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动机构及使用该驱动机构的车辆的制作方法_2

文档序号:10182480阅读:来源:国知局
述驱动组件100的至少部分结构(本实施例中为大部分 结构)收容在所述箱体21的所述第一收容部211内,而所述盖体23盖设于所述驱动组件 100的一端,并通过固定件如螺钉(图未示)等与所述箱体21固定连接,使得所述驱动机构 1的整体尺寸相对较小,从而使应用所述驱动机构1的所述外部设备得W小型化。
[0035] 请同时参阅图5及图6,所述驱动组件100包括定子铁忍10、绕组30及转子50。 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组件100为内转子电机,所述定子铁忍10设置于所述箱 体21内,所述绕组30绕设于所述定子铁忍10上,所述转子50可转动地收容于所述定子铁 忍10内,并与所述传动组件400连接。
[0036] 所述定子铁忍10包括定子辆12W及定子齿14。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定 子齿14从所述定子辆12向内延伸。所述定子辆12固接于所述箱体21的所述第一收容部 211内,使所述驱动组件100省去了传统的电机的外壳套件,也就是说,所述箱体21的部分 即构成了所述电机的外壳,进一步地使应用所述驱动机构1的所述外部设备得W小型化、 轻量化。
[0037] 请同时参阅图7,图7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所述驱动组件100的横 截面示意图。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横截面,均指的是轴向的截面形状,即,被垂直于所述驱动 组件100的转轴的平面所截获的截面形状。所述定子辆12的横截面大致呈封闭的环状,且 所述定子辆12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大致呈圆头的矩形状。所述定子辆12包括两个第一侧壁 121及两个第二侧壁123,其中,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21相对设置,两个所述第二侧壁123相 对设置,且每个所述第二侧壁123的两侧分别连接至两个所述第一侧壁121上,W使所述定 子辆12的横截面呈连续封闭方形结构。
[0038] 具体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侧壁121的外周壁大致为部分的圆柱面,使所述 第一侧壁121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呈部分圆弧形。所述第一侧壁121的内壁大致为平面,由 此,所述第一侧壁121两侧的厚度小于其中部位置的厚度。所述第二侧壁123的外周壁大 致为平面,使所述第二侧壁123的横截面的外轮廓为大致平直的线段。
[0039] 每个所述第二侧壁123的内壁上均设置有一辅助齿(图未标出),所述辅助齿包括 两个延伸部1231,所述延伸部1231用于导磁并辅助所述定子齿14形成磁通回路。每个所 述延伸部1231的一端为连接端(图未标出),另一端为延伸端(图未标出)。两个所述延 伸部1231的连接端彼此连接,且同时连接于所述第二侧壁123的大致中部位置,两个所述 延伸部1231的延伸端均朝远离所述第二侧壁123的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延伸部1231的 延伸端彼此远离,使两个所述延伸部1231的横截面轮廓大致呈"V"形。
[0040]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定子齿14的数量为两个。所述定子齿14连接于所述第一 侧壁121的内侧上,其用于绕设所述绕组30。
[0041] 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定子齿14大致呈"Y"形,其包括绕线部141及极靴 143。所述绕线部141从所述第一侧壁121的内壁沿转子径向向内延伸,所述极靴143设置 于所述绕线部141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21的一端。
[0042] 在本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定子齿14中的所述极靴143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所述 极靴143设置于所述绕线部141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21的一端,分别从绕线部141末端沿 转子周向方向延伸且两者延伸方向相反,从而使两个所述极靴143及所述绕线部141共同 构成所述定子齿14的"Y"形轮廓。所述极靴143可防止绕设于所述绕线部141上的绕组 自所述绕线部141上脱出,同时可用于导磁。
[0043] 与所述延伸部1231的结构相类似,每个所述极靴143的一端为连接端(图未标 出),另一端为延伸端(图未标出)。两个所述极靴143的连接端彼此连接,且同时连接于 所述绕线部141的远离所述第一侧壁121的一侧,两个所述极靴143的延伸端均沿转子周 向朝远离所述绕线部141的方向延伸,且两个所述极靴143的延伸端彼此远离,使两个所述 极靴143的横截面轮廓大致呈"V"形,进而所述定子齿14的截面轮廓大致呈"Y"形。
[0044]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极靴143的延伸端背离所述绕线部141延伸后,靠近设置于所 述极靴143旁的辅助齿123的延伸部1231的末端,运样,定子齿的极靴143与辅助齿的延 伸部共同围成一收容空间,W容置转子50于其内。同时每个所述极靴143和与其邻近设置 的所述延伸部1231W及所述定子辆12共同形成一个收容槽15,所述收容槽15用于收容所 述绕组30。
[0045] 进一步地,所述极靴143的末端和与其邻近的延伸部1231的末端之间间隔预设距 离,W形成开口 18从而W减少漏磁。可W理解地,所述极靴143的末端和与其邻近的延伸 部1231的末端之间也可W通过磁阻较大的磁桥连接。
[0046] 所述转子50可转动地收容于所述定子铁忍10内。具体在图示的实施例中,所述转 子50包括转轴52、转子铁忍54及永磁极56,所述转子铁忍54设置于所述转轴52上,所述 永磁极56设置于所述转子铁忍54上。可W理解地,永磁极56也可W直接固定至转轴52。
[0047] 请再次参阅图3,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转轴52大致呈圆柱杆状,其可转动地设置 于所述箱体21内。所述转轴52的轴线沿所述定子铁忍10的轴线方向设置,并朝向所述容 纳槽2131延伸。所述转轴52用于连接所述传动组件400并驱动所述传动组件400运动。
[0048] 所述转子铁忍54固定地套设于所述转轴52上,并收容于所述收容空间16内。
[0049] 优选地,每个所述永磁极56背离所述转子铁忍54的外周表面位于W转子中屯、为 圆屯、的圆柱面上,从而使所述永磁极56的横截面的外轮廓大致呈圆形。
[0050] 进一步地,每个定子齿141的两极靴143相连接处的内表面设置有一凹陷1433,每 个辅助齿的两延伸部1231相连接处设置有一凹陷1233。所述定子铁忍10的定子齿的极靴 143和辅助齿的延伸部的内表面除凹槽1233U433W外的部分位于W转子中屯、为圆屯、的圆 柱面上,运样,定子与转子之间形成基本均匀的气隙,即除对应凹槽1433、1233、开口 18及 相邻磁极之间的间隔部分W外的部分为均匀气隙。
[0051]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凹陷1433与1233的设置W使得转子在初始位置时转子的极 轴L2能偏离定子极轴Ll一定角度,所述转子极轴与定子极轴之间的夹角称为启动角。优 选地,所述凹陷1433与1233分别正对定子齿与辅助齿的中屯、,W使得启动角等于或接近90 度电角度,从而使得转子能比较容易地实现双方向启动。通过改变所述绕组30的通电电流 方向,可改变转子的启动方向。
[0052] 可W理解地,根据设计需要,所述凹陷1433U233的位置可W调整。如所述凹陷 1433、1233同时朝顺时针方向偏离定子齿与辅助齿的中屯、或同时朝逆时针方向偏离定子齿 与辅助齿的中屯、,从而使得转子朝一个方向的启动比朝另一相反方向的启动较容易。
[0053]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永磁体56的数量为四个,四个所述永磁体56固定设置于所 述转子铁忍54的外周壁上,并沿所述转子铁忍54的周向彼此间隔设置,每一个永磁体56 形成一个永磁极,相邻永磁极
当前第2页1 2 3 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