象发生;此外,通过在压板434上开设贯穿孔,从而为支柱432沿自身轴向方向运动提供了通道,与此同时,也为调节导电片431的位置提供了便利。

实施例二:

请参阅图7,作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充电桩装置的另一具体实施方式,本实施例中的充电桩装置的技术特征与实施例一中的充电桩装置的技术特征基本相同,其区别在于,在本实施例中,上述复位机构也可为伸缩弹簧5,该伸缩弹簧5的一端与滑板32连接,该伸缩弹簧5的另一端与支板234连接。这样,通过设置伸缩弹簧5,从而可替代上述连杆组件34的功能,即当滑板32需要复位的时候,可通过伸缩弹簧5的拉力快速的将滑板32拉回初始状态,提高了效率。当然,根据实际情况和具体需求,也可以通过其他方式将上述测试线固定,此处不作唯一限定。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