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变换装置的制造方法_2

文档序号:9553478阅读:来源:国知局
负极侧母线13夹在中间,在其外侧配置有中间连接用母线14。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0038]在图5中示出了正极侧母线11的电感L11、正极侧母线12的电感L12、负极侧母线13的电感L13、中间连接用母线14的电感L14以及表示在各母线11?14中流动的电流朝向的箭头。
[0039]如图所示,正极侧母线12和负极侧母线13相邻接,并且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反。另夕卜,正极侧母线11和中间连接用母线14相邻接,并且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反。
[0040]在该实施方式2中,也能够在相邻接的母线中使电流方向相反,能够使直流布线电感相互抵消而降低。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能够抑制电力变换部QA的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切断电流时所产生的尖峰电压,能够防止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的劣化。另夕卜,将母线11?14的外形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因此容易进行用于形成4层母线10a的对位且容易制造,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如上所述的直流布线电感的降低效果。
[0041 ] 此外,也可以将正极侧母线11、12配置于第1层和第3层,在其间的第2层配置负极侧母线13,将中间连接用母线14配置于第4层,具有相同的效果。
[0042] 实施方式3.
[0043]接着,下面根据图6、图7,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力变换装置。图6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3的电力变换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将该电力变换装置的等效电路图示出在图7中。此外,该电力变换装置的俯视图与上述实施方式1的图2相同。
[0044]在该实施方式3中,将构成第1连线16的2根正极侧母线11、12配置于第1层和第3层,将作为第2连线的负极侧母线13配置于第4层,将作为第3连线的中间连接用母线14配置于第2层,由此构成作为层叠母线的4层母线10b。即,2根正极侧母线11、12被配置成将中间连接用母线14夹在中间,在其外侧配置有负极侧母线13。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0045]图7中示出了正极侧母线11的电感L11、正极侧母线12的电感L12、负极侧母线13的电感L13、中间连接用母线14的电感L14以及表示在各母线11?14中流动的电流朝向的箭头。
[0046]如图所示,正极侧母线12和负极侧母线13相邻接,并且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反。另夕卜,正极侧母线11和中间连接用母线14相邻接,并且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反。
[0047]在该实施方式3中,也能够在相邻接的母线中使电流方向相反,能够使直流布线电感相互抵消而降低。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能够抑制电力变换部QA的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切断电流时所产生的尖峰电压,能够防止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的劣化。另夕卜,将母线11?14的外形形成为大致相同的形状,因此容易进行用于形成4层母线10b的对位且容易制造,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如上所述的直流布线电感的降低效果。
[0048]此外,也可以将正极侧母线11、12配置于第2层和第4层,在其间的第3层配置中间连接用母线14,将负极侧母线13配置于第1层,具有相同的效果。
[0049]实施方式4.
[0050]接着,下面根据图8、图9,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力变换装置。图8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4的电力变换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将该电力变换装置的等效电路图示出在图9中。
[0051 ] 电力变换装置具备电容器串联电路CA、电力变换部QA以及作为层叠母线的4层母线20。电容器串联电路CA以及电力变换部QA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
[0052]针对1根正极侧母线21、2根负极侧母线22、23以及1根中间连接用母线24这4根母线21?24,在各母线间分别配置绝缘层15而紧密地层叠来构成4层母线20。另外,将该4根母线21?24的外形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
[0053]2根负极侧母线22、23配置于第1层和第4层并且并联连接,构成连接电容器串联电路CA的负极CN和电力变换部部QA的负极QN的第2连线26。正极侧母线21配置于第2层,成为连接电容器串联电路CA的正极CP和电力变换部QA的正极QP的第1连线。中间连接用母线24配置于第3层,成为串联连接平滑电容器CF1 (的负极)和平滑电容器CF2(的正极)的第3连线。
[0054]这样,2根负极侧母线22、23被配置成将正极侧母线21和中间连接用母线24夹在中间。
[0055]另外,在4层母线10的长度方向的第1侧(图中左侧)连接电容器串联电路CA、在上述层叠母线的长度方向的第2侧连接电力变换部QA。并且,电容器串联电路CA的负极CN侧的平滑电容器CF2与正极CP侧的平滑电容器CF1相比配置得离电力变换部QA更远。因此,电容器串联电路CA的负极CN与负极侧母线22、23的连接点D、平滑电容器CF2与中间连接用母线24的连接点C、平滑电容器CF1与中间连接用母线24的连接点B从4层母线20的长度方向的第1侧端向第2侧,按连接点D、连接点C、连接点B的顺序来配置。
[0056]图9中示出了正极侧母线21的电感L21、负极侧母线22的电感L22、负极侧母线23的电感L23、中间连接用母线24的电感L24以及表示在各母线21?24中流动的电流朝向的箭头。
[0057]如图所示,正极侧母线21和负极侧母线22相邻接,并且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反。另夕卜,负极侧母线23和中间连接用母线24相邻接,并且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反。
[0058]在该实施方式4中,也能够在相邻接的母线中使电流方向相反,能够使直流布线电感相互抵消而降低。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能够抑制电力变换部QA的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切断电流时所产生的尖峰电压,能够防止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的劣化。另夕卜,将母线21?24的外形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因此容易进行用于形成4层母线20的对位且容易制造,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如上所述的直流布线电感的降低效果。
[0059]此外,在该实施方式中,将正极侧母线21配置于第2层,将中间连接用母线24配置于第3层,但是也可以将正极侧母线21配置于第3层,将中间连接用母线24配置于第2层,具有相同的效果。
[0060]实施方式5.
[0061]接着,下面根据图10、图11,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力变换装置。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实施方式5的电力变换装置的结构的侧视图,将该电力变换装置的等效电路图示出在图11中。
[0062]在该实施方式5中,将构成第2连线26的2根负极侧母线22、23配置于第1层和第3层,将作为第1连线的正极侧母线21配置于第2层,将作为第3连线的中间连接用母线24配置于第4层,由此构成作为层叠母线的4层母线20a。即,2根负极侧母线22、23被配置成将正极侧母线21夹在中间,在其外侧配置有中间连接用母线24。其它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4相同。
[0063]图11中示出了正极侧母线21的电感L21、负极侧母线22的电感L22、负极侧母线23的电感L23、中间连接用母线24的电感L24以及表示在各母线21?24中流动的电流朝向的箭头。
[0064]如图所示,正极侧母线21和负极侧母线22相邻接,并且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反。另夕卜,负极侧母线23和中间连接用母线24相邻接,并且电流流动的方向相反。
[0065]在该实施方式5中,也能够在相邻接的母线中使电流方向相反、能够使直流布线电感相互抵消而降低。因此,与上述实施方式1相同,能够抑制电力变换部QA的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切断电流时所产生的尖峰电压,能够防止半导体开关元件Q1、Q2的劣化。另夕卜,将母线21?24的外形形成为大致相同形状,因此容易进行用于形成4层母线20a的对位且容易制造,因此能够容易地实现如上所述的直流布线电感的降低效果。
[0066]此外,也可以将负极侧母线22、23配置于第2层和第4层,在其间的第3层配置正极侧母线21,将中间连接用母线24配置于第1层,具有相同的效果。
[0067]实施方式6.
当前第2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