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磁马达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22908278发布日期:2020-11-13 12:47阅读:132来源:国知局
永磁马达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马达,尤指一种永磁马达。



背景技术:

内藏式永磁马达(interiorpermanentmagnetmotor)具有高功率密度、高效率等诸多优点,因为其转子的凸极效应(saliency)使得除了马达本身的电磁转矩(electromagnetictorque)之外,还可额外获得磁阻转矩(reluctancetorque)。故在高转速区域的应用范围,比一般表面贴磁型的马达(surfacepermanentmagnetmotor)具有更佳宽广的工作区间,目前已被广泛地应用于各领域中。而影响内藏式永磁马达输出特性的主要因素的一,在于内藏式永磁马达转子的设计。

其中转子直轴(directaxis)电感与交轴(quadratureaxis)电感比值为凸极比(saliencyratio),当凸极比越大时,可获得更大的磁阻转矩。而当内藏式永磁马达中的机构尺寸设计不良时,会造成输出转矩的波动,而产生较大的转矩涟波(torqueripple)导致发生严重的震动与噪音。故如何改良内藏式永磁马达的结构设计,在提升输出转矩的过程中同时兼具令转矩的波动减少,有效抑制振动与噪音,并且平顺稳定的输出转矩,是需深入研究的课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人有鉴于此,乃积极研究,加以多年从事相关产品研发的经验,并经不断试验及改良,终于发展出本实用新型。

有鉴于前述现有技术的问题点,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永磁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定子及一转子,该转子装设于该定子中,并且该转子能够相对于该定子作旋转,其中该转子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的外侧形成有一外周面,该外周面与该定子之间具有一气隙;及

该本体上嵌设有多数个第一磁铁、多数个第二磁铁及多数个第三磁铁,该多数个第一磁铁、多数个第二磁铁及多数个第三磁铁是以放射状设置排列于该本体上,该第二磁铁与该第三磁铁对称放置于该第一磁铁的两侧,并且该第一磁铁位于该本体的外周面与该第二磁铁、该第三磁铁之间。

所述的永磁马达,其中:该气隙非为固定大小,其具有最大气隙与最小气隙,并且最大气隙为最小气隙的2~6倍。

所述的永磁马达,其中:该第二磁铁与该第三磁铁之间具有一夹角,该夹角为100~120度。

所述的永磁马达,其中:该第一磁铁于该转子的径向方向具有一第一厚度,该第二磁铁于该转子的径向方向具有一第二厚度,该第三磁铁于该转子的径向方向具有一第三厚度,并且该第二厚度与该第三厚度都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厚度。

所述的永磁马达,其中:该第一磁铁于该第一厚度的垂直方向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第二磁铁于该第二厚度的垂直方向具有一第二宽度,该第三磁铁于该第三厚度的垂直方向具有一第三宽度,并且该第二宽度与该第三宽度都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宽度。

所述的永磁马达,其中:该本体的外周面与该第一磁铁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该第三磁铁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该第二磁铁与该第三磁铁两者之间具有一第三间距,并且该第三间距小于该第一厚度。

一种永磁马达,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一定子及一转子,该转子装设于该定子中,并且该转子能够相对于该定子作旋转,其中该转子包含有一本体,该本体的外侧形成有一外周面,该外周面与该定子之间具有一气隙;及

该本体上嵌设有多数个第一磁铁、多数个第二磁铁及多数个第三磁铁,该多数个第一磁铁、多数个第二磁铁及多数个第三磁铁是以放射状设置排列于该本体上,该第二磁铁与该第三磁铁对称放置于该第一磁铁的两侧,并且该第一磁铁位于该本体的外周面与该第二磁铁、该第三磁铁之间;

其中,该本体的外周面与该第一磁铁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并且该第一间距为该气隙的3~4倍;该第一磁铁与该第二磁铁、该第三磁铁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该第一磁铁于该转子的径向方向具有一第一厚度,并且该第二间距为该第一厚度的2.4~2.6倍。

所述的永磁马达,其中:该第二磁铁于该转子的径向方向具有一第二厚度,该第三磁铁于该转子的径向方向具有一第三厚度,并且该第二厚度与该第三厚度都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厚度。

所述的永磁马达,其中:该第一磁铁于该第一厚度的垂直方向具有一第一宽度,该第二磁铁于该第二厚度的垂直方向具有一第二宽度,该第三磁铁于该第三厚度的垂直方向具有一第三宽度,并且该第二宽度与该第三宽度都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宽度。

所述的永磁马达,其中:该第二磁铁与该第三磁铁两者之间具有一第三间距,并且该第三间距小于该第一厚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能够降低转矩涟波的产生,可以使扭力平顺,并且能够提升输出转矩,如此改善永磁马达的性能与稳定性。

为让本实用新型的目的、特征和优点能使该领域具有通常知识者更易理解,下文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所附图式,作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永磁马达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永磁马达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永磁马达的第一间距为气隙的3~8倍时,第二间距与第一厚度在不同比值下的转矩涟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永磁马达的第一间距为气隙的3~8倍时,第二间距与第一厚度在不同比值下的输出转矩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定子10;转子20;本体21;外周面211;第一磁铁30;第二磁铁31;第三磁铁32;气隙gap;夹角theta;第一厚度t1;第二厚度t2;第三厚度t3;第一宽度w1;第二宽度w2;第三宽度w3;第一间距d1;第二间距d2;第三间距d3。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2所示,图1为本实用新型永磁马达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用新型永磁马达的局部结构放大示意图。本实用新型系关于一种永磁马达,包括有一定子10及一转子20,该转子20装设于该定子10中,并且该转子20能够相对于该定子10作旋转,其中该转子20包含有一本体21,该本体21的外侧形成有一外周面211,该外周面211与该定子10之间具有一气隙gap。

该本体21上嵌设有多数个第一磁铁30、多数个第二磁铁31及多数个第三磁铁32,是以放射状设置排列于该本体21上,该第二磁铁31与该第三磁铁32对称放置于该第一磁铁30的两侧,并且该第一磁铁30位于该本体21的外周面211与该第二磁铁31、该第三磁铁32之间。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气隙gap非为固定大小,其具有最大气隙与最小气隙,并且最大气隙为最小气隙的2~6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第二磁铁31与该第三磁铁32之间具有一夹角theta,该夹角theta为100~120度。

接续上述,在最佳实施例中,该夹角theta为105度。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第一磁铁30于该转子20的径向方向具有一第一厚度t1,该第二磁铁31于该转子20的径向方向具有一第二厚度t2,该第三磁铁32于该转子20的径向方向具有一第三厚度t3,并且该第二厚度t2与该第三厚度t3都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厚度t1。

接续上述,在最佳实施例中,该转子20的本体21的直径为95mm,该第一厚度t1为3.5mm,该第二厚度t2为3.5mm,该第三厚度t3为3.5mm,前述该第二厚度t2与该第三厚度t3可以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厚度t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第一磁铁30于该第一厚度t1的垂直方向具有一第一宽度w1,该第二磁铁31于该第二厚度t2的垂直方向具有一第二宽度w2,该第三磁铁32于该第三厚度t3的垂直方向具有一第三宽度w3,并且该第二宽度w2与该第三宽度w3都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宽度w1。

接续上述,在最佳实施例中,该第一宽度w1为14mm,该第二宽度w2为14mm,该第三宽度w3为14mm,前述该第二宽度w2与该第三宽度w3可以大于或等于该第一宽度w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该本体21的外周面211与该第一磁铁30之间具有一第一间距d1,该第一磁铁30与该第二磁铁31、该第三磁铁32之间具有一第二间距d2,该第二磁铁31与该第三磁铁32两者之间具有一第三间距d3,并且该第三间距d3小于该第一厚度t1。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永磁马达的第一间距为气隙的3~8倍时,第二间距与第一厚度在不同比值下的转矩涟波示意图。为了分析该第一间距d1与该气隙gap的比值(d1/gap),以及该第二间距d2与该第一厚度t1的比值(d2/t1),对于永磁马达的转矩涟波的影响,在模拟分析中,以该第一间距d1与该第二间距d2的值为可变数,来观察其对于永磁马达输出性能的影响。经模拟分析后发现,当该第一间距d1与该气隙gap的比值大于4时(即d1/gap=5以上),永磁马达会产生较大的转矩涟波,并且在图3的区域a当中,具有最小的转矩涟波,其转矩涟波小于3%。由前述分析结果可以知道,当该第一间距d1为该气隙gap的3~4倍时,以及该第二间距d2为该第一厚度t1的2.4~2.6倍时,能够降低永磁马达的转矩涟波。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永磁马达的第一间距为气隙的3~8倍时,第二间距与第一厚度在不同比值下的输出转矩示意图。接续图3的分析结果,在图4的区域b当中,其输出转矩较其他的输出转矩能够提升3~5%。因此可以知道,当该第一间距d1为该气隙gap的3~4倍时,以及该第二间距d2为该第一厚度t1的2.4~2.6倍时,能够提升永磁马达的输出转矩。

综上所述,当该第一间距d1为该气隙gap的3~4倍,以及该第二间距d2为该第一厚度t1的2.4~2.6倍时,能够降低转矩涟波的产生,可以使扭力平顺,并且能够提升输出转矩,如此改善永磁马达的性能与稳定性。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