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模拟放大器的输出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517235阅读:170来源:国知局
专利名称:使用模拟放大器的输出电路的制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出电路,并且更加具体地涉及用于在使用模拟放大器的输出电路中 减少被连接至缓冲器的静电保护电阻的影响的技术。
背景技术
通常,在集成电路的输出电路中,静电保护电阻被串联地插入在输出级和输出焊 盘之间。当没有串联地插入静电保护电阻时,输出级中的晶体管的尺寸必须被增加或者输 出晶体管必须具有静电保护元件。然而,由于它们,寄生电容增加,芯片尺寸增加,或者不能 够完成所想要的特性。当静电保护电阻被串联地连接在输出级和缓冲器之间时,静电保护电阻的电阻 值被设置在其中用于保护内部晶体管受静电影响所定义的条件被满足的范围内。静电保 护电阻通常被设置为数十Ω至数百Ω的电阻值。当电阻值小于此范围时,不能够满足在 MIL(军用)标准和EIAJ(日本电子工业协会)中所定义的静电保护标准。然而,当静电保护电阻被连接至输出电路时,输出特性减小。下面将会描述静电保 护电阻被连接至输出电路时的输出特性的减小。图1示出使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路的图。在图1中所示的输出电路中,静电保 护电阻RESD被连接在模拟放大器电路101的输出和输出焊盘(pad) 102之间。模拟放大器 电路101包括差分放大器级103和输出级104。输出级104包括具有被连接至正电源电压 Vdd的电源的源极的PMOS晶体管MP1和具有被连接至负电源电压Vss的电源的源极的NMOS 晶体管丽115差分放大器级103的两个输出被连接至PMOS晶体管MP1和NMOS晶体管MN1的 各自的栅极。静电保护电阻Resd的一端被共同地连接至PMOS晶体管MP1和NMOS晶体管MN1 的各自的漏极,并且另一端被连接至输出焊盘102。静电保护电阻Resd的一端被连接至差分 放大器级103的反相输入端子,并且执行反馈操作。输出级104进一步包括相位补偿电容 Cp和CN。相位补偿电容Cp和Cn的各自的一端被连接至PMOS晶体管MP1和NMOS晶体管MN1 的各自的漏极,并且相位补偿电容Cp和Cn的各自的另一端被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级103。应注意的是,对于静电保护来说,除了静电保护电阻Resd之外,实际上通常并联地 使用静电保护二极管。然而,由于本发明没有直接地涉及二极管,所以它的示图被移除并且 其描述被省略。在图1中所示的电路构造中,PMOS晶体管MP1和NMOS晶体管的公共连接的漏 极是模拟放大器电路101的输出。由于从此输出到反相输入端子执行反馈操作,所以构造 所谓的电压跟随器连接并且从模拟放大器电路101的输出来输出与被提供给非反相输入 端子的电压相同的电压。然后,经由静电保护电阻Resd从输出焊盘102最终输出从模拟放大 器电路101输出的电压。在图1中所示的电路构造中,由于静电保护电阻Resd的影响,降低 了输出波形。在静电保护电阻Resd的值更改的状态下当矩形波形被提供给模拟放大器电路 101的非反相输入端子时通过绘制输出波形示出图2。根据图2可以理解,随着静电保护电 阻Resd变大,输出波形变得平缓。当静电保护电阻Resd是零时,特性理想地变成最好的。然而,由于实际上不得不插入被确定满足标准的电阻值的静电保护电阻RESD,所以静电保护电 阻Resd限制了输出特性。另一方面,在日本专利公开(JP 2001-358300A 专利文献1)中公布一种用于在数 字电路的输出电路中减少静电保护电阻的影响的技术。参考图3,将会描述专利文献1中描 述的输出电路。图3中所示的输出电路包括n个PM0S晶体管MPi至MPn、n个NM0S晶体管
至MNn、PM0S静电保护电阻RP1至RPn、NM0S静电保护电阻RN1至RNn、内部电路105、输出 端子缓冲器106、以及反相器107。PM0S晶体管MP:至MPn在它们的源极处被共同地连接至 正电源电压VDD的电源,并且NM0S晶体管MR至11凡在它们的源极处被共同地连接至负电源 电压Vss的电源。PM0S静电保护电阻分别被连接至PM0S晶体管MPi至MPn的漏极并且用于 RN1至RNn的NM0S静电保护电阻分别被连接至NM0S晶体管至MNn的漏极。反相器107 的输入被连接至输出端子缓冲器106,并且输出被连接至内部电路105。PM0S晶体管MP:至 MPn的各自的栅极和NM0S晶体管MR至MNn的各自的栅极被共同地连接至内部电路105的 输出。另外,PM0S静电保护电阻RP1至RPn被连接在PM0S晶体管MPi至MPn的漏极和输出端 子缓冲器106之间,并且NM0S静电保护电阻RN1至RNn被连接在NM0S晶体管丽工至MNn的漏 极和输出端子缓冲器106之间。参考图3,由于静电浪涌,为了避免M0S晶体管的毁坏,插入PM0S静电保护电阻RP1 至RPn*NM0S静电保护电阻RN1至RNn,并且通常取决于器件工艺,电阻值大约是数十Q至 数百Q。静电保护电阻和RN1至RNn的电阻值取决于各自的器件工艺而变化,但是 要求将其设置为满足标准的电阻值。由于静电保护电阻的电压降引起如上所述的输出电路 的特性劣化。然而,通过如图3中所示并联地连接多个M0S晶体管,电流能够分布到n个静 电保护电阻。即,流过一个静电保护电阻的电流是原始电流的1/n。这样,由于流过各个静 电保护电阻的电流而引起的电压降也是1/n,并且因此能够防止输出电路的特性劣化。引用列表专利文献1 :JP 2001-358300A

发明内容
图3中所示的电路是数字电路中的输出电路的应用示例,并且图3中所示的电路 构造不能够在不更改的情况下应用于模拟电路的输出电路。具体地,被称为无效(idling) 电流的电流始终流过模拟电路的输出电路。例如,这等效于图3中从PM0S晶体管MPi的漏 极流到NM0S晶体管MR的漏极的电流。此无效电流是模拟电路特有的,并且对反馈放大器 的相位裕量来说是重要的。在将图3中所示的示例应用于模拟电路的情况下,由于无效电 流而引起的静电保护电阻的电压降妨碍所想要的输出特性。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使用差分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其中能够改进输出特性,同时 避免由于无效电流引起的静电保护电阻的电压降。在本发明的方面中,输出电路包括模拟放大器电路,该模拟放大器电路包括被构 造为接收输入电压的差分放大器级和第一至第n个输出系统(n是大于1的自然数);第一 至第n个输出节点;输出焊盘;以及第一至第n个静电保护电阻。第一至第n个输出系统的 第i个输出系统(i是2与n之间的自然数)包括第i个PM0S晶体管,该第i个PM0S晶 体管具有与第一至第n个输出节点中的第i个输出节点相连接的漏极和与差分放大器级的
4第一输出相连接的栅极;和第i个NM0S晶体管,该第i个NM0S晶体管具有与第i个输出节 点相连接的漏极和与差分放大器级的第二输出相连接的栅极。第一至第n个静电保护电阻 分别被连接在第一至第n个输出节点和输出焊盘之间。根据本发明,能够改进输出特性,并且避免由于无效电流引起的静电保护电阻的 电压降。


结合附图,根据某些实施例的以下描述,本发明的以上和其它目标、优点和特征将 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示出传统的输出电路的构造的电路图;图2是示出静电保护电阻的电阻值被改变时输出电压波形的图;图3是示出根据传统的数字电路的输出电路的构造的电路图;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出电路的构造的电路图;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输出电路和传统技术的输出电路中的波形的图;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输出电路的构造的电路图;以及图7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输出电路的构造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例方式在下文中,将会参考附图详细地描述根据本发明的使用运算放大器的输出电路。[第一实施例]图4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输出电路的构造的电路图。图4中所示的 输出电路包括模拟放大器电路1、输出焊盘2、静电保护电阻RESD1和RESD2、以及反馈电阻队和R2。模拟放大器电路1包括差分放大器级3和输出级4。输出级4包括两个输出系统 包括PM0S晶体管MP:和匪OS晶体管丽工的一个输出系统和包括PM0S晶体管MP2和匪OS晶 体管MN2的另一个输出系统。在本实施例中,PM0S晶体管MPi和MP2具有相同的W/L比率, 并且NM0S晶体管MR和MN2也具有相同的W/L比率。S卩,PM0S晶体管MP:和MP2具有相同 的驱动性能,并且NM0S晶体管MR和MN2具有相同的驱动性能。PM0S晶体管MPi和MP2的源极被共同地连接至正电源电压VDD的电源,并且栅极被 共同地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级3的一个输出。类似地,NM0S晶体管MR和MN2的源极被共同 地连接至负电源电压Vss的电源,并且栅极被共同地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级3的另一输出。输 出级4的PM0S晶体管MPi和NM0S晶体管MR的各自的漏极被共同地连接至模拟放大器电 路1的输出节点N。utl,并且PM0S晶体管MP2和NM0S晶体管MN2的各自的漏极被共同地连接 至输出节点N。ut2。静电保护电阻RESD1被连接在模拟放大器电路1的输出节点N。utl和输出焊盘2之 间,并且静电保护电阻RESD2被连接在模拟放大器电路1的输出节点N。ut2和输出焊盘2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静电保护电阻RESD1和RESD2的电阻值是相同的。另外,反馈电阻队被连接在 输出节点N。utl和差分放大器级3的反相输入端子之间,并且反馈电阻R2被连接在输出节点 Nout2和差分放大器级3的反相输入端子之间。在此连接中,反馈电阻礼和R2在各自的一端被共同地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级3的反相输入端子。在本实施例中,反馈电阻礼和R2的电阻 值是相同的。输出级4进一步包括P侧相位补偿电容C1P和C2P以及N侧相位补偿电容C1N和C2N。 P侧相位补偿电容C1P和N侧相位补偿电容C1N的各自的一端被共同地连接至输出节点NOT1。 类似地,P侧相位补偿电容C2P和N侧相位补偿电容C2N的各自的一端被共同地连接至输出 节点NOTT2。P侧相位补偿电容C1P和C2P的另一端被共同地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级3的一个输 出。类似地,N侧相位补偿电容C1N和C2N的另一端被共同地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级3的另一 输出。下面将会描述图4中所示的输出电路的操作。PM0S晶体管MPi和MP2的驱动性能 是相同的,NM0S晶体管丽工和MN2的驱动性能是相同的,并且静电保护电阻RESD1和RESD2的 电阻值是相同的。这时,输出节点N。utl和N。ut2获取相同的电势。由于静电保护电阻RESD1和RESD2的电阻值是相同的,反馈电阻队和R2的电阻值是 相同的,并且差分放大器级3的反相输入端子和非反相输入端子处于虚短路状态,所以非 反相输入端子和逆时针方向端子具有相同的电势。即,反馈电阻札和&的公共连接点处的 电压和到非反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彼此相等。在这里,当在元件之间不存在变化时,电流 没有流过反馈电阻RjPR2。另外,如上所述,输出节点N。utl和N。ut2具有相同的电势。此外, 由于相同的电流流过静电保护电阻RESD1和RESD2,从缓冲器流动的电流被分布到这两个系统。 具体地,分别从输出节点N。utl和N。ut2提供从缓冲器输出的电流的一半。这样,与传统的示 例相比较,流过静电保护电阻R■和RESD2的电流是所要求的输出电流的一半。因此,能够 实现输出瞬态响应波形的改进。图5示出改进效果。图5示出图1的传统示例中的电路和图4的本发明中的电路 的模拟结果被重叠时的波形图。基于通过率(throughrate)确定的上升波形和上升波形的 大多数部分几乎是相同的。然而,在上面已经参考图2描述了取决于输出电阻值(在本示 例中,静电保护电阻值)来确定所谓的波形的肩部。参考图5,应理解的是,与传统电路相比 较,改进了输出的瞬态特性。根据附图,示出的效果小。然而,已经确认在输出幅度的0.5% /99. 5%的值中能够获得大约20%的改进效果。另外,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输出电路的构造中,很难生成偏移电压。理由如下。艮口, 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输出电路中,采用电压跟随器连接(具体地,通过连接反相输入端子和 输出而执行反馈操作的构造)。这样,被提供给非反相输入端子的输入电压Vin和输出电压 v。ut相等,并且Vout = Vin。在根据本实施例的输出电路中,反馈电阻札和R2被设置在反馈路径上。当由于 M0S晶体管的元件变化在输出节点NOTT1和NOTT2之间生成电压差时,电流在反馈电阻队和R2 之间流动。在这里,当反馈电阻队和R2的电阻值相同并且静电保护电阻RESD1和RESD2的电 阻值相同,即使在输出节点和之间生成电压差,被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级3的反相 输入端子的反馈电阻队和R2的公共连接点和被连接至输出焊盘2的静电保护电阻RESD1和 RESD2的公共连接点处于相同的电压。即,输出电压变得等于被输出到输出焊盘2的电压。这 意味着没有生成偏移电压。[第二实施例]
图6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输出电路的构造的电路图。通过使图4中 所示的电路构造一般化获得图6中所示的电路构造,并且具有n(n是大于1的自然数)个 输出系统。图4中的电路构造是其中图6中的n = 2的示例。具体地,在第二实施例中,模拟放大器电路1的输出级4包括n个PM0S晶体管MPi 至MPn、以及n个NM0S晶体管丽工至MNn,并且这些M0S晶体管组成n个输出系统。PM0S晶 体管MPi至MPn的各自的源极被共同地连接至具有正电源电压VDD的电源,并且各自的栅极 被共同地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级3的输出中的一个。同时,NM0S晶体管1^1至11凡的各自的 源极被共同地连接至具有负电源电压Vss的电源,并且各自的栅极被共同地连接至差分放 大器级3的输出中的另一个。PM0S晶体管MP, (2彡i彡n)和NM0S晶体管的各自的漏 极被连接至输出节点NOTi。第i个静电保护电阻RESDi被连接在输出焊盘2和输出节点 之间。S卩,静电保护电阻‘^至!^^在它们各自的端将会被共同地连接至输出焊盘2。反 馈电阻氏被连接在输出节点和差分放大器级3的反相输入端子之间。即,反馈电阻队 至Rn的各自端被共同地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级3的反相端子。输入电压被提供给差分放大 器级3的非反相输入端子。输出级4进一步包括n个P侧相位补偿电容CP1和CPn以及n个N侧相位补偿电容 CN1和CNn。P侧相位补偿电容侧相位补偿电容CNi的各自的一端被共同地连接至输 出节点NOTi。同时,P侧相位补偿电容CP1和Cp 的另一端被共同地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级3, 并且类似地,N侧相位补偿电容CN1和CNn的另一端被共同地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级3。图6中所示的输出电路的操作在基本概念上与图4中所示的大致相同。在图6中 所示的输出电路中,随着数目n增加,各静电保护电阻的电阻值能够被减少。即,根据图2 可以理解,因为输出电阻被减少,所以输出波形更接近于理想的波形。[第三实施例]参考图7,将会描述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输出电路的构造。在根据第三实施 例的输出电路中,根据第一实施例(参考图4)更改反馈输入点。具体地,图4中的反馈电 阻队和R2被移除,并且替代这些元件,第三静电保护电阻REDS3被设置在差分放大器级3的 反相输入端子和输出焊盘2之间。剩余的构造与第一实施例(图4)中的大致相同。应注 意的是,如下的构造能够被应用于图6中所示的输出电路,S卩,其中,反馈电阻礼和&被移 除,第三静电保护电阻REDS3&—端被连接至差分放大器级3的反相输入端子,并且第三静电 保护电阻REDS3的另一端被连接至输出焊盘2。下面将会描述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输出电路的构造。在根据第三实施例的输出电路 中,在没有通过改变反馈输入点进行限制的情况下减少静电保护电阻reds1和REDS2的影响。 即,通过将静电保护电阻reds1和REDS2弓丨入反馈回路将包括静电保护电阻的输出阻抗压缩到 l/(u 倍,其中y是模拟放大器电路1的增益,并且日是反馈比率(由于电压跟随器的 反馈比率是1,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日等于1(0 = 1))。当模拟放大器电路1的增益足够 大时,从输出焊盘2观察到的直流阻抗几乎变成零。另外,由于电流没有流过静电保护端子 REDS3,所以被输出到输出焊盘2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是相同的电压。在这样的场合下,在 差分放大器级3的反相输入端子中,通过静电保护电阻REDS3来满足静电保护标准。由于剩 余的操作与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中的大致相同,所以省略了解释。在上面已经不同地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然而,将不会以限于上述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发明。应注意的是,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然的各种修改能够应用于本发 明。
权利要求
一种输出电路,包括模拟放大器电路,所述模拟放大器电路包括差分放大器级,所述差分放大器级被构造为接收输入电压,和第一至第n个输出系统,n是大于1的自然数;第一至第n个输出节点;输出焊盘;以及第一至第n个静电保护电阻,其中,所述第一至第n个输出系统的第i个输出系统,i是2与n之间的自然数,包括第i个PMOS晶体管,所述第i个PMOS晶体管具有与所述第一至第n个输出节点中的所述第i个输出节点相连接的漏极和与所述差分放大器级的第一输出相连接的栅极;以及第i个NMOS晶体管,所述第i个NMOS晶体管具有与所述第i个输出节点相连接的漏极和与所述差分放大器级的第二输出相连接的栅极,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至第n个静电保护电阻分别被连接在所述第一至第n个输出节点和所述输出焊盘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路,进一步包括 第一至第η个反馈电阻,其中,所述差分放大器级包括非反相输入端子和反相输入端子,所述非反相输入端子 被构造为接收所述输入电压,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至第η个反馈电阻分别被连接在所述第一至第η个输出节点和所述反 相输入端子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或者2所述的输出电路,进一步包括 第一至第η个P侧相位补偿电容;以及第一至第η个N侧相位补偿电容,其中,所述第一至第η个P侧相位补偿电容的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至第η个输 出节点相连接,并且所述第一至第η个N侧相位补偿电容的各自的一端分别与所述第一至 第η个输出节点相连接,并且其中,所述第一至第η个P侧相位补偿电容的第i个P侧补偿电容以及所述第一至第 η个N侧相位补偿电容的第i个N侧补偿电容的另一端分别与所述差分放大器级的所述第 一和第二输出相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出电路,进一步包括 第n+1个静电保护电阻,其中,所述差分放大器级包括非反相输入端子和反相输入端子,所述非反相输入端子 被构造为接收所述输入电压,并且其中,所述第n+1个静电保护电阻被连接在所述输出焊盘和所述反相输入端子之间。
全文摘要
本发明涉及使用模拟放大器的输出电路,其包括模拟放大器电路,该模拟放大器电路包括被构造为接收输入电压的差分放大器级和第一至第n个输出系统(n是大于1的自然数);第一至第n个输出节点;输出焊盘;和第一至第n个静电保护电阻。第一至第n个输出系统的第i个输出系统(i是2与n之间的自然数)包括第i个PMOS晶体管,其具有与第一至第n个输出节点中的第i个输出节点相连接的漏极和与差分放大器级的第一输出相连接的栅极;和第i个NMOS晶体管,其具有与第i个输出节点相连接的漏极和与差分放大器级的第二输出相连接的栅极。第一至第n个静电保护电阻分别被连接在第一至第n个输出节点和输出焊盘之间。
文档编号H03F3/45GK101931373SQ20101017005
公开日2010年12月29日 申请日期2010年4月27日 优先权日2009年4月27日
发明者西村浩一 申请人:瑞萨电子株式会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