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110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963354阅读:195来源:国知局
一种110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变电站结构设计领域,具体涉及一种IlO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
【背景技术】
[0002]变电站即改变电压、控制和分配电能的场所,变压器是变电站的主要设备,除此之外变电站还包括配电设备、储能设备、二次设备等多种设备。
[0003]由于用在变电站中的主要设备体积较大,所以变电站的占地面积通常较大,设计人员通常需要花费大量时间根据预先规划的用地面积设计变电站的结构,由此使各个变电站间的结构差别较大,并且设计出的变电站可能不适于周边情况,例如露天的结构会产生噪音及干扰,或者由于各个设备室的位置设置不合理,导致变电站内的电缆排布混乱,造成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0004]为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变电站结构,以节约用地面积,并减小对周边环境的影响。
[000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IlO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所述变电站的第一层设有:三个变压器室11,分别用于设置IlOkv变压器本体;三个散热器室12,分别用于设置为每个所述IlOkV变压器本体进行散热的散热器;10kV配电装置室13,用于设置1kV配电装置;110kVGIS 室 14,用于设置 IlOkVGIS 设备(GAS INSULATED SWITCHGEAR,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其中所述三个变压器室11和所述三个散热器室12相间地设置在一侧,所述1kV配电装置室13设置在对侧,所述IlOkVGIS室14设置在边侧,所述1kV配电装置室13、所述IlOkVGIS室14以及所述三个变压器室11均设有与所述变电站外部连通的进出口、相邻设置的变压器室和散热器室间设有进出口,用于供人员通行;所述变电站的第二层设有:电容器室21,用于设置进行补偿无功功率的电容器;蓄电池室22,用于设置储存电能的蓄电池;二次设备室23,用于设置二次设备;其中所述电容器室21、所述蓄电池室22和所述二次设备室23相邻地设置在同侧,所述1kV配电装置室13位于所述蓄电池室22、所述二次设备室23以及所述电容器室21下方。
[0006]优选地,所述三个变压器室11、三个散热器室12以及所述IlOkVGIS室14均为通高结构。
[0007]优选地,所述1kV配电装置室13和IlOkVGIS室14下方还设有电缆半层,用于敷设一次电缆。
[0008]优选地,所述1kV配电装置室中的开关柜为双列相对布置。
[0009]优选地,所述双列相对布置的开关柜之间的母线由封闭母线桥联接。
[0010]优选地,所述开关柜与所述IlOkV变压器本体由封闭母线桥联接。
[0011]优选地,所述变电站周围设有环形运输通道。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lO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可以降低噪声,符合城区规划;站内的布局可以节省用地面积,变电站中的各个设备室的位置可以使设备电缆排布更加合理,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同时加快了地区电网工程设计和建设速度,提高了建设质量,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附图说明】
[0013]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0014]图1是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IlO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一层平面结构图;
[0015]图2是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IlO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二层平面结构图;
[0016]图3是本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IlO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的整体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7]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IlO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图1、图2和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变电站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各个设备室及装置室中的设备均为变电站内的常用设备,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各个设备之间的连接关系,故图中省略了各个设备间的连接电缆。如图1所示,该变电站的第一层设有:三个变压器室11,分别用于设置IlOkV变压器本体;三个散热器室12,分别用于设置为每个所述IlOkV变压器本体进行散热的散热器;10kV配电装置室13,用于设置1kV配电装置;110kV GIS (GASINSULATED SWITCHGEAR,气体绝缘全封闭组合电器)室14,用于设置IlOkV GIS设备;
[0018]其中所述三个变压器室11和所述三个散热器室12相间地设置在一侧,所述1kV配电装置室13设置在对侧,所述IlOkVGIS室14设置在边侧,所述1kV配电装置室13、所述IlOkVGIS室14以及所述三个变压器室11均设有与所述变电站外部连通的进出口、相邻设置的变压器室和散热器室间设有进出口,用于供人员通行;变压器室11和散热器12与1kV配电装置室13和IlOkVGIS室14之间隔离,不设置通行进出口。
[0019]如图2所示,所述变电站的第二层设有:电容器室21,用于设置进行补偿无功功率的电容器;蓄电池室22,用于设置储存电能的蓄电池;二次设备室23,用于设置二次设备;
[0020]其中所述电容器室21、所述蓄电池室22和所述二次设备室23相邻地设置在同侧,所述1kV配电装置室13位于所述蓄电池室22、所述二次设备室23以及所述电容器室21下方。
[0021]上述变电站设有3回进线、42回出线。接线方式为IlOkV侧采用线变组接线方式内桥+线变组或扩大内桥接线、1kV侧采用单母线四分段接线。其中IlOkV变压器本体选用I1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容量63MVA或50MVA,变压器本体户内布置,散热器敞开布置;IlOkV GIS装置:选用户内SF6组合电器,采用电缆进出线;1kV配电装置为户内中置式开关柜,优选地,所述1kV配电装置室中的开关柜为双列相对布置,所述双列相对布置的开关柜之间的母线由封闭母线桥联接,所述开关柜与所述IlOkV变压器本体由封闭母线桥联接;用于站内无功补偿的电容器安装在1kV侧,容量为6X4.8MVar,电缆进线;接地变:选用接地变消弧线圈成套装置,其中接地变兼做站用变,电缆进线。
[0022]二次设备室中可以设置互感器,例如常规互感器与合并单元;IlOkV及主变采用保护测控一体化装置,1kV采用保护、测控、计量多合一装置;站内一体化电源系统,通信电源采用直流变换电源DC/DC装置供电;可以不设置过程层网络,而采用点对点方式,保护直采直跳;
[0023]上述变电站的适用范围包括:
[0024]I人口密度高、土地成本高的地区;
[0025]2受外界条件限制,站址选择困难地区;
[0026]3严重大气污染地区;
[0027]4进出线均为电缆的项目;
[0028]5城区规划中对噪声要求较高处;
[0029]6 电压等级 110kV/10kV ;
[0030]7 变电容量 63MVA(5OMVA);
[003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IlO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采用全户内设计降低噪声,符合城区规划;站内的布局可以节省用地面积,进而节约用地投资,同时加快了地区电网工程设计和建设速度,提高了建设质量,促进了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
[0032]优选地,所述三个变压器室11、三个散热器室12以及所述IlOkVGIS室14均为通高结构,通高也称为上空,属于建筑领域术语,表示两层楼中上面一层没有楼板,由底部直接通向顶部,该结构有利于位于室内的设备进行散热。
[0033]为了进一步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所述1kV配电装置室13和IlOkV GIS室14下方还可以设置电缆半层31,即1kV配电装置室13和IlOkV GIS室14下方还设有一个空间,用于敷设一次电缆。
[0034]上述优选的方案可以满足一次、二次出线电缆的敷设要求,并且可以进一步减小变电站面积同时可以提高变电站的安全性。
[0035]为了便于设备运输、吊装、检修及运行巡视,所述变电站周围还可以设置环形运输通道。
[0036]显然,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由此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实用新型创造的保护范围之中。
【主权项】
1.一种IlO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的第一层设有:三个变压器室(11),分别用于设置IlOkV变压器本体;三个散热器室(12),分别用于设置为每个所述IlOkV变压器本体进行散热的散热器;1kV配电装置室(13),用于设置1kV配电装置;I 1kVGIS室(14),用于设置IlOkVGIS设备; 其中所述三个变压器室(11)和所述三个散热器室(12)相间地设置在一侧,所述1kV配电装置室(13)设置在对侧,所述IlOkVGIS室(14)设置在边侧,所述1kV配电装置室(13)、所述IlOkVGIS室(14)以及所述三个变压器室(11)均设有与所述变电站外部连通的进出口、相邻设置的变压器室和散热器室间设有进出口,用于供人员通行; 所述变电站的第二层设有:电容器室(21),用于设置进行补偿无功功率的电容器;蓄电池室(22),用于设置储存电能的蓄电池;二次设备室(23),用于设置二次设备; 其中所述电容器室(21)、所述蓄电池室(22)和所述二次设备室(23)相邻地设置在同侧,所述1kV配电装置室(13)位于所述蓄电池室(22)、所述二次设备室(23)以及所述电容器室(21)下方。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个变压器室(11)、三个散热器室(12)以及所述IlOkV GIS室(14)均为通高结构。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1kV配电装置室(13)和IlOkVGIS室(14)下方还设有电缆半层,用于敷设一次电缆。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1kV配电装置室中的开关柜为双列相对布置。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列相对布置的开关柜之间的母线由封闭母线桥联接。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关柜与所述IlOkV变压器本体由封闭母线桥联接。7.根据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变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变电站周围设有环形运输通道。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110kV双绕组分体变压器全户内变电站,所述变电站的第一层设有:三个变压器11、三个散热器室12、10kV配电装置室13、110kVGIS室14;其中所述三个变压器室11和所述三个散热器室12相间地设置在里侧,所述10kV配电装置室13设置在外侧,所述110kVGIS室14设置在边侧;所述变电站的第二层设有:电容器室21、蓄电池室22、二次设备室23,其中所述电容器室21、所述蓄电池室22和所述二次设备室23相邻地设置在同侧,所述10kV配电装置室13位于所述蓄电池室22、所述二次设备室23以及所述电容器室21下方。
【IPC分类】H02B7/06
【公开号】CN204615231
【申请号】CN201520141205
【发明人】李文升, 赵颖, 葛曼倩, 孙少斌, 仇德伦, 高岩, 马士超, 钱芳, 葛艾丽, 房涛, 杨清秀, 赵晶
【申请人】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青岛供电公司, 国家电网公司
【公开日】2015年9月2日
【申请日】2015年3月12日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