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补偿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5133阅读:292来源:国知局
一种补偿驱动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LED控制电路技术,具体来说是一种补偿驱动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照明产业日新月异,作为替换白炽灯、节能灯等非节能光源的LED照明产品,以其寿命长,无污染,绿色环保节能灯优势得到越来越多的消费者的青睐。对于照明产品来说,除了其本身的照明功能外,人们还对其各种环境下的电性能,使用寿命等功能有了越来越高的要求,这对于独立式的驱动装置的性能稳定性的要求就变得更为苛刻。

面对竞争日益激烈的LED照明市场,LED照明产品的成本不断下降,功能不断增加,产品的稳定性也越来越被重视。目前市场上的产品其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的补偿大都靠芯片自身来加以实现。但由于成本的原因很多控制芯片的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的补偿精度不能完全满足LED驱动器性能的要求。这对驱动器设计提出了新的挑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以上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提供了一种结构简单,造价便宜,极大提高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的补偿驱动装置。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补偿驱动装置,包括将输入交流信号转化成直流信号,并同时启动和控制该装置的VCC电路;

具有调节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的补偿电路;

包括芯片控制模块的功率变换器;

其中,功率变换器分别与VCC电路、补偿电路相连。

所述补偿电路包括放大电路和分流电路。

所述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稳压管ZDS1和第一三极管Q1;其中,第一电阻R1第一端和第二电路相连,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路相连,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第二电路相连,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电路相连,第一稳压管ZDS1的A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稳压管ZDS1的K端与第一电路相连。

所述分流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一热敏电阻NTC;其中,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三电路相连,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第一热敏电阻NTC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热敏电阻NTC的第二端和第一电路相连。

所述第一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

所述功率变换器电路的拓扑是以下项之一:降压式、升压式、降压/升压式、反激式以及正激式。

所述第一电路是地;第二电路是VCC电路输出端;第三电路是功率变换器的电流检测脚。

上述的补偿驱动装置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市电作为输入信号经VCC电路转换为直流信号,该信号给芯片VCC供电,芯片启动,功率变换器开始工作;

(2)、补偿电路再通过对芯片VCC和电流检测脚信号采样、分析,当输出负载或温度变化时,调节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改变输出电流,从而实现提高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的补偿。

所述步骤(2)具体方式为:当装置上电时,VIN通过围绕第一三极管Q1为核心的补偿电路来调节装置工作状态,此时,VIN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分压使第一三极管Q1导通,再经过第四电阻R4给第一稳压管ZDS1供电以此来确保第一三极管Q1工作在线性放大区;当输出负载变重,VIN也随之变大,第一三极管Q1基极电流增大,发射极电流也成倍增大,芯片电流检测脚采样后,调节输出电流使之增大,从而极大提高了负载调整率;相对于温度补偿电路,当温度升高,第一热敏电阻NTC阻值减小,芯片电流检测脚采样后,调节输出电流使之增大,从而实现温度补偿。

所述第一三极管Q1必须工作在线性放大区,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的阻值为10~80千欧;第一热敏电阻NTC为9~30K,通过调节第五电阻改变温度补偿精度。

本实用新型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及效果:

1、本实用新型包括将输入交流信号转化成直流信号,并同时启动和控制该装置的VCC电路;具有调节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的补偿电路;包括芯片控制模块的功率变换器;其中,功率变换器分别与VCC电路、补偿电路相连;具有结构简单,造价便宜,极大提高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等特点。

2、本实用新型中的VCC电路通过两个电阻分压给三极管基极供电,同时稳压管给三极管发射极供电,集电极与芯片电流检测脚相连,保证三极管工作在放大区,当输出电压改变,发射极电流也会随之改变,从而使芯片改变输出电流,来提高负载调整率。

3、本实用新型中的分流电路,芯片电流检测脚接一个热敏电阻和普通电阻到地,当温度升高,热敏电阻阻值减小,使芯片改变输出电流,来实现温度补偿。

4、本实用新型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仅仅只需要几颗元器件就可以实现预期中的效果。

5、目前市面上绝大部分驱动装置将负载调整率和温度补偿功能都集成在控制芯片中,功率越大其效果越不好,而且当负载范围变宽,线性调整率会变差,当环境温度升高,输出电流的精度越差。然而本实用新型很好的实现了提高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的补偿功能,并且可以根据客户所需来随意调节其精度,更加方便,灵活,可以很好地保证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补偿驱动装置的连接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补偿电路的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2所示,一种补偿驱动装置,包括将输入交流信号转化成直流信号,并同时启动和控制该装置的VCC电路;具有调节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的补偿电路;包括芯片控制模块的功率变换器;其中,功率变换器分别与VCC电路、补偿电路相连。

本实施例中的补偿电路包括放大电路和分流电路。如图2所示,放大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电三电阻R3、第四电阻R4、第一稳压管ZDS1和第一三极管Q1;其中,第一电阻R1第一端和第二电路相连,第一电阻R1的第二端与第二电阻R2的第一端和第一三极管Q1的基极相连,第二电阻R2的第二端与第一电路相连,第四电阻R4的第一端与第二电路相连,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与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第三电阻R3的第二端与第一三极管Q1的发射极相连,第一三极管Q1的集电极与第三电路相连,第一稳压管ZDS1的A端与第四电阻R4的第二端和第三电阻R3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稳压管ZDS1的K端与第一电路相连;分流电路包括第五电阻R5、第一热敏电阻NTC;其中,第五电阻R5的第一端和第三电路相连,第五电阻R5的第二端和第一热敏电阻NTC的第一端相连,第一热敏电阻NTC的第二端和第一电路相连。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三极管Q1为PNP型三极管;功率变换器电路的拓扑是以下项之一:降压式、升压式、降压/升压式、反激式以及正激式,本实施例采用降压式。

本实施例中的第一电路是地;第二电路是VCC电路输出端;第三电路是功率变换器的电流检测脚。

上述的补偿驱动装置的实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市电作为输入信号经VCC电路转换为直流信号,该信号给芯片VCC供电,芯片启动,功率变换器开始工作;

(2)、补偿电路再通过对芯片VCC和电流检测脚信号采样、分析,当输出负载或温度变化时,调节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改变输出电流,从而实现提高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的补偿。

所述步骤(2)具体方式为:当装置上电时,VIN通过围绕第一三极管Q1为核心的补偿电路来调节装置工作状态,此时,VIN通过第一电阻R1和第二电阻R2分压使第一三极管Q1导通,再经过第四电阻R4给第一稳压管ZDS1供电以此来确保第一三极管Q1工作在线性放大区;当输出负载变重,VIN也随之变大,第一三极管Q1基极电流增大,发射极电流也成倍增大,芯片电流检测脚采样后,调节输出电流使之增大,从而极大提高了负载调整率;相对于温度补偿电路,当温度升高,第一热敏电阻NTC阻值减小,芯片电流检测脚采样后,调节输出电流使之增大,从而实现温度补偿。

要实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调节负载调整率,第一三极管Q1必须工作在线性放大区,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三电阻R3和第四电阻R4要足够大(几十千欧姆,如10~80千欧);要实现本实用新型中所述的温度补偿,第一热敏电阻NTC要适中(比如:10K),通过调节第五电阻可以改变温度补偿精度。

尽管本在实施例中第一三极管Q1采样PNP型三极管来构成提高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的补偿电路,VIN电压和电流检测均从控制IC采样,然而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本领域技术人员很容易想到采样NPN型三极管来构成补偿电路,VIN电压和电流检测从电压环和电流采样,并且相应的变化其他元器件,该变化应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此外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很容易想到采用P型或者N型MOS管来构成提高负载调整率和温度系数的补偿电路,并且相应的变化其他元器件,该变化也应被包括在本实用新型范围之内。

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不能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限定,其他的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所做的改变或其它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