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7724235发布日期:2019-05-22 02:23阅读:161来源:国知局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及光伏系统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光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及光伏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和科技的飞速发展,人类社会对能源的需求也与日俱增,而传统的化石能源污染环境、不可再生的特点,决定了人们必须寻找清洁、绿色、可再生的新能源来取代传统的化石能源,而太阳能就是这样的能源之一。伴随着太阳能发电技术的不断成熟和制造成本的不断降低,人们对太阳能发电技术的认可不断提高,人们开始考虑使太阳能发电与建筑一体化,使原本仅具有遮阳、挡雨以及防风功能的屋顶瓦片与太阳能电池组件结合起来,使屋面成为一个太阳能发电站,为人们提供电力能源。

现有技术中,一种基础与支架集成的设计方案中,其采用单独预制混凝土结构作为基础和支架的混合体,该种技术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材料成本和安装成本,但各块预制混凝土结构之间无联系,从而降低了结构的稳定性。另一种基础与支架集成一体的设计方案中,其采用自配重桶式结构设计,该种结构采用工程塑料筒体、配重材料、钢拉条等组成,其中桶体材料本身成本高,增加了系统成本,且不宜串线,降水时容易在筒体内积水,对发电组件不利;并且,该种结构由于无法利用反射光,因此不适用于安装双面组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伏瓦系统的安装结构,其技术方案为:

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底框和转角立柱,所述转角立柱包括互成角度设置的固定端和连接端,所述固定端用于设置光伏组件的一端,所述连接端用于与所述底框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框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台,所述凸台上设置有卡槽,光伏组件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卡槽上;所述固定端与连接端之间的角度为β,其中,0°<β<180°。

本发明的提供的一种伏瓦系统的安装结构,还可具有如下附属技术方案:

其中,所述底框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面,所述转角立柱的连接端的下表面设置有凸面,所述凹面与所述凸面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

其中,:所述转角立柱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斜面,所述光伏组件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斜面上。

其中,所述连接斜面与所述卡槽上均设置有橡胶垫。

其中,所述凹面上设置有橡胶垫。

其中,光伏组件的一端通过夹具铰接在所述连接斜面上,光伏组件的另一端通过夹具铰接在所述卡槽中。

其中,0°<β<180°。

其中,所述光伏组件的顶端与安装面之间的高度为h,h满足如下关系:

h=b*sinα+h

其中,h为所述光伏组件的底端与安装面之间的安装高度,α为光伏组件与安装面之间的角度,b为组件的长度;100mm<h<200mm,15°<α<30°。

其中,所述底框和转角立柱均采用预制混凝土制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伏瓦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光伏瓦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本发明的实施包括以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既具有基础配重功能,又能将光伏组件以一定倾角安装于平屋顶或者地面上,适用于安装常规的铝边框组件和双玻组件,组件可以是单面发电组件的,也可以是双面发电的组件;每块光伏组件通过螺栓和夹具与一套预制混凝土结构连接,并放置于平屋面上;阵列内每块组件支架支撑在预制混凝土结构上,前端留有使光线入射到组件背面的空间,既保证了正面发电,又提高了组件背面的受光强度和均匀性;底框及转角立柱均采用预制混凝土,使得材料成本显著降低;每块组件与其安装结构成为一体,降低了对安装平面平整度的要求;底框及转角立柱均采用预制混凝土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控制施工工期,节省施工成本;模块与模块之间可以适当拉开间距,不增加安装材料成本,提高阵列透光性,非常适用于双面组件系统的安装,提高组件背面发电量;通过在底框与转角立柱之间、以及底框与平屋面之间增加橡胶垫,以增大系统的抗滑移属性,从而增加系统的结构安全性;通过在预制混凝土底框与预制混凝土立柱连接区域设置凹槽,从而仅需一颗螺丝固定,使得结构用才成本低,连接紧密牢靠,从而增加系统的结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底框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底框的侧视图。

图3为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底框的俯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底框的主视图。

图5为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转角立柱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转角立柱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转角立柱的侧视图。

图8为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安装示意图,其转角立柱的底部不设置凹槽。

图9为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转角立柱的俯视图,其底部设置有凹槽。

图10为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安装示意图,其中,所述转角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凹槽。

图11为本发明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的夹具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框,2-转角立柱,3-光伏组件,4-紧固件,5-夹具,6-钢筋,7-通孔,8-折角,11-凸台,12-卡槽,13-凹面,21-固定端,22-连接端,23-凸面,24-连接斜面,51-定位柄,52-定位夹,511-t形槽,521-t形头,522-卡接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以及附图对本发明加以详细说明,需要指出的是,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旨在便于对本发明的理解,而对其不起任何限定作用。

本申请中所述的方位例如上下左右均为对照附图描述的方便而使用,并不构成对保护范围的限定。

参见图1-10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包括底框1和转角立柱2,所述转角立柱2包括互成角度设置的固定端21和连接端22,所述连接端22用于设置光伏组件3的一端,所述固定端21用于与所述底框1的一端连接,所述底框1的另一端设置有凸台11,所述凸台11上设置有卡槽12,光伏组件3的另一端设置在所述卡槽12上。所述固定端21与连接端22之间的角度为β,其中,0°<β<180°,优选地,90°<β<180°;所述固定端21和连接端22的连接处设置有折角8。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既具有基础配重功能,又能将光伏组件以一定倾角安装于平屋顶或者地面上,适用于安装常规的铝边框组件和双玻组件,组件可以是单面发电组件的,也可以是双面发电的组件;光伏系统内,每块组件支架支撑在安装结构上,前端留有使光线入射到组件背面的空间,既保证了正面发电,又提高了组件背面的受光强度和均匀性;通过在底框的一端设置凸台,并在凸台上设置卡槽,不仅使得整个安装结构安装简便,而且还提高了光伏组件的安全性。

如图1-10所示,所述底框1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面13,所述转角立柱2的固定端的下表面设置有凸面23,所述凹面13与所述凸面23均设置有通孔7,紧固件4穿过所述通孔7将所述凹面13与所述凸面23进行连接。其中,所述紧固件为螺栓、螺钉、或铆钉。本实施例通过在底框的一端的上表面设置有凹面,在转角立柱的固定端的下表面设置有凸面,并使凹面与凸面之间通过紧固件连接,以使得本实施例中的安装结构可以适用于不同型号的光伏组件;具体地,当光伏组件的型号选定时,仅需调节凹面与凸面之间的连接点,即可实现不同型号的组件的安装。

如图1、5、8、9、10所示,所述转角立柱2的连接端22上设置有连接斜面24,所述光伏组件3的一端设置在所述连接斜面24上。本实施例通过在转角立柱的连接端设置有连接斜面,不仅可以实现光伏组件的定位,而且还可以提高光伏组件安装的稳定性。

优选地,所述连接斜面24与所述卡槽12上均设置有橡胶垫。更优选地,所述凹面13上也设置有橡胶垫。本实施例通过在底框与转角立柱之间、以及底框与平屋面之间均增加橡胶垫,以增大系统的抗滑移属性,从而增加系统的结构安全性。

如图10所示,光伏组件3的一端通过夹具5铰接在所述连接斜面21上,光伏组件3的另一端通过夹具5铰接在所述卡槽12中。本实施例通过将每块光伏组件通过螺栓与夹具设置在安装结构上,并放置于平屋面上,安装工艺简单,便于光伏组件的安装和更换。

如图11所示,所述夹具5包括定位柄51和定位夹52,所述定位柄51上设置有t形槽511,所述定位夹52上设置有t形头521和卡接槽522,所述t型头521卡接在所述t型槽511中,所述光伏组件3卡接在所述卡接槽522中,所述定位柄51固定在所述底框1上。

所述光伏组件的顶端与安装面之间的高度为h,h满足如下关系:

h=b*sinα+h

其中,h为所述光伏组件的底端与安装面之间的安装高度,α为光伏组件与安装面之间的角度,b为组件的长度;100mm<h<200mm,15°<α<30°。本实施例提供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中,光伏组件的倾角在一定范围内可变,从而可以使光伏组件的倾角保持在最佳设计倾角,从而可以满足不同型号的光伏组件的背面效益。

优选地,所述底框1和转角立柱2均采用预制混凝土制作;如图2-4,6-8所示,所述预制混凝土设置有φ4-φ12的钢筋6。本实施例通过使底框及转角立柱均采用预制混凝土安装更加方便快捷,有效控制施工工期,节省施工成本;模块与模块之间可以适当拉开间距,不增加安装材料成本,提高阵列透光性,非常适用于双面组件系统的安装,提高组件背面发电量。

如图5、8所示,所述转角立柱的底部设置有凹槽;如图9所示,所述转角立柱的底部不设置凹槽。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光伏瓦系统,所述光伏瓦系统包括上述所述的光伏组件的安装结构。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