搪瓷电致发光元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43339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技术领域本发明属于自发光装置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发光元件,尤其涉及一种搪瓷电致发光元件。

背景技术:
电致发光(英文electroluminescent),又可称电场发光,简称EL,是通过加在两电极的电压产生电场,被电场激发的电子碰击发光中心,而引致电子解级的跃进、变化、复合导致发光的一种物理现象。电致发光物料的例子包括掺杂了铜和银的硫化锌和蓝色钻石。搪瓷电致发光作为电致发光发光的一种,近年来也有一定应用。搪瓷电致发光电极的一极为搪瓷金属基板,另一极为透明导电薄膜;然而,现有的透明导电薄膜价格昂贵,且需要多次加工工艺制得,阻碍了搪瓷电致发光的发展。有鉴于此,如今迫切需要设计一种新的搪瓷电致发光元件,以便克服现有搪瓷电致发光元件的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搪瓷电致发光元件,可降低制造成本,节省制备工艺。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搪瓷电致发光元件,包括搪瓷金属基板,搪瓷金属基板上顺序覆盖瓷釉层、发光材料及介质层和透明导电层;以搪瓷金属基板为一极,透明导电层为另一极;所述透明导电层为氧化锡导电薄膜;发光材料内的固有的电子因受到两电极间强交变电场的激发和跃迁而引起发光。作为本发明的一种优选方案,在搪瓷电致发光元件的搪瓷金属基板上开设铆钉孔,冲压铆钉窝,铆钉孔和铆钉窝同心布置;所述铆钉窝是搪瓷金属基板向下的喇叭口形凹陷,备作容纳铆钉头部;所述铆钉孔能容纳陶瓷垫片的圆形凸台部分;在铆钉窝部位透明导电层之上涂布银浆,固化后形成导电银浆层;在铆钉窝正下方设置陶瓷垫片,陶瓷垫片为圆形凸台状,轴向中心为圆管,其凸台部分向上嵌入搪瓷金属基板的铆钉孔内;电极是由两个极片组成,极片分别装置在陶瓷垫片基底部的上下方,陶瓷垫片将两个电极绝缘;装置在陶瓷垫片上方的极片称为第一电极片,装置在陶瓷垫片下方的极片称为第二电极片;铆钉自上而下穿过搪瓷金属基板的铆钉孔、陶瓷垫片的中心管和第二电极片,在陶瓷垫片凸台部间接穿过第一电极片,将各部件固定连接;铆钉头含缩在铆钉窝内与银浆层电连接,铆钉尾与第二电极片电连接;铆钉与第一电极片之间被陶瓷垫片圆形凸台部间隔,成为绝缘状态;第一电极片与搪瓷金属基板铆接、粘接或焊接,通过搪瓷金属基板的铆钉孔边缘与搪瓷金属基板电连接。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提出的搪瓷电致发光元件,可降低制造成本,节省制备工艺。附图说明图1为本发明搪瓷电致发光元件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实施例一请参阅图1,本发明揭示了一种搪瓷电致发光元件,包括搪瓷金属基板1,搪瓷金属基板1上顺序覆盖瓷釉层2、发光材料3及介质层4和透明导电层5。以搪瓷金属基板1为一极,透明导电层5为另一极;所述透明导电层5为氧化锡导电薄膜。发光材料3内的固有的电子因受到两电极间强交变电场的激发和跃迁而引起发光。本实施例中,在搪瓷电致发光元件的搪瓷金属基板上开设铆钉孔,冲压铆钉窝,铆钉孔和铆钉窝同心布置。所述铆钉窝是搪瓷金属基板向下的喇叭口形凹陷,备作容纳铆钉头部;所述铆钉孔能容纳陶瓷垫片的圆形凸台部分。在铆钉窝部位透明导电层之上涂布银浆,固化后形成导电银浆层;在铆钉窝正下方设置陶瓷垫片,陶瓷垫片为圆形凸台状,轴向中心为圆管,其凸台部分向上嵌入搪瓷金属基板的铆钉孔内。电极是由两个极片组成,极片分别装置在陶瓷垫片基底部的上下方,陶瓷垫片将两个电极绝缘。装置在陶瓷垫片上方的极片称为第一电极片,装置在陶瓷垫片下方的极片称为第二电极片。铆钉自上而下穿过搪瓷金属基板的铆钉孔、陶瓷垫片的中心管和第二电极片,在陶瓷垫片凸台部间接穿过第一电极片,将各部件固定连接。铆钉头含缩在铆钉窝内与银浆层电连接,铆钉尾与第二电极片电连接;铆钉与第一电极片之间被陶瓷垫片圆形凸台部间隔,成为绝缘状态。第一电极片与搪瓷金属基板铆接、粘接或焊接,通过搪瓷金属基板的铆钉孔边缘与搪瓷金属基板电连接。综上所述,本发明提出的搪瓷电致发光元件,可降低制造成本,节省制备工艺。这里本发明的描述和应用是说明性的,并非想将本发明的范围限制在上述实施例中。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的变形和改变是可能的,对于那些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实施例的替换和等效的各种部件是公知的。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清楚的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或本质特征的情况下,本发明可以以其它形式、结构、布置、比例,以及用其它组件、材料和部件来实现。在不脱离本发明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里所披露的实施例进行其它变形和改变。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