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8897382发布日期:2019-10-18 21:27阅读:1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属于电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



背景技术:

一个普通的永磁式电机主要包括定子及转子,转子包括转子铁芯及永磁体,永磁体安装于转子铁芯的磁钢槽内;定子包括铁芯和通电电枢。

为了提高电机效率,双励磁源电机应运而生,这就是后来的双转子电机。目前市面上比较常见的双转子电机构成多为torus式,由一个定子和两个转子构成;但同样双转子电机也有很多问题,因为它内部多个励磁源,其磁场混乱易造成干扰,这大大降低了电机的工作效率,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可以有效的梳理电机内部的磁场,减小互相之间的干扰,提高永磁电机的功率密度和工作效率。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包括机壳,外转子,定子电枢,内转子,所述内转子包括内转子铁芯和内转子铁芯外壁的三组永磁体一,所述外转子包括外转子铁芯和外转子铁芯内壁的三组永磁体二,所述永磁体一、永磁体二的磁极之间留有卡槽,所述卡槽处安装隔磁片,所述定子电枢设置在外转子与内转子之间,所述外转子、定子电枢、内转子设置在机壳内,所述外转子铁芯、外转子铁芯上开设梯形孔,所述永磁体一、永磁体二的磁极背面设有梯形块与所述梯形孔配套设置。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内转子铁芯外壁镶嵌三组永磁体一,三组永磁体一包括6块磁极,所述6块磁极对称布置,n,s级相间排列,每组磁极在圆周上是120°,单个磁极是6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外转子铁芯外壁镶嵌三组永磁体二,三组永磁体二包括6块磁极,所述6块磁极对称布置,n,s级相间排列,每组磁极在圆周上是120°,单个磁极是60°。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梯形孔的位置与磁极中心线重合。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梯形孔和磁极之间设有通风槽,所述通风槽内设有导磁片。

作为本发明的一种改进,所述梯形孔呈对称分布。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改变了转子结构方式,能够有效的梳理电机内部的磁场,减小互相之间的干扰,提高永磁电机的功率密度和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电机剖面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内转子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外转子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所述的定子电枢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所述的内转子铁芯和永磁体一连接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所述的外转子铁芯和永磁体二连接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的隔磁片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外转子梯形孔101,外转子通气槽102,外转子磁极-s级103,外转子隔磁片104,外转子磁极-n级105,内转子通气槽110,内转子梯形孔111,内转子磁极-s级112,内转子隔磁片113,内转子磁极-n级11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发明,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如图所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应用在双转子电机上,通过改变结构,用永磁铁取代传统的铜线匝,外转子铁芯的内侧与内转子外侧布置有永磁体,永磁体都是依次分开布置,为了减小相邻磁极之间的磁干扰,我们在不同磁极上方的铁芯上开一个梯形孔,可以有效的梳理电机内部的磁场,减小互相之间的干扰,提高永磁电机的功率密度和输出效率。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主要构成有机壳,外转子,定子电枢,内转子。

其中内转子由内转子铁芯和三组永磁铁块一组成,外转子由外转子铁芯和三组永磁体二组成。

为了实现永磁电机内更优的调磁性能,提高电机效率,我们通过下述方案来实现:

在外转子铁芯上开处梯形孔,梯形孔101的个数与转子内侧的磁极数一一对应。为了最大程度的发挥梯形孔的效果,梯形孔的位置在整块铁芯中心偏下的位置;梯形孔的位置与磁极中心线重合。同理内转子外侧背面也有内转子梯形孔111,永磁体一的磁极背面设有梯性块与所述梯形孔配套设置。

以外转子为例:外转子铁芯内侧镶嵌上6块磁极,n,s级相间排列,整体的布置都是对称的,一组磁极在圆周上是120°,单个磁极是60°,对应于梯形孔也是呈对称分布;整体正好布满一周,本发明在外转子内侧一共布置了三组6个磁极,内转子外侧也布置了三组6个磁极,相对2组或4组磁极电机的运行时效和功率分别能提升3-5%和7-8%左右。

本发明在磁极之间留有卡槽,用来安装隔磁片104(或者113)。是因为相邻的磁极之间产生的磁场会对彼此产生干扰,所以在卡槽处安装有隔磁片,用来减少相互之间的干扰。

因为内外转子尺寸的差异,所述外转子隔磁片104与内转子隔磁片113的大小是不同的,用合适尺寸的隔磁片放置在内外转子上,隔磁片的放置理论上不能突出在磁极外,否侧会影响气隙,不利于电机运行效率的提升。

另外本发明在梯形孔和磁极之间,开设有通风槽102,它可以联通梯形孔和磁极,通风槽102内可以选装一些导磁片,能够让s、n磁极进行通磁。通风槽102是为了更好的发挥梯形孔的作用而设置的,它能帮助梯形孔更好的梳理磁力线,帮助提高永磁电机的整体功率密度。

内转子上梯形孔的布置和通风槽以及隔磁片的布置与外转子类似,按相同的原理和位置布置。

本发明方案所公开的技术手段不仅限于上述实施方式所公开的技术手段,还包括由以上技术特征任意组合所组成的技术方案。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电机转子结构,应用在双转子电机上,外部铁芯的内侧布置有永磁体,永磁体都是依次分开布置,为了减小相邻磁极之间的磁干扰,我们在每个磁极上方的铁芯上开一个梯形孔,同理,对应于内转子,也在相应的位置开设梯形孔,这些梯形孔分别和自己对应的磁极间再开槽,槽内放入导磁体。另外,布置磁极时,磁极间的空隙处插入隔磁片,再一次降低相互之间的干扰,提高永磁电机的功率密度和工作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文光;刘浩伟;陈步高;陈永红;曹福顺;张栋梁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盐城市步高汽配制造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9.07.25
技术公布日:2019.10.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