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用于伤口消毒的便携式等离子体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04905阅读:8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用于伤口消毒的便携式等离子体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属于低温等离子体生物医学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用于伤口消毒的便携式等离子体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常生活、旅游拓展中,难免会出现意外受伤,比如,不小心被尖锐物划伤、骑车摔倒擦伤、旅游途中意外跌倒擦伤。这些伤口如不及时处理,很可能会发生感染,导致伤口难愈合。一些病人手术后,由于患有某种疾病导致缝合伤口难愈合,比如血小板较低患者,需要每天服用大量药物来辅助伤口的愈合,这些药物对人体有很大的副作用。

大气压非平衡等离子体由于其温度低,且富含高能电子、离子、激发态原子、分子及自由基等活性物种,这些活性成分易于与接触的物质反应,因此被广泛应用于材料改性、水处理、空气净化、生物医疗等方面。目前,国内外的研究都表明,大气压低温等离子体在一定剂量的情况下,对一些细菌具有很高的杀灭效果,比如引起伤口感染的绿脓杆菌,而且还有促进伤口愈合和促凝血的作用,在短时间和低剂量的情况下,不会伤害人体的组织细胞。专利CN 101732091 A介绍了利用微波谐振器产生等离子体的装置,产生等离子体时,需要使用惰性气体,整体装置不能做成手持式;专利CN 203447644 U介绍了一种利用高压等离子体伤口处理装置,体积较大,不易携带;专利CN 205142645 U介绍了一种可手持的医用低温等离子体射流装置,专利中提到的可手持仅仅是等离子体喷枪,而且使用过程需要外接储气瓶。

已有专利中用于伤口处理的等离子体装置,需外接气源,结构复杂。这些导致等离子体装置体积大,不易随身携带,使用不方便且价格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用于伤口消毒的便携式等离子体装置,不需要外接气源,且携带方面、操作简单、价格相对比较低。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可用于伤口消毒的便携式等离子体装置,该装置包括可充电电池模块、电路控制模块、高压电源模块、电极和外壳;所述的电极包括高压电极和地电极,所述的高压电极固定在绝缘板上,可充电电池模块通过外置充电接口为其充电;可充电电池模块与电路控制模块相连,通过开关按钮控制电能的供应,电路控制模块起到保护电池和电路、控制放电时间及放电强弱的作用,放电时间显示在电路控制模块上的液晶屏上;电路控制模块与高压电源模块相连,高压电源的高压输出端与锯齿形电极相连,地输出端连接到接地插孔,所述的所有模块都集成到一个外壳内,具有导电性能的手腕带一端连接到接地插孔,一端戴在手上,工作时,在离子风的驱动下,周围的空气从气体流通孔进入,流经等离子体发射孔作用到伤口上。

其中,所述的高压电极采用不锈钢材质。

其中,所述的高压电极由间隔排列在一块绝缘板上的不锈钢锯齿构成,每个小电极单元含两个锯齿。

其中,所述的高压电源模块是直流电源,空载电压最大为15kV。

其中,所述的外壳开有供气体流通的方孔,在锯齿所对的位置上开有圆孔,外壳留有充电接口、开关、地电极接口及时间显示屏。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所有模块及高压电极都集成到一个外壳内,体积小、携带方便。

2)、采用离子风驱使空气流动,利用装置周围的空气作为工作气体,不需外置气源,简化装置结构、价格便宜。

3)、伤口装置外部只留有充电接口、地电极接口、开关按钮及电量和时间显示器,操作简单、使用方便、不需要专门的培训。

附图说明

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的绝缘板横截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装置中锯齿电极固定在绝缘板上的侧面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装置外壳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号:1为充电孔、2为控制开关、3为显示屏、4为接地插孔、5为气体流通孔、6 为固定高压电极的绝缘板、7为高压电极、8为等离子体发射孔、9为导电手腕带、10为外壳、11为固定高压电极的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主要包括可充电电池模块、电路控制模块、高压电源模块、电极及外壳,所述电极包括高压电极7及地电极。可充电电池模块包括充电孔1和可充电电池,可充电电池为电路控制模块及高压电源模块提供电能。电路控制模块起到防止电池过充放、控制产生等离子体电流大小及显示放电时间的作用。高压电源为电极提供电能,采用直流高压电源,空载电压能达到15kV。

所述高压电极为锯齿状,每个小的电极包含两个小的锯齿,材料可以是不锈钢、钛、铜、钨等,厚度为0.3~1.0mm,长度为5mm~10mm。

绝缘板的剖面图如图2所示,绝缘板材料可以为PCB电路板、聚四氟乙烯板、尼龙等,绝缘板上开有固定高压电极的孔11,高压电极的锯齿尖向外,另一端插入孔11内用胶固定,各高压电极通过金属丝连接在一起,金属丝焊接到各高压电极上。

锯齿电极固定在绝缘板上的侧面剖面图如图3所示,在绝缘板A侧的电极及导线的裸露处均需做绝缘处理。

装置外壳如图4所示,外壳上留有充电接口1、开关按钮2、显示屏3、接地孔4、气体流通孔5、圆形孔8,显示屏3显示电池电量及等离子体工作时间,装置外壳的直径约45mm,长约100mm。

使用前,先插上接地导电手腕带9,并戴在待治疗患者的手上,装置气体流出口8放在距离伤口的15~20mm处;然后按下开关按钮,在高压电极和人体创伤面之间形成等离子体,待装置放电稳定后,缓慢调节等离子体发射孔与创伤面之间的距离至5~10mm;最后根据创伤面大小及感染情况来决定处理时间,应保证每次处理,创伤面在等离子体发射孔下面的时间不小于15s,但不能大于2min。

以上内容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结构所作的举例和说明,所属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只要不偏离实用新型的结构或者超越本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