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335661发布日期:2019-08-03 15:50阅读:2166来源:国知局
一种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



背景技术:

现在的特六项柱为直接接入地面,即使有余电也需要自己消化,会加速氧化锌避雷柱本体,而将余电降低电压,减少特六项柱周围的电压对人体或动物的电击风险,成为行业内新的趋势与必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可以减少氧化锌避雷柱本体的老化,即使有余电也能变成对人无害的电压值,减少危险。

上述的目的通过以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其组成包括: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呈三角形排列,在三角形的垂直线上再设置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

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的顶端连接氧化锌锥形体2,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的底端密封进箱体5,

每两个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之间设置凸起3,所述的箱体5连接带密封框的敞口箱4,所述的敞口箱4内设置降压电路与稳压电路。

所述的降压电路包括电容C6,所述的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继电器K的常开开关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整流桥的1号端,所述的整流桥的4号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

所述的整流桥的2号端连接电容器C7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运放器A1的负输入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e、电容器C8的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

所述的电容器C7的另一端连接整流桥的3号端、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运放器A1的正输入端,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继电器K的一端、电容器C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

所述的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继电器K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c,所述的三极管Q1的基极b连接运放器A1的输出端。

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顶端锥形体、中间段圆形台、底端圆形台的面积比为1:2:3,面积增大一倍,其电压下流成倍更快,无间隙的氧化锌避雷柱,无电弧产生。

2.本实用新型的氧化锌避雷柱底端插入底端密封进箱体内,使其余地面接触面积增加,散压更快,且密封减慢老化,增加安全性。

3.本实用新型当有余电未能进入氧化锌避雷柱时,密封进箱体上的凸起可以将余电导入敞口箱,经过敞口箱内的降压电路、稳压电路与电压变压器变成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的电压值。

附图说明

附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降压电路图。

附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稳压电路图。

附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六柱分布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一特六柱全相双安全保护装置,其组成包括: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呈三角形排列,在三角形的垂直线上再设置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

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的顶端连接氧化锌锥形体2,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的底端密封进箱体5,

每两个所述的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之间设置凸起3,所述的箱体5连接带密封框的敞口箱4,所述的敞口箱4内设置降压电路与稳压电路。

所述的氧化锌锥形体2分为三个部分,顶端锥形体2-1、中间段圆形台2-2、底端圆形台2-3,所述的底端圆形台2-3的底端插入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的顶端,所述的顶端锥形体2-1、中间段圆形台2-2、底端圆形台2-3的面积比为1:2:3,面积逐层递加,降低电荷与电压,减少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的老化程度,密封性更好,

当有余电不能完全被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导出时,通过凸起3导向带密封框的敞口箱4经过降压电路后在经过电压变压器使其变成对人体无害的电压值,减少氧化锌避雷柱本体1的负担,且减少对人的伤害。

进一步的,所述的降压电路包括电容C6,所述的电容C6的一端连接电阻R1的一端与继电器K的常开开关的一端,

所述的电容C6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1的另一端与整流桥的1号端,所述的整流桥的4号端连接电阻R2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1的另一端连接继电器K的常开开关的另一端,

所述的整流桥的2号端连接电容器C7的一端、电阻R3的一端、运放器A1的负输入端、三极管Q1的发射极e、电容器C8的一端与二极管D3的负极,

所述的电容器C7的另一端连接整流桥的3号端、电阻R4的一端与电阻R5的一端,所述的电阻R4的另一端连接电阻R3的一端与运放器A1的正输入端,所述的电阻R5的另一端连接二极管D1的正极,所述的二极管D1的负极连接二极管D2的负极、继电器K的一端、电容器C8的另一端与二极管D3的正极,

所述的二极管D2的正极连接继电器K的另一端与三极管Q1的集电极c,所述的三极管Q1的基极b连接运放器A1的输出端。

进一步的,所述的稳压电路的A端连接电容C3的一端、电容C5的一端与电感L1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1的另一端连接电压变压器的1号端,

B端连接电容C3的另一端、电容C4的一端与电感L2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12的另一端连接电压变压器的2号端,

C端连接电容C4的另一端、电容C5的另一端与电感L3的一端,所述的电感L3的另一端连接电压变压器的3号端。

当然,上述说明并非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也并不仅限于上述举例,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实质范围内所做出的变化、改型、添加或替换,也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