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装置及方法

文档序号:8414826阅读:226来源:国知局
电子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0001 ] 本发明涉及一种从供电装置无线接收电力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0002]近年来,已知包括供电装置和电子装置的供电系统,该供电装置具有无需通过连接器连接而无线输出电力的供电天线,该电子装置具有无线接收从该供电装置供给的电力的电力接收天线。
[0003]日本特开第2013-5615号公报论述了在这种供电系统中当进入异常状态时对从供电装置接收的电力进行放电的电子装置。
[0004]然而,传统的电子装置在其进入异常状态时将从供电装置接收的电力放电。这样,从供电装置供给的电力被浪费。

【发明内容】

[0005]本发明旨在防止在电子装置中浪费从供电装置供给的电力。
[0006]根据本发明的方面,上述缺陷和劣势的至少一者能够被克服。
[0007]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电力接收单元,其被构造为从供电装置无线接收电力;检测单元,其被构造为检测所述电子装置是否处于预定状态;以及负载单元,其被构造为被供给由所述电力接收单元接收的电力,所述电子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还包括控制单元,所述控制单元被构造为:(i )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预定状态并且从所述电力接收单元向所述负载单元供给第一电力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从所述电力接收单元向所述负载单元供给第二电力,其中所述第二电力低于所述第一电力;并且(? )在所述检测单元检测到所述电子装置处于不同于所述预定状态的状态并且从所述供电装置供给的电力被降低到预定电力值或更小电力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从所述电力接收单元向所述负载单元供给所述第一电力。
[0008]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所述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从供电装置无线接收电力;检测所述电子装置是否处于预定状态;以及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所述预定状态并且从所述供电装置向所述电子装置中的负载单元供给第一电力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从所述供电装置向所述负载单元供给第二电力,其中所述第二电力低于所述第一电力;以及在所述电子装置处于不同于所述预定状态的状态并且从所述供电装置供给的电力被降低到预定电力值或更小电力值的情况下,进行控制,使得从所述供电装置向所述负载单元供给所述第一电力。
[0009]根据以下参照附图对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将变得清楚。
【附图说明】
[0010]图1例示了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系统的示例。
[0011]图2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0012]图3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装置的供电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0013]图4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电力接收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0014]图5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一检测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0015]图6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第二检测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0016]图7A和图7B分别例示了第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电力接收限制电路的示例。
[0017]图8是例示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返回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0018]图9是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系统的示例的框图。
[0019]图10是例示根据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电子装置的返回处理的示例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各种示例性实施例、特征及方面。然而,本发明并不限于示例性实施例。可以在不背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进行各种变型和改变。
[0021]以下将参照附图来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
[0022]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系统包括供电装置100和电子装置200,如图1中所示。供电装置100包括用于向电子装置200无线输出电力的供电天线108,并且电子装置200包括用于无线接收从供电装置100输出的电力的电力接收天线201。
[0023]如果电子装置200位于预定区域中,则供电装置100经由供电天线108向电子装置200无线发送电力,同时电子装置200经由电力接收天线201接收从供电装置100无线发送的电力,并且利用接收的电力对连接到电子装置200的电池210充电。如果电子装置200没有位于预定区域中,则供电装置100无法向电子装置200供给电力,因此电子装置200无法从供电装置100接收电力。预定区域例如是供电装置100和电子装置200能够彼此通信的范围。
[0024]供电装置100可以向具有与电子装置200类似功能的多个装置无线发送电力。
[0025]如果电子装置200通过从电池210供给的电力进行操作,则电子装置200可以是诸如车辆等的移动件,或者是诸如数码相机或移动电话等的移动设备。电子装置200可以是电池组。
[0026]根据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供电系统可以是供电装置100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向电子装置200发送电力、并且电子装置200通过电磁感应的方式从供电装置100接收电力的系统,或者可以是供电装置100通过电磁场共振的方式向电子装置200发送电力并且电子装置200通过电磁场共振的方式从供电装置100接收电力的系统。
[0027](供电装置100)
[0028]以下将参照图2来描述供电装置100。供电装置100包括振荡器101、电力传输电路102、匹配检测电路103、匹配电路104、控制单元105、调制解调电路106、计时器107、供电天线108、只读存储器(ROM) 109、随机存取存储器(RAM)IlO以及转换单元111,如图2中所示。
[0029]振荡器101以用于向电子装置200供给与控制单元105确定的目标值对应的电力的高频振荡。振荡器101使用例如晶体振荡器。
[0030]电力传输电路102生成要经由供电天线108向外部输出的电力。
[0031]当交流(AC)电源(未例示)与供电装置100彼此连接时,转换单元111将AC电力转换成的直流(DC)电力被输入到电力传输电路102。电力传输电路102根据振荡器101振荡的频率以及输入的DC电力,来生成要经由供电天线108向外部供给的电力。由电力传输电路102生成的电力经由匹配检测电路103被供给到匹配电路104。
[0032]匹配检测电路103测量由电力传输电路102生成的电力的行波的电压以及来自匹配电路104的反射波的电压。然后,匹配检测电路103使用测量的电力的行波的电压以及测量的电力的反射波的电压来检测电压驻波比(voltage standing wave rat1)。另外,匹配检测电路103使用检测到的电压驻波比,来检测匹配电路104的端部的阻抗与传输线路的特性阻抗的匹配。采用定向耦合器等作为匹配检测电路103。
[0033]匹配电路104是用于利用振荡器101振荡的频率在供电天线108与电力接收天线201之间产生共振的共振电路。另外,匹配电路104具有可变电容器、可变线圈以及可变电阻器,并进行匹配检测电路103与供电天线108的阻抗匹配。
[0034]控制单元105执行R0M109中存储的计算机程序,以控制供电装置100的操作。控制单元105是例如中央处理单元(CPU)。控制单元105由硬件设备构成。
[0035]控制单元105控制电力传输电路102以控制要向电子装置200供给的电力。
[0036]控制电路105控制匹配电路104中的可变电容器和可变线圈的值,以使振荡器101振荡的频率与共振频率f匹配。共振频率f可以是50到60赫兹(Hz)、10到几百千赫兹(kHz)或大约10兆赫兹(MHz)的商用频率。共振频率f可以是150到250kHz。共振频率f 可以是 13.56MHz 或 6.78MHz。
[0037]控制单元105控制调制解调电路106以向电子装置200发送命令。
[0038]调制解调电路106根据预定协议对通过电力传输电路102产生的电力进行调制,以向电子装置200发送用于控制电子装置200的命令。
[0039]预定协议可以是例如用于射频识别(RFID)的诸如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14443或IS015693等的通信协议。预定协议可以是与近场通信(NFC)标准兼容的通信协议。
[0040]调制解调电路106对由电力传输电路102产生的电力进行利用幅度位移的幅移键控(ASK,Amplitude Shift Keying)调制,以向电子装置200发送命令。
[0041]调制解调电路106对从电子装置200发送的信息和命令进行解调,同时接收解调后的信息和命令。当从供电装置100向电子装置200供给用于进行通信的电力时,电子装置200对从供电装置100供给的电力进行负载调制,以向供电装置100发送所述信息和所述命令中的至少一者。当电子装置200进行负载调制时,流过供电天线108的电流被改变。这样,调制解调电路106可以通过检测流过供电天线108的电流来从电子装置200接收所述信息和所述命令中的至少一者。
[0042]计时器107测量当前时间以及与各单元中进行的操作相关的时间段中的至少一者。针对计时器107的阈值被预先记录在R0M109中。
[0043]供电天线108是用于将通过电力传输电路102产生的电力发送给电子装置200的天线。
[0044]R0M109存储用于控制供电装置100的计算机程序以及诸如与供电装置100的操作相关的参数等的?目息。
[0045]RAMllO暂时记录诸如与供电装置100的操作相关的参数等的信息以及通过调制解调电路106从电子装置200接收的信息。
[0046]在AC电源(未示出)和供电装置100彼此连接的情况下,转换单元111将从AC电源(未示出)供给的AC电力转换成DC电力并且将转换后的DC电力提供给供电装置100中的各单元。
[0047](电子装置200)
[0048]以下将参照图2
当前第1页1 2 3 4 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