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线外皮的混合波长激光剥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9166221阅读:320来源:国知局
导线外皮的混合波长激光剥线装置的制造方法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导线外皮的混合波长激光剥线装置。
【背景技术】
[0002]在对导线的外皮进行剥离时,主要采用的有传统的机械式剥离和激光剥离这两种剥离方式。机械式剥皮可实现导线外皮切削与抽离一体化,但因采用的工具的钳口接触导线,故而会对导线上的金属线芯产生一定的挤压及切削力,导致金属线芯的损伤。如果钳口不与金属线接触,则绝缘皮不能剥切干净,对于由多层人造丝纺织物组成侧绝缘皮导线,机械式剥皮就更难满足要求。激光剥线对加工材料不产生任何机械挤压和机械应力,尤不损伤导线的金属线芯,尤其是对细小的导线的加工质量好,且具有操作更容易、加工成本低、效率高等优点,因此,近几年激光剥线在行业中得到广泛应用。
[0003]激光剥线加工时,需要针对不同材料选择合适的激光波长,从而达到高效高质量的导线剥离,但现有的加工剥线技术在剥离多层结构的导线时,往往先要用C02激光器来剥离外面的绝缘皮,然后再更换YAG激光器来剥离里面的金属编织层,其效率低、成本高,且不利于流水化作业。因此,激光剥线技术还有待改进,尤其如何那个高效率、低成本、波长可调谐的激光器进行导线剥皮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线外皮的混合波长激光剥线装置,以提高具有多层外皮的导线的外皮剥离效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导线外皮的混合波长激光剥线装置,待剥离外皮的导线包括金属线芯、由内至外依次包裹在所述金属线芯外的多层外皮,这多层外皮中包括η种分别由不同材质构成的外皮(其中:η为正整数),所述剥线装置包括:
[0006]光源,包括η个可分别产生不同波长激光以对应地用于切割η种不同材质所述外皮的激光二极管组,每组所述二极管组均包括多个激光二极管,所有的所述激光二极管间隔排布而形成二极管阵列,所述二极管阵列构成所述光源;
[0007]光束处理组件,包括用于对所述光源产生的激光束进行准直处理的准直透镜、用于对所述激光束进行聚集处理的由凸透镜与凹透镜构成的透镜组件、用于对激光束进行整形处理的整形镜,所述准直透镜、凸透镜、凹透镜、整形镜沿着所述光源的出光路径上依次设置;
[0008]分束装置,用于将经所述光束处理组件处理后的激光束分束形成多股可投射于所述导线外圆周面上的切割光束,所有所述切割光束沿圆周方向围设呈360°。
[0009]优选地,所述分束装置分束所形成的所述切割光束为三股,这三股所述切割光束之间两两之间互成120°。
[0010]进一步地,所述分束装置包括:
[0011]主反射镜,可转动地设于经所述光束处理组件处理后的激光束的出光路径上,该主反射镜有三个档位,分别为沿所述激光束的出光路径延伸的第一档位、向左偏离所述第一档位45°的第二档位、向右偏离所述第二档位45°的第三档位,当所述主反射镜处于第一档位时所述激光束透过所述主反射镜形成第一光束;
[0012]第一反射镜组,固设于所述激光束的出光路径右侧,当所述主反射镜处于第二档位时所述激光束经过所述主反射镜与所述第一反射镜组而形成与所述第一光束夹角为120°的第二光束;
[0013]第二反射镜组,固设于所述激光束的出光路径左侧,当所述主反射镜处于第三档位时所述激光束经过所述主反射镜与所述第二反射镜组而形成与所述第一光束夹角为120°的第三光束,且该第三光束与所述第二光束之间的夹角为120°。
[0014]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射镜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反射镜和第二反射镜,所述第一反射镜的镜面与所述第一光束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二反射镜的镜面与所述第一光束之间的夹角为60° ;
[0015]所述第二反射镜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三反射镜和第四反射镜,所述第三反射镜的镜面与所述第一光束之间的夹角为45°,所述第四反射镜的镜面与所述第一光束之间的夹角为60°。
[0016]优选地,待剥离外皮的所述导线上所述外皮有两层、分别为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在所述金属线芯外的金属编织层和绝缘外层。
[0017]进一步地,所述光源包括多个可产生波长为λ I且对应用于切割所述绝缘外层的第一激光二极管、多个可产生波长为λ 2且对应用于切割所述金属编织层的第二激光二极管,所有的所述第一激光二极管与所有的所述第二激光二极管依次间隔排布形成所述二极管阵列。
[0018]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导线外皮的混合波长激光剥线装置,其中光源可发出不同波长的激光束,以分别对应地用于切割剥离不同的导线外皮,在对上述激光束依次进行准直、聚集及整形处理后,采用分束装置将其分成多股切割光束,对导线外皮形成360°无死角切割剥离,其剥线效果良好,操作也很方便,效率得到了大幅提升。
【附图说明】
[0019]附图1为本实施例中导线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2为本实施例中剥线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0021]附图3为本实施实例中导线剥离中分束装置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0022]其中:100、导线;101、金属线芯;102、金属编织层;103、绝缘外层;
[0023]1、光源;11、第一激光二极管;12、第二激光二极管;2、准直透镜;3、凸透镜;4、凹透镜;5、整形镜;6、主反光镜;7、第一反射镜;8、第二反射镜;9、第三反射镜;10、第四反射Ho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阐述。
[0025]参见图1所示的待剥离外皮的导线100,该导线100包括金属线芯101、由内向外依次包裹在金属线芯101外的金属编织层102和绝缘外层103。
[0026]参见图2所示,该导线外皮的混合波长激光剥线装置包括:
[0027]光源1:该光源包括两组激光二极管,分别为多个可产生波长为λ I且对应地用于切割绝缘外层103的第一激光二极管11、多个可产生波长为λ 2且对应地用于切割金属编织层102的第二激光二极管12,将所有的第一激光二极管11与第二激光二极管12依次间隔排布而形成二极管阵列,该二极管阵列即作为该剥线装置的光源I ;
[0028]光束处理组件,包括准直透镜2、由凸透镜3与凹透镜4构成的透镜组件、整形镜5,准直透镜2、凸透镜3与凹透镜4、整形镜5在光源I的出光路径上依次设置,其中准直透镜2用于对光源I出射的激光束进行准直处理,以压缩激光束在快慢轴方向上的发射角;经准直透镜2准直处理后的激光束再依次经过凸透镜3与凹透镜4,可使得激光束中分散的平行光束稍微聚集起来;经聚集处理后的激光束再经过整形镜5,可减小激光束在快慢轴方向上的光束质量差异,这样,便可使得经光源I发出的激光束依次进行准直、聚集及整形处理后用于切割导线外皮;
[0029]分束装置,该分束装置设于光束处理组件的出光路径上,该分束装置用于将经光束处理组件处理后的激光束分束形成多股可投射于导线100外圆周面上的切割光束,所有的切割光束沿圆周方向围设呈360°。
[0030]在本实施例中,参见图3所示,分束装置将激光束分成三股互呈120°的切割光束。该分束装置包括主反射镜6和分别设于主反射镜6左右两侧的第一反射镜组和第二反射镜组。主反射镜6可转动地设于经光束处理组件处理后的激光束的出光路径上,该主反射镜6有三个档位,分别为沿上述激光束的出光路径延伸的第一档位a、向左偏离第一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