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市电直接输入的高亮度LED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10238阅读:264来源:国知局
一种市电直接输入的高亮度LED驱动电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气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市电直接输入的高亮度LED驱动电路。



背景技术:

LED灯现由于节能、环保而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但LED灯需要驱动电路使其发亮、发光,作为驱动电路,其输出电流越稳定,驱动的LED灯组也就越稳定。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市电直接输入的高亮度LED驱动电路:

一种市电直接输入的高亮度LED驱动电路,其包括控制芯片、LED灯组、电阻R1、二极管D1、电感L、电容C1和场效应管Q1,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VIN为输入电压端,其经电阻与电压源连接,管脚GATE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经二极管D1与电压源连接,源极接地,所述电感L和电容C1串联后并联在二极管D1的两端,所述LED灯组并联在电容C1的两端。

设有电阻R2,其串联在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CS经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地之间,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CS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电阻R2之间的节点连接。

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RT经电阻R3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RI经电阻R4接地。

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PWMD为调光端。

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LD为调节端。

设有电容C2,该电容C2一端与电阻R1连接,另一端接地。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通过电阻R1设定控制芯片以固定频率控制场效应管Q1,以恒流的方式可靠地驱动LED灯组,该控制芯片可以驱动几组相并联的高亮LED灯组,且每个LED灯组包含若干发光二极管的负载,控制芯片通过维持恒定LED灯组的电流来保证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和频谱的恒定,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原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控制芯片CF7804的内部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说明。

一种市电直接输入的高亮度LED驱动电路,其包括控制芯片CF7804、LED灯组、电阻R1、二极管D1、电感L、电容C1和场效应管Q1,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VIN为输入电压端,其经电阻与电压源连接,管脚GATE与场效应管Q1的栅极连接,场效应管Q1的漏极经二极管D1与电压源连接,源极接地,所述电感L和电容C1串联后并联在二极管D1的两端,所述LED灯组并联在电容C1的两端,通过电阻R1设定控制芯片CF7804以固定频率控制场效应管Q1,以恒流的方式可靠地驱动LED灯组,该控制芯片CF7804可以驱动几组相并联的高亮LED灯组,且每个LED灯组包含若干发光二极管的负载,控制芯片CF7804通过维持恒定LED灯组的电流来保证发光二极管的亮度和频谱的恒定,进而延长其使用寿命。

设有电阻R2,其串联在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CS经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地之间,充当限流电阻,用以设定LED灯组的电流,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CS与场效应管Q1的源极和电阻R2之间的节点连接,用于检测LED灯组的电流。

电阻R3为NTC电阻,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RT为温度感应输入端,通过接地的电阻R3可实现温度感应,当该温度高于一定值后系统会关断,可防止LED灯组过热,从而实现温度保护。在过温情况解除后,系统会重新恢复正常工作。

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RI为振荡器频率设定端,其通过接地的电阻R4来设定频率。振荡器频率随机的进行小范围漂移,从而降低了中心频谱的噪声能量,进而最大程度的降低了通带的EMI干扰,减轻了系统设计的EMI挑战。

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PWMD为调光端,支持低频可变占空比的数字脉冲调光,控制芯片CF7804可通过PWMD端进行PWM调光,为避免闪烁,调光频率务必高于人肉眼可以发觉的100Hz。肉眼可察的亮度与调光信号的开启占空比成正比,调光频率上限是20KHz。

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PWMD也是使能端,当PWM_D端接地时控制芯片CF7804关断,此时控制芯片CF7804消耗的静态电流小于1mA。

所述控制芯片的管脚LD为调节端,其通过调节限流比较器的阀值来进行线性调光,即施加一个控制电压能方便地调控流过LED灯组的电流,实现线性改变LED灯组的亮度的目的。

设有电容C2,该电容C2一端与电阻R1连接,另一端接地,利用电阻R1和电容C2的配合,将电压源的输入范围调节到18V到450V,得到一个相对较宽的输入电压范围。

该驱动电路主要用于DC/DC或AC/DC LED驱动、RGB背光LED驱动、通用恒流源、LED环境灯饰、汽车充电器等直接从市电中接出的场景中。

显然,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了说明本实用新型所作的举例,而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他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例。而这些属于本实用新型的实质精神所引申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