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型控制台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503365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低型控制台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用于支撑工作站设备的构架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一种用于支撑诸如计算机、视频显示器、控制面板等电子设备的低型控制台结构。



背景技术:

控制台用于各种不同的应用,包括在控制室,交易场所和操作中心。控制台通常用于代替常规办公设备,因为控制台具有几个优点:1)是控制台通过将设备定位在最有用、最有效的位置来提供增强的人机界面,控制台通常为特定应用而专门构建。2)是可以对其进行调整,以便在每个工作站接纳大量的设备。

通常,控制台被设计用于观察或控制型应用,位于控制台处的人通过控制台上方进行观察。当控制台定位在竖直升高的位置处以提供较高的视角时,可能需要以向下的角度在控制台上方观察,提供控制台上方的良好视线的控制台有时被称为低型控制台。低型控制台可适用于船舶的驾驶台、监狱控制室、交易场所或空中交通管制塔,这种类型的控制台通常包括一个下部柜体和设置在柜体表面或上方的工作面,工作面可用于多种用途,包括支持各种类型的设备,例如显示器、键盘、电话、转台、打印机和书写表面。一些现有的控制台在工作面处或工作面中限定接纳部分,用于部分或全部接纳显示器或其他设备。显示器部分或整体定位在接纳部分减少或消除了显示器在工作面上方延伸的高度,从而为操作者提供了显示器和控制台上方更好的视线。其他控制台支撑完全位于工作面上方的一个或多个显示器,例如,一些控制台具有设置在控制台的后侧处或附近的支撑结构,显示器或其他设备可安装在该控制台上。

先前的控制台已经被设计成确保就座的人诸如膝盖空间和工作面高度的问题符合人体工程学标准。已经对先前的控制台进行了持续的改进,以考虑升降工作面,允许人们在其各自的工作站就座或站立。但是,仿真桌面的基本控制台设计没有更改。

已知的低型控制台的一个常见限制是控制台的高度、深度或高度和深度的组合限制了操作者在控制台上的向下的视线。例如,当控制台的深度减小时,人的向下视线将得以改善;类似地,当控制台的高度减小时,向下视线也将得以改善。然而,许多要求通常限制了控制台尺寸,虽然控制台尺寸的减小会增加控制台上的视线,但是其他实用性通常会发挥作用,例如,对设备存储和电缆管理的需要通常是制约因素,如果控制台的尺寸减少太多,则控制台将不能够接纳所有必要的设备。此外,许多现有的控制台具有大型或其他大体积的框架构件,进而减少了控制台内的可用空间的量。另一个实用性是大多数控制台的顶侧用作工作面,这意味着控制台的顶部必须在人体工程学上可接受的水平。因此,将控制台的高度降低到某一点以下在过去并不是一种实用的选择。

由于前述原因,可以领会到,提供一种使其可用内部空间最大化的控制台、提供一种具有缩减的外部尺寸但仍然具有控制台所需全部功能的控制台(例如全部所需设备的调节和有效定位)、提供一种提供其上方改进的视线而不显著降低设备存储和支撑能力的控制台、以及提供一种能够支撑重负载的控制台成为目前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有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上述缺陷,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低型控制台结构,在保持了控制台中所需所有功能的同时,还使得用以限定接纳设备的内部空间得以最大化,很好的适应了各种类型设备和用户的需求。

本发明为了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低型控制台结构,包括主体框架和用以承载显示屏安装支架的支撑框架,其中,所述主体框架具有两个竖向的框架端部、两个第一桁条、以及一第二桁条,以该低型控制台结构的使用状态为基准,两个所述框架端部呈并排布置,该两第一桁条呈上下平行布置,并分别定位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前侧之间,所述第二桁条定位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后侧之间,且两个所述框架端部、两个所述第一桁条、以及所述第二桁条共同围成一用以限定接纳设备的内部空间;

所述支撑框架具有两个立柱、以及一墙板框架,该两立柱间隔布置,且该两立柱的下部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后侧定位连接,所述墙板框架定位连接于该两立柱的上部之间;另外,所述墙板框架内部还形成有供收容线缆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还分别与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空间及外界环境相贯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两个所述框架端部均为平板状,每一所述框架端部上各居中开设有通孔,且每一所述框架端部的底部上还各形成有一方形缺口、以及一开口朝下的倒U型缺口;

还设有供线缆穿设的上走线槽和下走线槽,所述上走线槽具有一为长条状的基体,所述基体定位跨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上侧后部上,且所述基体上还形成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走线通道,所述走线通道还分别开口于所述基体长度方向的两侧上;所述下走线槽为槽口朝向且竖向截面呈U型的长条状槽体结构,所述下走线槽定位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底部之间,且所述下走线槽还分别与两个所述方形缺口相贯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基体上侧上还间隔开设有多个穿线孔,且该多个穿线孔还皆与所述走线通道相贯通。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每一所述框架端部的底部前侧上各形成有一倒L型缺口;还设有一保护板,所述保护板的形状与所述倒L型缺口的形状相一致,所述保护板定位连接于所述倒L型缺口上,且同时所述保护板还位于所述下走线槽的前方。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该两第一桁条及所述第二桁条皆采用长条状片材结构,该两第一桁条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桁条长度方向的两端皆朝上延伸形成连接翼片,且该两第一桁条各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翼片定位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前侧之间,所述第二桁条通过其上的连接翼片定位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下部后侧之间。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实现该两立柱的下部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后侧定位连接的结构为: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后侧上相对设置有一对连接凸缘,该对连接凸缘与该两立柱相对应,且该对连接凸缘还各分别通过紧固件锁固连接于该两立柱的下部前侧上。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墙板框架包括一为长条板状且水平安装在该两立柱之间的承载底板、一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上并用以承接显示屏安装支架的轨道型材、一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上并位于所述轨道型材后方的背板、两个分别竖向连接于所述轨道型材及背板长度方向两侧之间的侧遮板、以及一横向连接于所述轨道型材及背板上侧之间的上遮板,且所述承载底板、轨道型材、背板、两个侧遮板、以及上遮板共同围成所述收容腔;

且实现所述收容腔分别与所述主体框架的内部空间及外界环境相贯通的结构为:在所述承载底板和上遮板上各分别开设有多个通风口。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在所述承载底板上还定位设置有多个风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还设有水平工作台面和前面板,所述水平工作台面定位跨接在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上侧上,所述前面板竖向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前侧上,以遮盖住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前侧;

另外,还在两个所述框架端部的前侧底部、以及两个所述立柱的底侧上各分别设置有调节地脚。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①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对控制台结构的主体框架和支撑框架结构进行优化,在保持了控制台中所需所有功能的同时,还使得用以限定接纳设备的内部空间得以最大化,很好的适应了各种类型设备和用户的需求;②本发明所述控制台结构中配置有多个进行走线的收容腔、走线槽、走线通道等,有效提升了线缆管理;③本发明所述控制台结构还具有通风功能,利于设备工作时散热,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④与现有控制台相比,本发明所述控制台结构具有不超过32英寸的总高度,降低的高度可以为位于控制台处的操作人员提供更良好的视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所述低型控制台结构于第一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所述低型控制台结构于第二视角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低型控制台结构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1所示低型控制台结构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1所示低型控制台结构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1所示低型控制台结构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所述低型控制台结构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所示主体框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7所示支撑框架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结合附图,作以下说明:

1——主体框架 10——框架端部

11——第一桁条 12——第二桁条

13——上走线槽 14——下走线槽

15——保护板 100——通孔

101——方形缺口 102——倒U型缺口

104——连接凸缘 130——基体

131——走线通道 132——穿线孔

2——支撑框架 20——立柱

21——墙板框架 210——轨道型材

211——侧遮板 212——上遮板

213——通风口 3——水平工作台面

4——前面板 5——调节地脚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藉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艺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艺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所能涵盖的范围内。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的“第一”、“第二”仅为便于叙述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实施例: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型控制台结构,其包括主体框架1和用以承载显示屏安装支架的支撑框架2,其中,所述主体框架1具有两个竖向的框架端部10、两个第一桁条11、以及一第二桁条12,以该低型控制台结构的使用状态为基准,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呈并排布置,该两第一桁条11呈上下平行布置,并分别定位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前侧之间,所述第二桁条12定位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后侧之间,且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两个所述第一桁条11、以及所述第二桁条12共同围成一用以限定接纳设备的内部空间;

所述支撑框架2具有两个立柱20、以及一墙板框架21,该两立柱20间隔布置,且该两立柱20的下部分别对应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后侧定位连接,所述墙板框架21定位连接于该两立柱20的上部之间;另外,所述墙板框架21内部还形成有供收容线缆的收容腔,所述收容腔还分别与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部空间及外界环境相贯通,一方面利于走线,另一方面还利于通风、散热,延长设备使用寿命。

在本实施例中,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均为平板状,每一所述框架端部10上各居中开设有通孔100,且每一所述框架端部10的底部上还各形成有一方形缺口101、以及一开口朝下的倒U型缺口102;其中,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采取平板状结构,对使得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部空间最大化起了作用;而设置所述通孔100,既减少了所需的材料量,又利于走线;

还设有供线缆穿设的上走线槽13和下走线槽14,所述上走线槽13具有一为长条状的基体130,所述基体130定位跨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上侧后部上,且所述基体130上还形成有一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走线通道131,所述走线通道131还分别开口于所述基体130长度方向的两侧上;所述下走线槽14为槽口朝向且竖向截面呈U型的长条状槽体结构,所述下走线槽14定位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底部之间,且所述下走线槽14还分别与两个所述方形缺口101相贯通。

优选的,在所述基体130上侧上还间隔开设有多个穿线孔132,且该多个穿线孔132还皆与所述走线通道131相贯通。

优选的,在每一所述框架端部10的底部前侧上各形成有一用于容纳人的双脚的倒L型缺口;还设有一保护板15,所述保护板15的形状与所述倒L型缺口的形状相一致,所述保护板15定位连接于所述倒L型缺口上,且同时所述保护板15还位于所述下走线槽14的前方。

在本实施例中,该两第一桁条11及所述第二桁条12皆采用长条状片材结构,同样是为了使得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部空间最大化,该两第一桁条11长度方向的两端、以及所述第二桁条12长度方向的两端皆朝上延伸形成连接翼片(图中未显示),且该两第一桁条11各分别通过其上的连接翼片定位连接于(焊接、通过紧固件锁固连接等)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前侧之间,且同时一所述第一桁条11位于所述框架端部10的上部,另一所述第一桁条11位于所述框架端部10的下部,所述第二桁条12通过其上的连接翼片定位连接于(焊接、通过紧固件锁固连接等)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下部后侧之间。

在本实施例中,实现该两立柱20的下部分别对应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后侧定位连接的结构为: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后侧上相对设置有一对竖向延伸的长条状连接凸缘104,该对连接凸缘104与该两立柱20相对应,且该对连接凸缘104还各分别通过紧固件锁固连接于该两立柱20的下部前侧上。除上述实施方式外,还可采用其它实施方式,如:每一所述立柱20的前侧上各分别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插槽,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后侧上各分别设置有一长条状的连接条,该对连接条对应插置于两个插槽中,并分别通过紧固件相对插槽位置固定。另外,为了封闭该低型控制台结构,还可在该两立柱20的下部后侧上连接有一面板。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墙板框架21包括一为长条板状且水平安装在该两立柱20之间的承载底板(图中未示出)、一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上并用以承接显示屏安装支架的轨道型材210、一竖向连接于所述承载底板上并位于所述轨道型材210后方的背板、两个分别竖向连接于所述轨道型材210及背板长度方向两侧之间的侧遮板211、以及一横向连接于所述轨道型材210及背板上侧之间的上遮板212,且所述承载底板、轨道型材210、背板、两个侧遮板211、以及上遮板212共同围成所述收容腔;

且实现所述收容腔分别与所述主体框架1的内部空间及外界环境相贯通的结构为:在所述承载底板和上遮板212上各分别开设有多个通风口213。

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轨道型材210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技术手段,有多种实施方式,以下仅示出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以作说明,即:所述轨道型材210具有一为平板面的型材本体,在所述型材本体的前侧面上一体连接有多个长条状的连接边,多个所述连接边呈上下并列布置,且多个所述连接边还与所述型材本体的前侧面一起围成多条槽口朝前的U型槽,还在每一所述连接边的前端缘上各分别一体连接有一与其相垂直的长条状卡掣边,以与所述显示屏安装支架相卡接。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承载底板上还定位设置有多个风扇。还设有水平工作台面3和前面板4,所述水平工作台面3定位跨接在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上侧上,且所述水平工作台面3还位于所述上走线槽13的前方,所述前面板4竖向连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前侧上,以遮盖住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前侧,即所述前面板4为门的形式,其可以铰接于两个所述框架端部上,也可滑动连接,其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技术,故在此不作详述;

另外,还在两个所述框架端部10的前侧底部、以及两个所述立柱20的底侧上各分别设置有调节地脚5,以带动所述主体框架1和支撑框架2进行上下微幅移动定位。

综上所述,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对控制台结构的主体框架和支撑框架结构进行优化,在保持了控制台中所需所有功能的同时,还使得用以限定接纳设备的内部空间得以最大化,很好的适应了各种类型设备和用户的需求;此外,本发明所述控制台结构中还配置有多个进行走线的收容腔、走线槽、走线通道等,有效提升了线缆管理;所述控制台结构还具有通风功能,利于设备工作时散热,延长了设备使用寿命;另外,与现有控制台相比,本发明所述控制台结构具有不超过32英寸的总高度,降低的高度可以为位于控制台处的操作人员提供更良好的视线。

上述实施方式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变型,这些改进和变型也应视为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各组件的数量仅为例示性说明,亦非用于限制本发明。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