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输出的dc-dc振荡器电路的制作方法_3

文档序号:8700035阅读:来源:国知局
相器104的输入端,同时接入NM0S管Mw2的 栅极,第一反相器10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反相器105的输入端,同时连接NM0S管Mwi的栅 极和输出的方波信号Vi,第二反相器105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的方波信号V2,NM0S管心2的 源极接地,PM0S管Mim的栅极连接第四反相器107的输出端,PM0S管M1。4的源极连接电流 源的输出端,第四反相器107的输入端连接使能信号EN,电流源IC2的输入端连接内部 电源VDD;
[0067] NM0S管Mwi的源极接地,PM0S管M1。3的栅极连接第S反相器106的输出端,PM0S 管Miw的源极连接电流源IW的输出端,电流源IM的输入端连接内部电源VDD,第S反相器 106的输入端连接使能信号EN。
[0068] 参见图3,第一窄脉冲产生单元和第二窄脉冲产生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同,均包括第 一D触发器201、第五反相器202、第六反相器203、第走反相器204、第八反相器205、第五电 容Cs、第六电容Ce、NM0S管M2W、PM0S管M202、第四电阻R4、第五电阻Rs;
[0069] 第一D触发器201的时钟输入端CLK连接由内部振荡单元产生的方波信号Vi或 V2;第一D触发器201的输入端D连接其中一个输出端XQ,同时连接第六反相器203的输 入端和NM0S管Mwi的栅极,第一D触发器201的另一输出端Q连接第五反相器202的输入 端,第一D触发器201的复位端RST连接第八反相器205的输出反馈端;
[0070] 第五反相器202的输出端连接窄脉冲信号V3或V4,用于该单元的输出,第六反相 器203的输出端连接PM0S管M202的栅极,同时通过第四电阻R4和第五电容C5连接到地,并 且通过第四电阻R4连接NM0S管M2。1的漏极和第走反相器204的输入端;
[0071] NM0S管Mwi的源极接地,第走反相器204的输出端通过第五电阻Rg和第六电容 Q连接到地,并且通过第五电阻Re连接到第八反相器205的输入端和PM0S管M2。2的漏极, PM0S管M202的源极连接内部电源VDD。
[0072] 参见图4,第一银齿波产生单元和第二银齿波产生单元的电路结构相同,均包括误 差放大器301、第二D触发器302、第九反相器303、第S比较器304、第一电阻Ri、第二电阻R2、第S电阻Rs、第S电容Cs、第四电容C4、PM0S管M3C2、PM0S管M3m、PMOS管M3w、PMOS管Msw、 PMOS管Msw、PMOS管M31。、NMOS管Msoi、NMOS管Msw、NMOS管Msos、NMOS管Ms。?、NMOS管M311;
[0073] 误差放大器30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基准电压Vc2,误差放大器301的反相输入端连 接其输出端,同时连接NM0S管Msni、NM0S管Msw和PM0S管M3。2、PM0S管Msw的源极,误差放 大器301的使能端连接使能信号EN,用于控制其工作状态;
[0074] 第二D触发器302的时钟输入端CLK接收窄脉冲信号Vs或V4,输入端D端连接第 二D触发器302的一个输出端XQ,复位端RST连接使能信号EN,另一输出端Q连接第九反 相器303的输入端,同时连接电压信号Vs;
[0075] 第九反相器303的输出端连接电压信号V7;
[0076] 第=比较器304的同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阻R2接到输入电压VW反相输入端通过 第一电阻Ri接地,同时连接NM0S管M311的源极,第S比较器304的输出端连接NM0S管M311 的栅极,使能端接使能信号EN,用于控制其是否工作;
[0077]NM0S管Msoi和PM0S管M3。2构成传输口TG1,NM0S管Msoi和PM0S管M3。2的栅极分别 连接电压信号V,和V8,NM0S管Mwi和PM0S管M3。2的漏极都通过第S电容C3接地;NM0S管 Ms。郝PM0S管M3。4构成传输口TG2,NM0S管Msw和PM0S管M3。4的栅极分别连接电压信号V8 和V,,NM0S管Msw和PM0S管M3。4的漏极都连接该单元输出银齿波信号VNM0S管Msw和 PM0S管Msm的源极都通过第;电容C3接地;NM0S管M3。5和PM0S管M3。6构成传输口TG3,NM0S 管Ms。日和PM0S管M3。日的栅极分别连接电压信号V8和V7,N10S管Ms。日和PM0S管M3。日的漏极 都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NM0S管M3。7和PM0S管M3W构成传输口TG4,NM0S管Msw和PM0S管 Mwg的栅极分别连接电压信号V7和V8,NM0S管Mw7和PM0S管M3W的漏极都连接该单元的输 出银齿波信号Ve,它们的源极都通过第四电容C4接地;
[007引 PM0S管Msw和PM0S管M31。构成电流镜,PM0S管M3。9和PM0S管M31。的源极接在内 部电源VDD上,PM0S管Msw的漏极连接银齿波信号V5,PM0S管Msi。的漏极连接NM0S管M311 的源极。
[0079] PM0S管Msw和PM0S管M31。构成电流镜,它们的源极接在内部电源V孤上,而PM0S 管Msw的漏极连接在银齿波信号V止,PM0S管M31。的漏极连接在NM0S管M311的源极上述 过取相同的M0S管宽长尺寸,得到相同的电流,其电流关系为:
[0080]
【主权项】
1. 一种双输出的DC-DC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能够产生恒定时钟信号的内部 振荡单元,能够将时钟信号转换成固定脉宽的窄脉冲信号的电路结构相同的第一窄脉冲产 生单元和第二窄脉冲产生单元,以及能够将窄脉冲信号转换成锯齿波信号的电路结构相同 的第一锯齿波产生单元和第二锯齿波产生单元; 所述内部振荡单元分别连接第一窄脉冲产生单元和第二窄脉冲产生单元,内部振荡单 元连接基准电压VK1和使能信号EN,内部振荡单元输出给第一窄脉冲产生单元的恒定的时 钟信号与输出给第二窄脉冲产生单元的恒定的时钟信号的相位差为180度,分别为VJPV2; 第一窄脉冲产生单元和第二窄脉冲产生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输出窄脉冲信号%和V4,第一窄 脉冲产生单元和第二窄脉冲产生单元的输出端还分别连接第一锯齿波产生单元和第二锯 齿波产生单元的输入端; 所述第一窄脉冲产生单元和第二窄脉冲产生单元连接基准电压VK2、使能信号EN和输 入电压VIN,第一窄脉冲产生单元和第二窄脉冲产生单元的输出端分别输出锯齿波信号v5 和锯齿波信号V6,锯齿波信号V5与锯齿波信号V6的相位差为180度。
2.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输出的DC-DC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振 荡单元具有第一输入端a、第二输入端b、第一输出端c和第二输出端d,其中第一输入端a 和第二输入端b分别连接基准电压VK1和使能信号EN,第一输出端c和第二输出端d分别 输出电压VJPV2; 所述第一窄脉冲产生单元具有一个输入端e和一个输出端f,其中输入端e输入电压L,其输出端f输出窄脉冲信号V3;第二窄脉冲产生单元具有一个输入端n和一个输出端〇, 其中输入端n输入电压V2,其输出端f输出窄脉冲信号V4; 所述第一锯齿波产生单元具有第一输入端g、第二输入端h、第三输入端j、第四输入端k和一个输出端m,其中第一输入端g连接第一窄脉冲产生单元的输出窄脉冲信号V3,第二 输入端h连接基准电压VK2,第三输入端j连接使能信号EN,第四输入端k连接输入电压VIN, 输出端m输出锯齿波信号V5; 所述第二锯齿波产生单元具有第一输入端P、第二输入端q、第三输入端r、第四输入端s和一个输出端t,其中第一输入端p连接第二窄脉冲产生单元的输出窄脉冲信号V4,第四 输入端s连接基准电压VK2,第三输入端r连接使能信号EN,第二输入端q连接输入电压VIN, 输出端t输出锯齿波信号V6; 所述第一窄脉冲产生单元的输出窄脉冲信号部分传输给第一锯齿波产生单元的 第一输入端g,另一部分作为输出信号,第二窄脉冲产生单元的输出窄脉冲信号V4-部分传 输给第二锯齿波产生单元的第一输入端P,另一部分作为输出信号。
3. 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输出的DC-DC振荡器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内部振 荡单元包括第一比较器(101)、第二比较器(102)、RS触发器(103)、第一反相器(104)、第 二反相器(105)、第三反相器(106)、第四反相器(107)、电流源IK1、电流源IK2、第一电容Cn 第二电容C2、NM0S管M1(ll、NM0S管M1Q2、PM0S管M1Q3、PM0S管M104; 所述第一比较器(101)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基准电压VK1,反相端通过第一电容(^连接到 地,并且连接NM0S管111(11的漏极和PM0S管M1(13的漏极,第一比较器(101)的输出端连接RS 触发器(103)的复位端R,电源端连接使能信号EN; 所述第二比较器(102)的同相输入端连接基准电压VK1,反相输入端通过第二电容C2 连接到地,并且连接NMOS管M1(J^漏极和PMOS管M1M的漏极,第二比较器(102)的输出端 连接RS触发器(103)的置数端S,电源端连接使能信号EN; 所述RS触发器(103)的输出端Q连接第一反相器(104)的输入端,同时接入NM0S管M1Q2的栅极,第一反相器(104)的输出端连接第二反相器(105)的输入端,同时连接NM0S管 M1(ll的栅极和输出的方波信号Vi,第二反相器(105)的输出端连接输出的方波信号V2,NM0S 管札%的源极接地,PM0S管111(14的栅极连接第四反相器(107)的输出端,的源 极连接电流源^的输出端,第四反
当前第3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